擁有千金的,一定是享有千金福報的人

過去世的德行與今世財富有什麼關係?前輩的德行與後世繁盛有什麼關係?出路在哪?今天跟大家繼續分享《了凡四訓》。

【原文】

雲谷曰:豈惟科第哉!世間享千金之產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產者,定是百金人物;應餓死者,定是餓死人物。天不過因材而篤,幾曾加纖毫意思。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孫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孫保之;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孫保之;其斬焉無後者,德至薄也。

汝今既知非,將向來不發科第,及不生子之相,盡情改刷。務要積德,務要包荒,務要和愛,務要惜精神。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此義理再生之身也。

【譯文】

雲谷禪師說:“哪裡只是功名不應該得到,不應該得的事情,還有很多。世上擁有千金產業的,一定是享有千金福報的人;擁有百金產業的,一定是享有百金福報的人;餓死的,一定是本就該餓死的人。上天不過根據他本來的福報,沒有加入過一絲一毫別的意思。就比如子孫綿延這件事,積了一百代的功德,就一定有一百代的子孫來承繼他的福;積了十代的功德,就一定有十代的子孫來承繼他的福;積了三代或者兩代的功德,就會有三代或者兩代的子孫來承繼他的福。至於那些只享了一代的福就絕後的人,那是他功德極薄的緣故。

“你現在既然知道自己以前的錯誤,就應該把你一向不能得到功名和沒有兒子的種種福薄之相,盡心盡力改得乾乾淨淨。一定要積德,一定要對人和氣慈悲,一定要和善友愛,而且要愛惜自己的精神。從前的一切,就好像昨日,已經死了;以後的一切,就像今日,剛剛出生。能夠做到這樣,就是你再造了一個義理道德的新生命。”

擁有千金的,一定是享有千金福報的人

【分享】

這個世間人的財富有多有少,並不均等,有的人一生錦衣玉食,享有千金財富,有的人享有百金,有的人一生財運不濟,甚至餓死,這都與過去世修的福報有關。過去世積攢的福報多,今世的財富就多。

孔子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修身放在了第一位。儒釋道三家都抓住了這個關鍵,儒家有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之說,有溫良恭儉讓“五德”之說,道家、佛家也都講究修德。所以說厚德,是修身的根本,也是社會良好運行的根本。社會種種現象的背後,決定因素還是人的德行。

德行越厚,也越有利於後世子孫的興旺。孔子是聖賢,古語有“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之說,他的理論和思想惠及世世代代的人,所以被奉為“萬世師表”。到過曲阜的孔林就知道,孔家的塋地,是上下幾層掩埋的,因為地方有限,人太多了,子孫太繁盛了。

古人講多子多福,今天的社會,生太多的孩子也不現實,但是有一點,前輩多積福德,利於後世子孫是毫無疑問的。現實中那些敗家的,基本上都是不積德行的人家。和珅貪婪,一時風光,但結局悲慘,兒子也被連累。秦檜無德,導致他的後人都“愧姓秦”。

這一節講了兩個問題,一個是過去世的德行與今世財富的關係,一個是前輩的德行與後世繁盛的關係。出路在哪?以前的過錯必須盡情改刷,徹底懺悔,而且要積德,要寬容,要和愛,要愛惜精神,再造一個符合天地大道的新生命。

摘自《了凡四訓學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