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華縣赤水鎮辛村初小上學的日子

回憶在辛村初小上學的日子

祠堂初小

1954年9月,剛滿七歲的我,就像一隻自由飛翔的鳥兒被關進籠子——開始上學了。開學第一天,媽媽給我換了身乾淨的衣服,把縫製的書包挎在我的肩頭,牽著我的手,把我送進了我村初小。

我村初小位於村子東頭高家組(即現在高佳的宅基地上),是由高姓人家的祠堂改建而成的。它坐北向南,正中是一座三間大殿。殿內立著兩根大柱,沒有吊頂,可以看見上方粗粗的橫樑及屋頂的檁和椽;西牆上靠著一個木頭架子,上面放著一個黑板;中間擺著十幾張課桌,桌旁是粗糙的條凳。大殿前面是四間對簷廈房,其中東排是庫房——門永遠是鎖著的,簷牆上寫著“學用一致”四個大字;西排是教師宿舍兼辦公室,宿辦合一。兩排廈房南端由角房連在一起,下面安著副中式大門——那就是校門了。校門前面是一個敞口院子——它是我們早操、早讀和課外活動的地方。

學校有四個年級,三四十名學生。上課時我們坐在大殿內,每年級坐成兩個豎排,實行的是複式教學。

國語課本

當時學校開設的課程,主要是語文和數學。不過把語文不叫語文,叫“國語”;把數學不叫數學,叫“算術”。

記得國語讀本是豎式編排,課文以識字為主,內容比較簡單,但在順序排列、體裁選定、理念體現等問題上,卻獨具匠心——

首先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如第一課,是“開學了”三字。我很快就認會了,也寫會了。第二課是“我們上學”,也只有三個生字,我同樣很快就學會了。第三課是“學校裡同學很多很多!” 第四課是“放學了,同學們說,老師再見!老師說,再見再見!”這些內容,我們易懂易學,沒有絲毫壓力。

其次是以時間為序,按季節編排。如國慶節前後,有一課是:“國慶日,開大會,大家歡呼毛主席萬歲!”秋天到後,有一課是:“秋天來了,天氣涼了,一群大雁往南飛。”深秋季節,各家開始收穫蘿蔔,這時有一課“老公公拔大蘿蔔”。冬天到了,颳起了北風,飄起了雪花。這時恰有一課“下雪了”,全文是:“下了一夜大雪,地上白了,房上白了,樹上也白了。太陽出來了,照在雪上,好看得很!”這樣的編排,使我們學習時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第三是體裁多童話,篇篇有插圖。當時課文的體裁,幾乎全是涉及自然、人物、花鳥、魚蟲乃至狗狗貓貓之類的童話,不僅文學趣味很濃,而且篇篇都是淡墨著畫,一課一圖或一課多圖。這些插圖,全是黑白兩色,工筆素描,顯得簡約素淨,充滿童趣。當時我們處於少年時期,正是心性萌動的時候,所以這些童話及插圖,非常貼近我們的心理。

第四是意象優美,理念先進。如《小羊過河》,內容是兩隻羊爭著過河,互不相讓,終於用犄角頂了起來,最後同時跌落到河裡了。全文是:“白羊和黑羊都要過河。白羊說你給我讓路,黑羊說你給我讓路。它們誰也不肯讓誰,就打起來了。後來,它們都掉到水裡頭了!”課文上下各配有一幅插圖。上圖是兩隻羊(一黑一白)站在獨木橋上,犄角對著犄角“頂仗”。下圖是它倆在獨木橋下的河水裡向上掙扎,身邊泛起了很多浪花。顯然,編者是想借此感發學生的禮讓之心,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裡,培植謙和禮讓的根苗。

又如《老公公拔大蘿蔔》,全文是:“老公公去拔大蘿蔔,拔呀拔,拔不起來。老婆婆就來幫忙了,老婆婆拉著老公公,老公公拉著大蘿蔔,拔呀拔,還是拔不起來。小孩子又來幫忙了……小花狗又來幫忙了……小花貓又來幫忙了。小花貓拉著小花狗,小花狗拉著小孩子,小孩子拉著老婆婆,老婆婆拉著老公公,老公公拉著大蘿蔔,拔呀拔,拔呀拔!嗨!——拔起來了。”下面配著一幅插圖:一位白鬍子老公公,雙手合圍抓著大蘿蔔的葉子往後拔。他身後是老婆婆、小孩子、小花狗、小花貓。這五位象玩“老鷹抓小雞”一樣,一個拉著一個,連成一個長串串,使勁地往後拔。編者分明是想借此感召學生,使之明白“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

