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如何在早期發現?

cdh123


癌症這個詞,聽著就讓人受不了,但偏偏如今患癌的人是越來越多,其中胃癌就是常見的一種,這也讓很多人更加關注自身的胃部健康,生怕一不小心就被胃癌“盯上”。

曾有醫學家對胃癌病人進行長期的觀察,從胃部某一部位開始發生癌變,到身體出現明顯的典型症狀,期間需要幾年不等的時間,這也被稱為癌症前期,是治癒率最高的一個階段。

對於癌症,及時發現早期症狀,第一時間接受治療,是提高生存率的有效途徑。今天就來講一下胃癌早期會有什麼身體症狀,只有明白這些症狀,才能在癌症蔓延前將其扼殺在搖籃之中。

胃癌早期,會發出5個警示信號

1、腹痛

胃部出現不適,會直接體現在腹部。與潰瘍病引起的腹痛不一樣,胃癌前期的腹痛是毫無規律性的,突然莫名就開始疼痛,且就算進食或吃藥都難以緩解,說不定還會更加嚴重,需要到醫院做進一步診斷。

2、食慾不振

長時間沒有食慾,感覺全身疲乏無力,身體也變得越來越消瘦,這時就要予以高度重視了,可能是胃癌的徵兆!如果只是簡單的胃病,無論是頻率還是程度都會那麼嚴重,而體重在短時間內快速下降,都是大病發出的警報。

3、便血

胃癌早期還會表現在大便異常上,會出現持續性的便血,或者是發生嘔血。原因不明的出血都應該重視起來,這往往是癌症的典型特徵之一。

4、吞嚥疼痛

在胃癌前期的時候,胃部一般會有一些小腫塊,並且有逐漸增大的趨勢。由於這些腫塊的存在,會導致吞嚥時有哽咽感,進食時感到疼痛,在咀嚼的時候,也會覺得胸骨不舒服,好像有異物一樣。

5、咳血

胃癌早期的病人,會經常出現乾咳,或者咳出痰,而痰中帶有血絲,還伴有聲音嘶啞、流鼻血、頭痛等情況。很多人會以為只是簡單的感冒,隨便吃點感冒藥酒不再理會。感冒一般一週時間就會好轉,如果一週依然沒有起色,就要趕緊前往醫院了。


心態是良藥


胃癌是我國最常見的噁心腫瘤之一,發病率高居各類腫瘤首位,平均每年有17萬人死於胃癌,每年以新增加2萬以上的胃癌患者速度遞增,患胃癌病人幾乎接近全部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四分之一。如果有人懷疑自己得了胃癌,做哪一項檢查靠譜呢?

年輕人也可能是胃癌晚期

早期胃癌有哪些徵兆?

70%的早期胃癌無任何明顯症狀。正因為如此才沒被大多數重視,當出現胃炎、胃潰瘍時,出現上腹部飽脹、隱痛、反酸、噯氣、消化不良、黑便,就已經不是輕度的胃部疾病。此時要警惕,及時到醫院做檢查。

癌胚抗原升高提示身體有隱藏腫瘤

疑似胃癌要做哪些檢查?

癌胚抗原(CEA):一項比較普遍的防癌檢查,癌胚抗原作為腫瘤標誌物非常敏感,觀察腫瘤標誌物是否升高,就可以得知。

C-12多種腫瘤標誌物:用於檢測是否存在腫瘤標誌物,與癌胚抗原類似。

碳—14呼氣試驗:有胃病的,通常都建議做一次呼氣檢測。主要檢查是否感染幽門螺桿菌(HP),這種細菌可以導致胃炎、胃潰瘍、胃癌。同時,幽門螺桿菌也會通過飲食交叉感染,平時常在外吃飯的人,應做一次這方面檢查。

X線診斷:可以發現是否存在淋巴結轉移。

腹腔淋巴瘤

B超(肝膽脾腎)檢查:用於瞭解胃部周圍臟器是否轉移,幫助輔助瞭解胃部是否存在病變。

胃癌的ct診斷表現

CT檢查:可以直觀發現胃癌影響到腔內外生長情況,是否存在轉移病變可能。如果患有胃癌,胃癌通過血道轉移可以從CT檢查中清楚發現。


番茄醫生


胃癌是世界範圍內最常見惡性腫瘤之一,近年,胃癌的發病率及病死率在歐美國家緩勢下調,但在東亞國家卻明顯上升,在常見惡性腫瘤中胃癌的發病率佔第四位,病死率率則高居次位。胃癌分為早期胃癌和進展期胃癌。

