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一些武將“聽調不聽宣”?

姚鄴1


因為知道共產黨誕生以前,中國五千年曆史中,都從來沒有真正解決過“軍隊私人化”的問題。

岳家軍英勇嗎?

英勇。

戰鬥力強嗎?

強。

那為什麼南宋朝廷要殺岳飛呢?

因為岳家軍是岳飛的私兵。

從春秋戰國開始,一直到新中國建立。中國的歷代王朝從來沒有解決一個問題就是——軍隊是將領的私產,完全跟著將領走。北宋曾經短暫的解決了這個問題,直到岳飛的出現。

岳家軍戰鬥力強悍無比,但只要岳飛一生令下,反攻江南殺進臨安是分分鐘的事情。岳飛也許沒有這個想法,但有這個能力就註定了他的結局。

我們一支現代的解放軍是怎麼產生的呢?

首先,由地方軍區每年招募新兵,統一加以訓練。然後隨機或者依特長分配到各部隊,各部隊繼續加以思想政治教育和軍事技能訓練。部隊實行軍事主官和政治委員雙首長制,後勤由後勤部門統一調派。一切行動聽從軍委指揮,沒有軍委命令,一兵一卒也別想調動。

而古代軍隊,完全不是這個概念。

古人是沒有“國家”的概念呢,他們也許模糊的民族概念,但沒有“國家”的概念。鴉片戰爭的時候老百姓幫英國人的炮艇拉縴就是這種思維的表現——洋人跟朝廷打仗,與我有何相關?

而古代軍隊也是這個思想。你指望苦大頭兵擁有什麼“忠君愛國”的儒家思想等於做夢,大頭兵們只有一個樸素的思想:當兵吃糧,吃誰的糧,替誰打仗。

吃誰的糧呢?


理論上,是吃皇帝的糧。可是大頭兵們不這麼想,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是在吃將領的糧。

古代軍隊的招募,不是像我們現在一樣由地方軍事部門統一篩選招募,統一分配。而是由將領自己進行招募。將領會招來自己的親朋好友,同鄉同窗,以這些人構成自己的親隨(曹操起家靠的就是曹家和夏侯家的兄弟們)。然後親隨還會去找各種的親隨,這些親隨們在去招人,逐漸就構成了一直軍隊。

整個軍隊的招募過程,跟朝廷是沒啥關係的。

正常的朝廷,是不會允許將領這樣自己招募一支武裝的。但是王朝末期朝廷控制力下降,就管不了這麼多了。祖大壽、李鴻章、袁世凱的部隊都是這麼拉起來的,他們都有聽調不聽宣的記錄。

士兵們只看見,自己被招進了某某將領的部隊裡,有了飯吃。

有些將領,甚至會特意強調這點。比如袁世凱,袁世凱小站練兵時,每天早晨讓士兵們喊——吃袁大帥的飯,穿袁大帥的衣,替袁大帥打仗!


軍隊就是這樣成為將領的私兵的。

(袁世凱與北洋軍將領的合影)

這支軍隊,所有的高級軍官都是將領的親信。低級軍官都是高級軍官的親信。換一個人來,根本指揮不動。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王朝末期的軍隊,是很腐敗的。

明朝文人曾經記載,明朝末年,賬面上一萬人的部隊,實際上只有四千人,六千人的俸祿被將領私吞了。這四千人中,三千人只能拿20%的軍餉,勉強餬口,打仗完全沒有任何積極性。有八百人能拿到80%的軍餉,有一定的積極性,是打仗的中間力量。還有兩百人能拿到三倍的軍餉,他們構成了將領的“親兵”,這些人都是亡命之徒,只知道忠於將領一個人。打仗的時候,他們當督戰隊,督促那八百人衝鋒,那八百人由督促那三千人在前面當炮灰。這樣的部隊雖然沒什麼戰鬥力,但是古代軍隊就是這樣的,也保證了將領的控制權。


所以,這支軍隊被打上了將領的烙印,個人色彩極強。我們聽到歷史上著名的岳家軍(岳飛)、韓家軍(韓世忠)、戚家軍(戚繼光)、俞家軍(俞大猷)等等軍隊,都是拿著國家俸祿的私人武裝。

