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朱允炆是真的失蹤了嗎?

豹子190212294


筆者認為建文帝朱允炆是真的逃出宮外失蹤了,這也是為什麼朱棣多年來一直派人秘密尋找他的原因。

(朱棣劇照)

當朱棣被李景隆打開金川門迎入京城後,他沒有直接攻城,而是等建文帝自殺或者投降傳位給自己。但朱棣沒想到,建文帝並沒有按照自己的思路走,而是選擇了出逃,既不自殺,也不投降傳位,這就讓朱棣難辦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如果建文帝死了,這個最好辦,大不了揹負一個逼死皇帝的罪名。如果建文帝被活捉了,把他關起來就是,至於怎麼處置以後可以慢慢考究。

(建文帝朱允炆劇照)

可建文帝失蹤就麻煩了,畢竟這朱允炆才是朱元璋欽點的正統皇帝,如果自己稱帝后,朱允炆萬一在哪一天突然不知道從哪個地方跳出來,振臂一呼,號召全國大臣來勤王,這就可怕了。

朱棣到底是久經沙場的老油條,他對此也想出了一個妙招,那就是偷樑換柱!

建文帝逃走之前不是放了一把火嗎?朱棣就找了一個身體特徵和建文帝差不多的死屍,把它燒焦了,然後對外宣稱朱允炆已經自焚了。

如此一來,就斷了建文帝忠臣們的復國之心,因為他已經被官宣死了。朱棣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建文帝也不在了,就算哪一天建文帝真的跑出來,咱也不認他!

當然只官宣建文帝已死還不夠,朱棣還得繼續尋找他的下落。但現在就不能公開找了,通緝令和尋人啟事肯定是不行的,因為這已經是一個“死”了的人,公開找只會打臉之前自己官宣建文帝已死的行為。

於是朱棣繼續派人秘密尋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這次他安排了兩個人。

(鄭和下西洋)

由於在全國範圍都找不到,有傳言說建文帝已經逃到了遠洋,所以朱棣派鄭和下西洋,除了弘揚國威和促進外邦貿易交流以外,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尋找朱允炆的下落。

另外一個人就是胡濙,這是個不起眼的小人物,明處讓鄭和去找,暗處就讓胡濙去查探,給他安排的任務就是尋找仙人,而這個仙人其實就是建文帝朱允炆。

(胡濙劇照)

胡濙確實非常努力的在找建文帝,“遍行天下州郡鄉邑,隱查建文帝安在”是他一生的使命,連自己老母親去世了也沒時間探望盡孝。

試想一下,如果建文帝真如朱棣所說已經自焚,為什麼還要派人去尋找其下落呢?唯一的解釋就是,建文帝朱允炆並沒有死,所以朱棣只能孜孜不倦的找下去。

總之,筆者認為建文帝朱允炆並沒有死,而是逃出宮外失蹤了。不知各位網友對此是怎麼看的呢?

分享有趣有料的歷史趣聞和觀點,我是醉愛談歷史,歡迎關注!

醉愛談歷史


大家好,我是大明皇帝朱允炆,也是你們口中的建文皇帝!

你們不要亂猜了,我性格比較弱,又是皇爺爺欽定的大明皇位繼承人,怎麼可能會自焚而死?我只是遠遁而已,蓄積力量以圖復位的機會!

所以當我那位好四叔的兵馬突破長江防線,該死的家奴打開了南京城門,我就知道我應該跑路了,不跑只能等死,跑了也許還有一絲復位的希望。

我大明是講孝道的法治國家,我是法定的大明繼承人!

不管我那位四叔打出什麼旗號,他不遵守皇爺爺的遺命,就是不孝;起兵造反,就是不忠!

等我到了落腳點後,只要振臂高呼,天下忠君之士定會為我所用。我要反攻回去,我要奪回屬於我的東西。

要實現這一切,我需要一位絕對忠誠又有能力的武將。像李景隆那樣坑爹的玩意兒,再次讓我選擇的話,有多遠滾多遠。

所以,經過深思熟慮,我決定去雲南!