再如《狼來了》,其插圖是一隻大灰狼朝一棵大樹跑來,一個小男孩趴在樹杈上嚇得直哭。編者明顯是藉此教育學生,使之從小養成忠誠老實、不說謊話的好品質。

另如《狐狸和烏鴉》,插圖是大樹枝頭,一隻烏鴉嘴裡叼著一塊肥肉東張西望,似乎是在炫富。一隻狐狸蹲在樹下仰望著烏鴉,似乎在敘說著什麼。課文的大意是,狐狸望見烏鴉嘴裡叼著的肉塊,饞得直流口水,就大誇烏鴉的歌兒唱得好。烏鴉被誇得暈頭轉向,便開口唱起歌來,誰知剛一開口,肉塊便從嘴裡掉落下來被狐狸叼走了。編者分明是藉此向學生傳授“人貴有自知之明”、以及如何應對阿諛奉承防止上當受騙等人生經驗。

值得一提的是,《猴子撈月亮》的插圖最為有趣:水井旁有一棵大樹,大樹枝頭倒掛著一串猴子。猴子們個個頭朝下,腳向上,上面的拉著下面的兩隻腳,連成了一個長串串。最上面的那隻,雙腳倒掛在一根橫樹枝上;最底下的那隻,伸著雙臂在井水中撈月亮。這幅插圖趣味性極濃,我們百看不厭。至於課文的準確內容,現已記不清了,只記得最後一句,是“這隻猴子大聲叫道,別撈了,月亮還在天上呢!”很顯然,編者意在通過這個童話,向學生普及“水能映物”的科學知識。

此外,如《小貓釣魚》、《烏鴉喝水》、《鷸蚌相爭》、《狼外婆敲門》等等,全是這樣。這樣的內容及插圖,除了易於激發興趣、開啟童蒙,使學生能讀會寫外,還兼顧了科學普及、修身養性、處世立命、培植道德、凝聚公民意識等責任。

需要說明的是,課文中還有少量階級鬥爭方面的內容。如有一課“打麥”,全文是:“噼噼啪,噼噼啪,大家來打麥。麥子好,麥子香,從前地主吃,現在自己嘗!”

現在回憶起來,這套讀本儘管是黑白印刷,造價低廉,但在使用價值方面,絕不比現代讀本遜色!

學習雜憶

那時候,我們在學習國語上花費的工夫最多——

每天早晨,我們到校後的第一件事是早讀。這時我們坐在院子牆根下的條凳上,個個扯長喉嚨放開嗓音,一個比一個念得起勁;雖然用的全是方言,土得掉渣,但從來不失抑揚頓挫,聲音也是絕對的洪亮——在離學校很遠的地方,都能聽到我們琅琅的讀書聲。對於這一點,村民們都很滿意。

那時“漢語拼音方案”還未頒佈(頒佈於1958年2月11日),老師教我們認字時,用的是“注音字母”。“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的寫法絕不一樣,如聲母玻坡摸佛,寫作ㄅㄆㄇㄈ ,而不是現在的bpmf。在我的記憶裡,通過注音識字,同樣很方便。

那時沒有鋼筆,上學時我們帶的都是鉛筆、粉筆和毛筆。此外,還有個一尺見方的小黑板及一個用爛棉花套子做的黑板刷。記得有些同學,還帶過石板和石筆。課堂上我們從不使用練習本,都是在小黑板上寫字,用爛套子板刷除字。國語課學寫生字,算術課演算習題,都是在小黑板上進行的——寫完後擦掉再用,既節約又方便。

老師教我們寫字時,是他在大黑板上寫一筆,我們就在自己的小黑板上學著寫一筆。當時漢字還未簡化(《漢字簡化方案》是1956年1月27日頒佈的),我們學的都是繁體字,所以要學會寫一個字,還是挺不容易的。特別是遇到筆畫較多的字時,師生們都要費很大工夫。記得學寫“聽”字時(繁體寫法是“聴”),老師剛教我們寫完左偏旁“耳”,我以為這個字已經學完,就把它擦掉了。誰知老師接著教起了右偏旁,我才知這個字還沒學完,急得幾乎哭起來。

