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覺得安慶黃梅戲劇院和安徽省黃梅戲劇院相比,哪個更專業些?

皖城未名


兩家都是專業黃梅戲劇團,兩家各有名角,亦各有所長:

省黃集中了一批優秀的老中青黃梅戲演員,老一輩藝術家嚴鳳英、王少舫、黃新德等都出自省黃。後面的黃梅戲五朵金花如馬蘭、吳瓊、楊俊、吳亞玲、袁枚等也都出自省黃。更年青一些的如周源源、李文、何雲等也都很優秀。

安慶的韓再芬是當今黃梅戲領軍人物,年輕一輩的劉國平、吳美蓮等也很突出。

省黃的舞美、服裝、表演更大氣;相對來說,安慶的唱功更勝一籌。





黃梅戲藝術


我是安慶市人,本人認為安慶黃梅戲劇院比安徽省黃梅戲劇院更專業,其理由如下:

1,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採茶戲,是在皖、鄂、贛三省毗鄰地區以黃梅採茶調為主的民間歌舞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其中一支東移到以安慶市懷寧縣為中心的安慶地區,用當地語音歌唱,被稱為“懷腔“,這就是今日黃梅戲的前身。 2,從辛亥革命到1949年,黃梅戲逐漸職業化,並從農村草臺走上了城市舞臺。到新中國成立後,黃梅戲迅速發展,從流行安慶市的民間小戲,一躍而成為安徽的地方大戲。

3,從1951年起安慶黃梅戲是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 王少舫及一大批黃梅戲著名演員,先後在安慶市民眾劇院、勝利劇院開始上演大型古裝黃梅戲,例如,《天仙配》、《牛郎織女》等。4,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在1953年開始建立,省裡把安慶市一些著名的演員嚴鳳英、王少舫等人調到合肥,充實省團的實力。
5,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原來的著名的表演藝術家嚴鳳英、王少舫已經離世了,而馬蘭自從嫁給餘秋雨後,再也不登上黃梅戲舞臺,至於吳瓊早己飛到北京去發展個人的特長。而在安慶市的韓再芬仍然堅守崗位。6,為了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增加品牌效應,2005年底,安慶市人民政府決定撤銷安慶市黃梅戲三團,安慶市黃梅戲二團更名為安慶再芬黃梅藝術劇院,著名錶演藝術家、中國劇協副主席韓再芬出任劇院院長。在再芬黃梅戲公館,每天晚上都表演節目。


安慶雜談


我認為黃梅戲是安慶一個品牌,也是安徽一個品牌。黃梅戲由採茶調山歌發展演變成一個地方戲曲,是一個有農村向城市漸進的漫長過程。它保留了一定的鄉土氣息。但安慶話唱黃梅戲、它的語言有一定侷限性。如安慶人說話l__n不分、韻轍江陽—言前不分,中東—人辰不分。給原汁原味的黃梅調的發展傳播和對外開放帶來一定的影響。在安慶你聽黃梅戲滋滋有味,外面的人聽了就覺得彆彆扭扭,總覺得語言不到位。不要以為安慶話唱出來就是黃梅戲。所以區別百姓用純地方話唱的就是黃梅調,正規的語言唱的那才是黃梅戲。我這裡說的就是唱黃梅戲儘量用安慶官方語言、益於大眾接受、克服安慶地區各種地方語言的干擾。其實大師嚴鳳英、王少舫的唱腔唸白也很注重運用方言的。當然、我也不喜歡黃梅戲唱腔一味的用普通話去唱、這就改變了黃梅戲的根本。省黃梅戲與安慶的黃梅戲的不同也僅如此。黃梅戲如何發展,如何鑑別,隨著人們的文化提高,省團與安慶的黃梅戲區別會自然消散。



汪閣老


我離鄉背井在外,看到親愛的黃梅戲和熟悉臉蛋,我就想給大家唱一段龍女


安慶黃梅戲舒仙子


從省黃梅戲劇院的前身來說大部分人才還是安慶分支出去的,後中期出現了五朵金花的代表人物。由於人員勾心鬥角,逼走吳瓊去北京,逼走馬蘭去上海,逼走楊俊去武漢,袁枚拍完紅樓去廣州發展!所以四分五裂,只剩下吳亞玲和蔣建國的夫妻老婆店,沒有發展前途。

安慶黃梅戲劇院,由原來老一輩的嚴鳳英,潘璟俐,丁同,等老藝人成立的一團,加上有麻綵樓,韓再芬,李萍等黃梅戲藝校等年輕的優秀演員的二團組建!

現在以韓再芬為首的再芬黃梅戲劇院培養了吳美蓮等新世紀領軍人物,整體的發展和專業素養是良性發展!


MrS²º¹8


大概是1965年,省黃來安慶演出,由潘璟莉領銜在皖江大劇院演出二度梅。其時,市黃在人民大會堂以最優陣容演出白蛇傳來打擂臺。該劇前有斯淑嫻張硯芳遊湖,中有張谷芳盜仙草,後有田玉蓮哭塔,許仙為羅愛文,羅愛祥,據傳省黃因此提前撤回合肥了。此次嚴鳳英未來,如嚴師親來,那會通吃。

安慶人從來不尿省黃!


白玉堂主1


從本質上講,安慶市黃梅戲與安徽省黃梅戲其實是一家,沒有根本區別。要說有區別也都是人為造成的,省劇團肯定比市劇團講出去要高大上一些,好聽一些,有檔次一些,有面子一些。虛榮心作怪。其實都是安慶市的班底。我喜歡原汁原味的安慶市黃梅戲,以及安慶市中老一代的黃梅戲女演員的演唱,尤其聲音好聽。


www




安慶人喜愛黃梅戲,黃梅戲的故鄉。有人說安慶是黃梅戲的發源地,因為此問題上有爭議,在此就不贅述。但安慶人喜愛黃梅戲,黃梅戲在此發揚光大不爭的事實。

晴好的天氣,安慶城區的公共場所,到處都能聽到黃梅飄香聲,逢年過節,從城區到縣區及到交通相對閉塞山區,黃梅戲是安慶人不可缺少一場大餐,聽或看一場黃梅戲乃安慶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從專業角度上講,黃梅戲的唱腔來自於明間採茶調等,對白來自於安慶人的土話。安慶人唱黃梅戲字正腔圓,對白風趣有味。

安徽之所以有安徽省黃梅戲劇院,是因為黃梅戲在安徽乃至全國有影響力,有很多的受眾,同時也是弘揚安徽戲曲精神的需要。且黃梅戲為安徽的一塊金字招牌,黃梅戲為繁榮安徽戲曲文化市場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毛猴


我沒弄懂你的提問,安慶黃梅戲劇院和安徽省黃梅戲劇院之間有專業一說嗎?還是演員的表演專業?我想你問的應該是黃梅戲專業學校吧?安慶黃梅戲再芬學校,安徽省黃梅戲學校都在安慶市。



A秋風很正經


省黃梅戲就是一個變種 腔調漸漸變成了普通話了 還是安慶市的正宗原味原調 這種鄉音原味是很難裝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