載灃掌權之後,曾經把袁世凱趕回家,派一個新的指揮官去指揮北洋軍。可是朝廷的新長官去了,北洋軍的馮國璋、段祺瑞,連面都見不著,怎麼指揮?所以革命黨一鬧起來,還得把袁世凱請回來。

直到民國,部隊依然是將領的私產。民國時期有很多小軍閥,今天投馮玉祥明天投蔣介石,麾下的部隊可能叫xx師或者xx旅,禦敵無方擾民有術,領軍餉時一窩蜂,打仗的時候一觸即潰。將領走到哪跟到哪,民國多達上百萬投靠日本人的漢奸軍隊,都是這麼誕生的。因為部隊只知道跟著將領,將領當漢奸,他們也當漢奸。


直到解放戰爭,國軍嘴上的兵力調動都是“xxx部”,比如張靈甫部,李天霞部等等。而解放軍都是xx軍,xx師,這就是因為國軍部隊依然有將領的強烈烙印。

而我軍之所以如此不同,是因為我軍在1927年進行了“三灣改編”,確立了軍隊跟黨走的基本方針,上到將領下到士兵每個人都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徹底摒棄了軍隊私人化的作風,真正意義上誕生了中國第一支現代軍隊。所以在抗日戰爭中,我黨雖然也有極個別叛徒投靠敵人的,但是卻從來沒有發生過像國民黨那樣成建制的當偽軍的事情,這就是部隊現代化改編的功勞。


小約翰


在明朝末年就有一位這樣的武將,他叫祖大壽。遼東前鋒鎮總兵,明朝在遼東的定海神針。他的向背基本決定了明朝遼東戰略的成敗,但為什麼聽調不聽宣呢?

(祖大壽)

1、軍官世家的祖大壽

祖大壽家族往前追溯,和戚繼光家族沒啥區別。淮右開國軍人常年駐防遼東,世世代代為國家守衛邊疆。作為回報,他們家族也有世襲職位。

(明邊軍)

從這點上說,祖大壽與國同休也是常態。平時在邊塞打打仗、發發財一輩子也就過去了。在他五十歲之前也是這麼渡過的,跟著李成梁、李如松都是這麼打。

到了和後金的作戰變得不一樣了,從遼東被打到了遼西,從廣寧被打到了覺華島(帶著一支幾千人的私兵)。

之後就是遇上了一生的貴人:袁崇煥。

(袁崇煥是他生命的貴人)

2、關寧軍的靈魂

寧遠大戰,作為本地土豪又聽話的他和袁崇煥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寧遠大戰)

在寧錦戰役中,更是袁崇煥的股肱。到了袁崇煥督師遼東的時候,將部隊分為兩大塊,最強大的前鋒鎮,由祖大壽所轄;次強大的山海關鎮,由趙率教所轄。何可綱作為袁崇煥的親信,跟隨在身旁。

可以說祖大壽就是遼東最有實力的人。更關鍵的是己巳之變與大淩河之戰帶來的機遇。

(己巳之變)

己巳之變中,袁崇煥被抓,趙率教戰死,他自然成了關寧軍的領袖,帶著關寧軍出了山海關。

大淩河之戰中,何可綱被殺,他成了關寧唯一的元老,下面不是親信就是親戚,遼東軍只有他能指揮得了。

3、聽調不聽宣

祖大壽聽調不聽宣也是有原因的,就是那兩件大事。第一次率兵東潰,形同背叛,和朝廷結下了樑子;第二次在大淩河被困投降,和朝廷也產生了懷疑。他不相信朝廷會放過他,所以一般不離開錦州,絕不去京師陛見。

(錦州的位置)

但作為世代報國的家族,也有自己的榮譽。在袁崇煥死後,祖大壽接受朝廷的調令。諸如1634年,清軍攻擊宣大,祖大壽整頓兵馬,派祖寬、祖大樂的率軍援救;1636年清軍再次入關,祖大壽在率兵入衛的時候,先攻擊了多鐸,多鐸部受到重創。

