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兒子一洗澡,9歲女兒就裝病,母親起疑,偷看她日記後...哽咽

這些重男輕女的家庭,真的是含淚看了很多,深深警示我們為人父母千萬不要重蹈前人覆轍,因自己固化的錯誤思想,而給孩子永久的壓力與傷害。


5歲兒子一洗澡,9歲女兒就裝病,母親起疑,偷看她日記後...哽咽


上週末和朋友吃飯的時候,無意間聽到鄰桌講電話。一個挺精神的短髮姑娘,飯桌上控制不住自己的怒氣聲量越來越大,帶著哽咽——

你管過我麼?一開口就要我拿錢給我哥結婚買房?!

這麼長時間了,你知道我在北京過得好不好嗎?

我住哪?每天吃得好不好?做什麼工作、忙不忙累不累?

你管過嗎?

(女孩兒後來大概是怕聲音太大影響到人,所以拿著手機出去了。後面的我就沒有聽到。)


朋友大吃一驚:這不就是現實版的‘樊勝美’麼!對女兒不聞不問,卻只知道索取,用女兒賺的錢補貼自己的“寶貝兒子”…都什麼年代了,還真有這樣令人心酸的親情,這樣的爹媽?

我說:“現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也多了去了,一點不誇張。


5歲兒子一洗澡,9歲女兒就裝病,母親起疑,偷看她日記後...哽咽




5歲兒子一洗澡,9歲女兒就裝病,母親起疑,偷看她日記後...哽咽


她是個農村人,家裡條件也不太好,所以在找對象這個問題上,她就隨爸媽的意願,找了一個鄰村的一個大學生。

再後來,她就嫁到了離家幾十裡的另一個村子裡。之後的生活,可謂是水深火熱。

公公婆婆的重男輕女思想很嚴重,跟鄰居的媳婦們聊天,都說這一片要是生不出來男孩,天天都是苦日子。

結果天不遂人願,她連著兩胎都是女兒,公公婆婆極其不滿,沒完沒了的催著她生三胎,直到她順利讓他們抱上孫子,這個話題才在她們家終結。

雖然老公是大學生,在縣裡教學,但工資每月只有少得可憐的100塊,再加上老公家的家庭條件也不好,女兒出生就讓本來不富裕的家庭更加艱難,養活兩個孩子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在這樣的環境下,要想保證孩子們誰都不餓肚子,只能讓大人受委屈。

為了讓生活能夠好一點,她只好沒日沒夜的在家裡幹活,還儘可能的給別人打零工。儘可能的多賺錢給他們添置衣物、供他們上學。

生活很辛苦,支撐她走下去的,只有兒子和女兒們甜甜的笑容。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年紀也漸漸增長了,5歲的兒子正是調皮的時候,9歲的女兒也進入了叛逆期。

她常常說孩子們小的時候,5歲兒子一洗澡,9歲女兒就裝病,不僅又哭又鬧,還非逼著她陪在身邊。這件事讓她十分疑惑,可偷看她日記後......哽咽。

女兒在日記裡寫:“全家人都喜歡弟弟,我像是一個多餘的人。只有母親偶爾考慮我的感受,可她在家裡面說不上話,總是幫弟弟添置衣服,卻從沒在意過我的衣服是班裡最髒、最破的,所以每次媽媽給弟弟洗澡的時候,我就哭鬧,希望媽媽可以多照顧我。”

她說,當時看到後日記後,她的的心就像針扎一樣,淚流滿面,哽咽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如果說老公和公婆只在意兒子我信,可我不是不在乎她,是根本沒那個精力啊。都是我身上掉下來的肉,看見誰我都會心疼。”

我想你應該猜到了,上面的“她”是我的媽媽,今年已經60多歲了,現在每次給我打電話,還總提起我9歲時日記的事情,說對不起我。雖然現在每當我回家她們總是對我無微不至的照顧,回北京皮箱裡水果零食給我裝了一箱又一箱。但是小時候的孤獨,痛苦......一輩子都忘不了

沒切身感受過的人,

真的沒法明白重男輕女是怎樣血淋淋的體驗…


5歲兒子一洗澡,9歲女兒就裝病,母親起疑,偷看她日記後...哽咽


我是親眼目睹了一次重男輕女,姐弟兩個一起來學畫畫,課上可能姐姐碰了弟弟一下,下課後我就聽到奶奶跟姐姐說,你要是再亂碰弟弟我搞死你。可怕真的可怕,攤上這種奶奶也是慘的。


“女孩子不用讀太多書,沒用。以後反正要嫁人,會生孩子做飯就行了”




