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春節不走親戚的人,都是什麼心理?

我是渣大師


一年一度的春節,其實就一個字“累”。最累的活兒沒過於走親戚了。雖說現在的通訊很發達,也很方便,但是它還是無法替代傳統的習俗——走親戚。

還別說,這不走親戚真的有想法:

現在的壓歲錢已有了“新意”,並非是年三十年晚長輩給孩子的“壓歲”錢,也不是大年初一“大拜年”的“紅包”。赤裸裸成了走親戚的“必修課”。本來這個壓歲錢是有“交換性”的,可到了親戚家,不只是親戚家一兩個孩子的事,還有親戚親戚甚至更多的親戚也在走親戚,雖說每個孩子也就20元,或50元,可遇到太多親戚的孩子,這自己掏錢還不自在,挺難為的。做為長輩,或為面子,弄不好也得幾百元,即使有互給的,誰會“如數”奉還?不走親戚實際上是在躲避。


本來人們長年累月為生活各自忙碌著,只有到了春節親戚間相互走動走動,表明至少還有那份親情的存在。這就不可避免在親戚家會遇到這路那路的親戚。吹噓的、恭維的,似乎只有自己性格不合時宜。不過都在一起說了話,吃了飯菜,還喝了幾盅酒,說了改天去你家卻當了真。等著,也備著酒菜,可年都過完了,說好了要來的親戚還是沒有來。原來那話是“場面”上說的,逗人的,原來親亦非親了。不走親戚就是怕被人看不起。


其實,多陪陪父母、孩子,睡個自然醒,然後美美地吃喝一頓,怎麼都被走親戚划算。


為生活而提神


那些春節不走親戚的人,都是什麼心理?

首先聲明,春節期間不願意走親戚的大有人在,這些人不存在什麼心理問題,就拿我自己來說吧,我就非常不願意走親戚。現在畢竟不是過去的年代,家裡窮的沒有什麼吃的,出門走親戚都是為了去親戚家吃點好吃的,現在想吃什麼有什麼。記得小時候最願意走親戚,因為心裡明白,只要去親戚家,無論如何都比在家裡吃的要好一些,所以特別期盼正月期間去走親戚。

今非昔比,現在的人很多都不願意去走親戚。別說走親戚了,就連拜年這樣的傳統習俗,也是越來越淡薄。我記得前幾年,我們村裡天不亮起來去拜年的人,像趕大集一樣,街上的人來來往往,相互打著招呼,說著過年好。最近幾年,初一凌晨再出去拜年的時候,街上的人稀稀落落,也不再像原來那樣,幾乎全村子的人家都要走遍,都要去拜年,現在也就只去自己最親近的那麼幾家。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經濟生活的提高,卻反而疏遠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反正現在春節期間,不想走親戚的人越來越多。特別是年輕人,更是不願意去走親戚,他們寧願自己呆在家裡玩手機,或者結伴出去遊山玩水,也不願意到親戚家去串門。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不願意去走親戚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去親戚家以後,總要寒暄一些自己不願意說的客套話。很多時候,有些人是不願意說這些客套話的,覺得沒話找話,有些很無聊。第二,因為有的親戚,其實平常之間是不太走動的,也只有過年的時候去一次,大家交流的很少,所以也沒有什麼共同語言,相互面對的時候,有一點尷尬。

第三,去人家家裡或多或少的總要受一些拘束,當然不如在自己家裡自由自在更好。還有一種原因就是,有的人不想去走親戚,是因為親戚家裡太髒,去了以後吃不下飯,如果人家非要留你在那吃飯,走了又不太好,所以心裡感覺特別扭。


小十六123


那些春節不走親戚的人,都是什麼心理?

在我們這裡,除了大年初一不能走親戚以外,其他時候都可以走親戚,尤其是到了過年的時候,忙碌了一年的人們可以通過走親戚來聯絡感情。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走親戚,有很多人都不喜歡走親戚,我就是眾多不願意走親戚的其中之一。下面就說一下我為什麼不願意走親戚。

一,不擅長寒暄。其實我挺害怕過年要走親戚的。小時候走親戚可以和小朋友們一起玩,還能吃到好吃的,但是長大以後便特別害怕走親戚,就是害怕寒暄。有時候還要說一些言不由衷的話,更會覺得很難受。

二,沒有共同語言。因為常年在外工作很少在家,雖然關係都很近,但是卻因為常年不在家沒有共同語言。他們說著他們之間的事情,我根本插不上話,感覺特別尷尬,只能玩手機打發時間。


