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瓜坡镇铁王村的记忆

铁王村的记忆

  铁王村,就是瓜坡镇南沙行政村第十村民小组。

——村名的由来。村子里有三十来户人家,百二十口人。最早村上除两户刘姓外,都姓王。1958年,县上在村东马峪河上游的冀家河村处,修了华县第一个水库——冀家河水库。把冀家河村的人分迁到附近的井家堡、圪塔村和铁王村,从此村上有了冀姓人家。就是现在,村上三姓氏中,还是王姓居多。


华州瓜坡镇铁王村的记忆

  村东边的河,河道宽,河水清,石头白,沙子净。洁净的沙子里,有很多乌黑乌黑的碎沫儿铁屑。1958年大炼钢铁时,村上人就在河里浪沙淘铁。

村上王姓多,村边河里有铁沙子,村名就叫铁王村。

  ——村上的书香人家。 在旧社会,村上人穷,没钱念书。只有一个叫王汉中的人1945年从咸林中学秋季37班毕业。他父亲王志敏上过私塾,有文化,是国民政府的副保长,他给儿子王汉中娶了保长安振国的女儿安翠草结婚,当时的同乡大人物,庙前村的国民党中将、第29军军长马励武给这家题赠了“ 鞠躬垂范”的匾额,足以说明这家人在十里八乡的威望和影响。华县解放了,王汉中考上陕西省行政干部学校,1950年毕业分配到陕西省商业厅百货公司做机要科员,1952年入党。1962年国家困难时期,他响应党的号召回乡支农,担任队长,组织群众开展生产。七十年代前后,他担任瓜坡公社民兵连连长,带连与中国人民解放军8217部队进秦岭,打隧道,钻山洞,参加国家“三线建设。”

华州瓜坡镇铁王村的记忆

其大妺王爱业,高级工程师,曾在国家原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二研究设计院工作,其小妹王爱玲原华县钣金厂会计师。其弟王建中,人民教师,后从政任乡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爱好书法,字写得苍劲有力,入木三分,堪称书法家。二胡演奏艺术精堪。

  其子王红旗,担任过县委常委、政法委员会书记,县委副书记,县、区(撤县设区)人大常委会主任。2009年4月,他在高塘不顾寒冷跳进湖里,救起一名落水儿童,这个儿童家长敲锣打鼓给他送来了一面锦旗,救人事迹在《陕西日报》《民声报》《渭南日报》《华商报》报道。时任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郗怀亮为其题词“高尚品质危时见,湖中救人堪英雄。”时任渭南市副市长魏稳柱为其《红叶集》题词“人如卫士护秦岭,文似利剑斩邪恶”时说:“英雄就在咱身边。”

华州瓜坡镇铁王村的记忆


  早在10年前的2009年8月,他随省人大副主任刘维隆同志,对秦岭保护进行执法检查,看到秦岭惨遭破坏,他写下了《秦岭的呼唤》的文章。

  王红旗爱好文学创作,散文集《绿叶集》《红叶集》《金叶集》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他成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王建中长子王永红担任杏林卫生院院长,在第四届中国农村卫生大会暨第十届全国乡镇卫生院院长年会上,被评为“2016年度全国百名优秀乡镇卫生院院长。”他还获得“陕西省疾病防控先进个人”,华州区“十佳医务工作者。”

华州瓜坡镇铁王村的记忆

  薪火相传,王家到了第四代,从进私熟到上私立咸林中学,到今天的现代教育,依然耕读传家,娃们考上的都是“211”和“985”大学。王璐瑶获得2019年华阴市少儿书画赛金奖,成为小书法家。

华州瓜坡镇铁王村的记忆

  ——村上的田园。 铁王村自然条件好,土地肥沃水能浇,种植莲藕和水稻。河里水渠鱼虾跑,搬起石头螃蟹找。鳖游水底鸭子叫,一片鱼池莲花笑。湿地芦苇随风摇,江南风光此处好。村子周围是苹果园沙果园,桃园梅园竹子园。“文革”时村子还改名叫“硕果村”,意思是果子多,果子大,果园把村子围住了。

1968年,因为这里水资源丰富,建起了陕西省化肥厂,开始很红火,四面八方的人都来这里排队买铵水、买化肥,车水马龙。后来因过度使用化肥,土壤板结,化工污染,水质变坏。河里鱼虾没有了,地里庄稼不好好长了,果树不结果了,竹园毁坏了,水稻莲藕种不成了,连井里的水也不能饮用了。群众叫苦不迭,企业虽然技改,但效果不明显。

  ——村子的希望。 企业严格执行新《环保法》,坚持环保达标再生产,不达标不生产的原则,坚持达标排放,彻底整治环境污染,只要持之以恒,这里一定会天蓝山绿水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