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欲南迁,一七品小官坚决反对,崇祯一死,此人立即投靠李自成

崇祯欲南迁,一七品小官坚决反对,崇祯一死,此人立即投靠李自成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随即誓师攻打北京城。此时的大明王朝来到了最危急时刻,除了李自成的大顺军外,关外的后金军早已虎视眈眈,他们刀剑出鞘,一直在等待机会。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固守北京城等待各地来勤王已经不现实,此时迁都南京是最好的选择。自从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一直是作为陪都的存在,这里宫殿、内阁、六部机构都保存完整。

事实上,崇祯心中早已有了南迁的想法。崇祯十五年秋,后金军已经攻入到关内,“数月间破蓟州、真定、河间、临清、兖州、海州、赣榆、沭阳、丰沛等地,沿途大肆掳掠,所至残破。”当李自成称帝后,崇祯心中已经决定要迁都南京。

崇祯欲南迁,一七品小官坚决反对,崇祯一死,此人立即投靠李自成

御史李邦华、右庶子李明睿等人向崇祯奏请南迁,言辞恳切,崇祯大为感动。朝会结束后,崇祯单独留下李明睿,“朕有此志久矣,无从襄赞,故迟至今。汝意与联合,但外边诸臣不从,奈何!”

当大顺军进入山西后,大明庙堂乱成一锅粥。崇祯再一次在召开朝会,希望就迁都南京事宜和群臣们商讨。正常情况下,群臣们的反映应该是这样的,“皇上,形势危急,南迁不失为一条妙计。”崇祯假装拒绝几次,大臣们再次劝说,崇祯答应南迁,多么和谐的一幕。

崇祯欲南迁,一七品小官坚决反对,崇祯一死,此人立即投靠李自成

但是,一个七品小官拍案而起,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愤青。他“大义凛然”地斥责这种逃跑主义、投降主义,而且认为李明睿是在妖言惑众,皇帝应该杀掉他。这七品小官叫光时亨,安徽桐城人,时任兵科给事中。

光时亨的一番慷慨陈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直接把皇帝逼到了死胡同,进退不得。到了三月,李自成的大军已经快兵临城下,李明睿等人再次奏请崇祯迁都南京,并且提出了一个方案,崇祯在北京,送太子去南京监国,结果这个“愤青”光时亨又站了出来,又是一番慷慨陈词。

崇祯欲南迁,一七品小官坚决反对,崇祯一死,此人立即投靠李自成

只见光时亨大呼,“奉太子往南,诸臣意欲何为?将欲为唐肃宗灵武故事乎?”这句话太狠辣,直接点中了崇祯的命门。唐肃宗李亨是唐玄宗第三子,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逃到四川,结果李亨直接在北上朔方军大本营灵武(今宁夏灵武)登基。后来,唐玄宗被回到长安,实际上是被软禁起来,最终郁郁而终。

光时亨说的太狠了,崇祯彻底无路可走了,只能仰天长叹,“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亡国之臣尔!”毫无疑问,光时亨是个小角色,可偏偏让崇祯很难堪。说的如此大义凛然,按理应该与大明同生死。

崇祯欲南迁,一七品小官坚决反对,崇祯一死,此人立即投靠李自成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崇祯这边自缢煤山,光时亨则站在了迎接李自成的最前列,继续担任大顺朝的兵科给事中。好景不长,李自成败退北京城后,光时亨逃往南明,结果被处死,尸体扔在闹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