三,感覺太拘束。 平時在家裡想怎麼待著就怎麼待著,但是出門以後卻不能自由自在,儘量,要做到大家喜愛的模樣,所以出去串門就會覺得特別累。


四,過分的關心招架不住。因為常年在外工作,回到老家就會有很多人關心,問問每個月工資多少,過的好不好。因為我挺不喜歡成為焦點的,所以一旦成為焦點就會語無倫次磕磕巴巴。

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一樣不喜歡走親戚,原因肯定也多種多樣,各種攀比受不了,融入不了大家庭等等。你喜歡在過年時走親戚嗎?歡迎回復討論。


小馬話三農


我們家就從不走親戚。

有句話說窮不走親戚,富不回家,說的就是我們家吧,從小學開始我們就不走親戚了。有件事,我至今記得清楚,小時候親戚給壓歲錢都是當面給的,多少錢就能看出來。

當時大姑給了人家2-3塊吧,給我們1塊,我當時就感到傷自尊,其實陸續走了二年親戚,之後就沒走了。

窮人沒有親戚,我很小就知道,所以我不會向那些親戚哈腰,我很少回家,上學工作,如今好多年過去了,村裡人都不認識我,我也不知道誰是誰。

這幾年風俗在變,親戚之間也變得偽善,自己家裡過好了,自然有親戚朋友。



青雲遮幕


我就不願意走親戚,我每年都是大年30回家,初一初二就回市區了,這期間除了初一去一個村莊的家族族人家裡拜年,其他哪都不去。個人觀點,我去了可以,不吃飯,不喝酒,坐一小時就走可以,忙一年了,就休息這麼幾天,你去人家拜年,人家在留你吃飯,基本都是八個菜,甚至十個菜,吧主人累夠嗆,你沒吃幾口拍拍屁股走人了,人家又不好意思倒掉剩餘的飯菜,於是人家天天吃剩菜,你頭天剛走,第二天又來一波,主人家真挺累的,我去親戚家,要麼不吃飯,要麼就一碗米飯,一個饅頭一兩個菜,吃一口就行,多一個,我都不願意打擾人家,一切從簡,大家都舒服,過年嗎,就應該舒服,享受假期,忙一年了,好好休息幾天,去看看電影,一家人一起聚聚嘮嘮嗑,不願意去別人家打擾別人,一個電話,短信,一巨祝福問候挺好,過了年以後找個時間,帶上禮物,去看看。


逍遙子luck


自從1987年進城工作後,我就不走或很少走親戚了。

僅每年節假日回農村老家看望父母。不走叔伯和姑舅親戚,是因為工作忙,根本抽不開身。平時只與分散各地的同胞兄弟姐妹們有電話聯繫。

堂兄弟姐妹們和表兄弟姐妹們電話聯繫都很少,偶爾有微信聯繫。

現在九旬老孃健在,同胞兄弟姐妹們聯繫比較緊密,一旦娘不在了,同胞兄弟姐妹們也會慢慢疏遠,各自為政。因為都老了,各以各自的家庭為中心了。老兄弟姐妹難得相互走動,各自的兒孫後代都是70後80後90後00後甚至10後,年輕人越往後越自我,視我們老一輩同胞兄弟姐妹們為怪物古董親戚,更懶得走動了。

我年過半百無子女,現在除了惦記著在農村老家養老的九旬老孃,似乎誰都不掛唸了。

同胞兄弟姐妹們都是兒孫滿堂,過得比我好,不必我操心他們,我只要把我自己活好就行了。

娘不在了,我等於就沒有親人了。雖然有同胞兄弟姐妹們和他們的後人,但我沒興趣與他們來往走動了。

只當自己是孤老(本來也是孤老),無親可走。之所以娘走了我懶得與同胞們走動,是不想讓他們及其後人看我孤單可憐。

其實我並不可憐。我喜歡清靜獨處。


黃衣谷茂堅韌不拔


我想走親戚,可是我沒幾個親戚可走,有一個舅,我不想跟他走,我爸癌症生病住院的時候,我家裡湊不齊錢他也不說借我們點,等我爸去世了他立馬買上車去我家顯擺。有一個姑,我爸生病住院的時候,別說給我們錢了,原先欠著我們家的錢都一分沒有給我們。還有一個小姨,這是我回老家還能去的唯一一個親戚家。有個大爺,不過大娘是個勢利眼,我也不想去他們家,就是每年的時候都去以上這些人家送個年,但是不走親戚的,有時候去我姨家。。。我也想走親戚的,可是我這些親戚做法太讓我寒心了,我現在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人窮莫走親,說的可能就是我吧。今年這個年過的很不是滋味,沒有父母,沒有家可回,只能跟媳婦帶著兩個孩子在家裡,就這樣把年過完。


不知所謂中年油膩大叔


那些春節不走親戚的人,都是什麼心理?