對,你們猜對了,我選的就是西平侯沫晟。

選他是因為兩點:我讓他繼承了侯爵,對他有恩;他老子沫英和我老子感情深厚,聽說當年我老子死後沫英還吐了血,追隨我父親去了。

這樣的人應該是可以放心的。

讓我絕望的是,我那位好四叔採取了一招“釜底抽薪”,斷絕了我奪位的希望。

他先用一具燒焦的屍首告訴天下人那是自焚後的我,讓天下人認為我已經死去,斷絕對我的效忠;

然後採取凌厲的手段對我的臣僚殺一批拉攏一批,我的老師方孝儒因為不肯低頭被他殺了,這老爺子雖然誤我,但忠心不假啊,捶足頓胸!

最後又大肆分賞爵位,拉攏人心。聽說連宮裡的家奴都得了分賞,這真的是好手段。

最讓我傷心的是,沫晟接受了現實,投靠朱棣了,這真的是天要絕我!

看來雲南是去不了,要重新規劃逃跑路線了。我不甘心啊,我的大明江山真的要易主了,雖然他也姓朱。

為什麼忠臣良將這麼少,難道他們都忘了我皇爺爺的恩賜,忘了我父親的寬厚,忘了替我復仇呢?

不和你們說了,我打算把身上這套僧袍洗洗,然後往南去泰國。

聽說那裡信佛,過去後也許能混個法師噹噹,反正大明沒有我的容身之地了,期望皇爺爺保佑!

再見了,我的大明!再見了,我的四叔!希望你不要為難我的小兒子朱文圭,兩歲的娃娃起不了風雲的。

希望大明繁榮昌盛!

【我是江東汪郎,帶給你不一樣的歷史視覺!堅持原創,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


江東汪郎


大家好,我是歷史漫談君。今天和大家探討一下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之謎。



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孫子,太子朱標之子。洪武二十五年,其父朱標病死,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朱允炆在太祖朱元璋死後,繼位為帝。朱允炆在位期間,增寬刑省獄,嚴懲宦官,改變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朱允炆認識到被朱元璋分封在各地的藩王是巨大的威脅。於是他動手削藩,可是操之過急,燕王朱棣趁勢起兵靖難。燕王軍事能力極強,手下士兵英勇善戰,朱允炆的軍隊勝多敗少。

建文四年,燕軍渡江直逼南京城下,谷王朱橞與曹國公李景隆開門迎降,京師遂破。

燕兵進京,四處尋找朱允炆。活要見人,死要見屍。他為啥這麼著急呢?廢話,當然急了。朱允炆活著不要緊,朱棣可以弄死他,他死了更好,朱棣可以安心做皇帝。可是,竟然找不到了……

那朱允炆到底咋樣了呢?後世有這樣幾種主流說法。

一是死亡說。當時燕王軍隊攻城時,皇宮起火,大火熊熊燃燒。火勢撲滅後在,灰燼中發現了幾具燒焦了的殘骸,已經不能辨認。據太監說它們是皇帝、皇后和他的長子的屍體。朱棣當機立斷,哭著說哎呀侄子你咋這麼糊塗啊!言外之意很明顯,不用找了,這就是朱允炆,他死了該我來當皇帝了。官方的記載當然只說皇帝及其長子已死於難中;否則,燕王就不可能名正言順地稱帝了。但這種可能性較小。



二是出逃說。出逃說比較複雜,容我細細說來。

據說朱元璋臨終前曾經給朱允炆一個盒子,說到走投無路時就打開它。到朱棣攻城時,朱允炆突然想到這個盒子,打開一看,裡面是一把剃刀,一張度牒。得,這不是讓我出家嗎。朱允炆一想,出家就出家,還是命重要,於是就在心腹太監的陪同下逃出了皇宮……對建文帝有同情心的臣子也多持這種態度,認為建文帝沒死,只是躲起來了。