1638年,清軍再次入關,祖大壽再次入衛。在邊口反擊的時候,和孫傳庭有過一次交流,雙方一塊看了曹變蛟的山地攻擊。

(多次率關寧鐵騎入關)

4、後果

只要有隔閡,就會有空子。他曾經的部下,大淩河之後歸了清朝,就對皇太極說:我們圍了錦州,祖大壽肯定不會放棄他。

確實是這樣,錦州是祖大壽多年經營的基地,離開錦州,很可能一無所有,而且被朝廷算了總賬。所以他死守錦州,而明王朝也在不自覺中被拉入決戰。沿邊積攢的精銳一夕喪盡。

(松錦決戰形勢圖)

中央集權的衰微、邊鎮土豪的壯大,雙方縱然沒有撕破臉,但比起令行禁止的對手而言,遲早會輸掉一切的。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首先來說,這句話裡有錯字。正確的說法是【聽調不聽轋】。“轋”字現在的讀音是hūn,但是在以前這個字讀xuān,意思是指車遇到車時避讓的行為。

【聽調不聽轋】在歷史上並不算少見。早先是指獨立的外編軍制,後來則乾脆連內政都自治了。歷史上的羅藝沒有過【聽調不聽轋】。

這個制度最早起源於周朝。春秋時期,“周”政權本身的屬地範圍越發縮減,天子勢力日漸衰微,無力再從政治經濟等方面鉗制各諸侯國,拿鄭、晉、齊、魯、燕、宋、楚等大國毫無辦法,只規定諸侯國仍對天子禮敬有加,但具體的事情一概由各國君主自行定奪。【聽調】的意思是說,天子的地位尚在,表面上還是各路諸侯的總領導者,比如諸侯甲想要向諸侯乙發動戰爭,必須要先請示過天子。而【不聽轋】則恰恰打了周天子的臉,意思是,當天子的政策與諸侯相左,諸侯有權不因天子的意願而改變自己的規章。也就是說,周天子不許他發動戰爭,只要他能找出理由來,該打還是打。

《西遊記》裡的二郎神【聽調不聽轋】有兩個原因:一,神話傳說中,二郎神的生身父親楊天佑被玉帝所殺,二郎神不滿天庭的亂七八糟規矩;二,二郎神除梅山兄弟以外,手下尚有1200草頭神,這些草頭神並沒有真正列入仙班。

我曾經講過這個故事,是很有意思的。二郎神修仙成功後,沒事的時候就在灌江口閒逛。有一次,他進入一座廟,發現廟牆上畫著一隻鳥,但沒有頭。二郎神一時興起,找東西把這鳥的鳥頭給補畫上了。結果呼啦出來一大幫雜牌小神,要拜他為老大。細問了知道,這是一幫草頭神,因選舉不出領袖,爭來鬥去又沒有結果,最後設了這麼一個問天卜,誰畫上鳥頭,從此就是這1200草頭神的老大。(後世也有根據此情節寫的小說,出現在《三言二拍》裡。)

這些草頭神雖有法力,有些甚至可能比一般的天兵還強一些,但都遠遠達不到真正神仙的程度。天庭不願意為他們安排職務,讓這麼多草頭小神輕易位列仙班,而二郎神有情有義,不肯放棄他們,因此才在灌江口獨立出一個小勢力範圍來,並用自己所得的香火豢養這些草頭神,實行【聽調不聽轋】。

其實天庭裡【聽調不聽轋】的神仙遠不止二郎神一個。事實上,三皇五帝、西王母、東王公等諸位始祖級大神都是【聽調不聽轋】,傳統神話再怎麼胡來,也永遠不敢僭越森嚴的封建階級制度。所以,人文神永遠大於宗教神。

包括太上老君也是。太上老君嚴格來說並不是玉帝的下級,他們兩個是平級的。因為太上老君是“道祖”,玉帝這個人物是後來才出現的。按照古代階級劃分也是,太上老君住“兜率宮”,而“宮”可不是臣子等級就有資格入住的。玉帝再大,他仍舊脫生於道教,身份不能超越道家始祖。