今天大年初三了,初一初二連著兩天,小編哪都沒去,除了初一夜裡把本家族的老人轉了幾家,一共四家,都是長輩,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前天下午睡覺,昨天下午又睡覺,睡得天昏地暗的。

小編今天就不說別人了,自己都是不喜歡走親戚的人,今天就說說我自己吧。走親戚其實就是去拜年,然後大家湊在一起吃頓飯。

比如昨天,昨天本來是應該去姑婆婆家裡拜年的,小編沒去,說實話,姑婆婆對小編一直很好,小編不願意探親的理由只有一個:懶惰。

喜歡宅在家裡是我的本色,不願意串門,不喜歡逛商場,不喜歡出去旅遊,不喜歡探親,朋友說我不喜歡旅遊是捨不得花錢,其實真不是,小編從小不喜歡旅遊,探親是最近幾年才不喜歡的。

看到這個標題,小編認真找原因,為什麼不愛走親戚呢,比如昨天,和朋友聊天,她去她的姑姑家裡拜年,是十一點鐘去的,估計也就是去吃個飯而已。

小編覺得過年探親就是個忙碌別人,吃胖自己的事情,去了之後看著親戚忙忙碌碌做一大桌子菜,小編倒是每年去幫忙做菜,吃了飯以後一會兒就走,所以單純的認為走親戚就是吃飯而已。

找了些說不過去的理由,小編突然覺得臉紅了,看來都不是好的藉口,走親戚一般是到長輩家裡拜年,舅舅姑媽姨媽……

晚輩本來就應該去給長輩拜年的,這是我們中華美德,是尊敬長輩的表現,不去的話,長輩心裡會有意見,會有疙瘩。

不去拜年是感情淡漠的表現,是冷落親情的表現,今天看見這個標題,小編好好檢討了,該走的親戚要走到,哪怕去送了禮物拜了年不吃飯就回家,最起碼長輩知道咱心裡有他們。

小編不知道別人不喜歡走親戚是什麼心理,但小編確實是因為懶惰,因為喜歡清淨討厭人多,今天認真檢討了,是自己毛病多,親戚不走的話,親情又怎麼會不淡化?

請大家拍磚吧,如果不是這個標題,小編完全意識不到自身這些毛病,今天檢討了,趕緊起床到親戚家裡或者朋友家裡轉轉。


悠然見東山


其實現在的親戚關係和以前的大不一樣了。除開自己家的兄弟姐妹的親情關係,其他親戚的大多數是各忙各事,平時聯繫不是很多。所謂一輩親,二輩表,三輩四輩認不到,不是不無道理。經濟壓力巨大的這一代,都在努力的掙錢還房貸、車貸。比如我一個親戚,很多年沒有回過老家過年,回家後,親戚一大堆,去串門吧,不帶點土特產封紅包也不太好,就硬著頭皮把七大姑八大姨都走了一遍,結果一算,紅包就封了1W多塊。經濟方面是一個原因,另外還有一個是面子問題,有錢的親戚消費層次和朋友圈基本不同,話題聊不到一起,和親戚在一起有落差,導致越走越遠。所以說走親戚還得看值不值得走。


用戶96537392355


我就是那種不喜歡走親戚的人,平時不聯繫,不走動,到過年的時候就得要去,我很不喜歡,但是出於禮貌,不得不陪著老公,公婆去。我和老公家親戚來往非常少,因為我們從結婚就沒生活在他老家,隔著幾個省。一年也就國慶長假必需回,過年有時候還會回我家,所以很少和他們打交道。每次去走親戚,吃不習慣,聽不懂方言,他們都聊得熱火朝天,我一個人冷颼颼的坐旁邊像個傻子。我和老公說,親戚是最無聊的存在,和朋友還不一樣,朋友是自己選的,當處不下去的時候可以選擇斷交,但親戚不行,就算他品行你不認可,他依然是你親戚,你舅還是你舅,你姑也仍然是你姑,哪怕內心很討厭,表面還得裝著笑臉。我孃家以前也走親戚,這三四年來大家約定不走了,因為我家大家庭,吃不過來,一家吃一頓也得過到元宵節,春節這幾天吧做生意的很忙,等他們忙得差不多了,上班的又沒空了,就約定找一天時間,大家AA 去酒店搞一天,這樣不用誰那麼辛苦搞飯菜,都有空閒打牌打麻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