幾十年後,有人說在雲南驛見到一雲遊老僧。老僧在牆壁上題詩一首,揚長而去。根據詩的內容判斷,他就是建文帝。

那麼建文帝真的遁入空門了嗎,我們看看朱棣方的一些材料。

朱棣知道自己和皇位不是合法取得的,一直提心吊膽,並秘密地尋找建文帝的下落。他在陸上派遣胡濙(ying)尋找,海路則派遣鄭和尋找。

“帝已就寢,聞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

從這句至是疑始釋,並且他們交談了那麼長時間,我們可以看到朱棣終於找到了建文帝的下落。

朱棣自己也不相信朱允炆自焚了。根據上面材料來看,朱允炆應該是出逃了,得以保全性命。但他的下落卻被胡濙找到,朱棣有沒有派人去滅口就不好說了……


歷史漫談君


朱元璋建立明朝,制定了一套嫡長子繼承皇位、餘子封王爵的制度。洪武三十年(1397年),他生了大病,認為自己可能不久於人世,就命足智多謀的李淑妃自盡,以防止像唐朝一樣出現“武后之禍”。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標因病去世,再選一個繼承人成了朱元璋十分緊迫的事情。朱允炆雖然聰明孝順,但仁柔寡斷,朱元璋覺得不是最合適。燕王朱棣睿智過人,性格果斷,朱元璋十分喜愛,一度時間想把皇位交給他。舍孫立子,這又不符合自己制定的禮儀。於是他徵詢群臣意見,是否可能立朱棣為繼承人,遭到學士劉三吾當場反對。這樣朱允炆就成了皇位的繼承人。

朱允炆上臺後,這些王叔叔們也不把他放在眼裡,特別是勢力最大朱棣,入朝時竟是立而不跪,令朱允炆十分的惱火,於是就著手消藩。他先是將周王貶為平民,後來又接連把代王、岷王、湘王、齊王等治罪。並派人到北京控制燕地兵權,監督燕王的行動。最終燕王以“清君側”的名義,打著靖難的旗幟起兵造反。《太宗實錄》寫道:朱棣兵攻南京城下,文武百官諸王無計可施前來見皇帝,建文帝想出去迎接朱棣,想不到左右的人已全部散盡,僅有內侍太監數人而已。建文帝嘆曰:“我何面目見耶!”就關門自焚而死。但建文帝是否真是死於自焚,很多人表示懷疑。因為事後朱棣命太監在火燒後的餘燼中反覆搜查,沒有發現建文帝的遺骸。
《明史》中說朱棣懷疑建文帝逃走,就派人到天下各地尋找,還派鄭和下西洋。嘉靖年間鄭曉的《建文遜國記》,明確寫道建文帝逃出金陵城。《明史.程濟傳》說:“金川門啟,濟亡去。或曰帝也為僧出亡,濟從之,莫之所終。”南京城攻破而程濟失蹤了,所以人們懷疑他與建文帝一起做和尚了。這些說建文帝出逃為僧,大多是筆記小說和民間傳說,缺乏有力的證據,看來當年朱棣攻入南京城,建文帝到底做了什麼,現在還是個無解的謎。


蕾姆西瓜


首先,我來糾正一下,這個問題問得就有問題。

題目中說道“肯定是殺了朱允炆,然後篡改了歷史。告訴我們朱允炆失蹤了。”

其實這是對明朝官方記載不熟悉的原因。

朱棣告訴我們的是,朱允炆自焚而死,他失蹤跑路是後面各種野史筆記傳聞所寫,當然我不是說野史筆記就不對,事實上我本人是傾向於朱允炆確實是失蹤了的。

好的,現在來看看明朝官方史書是怎麼交待朱允炆的。

先看看成書於明朝永樂初年的官方文書《奉天靖難記》的記載

金川門之變後,朱允炆欲出迎,左右悉散,惟內使數人而已,乃嘆日:“何面目復相見耶?”遂闔宮自焚。上見宮中煙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死矣。出其屍於火中,上嘆日:“小子無知,乃至此乎?”(《奉天靖難記》卷四)

再來看看《明太宗實錄》的記載

建文君欲出迎,左右悉散,惟內侍數人而已,=,乃嘆日:“我何面目相見耶?”遂闔宮自焚。上望見宮中煙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屍於火中,還白上。上哭日:“果然若是痴駿耶! 吾來為扶翼爾為善,爾竟不亮,而遽至此乎!(《明太宗實錄》卷九)

說明朱棣為了穩定,讓那些心向建文的大臣徹底死心,肯定是要建文帝去死的,不管他本人逃沒逃,逃了也要說他死,只要建文不敢公開露面,他雖生猶死;假如沒跑,一種情況確實是史書記載的建文自焚而死,假如他沒有自焚的話,想必朱棣也提前授意過手下某些將領,見到建文馬上殺掉,其實即便朱棣不說,我相信肯定有人願意幫他解決這個麻煩的,至於事後會不會被推出來背黑鍋,那些急於表功的莽夫們估計是考慮不到這麼多了。這種情況,史上有先例的,陳橋兵變的時候,王彥升不就擅自殺了開封城中唯一握有重兵的韓通嗎?明初的時候,廖永忠不是擅自在瓜步讓小明王韓林兒被淹死了嗎?

