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獲得者馬駿:打破鼻咽癌治療常規,患者5年總生存率領先世界

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獲得者、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馬駿教授:

打破鼻咽癌治療常規,患者5年總生存率領先世界

本報記者 莫文藝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40%的鼻咽癌發生在中國,其中以廣東最多,因此鼻咽癌也被稱為“廣東癌”。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馬駿教授,三十多年致力於鼻咽癌臨床診治研究,他帶領團隊制定了世界先進的4項診斷新標準、1項放療新技術和3項綜合治療新方案,建立了國際領先的鼻咽癌診治體系,將鼻咽癌患者的5年總生存率由60%提到84%。

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獲得者馬駿:打破鼻咽癌治療常規,患者5年總生存率領先世界

為患者解憂,立志攻克鼻咽癌

由於鼻咽癌發病部位隱蔽,初次到醫院就診的患者中70%以上已經伴有周圍顱骨侵犯和頸部淋巴結轉移,治療效果差。如何提高這部分局部區域晚期患者的治療效果,一直以來都是全世界學者的研究重點。“怎麼才能讓患者接受更好、更合適的治療呢?”這是馬駿時時在思考的問題。“30年前,有對父母帶著年輕的女兒從河南老家過來廣州看病。當時她只有19歲,已經是鼻咽癌中期,我們給她做了當時最好的治療。她回去以後又結婚生子,每年都回來找我看,我也很高興。不幸的是,20年後,她的病復發了,又再一次找到我。她的父母為了照顧女兒,40多歲就提前退休了,用了近半輩子的時間陪女兒奔波看病。”每當馬駿提及這個病例時,他都萬分感慨。他坦言,面對病人的疾苦不能得到解脫,作為一名醫生是十分難過的。或許正是基於這份醫者的仁心與責任感,促使了他將自己的研究方向鎖定在鼻咽癌的治療上,將攻克“廣東癌”作為自己一生奮鬥的目標。“我們只有通過不斷地探索研究,不斷地改進我們的治療,才能夠更好地減輕病人的痛苦,幫他們把病治好,同時也能減輕其家人的痛苦。”馬駿說。

作為一名工作在臨床第一線的醫生,馬駿深深地感到,要更好地解決患者的痛苦,必須進行深入的臨床和轉化醫學研究,推動醫療技術水平的進步和提高。2000年,為進一步開拓視野,馬駿選擇到美國德州大學M.D. 安德森這所世界一流的癌症中心接受博士後訓練。在這裡,他不僅獲得了知識的提升、科研思維的訓練,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我國臨床、科研等方方面面與國外的巨大差距,這更是激發了他更為強烈的提高鼻咽癌臨床科研水平的決心。回國後,馬駿一直堅持在鼻咽癌診治方面的研究工作。

美國鼻咽癌病例數量總體雖不多,卻是國際通用的鼻咽癌臨床分期標準的主要制定者。該分期標準對中國患者是否適用呢?為此,回國後馬駿組建了團隊,就分期標準進行了專門研究,利用大宗病例數據分析,從2008年開始持續改進鼻咽癌的分期標準。通過研究,馬駿發現,“鼻腔”和“口咽侵犯”並非鼻咽癌重要的預後因素,應由T2a期降為T1期。馬駿團隊還在國際上首次提出將“咽後淋巴結轉移”納入N1期,將“IV/Vb區淋巴結轉移”歸為N3期……這四項標準的修改均被美國AJCC分期標準直接採納,並在全世界推廣應用,使患者得到更精準的化療。

對於中晚期鼻咽癌,美國國家癌症綜合網絡(NCCN)的治療指南於1998年推薦的治療方案是——在採用同期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的基礎上,再給予三個療程的輔助化療。但馬駿在臨床實踐中發現,使用該治療方案後,患者副反應很大,會受很多苦,卻似乎無明顯獲益,而且還帶來不小的經濟負擔。

耗時八年,馬駿團隊完成了一項大型三期臨床試驗,結果最終顯示輔助化療並不能使中國患者獲益。此後,歐洲和NCCN的指南都作出了修訂,國際通用14年的“教科書”經典治療方案由此改變。值得一提的是,馬駿團隊還在原來雙藥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新藥,且把放療後的化療挪到放療前,在全國開展了480例臨床研究,發現這一方案能將鼻咽癌患者的五年總生存率提高8%。此項研究已被2018年美國指南採納。

此外,馬駿團隊還首次繪製鼻咽癌局部侵犯和淋巴結轉移規律的“危險地形圖”,創新提出個體化照射範圍和劑量標準,從而降低鼻咽癌局部複發率;在國際上首次建立鼻咽癌放療中33個正常器官的保護圖譜和安全劑量標準,該圖譜已成為全球通用的技術規範。

鼻咽癌防治科普工作不遺餘力

除了是一名優秀的醫學專家外,馬駿同時也是一位既嚴格又富有愛心的良師。在臨床帶教上,他強調作為一名醫生需要有紮實的臨床基本功。他平時工作十分繁忙,但不管工作再忙,馬駿還是會擠出時間,與年輕醫生、學生們一道通過參與腫瘤科普講座、社區義診、報紙健康專欄訪問等方式,向社會以及患者宣傳腫瘤的防治,傳播最新的治療理念與進展。

行醫三十餘載,馬駿最大的心願依然是希望能夠通過對腫瘤未知領域的不斷探索,在鼻咽癌的發病機制和治療手段上找到新的突破。“醫學科學研究的最終目的是為患者提供更好更合適的醫療服務,使更多的患者受益!”這是他經常和年輕醫生講的話。“癌症的診療是全世界致力攻關的難題,是無數腫瘤患者絕望中唯一的希望所在。這條路很長,我們要和患者一起走下去。近年來腫瘤免疫治療技術和藥物有了突破性進展,鼻咽癌的免疫治療也是我們研究的方向,希望能夠繼續提高療效,讓鼻咽癌成為歷史。”他堅信,醫學探索永無止境,唯有步步向前,直至遠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