每天中午,我們要完成一項作業——寫一頁大字(當時叫“一仿”)。所以中午到校後我們的第一件事,便是各自研墨,然後拓著影格寫字(描紅)。老師毛筆字的基本功很紮實,我們寫字的影格全是他執筆“起”的。我們寫的這頁大字,老師每天都要批閱。他認為那個字寫得好,就用毛筆蘸些紅墨水在上面劃個圈。每當大字本發下來後,我都要數一數,看老師劃了幾個圈;同時和前一天的作以比較,看自己是否有所進步。

除了讀寫之外,老師偶爾還會佈置一些背誦內容。有次佈置的是《老公公拔大蘿蔔》,內容較長,晚上睡覺時我還沒有背會,急得翻來覆去睡不著;後來乾脆用被子矇住頭,鑽在被窩裡背起來,直到背會了,才安心睡去。

那時的算術課,全是數的讀法、寫法及四則運算之類的內容。學到乘法口訣時,大家都很感興趣,把它背得滾瓜爛熟。算術課中最有趣的是文字題,因為題中常夾雜著小鳥、小豬、蘿蔔、蘋果等插圖。如在文字題“家中養了5只小雞,爸爸又買回了4只小雞,現在共有幾隻小雞?”中,“小雞”二字是用圖畫來替代的。我們對文字題中的這些插圖,都很感興趣,常常用蠟筆給它塗上顏色。

除國語和算術外,老師偶爾還會上幾節體育課、音樂課或美術課。體育課的內容是跑步或做操,有時老師也撒手不管,乾脆讓我們去自由活動。這時男生主要是打壘球、滾鐵環、鬥雞等;女生主要是踢毽子、跳繩、跳方等。每逢打壘球時,我們打得都很瘋狂,覺得還沒打夠,下課哨音卻響了。

音樂課的內容是學唱歌。我們老師不會教歌,只好請人代教。瑞凝莊初小教師張希印、郭村小學六年級學生嶽天順、本村復員軍人劉友友,都被請來給我們教過歌。“我是小小的音樂家”是張希印老師教的,“青線線那個藍線線”是嶽天順教的,“藍藍的天上白雲飄”是劉友友教的。這幾支歌兒,至今我仍然會唱。

我們的老師也不會畫畫。上美術課時,他常常是在講桌上摞兩塊磚,磚上放個鬧鐘、玻璃酒瓶子或搪瓷杯子什麼的,讓我們“照葫蘆畫瓢”。我畫的鬧鐘雖然不好,但因用蠟筆塗成彩色的了,所以還受過老師的表揚。有時候,他也讓我們自由作畫——誰想畫啥就畫啥,絕不強求一律。

除此之外,記得那時還有個“手工勞動”課,為此我和一些同學還買了小刻刀。上這節課時,老師讓我們自由想象自找材料自己動手製作玩具,課堂上時間不夠,可以在課外繼續進行。後來,一些同學用火柴匣的方框套在一起,把火柴棒一根根地插在縫隙間,做成小房子模型。一些同學用舊報紙摺疊成“官帽”,可以戴在頭上。女同學的作品,多是把彩色紙經過摺疊、裁剪、粘接後,做成彩色鏈條、繡球之類的小飾物。一些同學還製作過賀年片——用剪刀剪些和平鴿、小燈籠之類的圖片,鋪在一張白紙上;在篦梳齒上塗些紅墨水,用舊牙刷刷篦梳齒,使濺出的紅霧點灑落在白紙上;最後把和平鴿、小燈籠等圖片輕輕去掉,在白紙上寫上祝福語就行了。當時我手拙,實在做不出什麼,想來想去就用泥揉了個圓球,中間穿根繩子,曬乾後塗上顏色,在繩子下端扎一撮絲線。這時提起上端,就是一個泥塑花燈籠了。我的泥塑花燈籠,是眾多作品中獨一無二的。

回想起來,六十年前的村級初小,能弘揚、激發、培育學生的個性、創造性和想象力,最大可能地踐行人的教育,是多麼難能可貴啊!