上面說清楚了題目的問題,官方的說法是朱允炆自焚而死,而不是失蹤。

下面來說說朱允炆是不是真的失蹤,這個在學界還有點爭議,但是大部分學者是傾向於逃跑了的,小子無知,看多了學者說的,也就這麼認為的,主要是朱棣的很多行為確實是在秘密查訪,假如他能確定朱允炆死了,又何必如此呢?

下面提供兩條說朱允炆還活著的記載吧,信不信就取決於讀者自己了。

1)朱棣確實陸路派胡濙,海上派鄭和到處查訪。《明史·鄭和傳》記載,“成祖(朱棣)疑惠帝(朱允炆)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明史·姚廣孝傳》記載,朱棣“派(大臣胡)濙頒御製諸書,並訪仙人張邋遢(張三丰),遍行天下州郡鄉邑,隱查建文帝安在”

2)《明史紀事本末》裡很生動的敘述了建文剃法從地道逃出去,明朝著名筆記《萬曆野獲編》裡曾經記載了張居正和萬曆的對話,張居正說朱允炆沒死。

其實還有很多這方面的記載,一一列舉,實在是太麻煩,而且也只不過是拾前人牙慧,我就不多說了,推薦一套書,馬渭源先生的《大明帝國》系列,現在出了十幾本,在其中建文帝部分的下冊,詳細記載了建文帝的各種傳聞,這裡截一下該書目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圖書館借來看看。


謝謝閱讀,敬請關注,覺得本答還可以的,請點個讚唄。


何事男兒不讀書


我也覺得朱允炆沒有失蹤,而是已經死了,我們被朱棣騙了。

首先,我們看朱棣派出去尋找朱允炆的兩路人馬,鄭和和胡濙(yíng)。鄭和那一路船隊,大張旗鼓的,這怎麼可能找到一個想躲起來的人。胡濙更別提,就是個騙子一樣的存在,沒有提供實際線索。


其次,朱允炆有能力逃走嗎?沒有,太難了。南京陷落,大臣侍衛都投降了,他一個沒有社會經驗養尊處優的皇帝,能走多遠?

再者,朱允炆必須死,但是不能對外說出去。朱允炆不死,朱棣的皇位坐著不踏實。但是,朱允炆的死訊又不能放出去。因為,他要是死了,弒君的罪名就是朱棣的。清君側的口號就等於沒用了,朱棣就是謀逆!

所以,朱允炆必須自殺,或者被殺。朱棣也必須表明態度,他只是想清君側,但是沒想到朱允炆失蹤了。大侄子失蹤了,朱棣肯定要找。但是,國不可一日無君。他只能勉為其難,先替大侄子當這個皇帝了。

這真是一條妙計!


勇戰王聊歷史


朱允炆的下落一直都是個謎,我個人認為他沒有失蹤,而是被朱棣秘密殺害了。

公元139年,燕王朱棣打著“清君側”的旗號,發兵南京,並很快就打到了南京城,拿下了朝廷的控制權,而後公然稱帝,是為“明成祖”,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靖難之役”。

但是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幾百年來卻一直都是個謎。

據史料記載,朱棣拿下南京稱後,朱允炆無可奈何,只得命人燒掉宮殿。朱棣趕到後,讓人四處尋找建文帝的下落,卻始終未能找到。那麼,建文帝朱允炆究竟下落如何呢?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

第一,朱允炆自焚而死。

持這個觀點的人認為,朱允炆無法忍受此等奇恥大辱,下令放火後就跳入火堆自殺了。

我認為這不太可能,朱允炆是個聰明人,他知道朱棣只想當皇帝,並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弒君奪位,背上“亂臣賊子”的罵名,頂多逼他寫退位詔書,絕不會殺了他。

第二,朱允炆逃出了皇宮。

也就是說,朱允炆下令焚燬宮殿後,就攜帶家眷逃出皇宮,而後出家為僧了。

這個觀點也不太可行,朱棣大軍拿下南京城後,首先肯定會將南京城圍個水洩不通,而後封閉皇宮,朱允炆如何能逃得出去?