5歲兒子一洗澡,9歲女兒就裝病,母親起疑,偷看她日記後...哽咽


從小爸媽就不喜歡我,每次都因為別人罵我。一次過年全家人都在,

我爸說:“我最後悔生了個女兒,一輩子沒個兒子。”

那時候所有人坐著聊天,我跪著擦地。


“我二十多就嫁人了,我媽說養我這麼大都沒得到過一分錢,別人家初中沒畢業就出去打工,二十歲掙了好幾萬給父母了,我十六歲就去打寒假工暑假工了,除了學費我都給我媽了,我弟則是一分錢都沒掙過,她們根本不說。”


所以現在每次看到這樣的事情,我的心都很痛,作家黃佟佟曾說,中國女孩的成長史,太多利用,太少關愛。

每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都是女兒的“隱形監獄”;每一對重男輕女的父母,都給女兒判了“無期徒刑”。他們給女兒帶來自卑和恐懼,喪失熱愛生活的能力,讓她們不敢愛、不會愛、甚至覺得自己不配愛。

重男輕女的家庭,像是一把尖刀,狠狠刺進了女孩的心裡,隨之帶來的傷害和疼痛,不是一陣子,而是一輩子。

我想對家長們說句:當你有重男輕女的思想時,你的孩子也許就在被窩裡默默哭了無數次~那在現實生活中,好的父母應該怎樣公平對待自己的孩子呢?


5歲兒子一洗澡,9歲女兒就裝病,母親起疑,偷看她日記後...哽咽


思想上要公平對待


孩子各不相同,父母對孩子的管教應“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父母對孩子的管教是不同的,但這並不說明父母就可以偏心。

孩子不管是平凡還是優秀,不管是調皮還是懂事,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孩子的一舉一動都監視在父母的目光裡,這種目光可能是慈愛,也可能是嚴厲,任何孩子的傷害都會牽動父母的心,父母對孩子的愛應該是平等的。

與孩子正確溝通


與孩子溝通,首先要有話好好說。有些家長習慣以命令、指示、指揮、警告、責備、威脅的方式與孩子溝通,家長不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時間就提出自己解決問題的辦法,這種方式,會使孩子產生對立情緒和不被信任的感覺。

還有些家長動不動就批評、指責、羞辱孩子,直接就給孩子貼上標籤,下了結論,這種蓋棺定論的方式,會導致孩子有自卑和負罪感,孩子會覺得父母不公平、不愛自己,對孩子的傷害極大。


不要拿孩子們進行比較

很多家長不自覺地會把孩子拿來比較,這其實會放大孩子間的差異,加重已有的不平等對待的模式。例如有的父母會在外人面前拿一個孩子的缺點對比去誇其他孩子的優點,孩子若是瞭解到這種信息,很難沒有心理“陰影”的。父母應當避免這種行為,去發現每個孩子的獨特優點。


尋求他人反饋

父母可以多問問自己周邊的親戚或者朋友,比如問:“你們有沒有覺得我太寵自己的小兒子了”。通過詢問來了解自己的對待方式是一種很積極的做法。

很多父母如果能及時收到一些別人的反饋的話便能夠迅速地做出調整,改變自己日常的行為和態度,去做更“公正”的父母。


傾聽孩子抱怨

“媽媽,你為什麼對弟弟那麼好?”有時候孩子會直接向父母抱怨這種不平等對待,這其實是很好的溝通契機。父母千萬不要立刻批評孩子或是不承認自己的行為,而應當耐心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感受。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真誠溝通不僅能拉近親子關係,更能維護家庭和諧、促進孩子未來的健康成長。


與孩子一起做事,為孩子樹立榜樣


現代教育家陳鶴琴說:“做父母的不得不事事謹慎,務使己身堪有作則之價值。”父母不管做什麼,不管有意無意,對孩子都是榜樣。孩子最善於模仿,父母如果不注意自己的小節,言行舉止不當,很容易給孩子造成負面的影響。

父母要求孩子做到什麼,自己首先要做到。一個言而有信的父母才能培養出講誠信的孩子,一個邋里邋遢的父母也很難培養出喜好整潔的孩子,。無論做人、做事還是學習、生活,都應該先用同樣的要求去要求自己,再去要求孩子。否則,讓孩子做這做那,自己卻得過且過,孩子怎麼會願意聽你的話呢?

與孩子一起做事,不僅有助於與孩子增進感情,而且有助於孩子對生活、家庭的熱愛和學習的興趣。

我想告訴每個在重男輕女家庭漩渦裡掙扎的孩子,不要怕,快樂的童年就像甜甜的方糖,那是一種獎賞,如果沒有,也沒關係,糖,不是必需品,長大了你就會明白,一腔孤勇未嘗不是你強大的跳板。作為一個從小被爸媽冷落的孩子,惟願,每個人都能擁有快樂的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