學堂碎事

最值得回味的,是那時學校有個突出特點——複式教學。所以,老師給其它年級講課時,我們可以邊寫作業邊側耳細聽。

有一次,老師給高年級講《猴子撈月亮》,我聽到裡面有一句話,內容是“它向井裡一伸脖子,慌忙叫道:‘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裡頭了!’”當時我年齡很小,聽時把“脖子”理解成“箔子” 了(因兩詞同音)。“箔子”是用芋子或蘆葦編成的簾子,蓋房時鋪在屋頂用來承載泥巴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前,它一直是我村傳統的手工產品,很多家庭都會編織。所以我對猴子“向井裡一伸‘箔子’”這句話,感到非常納悶:猴子怎麼跟人一樣,還會搬運箔子?它把箔子伸到井裡頭,又是幹什麼去了?

還有一次是算術課,內容是“兩位數的讀法”。因老師講課用的全是陝西方言,一直把“讀”(音du)念成“頭”(音tou),於是便讓側耳細聽的我,把“讀法”理解成“頭髮”了(因發音相同)。所以當時我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這兩位數怎麼還長頭髮呀?

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忍俊不禁!

此外,還有一些印象較深的瑣碎事兒。

夏天上學時,很多同學都帶著一個玻璃酒瓶子,裡面灌滿了涼開水,口渴時就打開瓶蓋抿一口。有些同學的酒瓶子沒有蓋兒,竟是用玉米芯塞著的。午休時,同學們躺在課桌或課凳上,從不蓋單子被子什麼的。

起“床”時老師哨音一響,大家立即翻身跑到院子,圍著一個臉盆(裡面曬著一盆水)洗起臉來;洗後用手抹抹臉,甩甩水珠就去上課了。冬天上學時,許多同學都提著一個小火爐,到校後用柴棒生火烤手取暖,因此教室內經常是煙霧瀰漫。為培養我們的衛生習慣,老師曾讓我們學習刷牙。他要求我們在家天天刷牙,沒錢買牙膏時可以用鹽水刷。但說歸說,實際上我們並沒人刷——因為不方便,也沒那個習慣。教室北牆角開著個小門,出去後是並排兩個廁所。女廁所記不得了,反正男廁所都是由我們男生輪流清理的——輪到誰了,誰就在放學後用鐵鍁把糞道里的贓物捅下去。那時學校西邊有座古廟(無量廟),廟的東山牆上寫著“中蘇友好天下無敵!”幾個大字。我們並不知道它的意思,常常望著它出神……令人記憶特深的,是那時老師從不給我們佈置家庭作業。所以放學回家後,我們除割草挑菜放羊外,就是瘋狂地玩耍了!——正因如此,我們從未感到上學有什麼壓力。

初入學堂,我在學習上還是比較細心和認真的,曾得過獎,獎品是鉛筆和小本本。對老師安排的其它事情,我也從不馬虎。有次輪到我和嶽謀兒掏廁所,我倆不但用鐵鍁把糞道里的髒物捅外邊,還繞到後牆外,把糞道外口下堆積的髒物也剷掉了。老師安排高年級學生“一幫一”教我們時,幫我的是高家的高拴牢大哥哥。他悄悄對另一位高年級同學說:“我教的這個娃是個靈娃!”我聽後高興極了。

就這樣,我順利地步入了人生的求學之路。

如今回頭細看,當年的啟蒙生活,不僅引領我到了知識海洋的岸邊,教我學到了一些文化科學知識,培育了我心底向善、合群、謙讓、誠實的道德根苗,而且為我提供了展示個性、發揮想象力及創造力的空間,在對我進行啟蒙的同時,賦予了我夢想、興趣與快樂。所以如今我已古稀之年,但仍十分懷念當年的啟蒙時光。


劉正軍,男,1947年生,華縣赤水鎮辛村常家人,高中老三屆(66級)畢業生。當過農民、民辦教師,恢復高考後考入渭南師專,畢業後分配到地區教育局工作,2007年退休。作者本人熱愛家鄉,平時喜歡寫作,很多關於家鄉的文章得到眾多網友的喜愛。退休後常在老家居住,也為家鄉辦了少許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