胃癌本身的臨床表現:

胃癌起病隱匿,早期胃癌多無症狀,即使出現症狀亦非特異性,如消化性潰瘍樣表現、噁心、嘔吐或食慾減退,少數可有腹痛、出血或消瘦等。中、晚期胃癌臨床表現明顯,可出現消瘦、腹痛、食慾減退、噁心、嘔吐、吞嚥困難、出血、腹部腫塊及腹腔內外轉移性表現,但仍有少數患者可無症狀。具體臨床表現如下:

1.腹痛:

剛開始主要表現為上腹不適、沉重或飽脹感,難以與胃炎區別。胃竇部癌可引起十二指腸功能紊亂,出現節律性上腹痛,使用抑酸藥可暫時緩解,直至疼痛逐漸頻繁或出現黑糞、嘔吐時方能明確診斷。若胃癌蔓延至鄰近器官,如肝、膽、胰、脾、橫結腸或網膜等處,可出現不同性質的腹痛,甚至因穿孔而引起急腹症。

2.食慾減退、消瘦乏力

常為首發症狀,出現早飽、暖氣,患者因限制飲食而消瘦。

3.噁心、嘔吐:

初起時系餐後飽脹、噁心,賁門部癌可伴吞嚥困難或反流,胃竇部癌則因梗阻而嘔吐宿食。

4.出血:

多發生在後期,也可早期即有大便隱血或黑便並漸現貧血,甚至以不明原因的貧血而就診,偶爾可有大量嘔血。胃癌出血往往在短期內復發,此與潰瘍病出血不同。

5.上腹腫塊:

初起時上腹部深壓痛持續存在。

很可惜的是,出現上述症狀或體徵者通常都不算早期了。目前,同其他的癌一樣,要想早期發現,唯有進行體檢。對於有不典型症狀或高危人群,推薦進行胃鏡檢查。

或者到有經驗的放射科,進行上消鋇餐檢查。

CT也可用於胃癌,在做好充分的胃的準備的情況下,藉助增強掃描,也能發現早期的胃癌,同時,也可進行胃癌的TNM分期等,多用於術前準備。


放射科楊大夫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壓力大,經常熬夜,胃病有年輕化的趨勢。

最近兩年來,豪大夫接診的胃癌患者,最年輕的只有26歲,並且是因為無緣無故地肚子飽脹、大量腹水才被發現,不能手術切除了。

但是早期胃癌不可怕,及時手術可以治癒

早期胃癌的外科手術已經很完美了!現在比較常用的是腹腔鏡手術,微創,術後恢復快!對很早期的原位癌,還可以選用胃鏡下內膜環切術。

像這位70多歲的老爺子
,發現胃竇癌的時候還比較早,手術切除後一年複查,恢復很好——

那麼,怎樣早期發現胃癌呢?

1.毫無疑問,胃鏡檢查是首選方法!

胃鏡能直接觀察胃黏膜的微小變化,可以發現食道,胃及十二指腸內的潰瘍、息肉、腫瘤等,並能對可疑病變部位取活檢及細胞學檢查,對大多數胃病能一次診斷到位。

在我國,胃癌的早期診斷率僅僅為7%左右,多數患者往往發現時已是中晚期。很大程度上與胃鏡檢查率低有關。

2.如果難以忍受胃鏡的不適,也可以選擇無痛胃鏡。使用短效麻醉劑,睡一覺就做完了。

但是要注意無痛胃鏡的禁忌症:有嚴重的心肺疾病者;神志不清;有嚴重咽喉疾病;嚴重的頸胸和脊柱畸形等。

3.如果身體條件差,難以耐受胃鏡,也可以選擇飲水後胃部彩超、上消化道鋇餐等方法輔助診斷。

不過彩超和鋇餐常常不如胃鏡精準,常常需要間隔一段時間再次複查。

從身體症狀上,應警惕哪些信號呢?

很多胃癌早期是有一些症狀的,如果引起足夠重視,及時檢查,常常可以避免悲劇。

慢性胃炎是很常見的疾病,一般來說,患有慢性胃炎者經常出現腹痛、腹脹、反酸、甚至噁心等胃部不適,假如某次發作症狀比以前明顯加重,或者出現了以前沒有的新的症狀,就應引起警惕!