綜上所述,我認為建文帝只有一種結局,那就是被朱棣秘密殺害了。之後,朱棣為了欺瞞世人,所以才編出了個“建文帝失蹤”的故事。當然了,這也僅僅是我個人的觀點,要想知道朱允炆的真正下落,還需要更多的有力證據。

那麼,大家認為朱允炆下落如何呢?最後感謝大家的閱讀,歡迎關注我!


元哥說歷史


我是歷史問答達人“青言論史”,樂意為您解答中國古代史的問題。


有關這個問題,我個人的意見傾向於確實失蹤了。朱棣把他幹掉的可能性,不是特別大。理由有這麼幾個:

1、朱棣不會留活口。對於這麼個大寶貝侄子,朱棣是很清楚他有什麼政治能量的。只要他還活著,這個國家就會有不少忠於他的人以及更多的野心家聚集在他的身邊,時刻準備造自己的反。只要有能力弄死朱允炆,朱棣會活口嗎?不會的。事實上明朝政府也一直對外宣稱是朱允炆死在大火裡面了,即使是這樣都有一堆人猜測他沒死,逼得朱棣大開殺戒。試想,如果朱允炆真的坐實了已經死了,朱棣會那麼慌,以至於必須殺一堆人滅口嗎?



2、確實派人出去進行了搜尋。《明史》中的《鄭和傳》和《胡濙傳》,都明確的記載了這兩位一明一暗,就是要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就算鄭和還有別的目的,那胡濙在外面飄蕩二十多年,總不能真的是為了尋找仙人吧?這個說不通。


3、胡濙的對話。《胡濙傳》記載:“二十一年還朝,馳謁帝於宣府。帝已就寢,聞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找了十六年朱允炆的胡濙,急吼吼地從南方回到北京,又從北京跑到宣府,就為了見皇帝一面,如果只是跟他彙報建文確實死了,不太現實,也不可能說那麼久。因此這一番長談,很有可能是彙報建文的現狀。至於是什麼現狀,那就任由後人猜測了。

歡迎您關注我的頭條號“青言論史”,也歡迎您的批評指正。


青言論史


先說觀點,個人認為建文帝沒有死,二是選擇了隱居。

之前有個問答問的是假如朱棣沒有造反成功,明朝的國祚會不會延長,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我細數了朱棣一脈的帝王沒有一個上得了檯面,大多是短命鬼,要不就是色鬼,自戀狂,殺人狂,幻想狂(想了解的朋友可以看我的問答裡有)。如果可以選擇,我擁戴建文帝,溫文爾雅,仁慈善良,只是太年輕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757100012e4b3057ad49\

借鑑過去丶話未來


關於朱允炆的蹤跡,在明朝一直是一個謎。朱元璋曾為了明朝皇位的傳承,大費周章。他知道太子朱標,為人和善,心不夠狠,所以,在臨死前就想把朝中官員馴得服服帖帖。所以,朱元璋時期,大臣們幾乎都不敢大聲說話。沒想到,朱標英年早逝,朱元璋順勢把皇位傳給了朱標的長子建文帝朱允炆。



朱允炆比朱標還要溫柔,他上位後,與文臣們關係處得十分融洽。但是,他急於削藩,與他四叔關係鬧得很不好。而且削藩的時候,又優柔寡斷,導致朱棣有機可乘,最後奪了侄子的皇位。


《明史·成祖本紀》和《明史·方孝儒傳》中記載,朱棣攻城之後,建文帝見大勢已去,遂下令焚宮,自己攜皇后跳去火中自焚。一時間,遍地伏屍,朱棣清理了三天,最後找出朱允炆的屍體,已經分不清男女了。


不過,後來,在《明史·姚廣孝傳》和《胡濙傳》裡都曾記載,朱棣懷疑大火燒死的並不是建文帝,建文帝削髮為僧逃跑了,所以派鄭和下西洋去找他。但是,建文帝其實並沒有南下,他被僧司溥洽所救,此後便一直藏在江蘇吳縣普洛寺內,從此再也沒有復國之意。此事是朱棣在死前一天才知道的,建文帝死於永樂21年,享年46歲。但這種說法的可信程度到底有多高,一直都沒有人能說的清楚,所以只好稱建文帝下落不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