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老百姓有多穷?

听奶奶讲,解放前,我们整个生产队(相当于现在的“社”)几乎全部都是茅草屋,没有一间瓦房。即便是地主家庭,也只能是大部分茅草屋,少部分瓦房。即便丰收了,也没有任何家庭舍得吃大米,基本都是将大米卖了,吃碾碎的米,上溯到清末则更加严重。曾经有这样一个笑话(现在听起来是笑话,但很可能是真实的),说有一个地主,家里有上百亩的土地,但这家地主一日三餐只有豆瓣做菜。

清朝老百姓有多穷?

这样的茅草屋就是老百姓的居所

清朝老百姓有多穷?

这已经是富裕人家了

现在的清宫剧将皇室和民间都设计的富丽堂皇,仿佛清朝简直就是天上人间,家家丰衣足食,但殊不知坊间流传下来对康乾盛世的描述“康熙康熙,吃糠喝稀”,一日三餐能够吃饱就已经是奢求了,更遑论鸡鸭鱼肉。马戛尔尼访华时发现老百姓几乎都是衣衫褴褛、食不果腹,而且毫无尊严可言,“的确,这个省的农民都一贫如洗”“他们每次接到我们的残羹剩饭,都要千恩万谢。对我们用过的茶叶,他们总是贪婪地争抢,然后煮水泡着喝”。

清朝老百姓有多穷?

清朝老百姓有多穷?

马噶尔尼访华

同样是盛世,杜甫在《忆昔二首》里描述开元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老百姓可以说衣食无忧。当时“米一斗只卖13文,谷更只卖5文。即便是在长安地区这种人口密集的地方,米价也不过只有20文”,而当时九品官(最低级官员,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科员)月收入大概1.5贯(1500文),能够购买大米115斗(相当于1442斤),几乎与现在一般科员的工资几乎一致。

清朝老百姓有多穷?

韩熙载夜宴图反映了晚唐贵族生活

清朝老百姓有多穷?

同样是贵族

宋朝没有大家公认的盛世,但《水浒传》中对“穷人”武大郎的描述可以看出当时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武大郎仅仅是一个卖炊饼的小商贩(相当于骑着三轮车卖早餐),随便什么人都能欺负,属于社会最底层人士。但武大郎住的是二层小楼(不然潘金莲怎么会因为开窗户掉下一根木头砸到了西门庆?),无论是租的还是买的,至少说明武大郎是衣食无忧。

清朝老百姓有多穷?

穷人武大郎住的是城市的两层小楼

清朝老百姓有多穷?

没有盛世的宋朝(清明上河图)

至于明朝,众多来华传教士都有记录。曾德昭在《大中国志》中记载“人们食品丰富,讲究穿着,家里陈设华丽”,“他们的一切城市中都有医院,老是客满,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有人行乞。我们因此问他们原因何在,回答说,每个城市里都有一个大地区,其中有很多给穷人、瞎子、瘸子、老人、无力谋生的人居住的房屋”,“所有街道两侧都有棚,下面是商店,摆满丰富的商品”;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记载“他们第一是极其清洁,不仅在他们的屋内,也在街上。他们通常在街上设有三四处必需的或公共的休歇处,布置很好,因此忙于公务的人不会把街道弄脏,并且从那里得到供给,类似的法子通行全国所有的道路。有些城市的街道可通航,如同意大利的威尼斯”“因为在远东除中国外没有任何地方那么富饶,以致不仅那个国度的居民无论贫富都穿丝着绸”,“他们努力工作劳动,是大商人和买卖人,所有这些人,连同上述国土的肥沃,使它可以正当地被称做全世界最富饶的国家”。

清朝老百姓有多穷?

明朝街市(南都繁会景物图)

由此可见,马戛尔尼对清朝的评价“中国自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应该是中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