此外,無緣無故體重減輕、大便發黑也經常是個危險信號。

身體發出信號了,就要及時就診,不要把小病拖成大病。

像這位老人就很遺憾,反覆腹脹腹痛半年多,經常大便發黑,體重減輕十多斤,第一次來醫院的時候就已經肝轉移了——

到這個程度已經不能手術了,生存期也會大大降低。

最後總結一下,如何防範晚期胃癌呢?

三餐規律,不熬夜,減少垃圾食品攝入,低鹽飲食。


影像科豪大夫


胃癌是我國目前最為高發和致命的癌症之一,而且由於其隱蔽性強,早期症狀不明顯,患者難以感知或者容易與普通胃病混淆,常規檢查也很難發現,所以大多數病人感覺到問題,查出病因時都已經是中晚期了,錯過了早期治癒的良機。日本是胃癌高發國家,發病率居世界第一,正是因為高發病率引起全民重視,所以日本基本上是全民篩查胃癌,胃鏡是常規體檢常規項目,胃癌的早期發現率大大提高,治癒率也比我們國家高80%,可見早發現早治療對於癌症是多麼的重要。


個人的自我感知

我們國家對胃癌的篩查沒有那麼重視,常規體檢也不夠普及,尤其是在廣大的農村,什麼沒啥問題時基本都不會想起去做體檢,早期胃癌也是有很多個體反應的,要想早發現,最重要的是對自己的身體變化高度敏銳,比如有噯氣、反酸、胃無規律隱痛、長時間打嗝、無緣故消瘦、消化不良、長期黑便等症狀時就要高度敏感,最好去做個胃鏡篩查,看看究竟是什麼問題,有事則早知早治、無事高枕無憂。


1.胃鏡。胃鏡以及病理活檢是篩查和確診胃癌最權威的手段,可以準確看到胃癌的整體發展狀態,確診類別和分期分型。


2.血清測定。主要通過篩查血清中的腫瘤標記物含量來參考判斷。胃癌由於缺乏特異性的指標,通常採用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ca724、ca199、ca50、ca242、ca125等多指標聯合測定,如果發現有多個指標異常,就應該引起重視,做進一步的檢查篩查了。


3.ct和B超檢查。腹部或腹部增強ct,已經b超檢查,都可以通過胃部成像看出端倪,主要表現就是胃癌處胃壁會明顯增厚以及結節狀增生,增強後會更加明顯。


小邱牙醫也有大情懷


統計結果顯示我國每年有40萬人新發胃癌,其中每年應胃癌死亡35萬人。

胃癌的治療預後與診斷時間密切相關,如果能早期診斷,降大大提高存活率。

理論上說,胃鏡是診斷胃癌的金標準,但是當病人出現症狀去做胃鏡時一般都已到中晚期,失去了治療的最佳時間,

所以如果通過其他手段能早期篩查,那麼將大大提高胃癌的發現率。

臨床上目前可以通過血液標本早期預測胃癌的發生。

讓我們看看都有哪些篩查方法:

1. 胃蛋白酶原(PG)

萎縮性胃炎伴腸化生或胃底腺化生時,會使胃蛋白酶原水平上升。適合從萎縮性胃炎(包括腸化生)進展到胃癌者。

2. 胃泌素(GAS)

浸潤型胃癌、侷限型胃癌中胃泌素明顯升高,血清胃泌素水平與癌腫部位、浸潤範圍相關。適合初篩。

3.幽門螺桿菌抗體(Hp-lgG)

胃癌患者血清中幽門螺桿菌抗體陽性率明顯升高。對有過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意義較大。

4. 胃癌抗原(MG7-Ag)

胃組織癌變過程導致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從而出現胃癌抗原升高。

5. 癌胚抗原(CEA)

CEA屬於糖蛋白,分子量大,在胃腸道腫瘤,特別對胃癌的敏感性很高。可結合其他指標綜合診斷。

胃癌高危因素:

1.年齡大於40 歲。

2. 有胃癌家族史、來自胃癌高發區、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息肉等胃前疾病。

3. 有胃粘膜腸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或上皮內瘤變等胃癌前病變史。

4. 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5. 有不良的飲食習慣,如抽菸、喝酒、吃醃製食品。

如何早期發現胃癌:

1.有胃癌高危因素者每年做一次抽血檢查,篩查胃癌血液指標。

2.出現胃粘膜腸化生者,每6個月做一次胃鏡。

3.有家族史者,同時有胃部不適者1年做一次胃鏡。

預防大於治療,希望大家要珍惜健康,不要失去才後悔!