很多朝代都有過這樣的人物。比如殘唐五代的李克用,或是清代三藩的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還有,就連著名的抗金英雄岳飛也是。靖康之恥後,金軍南下江南,岳飛獨樹一幟,直到紹興三年被任命為沿江制置使以前,都是【聽調不聽轋】的。


純鈞LHGR


我也來解釋一下所謂的“聽調不聽宣”。

古代甚至近代北洋軍閥時代,都出現過類似情景,就是某地的一個相當有實力的軍閥經常會用這種辦法來平衡與中央政府的關係,直白的說就是自保。

這是一種互相妥協的結果,軍閥和中央之間達成某種明面的或者心照不宣的規則,從而使雙方均獲得相應的利益。

聽調不聽宣是啥意思呢?其實就是某武將(軍閥)不接受進京覲見的召旨,但是會接受兵部的調令,到指定的地點參加軍事任務。此武將(軍閥)可以根據自己的研判結果選擇親自帶隊或者派遣手下人領兵。

這就意味著此武將(軍閥)可以最大程度避免獨自進京帶來的巨大風險,比如半路被黑或者在京城被誘殺。與此同時,朝廷也能最大程度的把這個武將(軍閥)利用起來,鎮壓個反叛民變什麼的,至少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西遊記裡的小軍閥二郎神就是這麼操作的,只不過他是藝高人膽大,親自出馬了。現實裡就是當年圍剿蘇區紅軍的時候,地方上的大小軍閥們也沒人進京聽老蔣面授機宜的,不過是按照軍政部的調令派兵圍剿而已,至於一線的部隊怎麼打,那就是得聽軍閥們自己的安排了。老蔣說話他們可不聽,每每給這幫軍閥們下令就跟求爺爺告奶奶一樣“……望兄以大局為重,速發兵進剿……”


冬眠要趁早


你初中班主任管理學生,要求是好好學習不許講話不許打鬧。大部分學生都比較聽話,規規矩矩,但總有些刺頭學生,長的人高馬大調皮搗蛋,不服管教,經過多次拉鋸戰之後,你們班主任與刺頭達成妥協,只要不影響其他學生上課,保持課堂秩序,就對刺頭學生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名義上還是這個班的學生,實際上不參與班級學習活動,這,就叫聽調不聽宣。


本質上,聽調不聽宣發生在地方軍閥實力強大,僅僅略遜於中央的時候,皇帝覺得徹底征服軍閥代價太高,於是妥協放權,換取地方軍閥名義上的歸順,歸順的力度取決於地方軍閥與皇帝實力的差距。

不過這種狀態一般極不穩定,在兩代人內,不是皇帝騰出手來剷除了地方軍閥,就是地方軍閥起兵造反推翻了皇帝。


扣毛


在古代中國朝廷正常的制度下,武將聽調不聽宣與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都是很罕見的情況,沒有一個皇帝會允許武將通天跋扈這種現象出現的。

一般都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和服從安排是傳統軍事制度的常態,歷代朝廷直接控制和賦予軍權下的武將,都是有很多防範約束的,比如年羹堯。


一些人把古典小說和影視劇中情節和真實歷史搞混了。只有在古代朝代末期武將跋扈、軍閥割據或羈糜地區,如地區節度使、邊疆土司或地方軍政豪族才會有類似的特權。古典小說中最著名的,當屬於《西遊記》中二郎神:

顯聖二郎為玉帝外甥,有梅山六弟兄,一千二百草頭神,聽調不聽宣。

看出來了吧,首先你得是玉帝外甥、皇親國戚,還得有實力,法力強大,天庭投鼠忌器,不好處理才行,否則肯定是滅頂之災,二郎神有資本這樣。所謂“聽調”,就是尊重工作調動,接受調配。“不聽宣”,表示出我有地盤,不接受朝廷那種居高臨下,呼來喝去的旨意,其實就是地方諸侯一個實力和麵子的問題。

如同春秋戰國時代,虛弱的周天子可以名義上封諸侯國君主一個爵位,承認他們的霸主地位,但小弟們不聽自己的,最多是天子為正統武器:

自己奉天子以除不臣,挾天子以令諸侯,自己的大哥地位岌岌可危。甚至朝堂之上,百官得看眼色行事,如漢末獻帝與丞相曹操。聽調不聽宣,實際上也反映了古代朝廷的控制和威望程度,如果允許武將地盤內自主:

包括財政人事乃至調兵遣將,也就意味著朝廷控制無能,無法駕馭的現實。

比如,清初年吳三桂等人,裂土封王,和朝廷是心照不宣的微妙關係。不過,朝廷一旦安穩下來,這批人必須處理,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

至於所謂羅藝等人,且不說歷史上沒有聽調不聽宣的制度稱謂,就是實際上羅藝本就是地方諸侯,軍隊私有化,只是擁戴李唐為主而實施地方自治。李唐藉助羅藝掣肘北部突厥,羅藝在本質上不屬於朝廷的武將序列,而是戰略合作伙伴的關係。故而,後來羅藝叛亂,而此時唐朝已經安穩下來,軍力強大,不需要推戴必須集權了,羅藝失去了籠絡他的價值,自然就兵敗被殺了。

秦右史,原創通俗歷史,專注民間文化。


秦右史


就是說啊,因為古代大將個個都有自己的人馬,山高皇帝遠的,各自為王,吃香的喝辣的,朝廷對我好我可以聽你的,你要是對我不太好,那我就得想想了。在這個世界上真理只有一個,凡事都講個理,沒有理你的道路就很難走啊,就像古代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天子是曹操的上司,但是曹操表面上聽上司的,但是其實一點都不聽天子的,因為曹操的勢力早已蓋過天子,那就有人說了,就直接殺了上司,自己當天子唄。那可不行啊,為什麼呢?這就是說凡事都將個理嗎,我要是直接殺了你難以服眾啊。表我可以任你調遣,實際上我想怎麼做就怎麼做。這是我個人的看法,誰知道對不對啊!對不對請大家給我個看法評論一下,告訴告訴我,我好累啊不想說了謝謝。


宇宙新之光


一個政權的衰落就會出現“聽調不聽宜”的諸侯、王族、地方軍閥,也即皇帝基本上已經失去掌控天下兵馬的能力。

就如春秋戰國,天子勢力闇弱,當時很多諸侯國都獨立分化,主要有鄭、晉、齊、魯、楚、宋等,在名義上雖然屬朝編制,但都名在實亡,形同虛設。

東漢未期也是這樣,漢獻帝雖是一把手,但一切都要聽曹操安排,而孫權、劉備對朝廷的調動可以充耳不聞,或是拖泥帶水,隨便應付,更不用說宣。

曹操可以調孫權的兵去戰樊城,襲荊州,條件是朝廷封孫權為“荊州牧”。有利可圖,孫權自然樂意聽調,但如果沒有“甜頭”誰會聽從調遣?

在神話中就更多了,就如二郎神、太上老君、如來佛祖、彌勒佛等很多說不清,基本上都沒拿玉皇大帝當回事,甚至象孫悟空一樣,心情不爽就可大鬧天宮,還管你什麼“調”啊“宣”什麼的?


知足常樂6144539457


聽調不聽宣的目的是為了自保。

古代很多大將。軍閥,都是實力對比後為避免互相損耗投降的,戰場上獻降書,或者託中間人談判。各種原因達成暫時妥協投降,但結果就是不信任。比如清軍和吳三桂,羅藝等。朝廷有可能贏但也會損失巨大就也會選擇允許。

所以,聽調就是我可以帶兵聽命令打仗或者移防。不聽宣就是不到朝廷當面聽旨。免得被扣押或者暗算。因此有些朝廷為了暗算軍閥,就在其移防過程中暗算。


談鋒評論


可以調動,但不會宣召入京,這在明代只有藩王屬於這種情況,明代藩王就封之後再也不允許回京,至於其他文官武將不會存在這種情況,都是皇帝說了算,可以隨意調度,任意宣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