學習最常用的醫學知識,為你的健康打開一線天!

大家有問題可以,留言評論諮詢,點擊右上角關注“醫線天”


醫線天


“快樂的小大夫”為您解答,歡喜關注


概述

胃癌是起源於胃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在我國各種惡性腫瘤中發病率居首位,胃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在我國的西北與東部沿海地區胃癌發病率比南方地區明顯為高。好發年齡在50歲以上,男女發病率之比為2:1。由於飲食結構的改變、工作壓力增大以及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呈現年輕化傾向。


胃癌病因

1、地域環境及飲食生活因素

胃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在我國的西北與東部沿海地區胃癌發病率比南方地區明顯為高。長期食用燻烤、鹽醃食品的人群中胃遠端癌發病率高,與食品中亞硝酸鹽、真菌毒素、多環芳烴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含量高有關;吸菸者的胃癌發病危險較不吸菸者高50%。

2、幽門螺桿菌(Hp)感染

我國胃癌高發區成人Hp感染率在60%以上。幽門螺桿菌能促使硝酸鹽轉化成亞硝酸鹽及亞硝胺而致癌。

3、癌前病變

胃疾病包括胃息肉、慢性萎縮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後的殘胃,這些病變都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過程、胃黏膜腸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有可能轉變為癌。癌前病變係指容易發生癌變的胃黏膜病理組織學改變,是從良性上皮組織轉變成癌過程中的交界性病理變化。

4、遺傳和基因

遺傳與分子生物學研究表明,胃癌患者有血緣關係的親屬其胃癌發病率較對照組高4倍。胃癌的癌變是一個多因素、多步驟、多階段發展過程,涉及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相關基因與轉移相關基因等的改變,而基因改變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


胃癌的早期症狀

1、食慾減退 早期胃癌往往是突然性地表現為食慾不振和厭油膩。這要與肝炎相區別。肝炎常有轉氨酶升高以及發燒乏力、尿黃呈濃茶色、黃疸等全身症狀。

2、上腹部不適及飽脹 常有一種腹部燒灼、嘈雜及飽脹感,飯後尤其明顯,並且隨著病情發展,症狀日益加重。這些症狀要與消化不良和慢性胃炎相區別。消化不良常有飲食不慎,暴飲暴食的歷史,而慢性胃炎往往有反覆發作的病史。

3、噁心、暖氣、反酸及嘔吐 胃癌病灶位於胃出口處的幽門部時,噁心最明顯。若胃出口被完全堵塞,就會暖出一種酸臭或蛋臭的氣味,或出現嘔吐,嘔吐物多為宿食和胃液。

4、上腹部隱痛 早期胃癌的疼痛無定時,或表現為持續隱痛,而不像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那樣有較明顯的飯後痛或飯前痛的特點。若病人原思有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其疼痛的規律性可以突然改變,且原治療潰瘍病有效的藥物突然變得無效或效果明顯降低。

5、急劇消瘦及嚴重貧血 因為癌症是一種消耗性疾病,而且胃癌’引起病人消化吸收不良和消化道出血,從而更加重了消瘦和貧血。

6、嘔血及黑便 若癌腫僅破壞小血管,常表現為大便“潛血”,即大便外觀雖正常,但化驗可發現其中有血細胞。若早期就侵犯較大血管,則引起嘔血,大便變黑或如柏油樣。胃癌的潛血和黑便為持續性、頑固性,而胃、十二指腸潰瘍引起的出血多表現為間歇性,並且經過及時治療能使之停止。

7、不明原因的乏力,消瘦或進行性貧血:患者常感全身乏力,體重逐漸下降,2~3月內可下降3~5斤。

8、原有慢性胃病的疼痛規律發生改變:如以前空腹痛或進食後痛的規律性明顯,近期規律性消失,或原來治療有效的藥物現效果不佳。

9、早期胃癌的體徵:常無明顯體徵,多數患者僅可有上腹深部壓痛或輕度肌張力增強感。

10、副癌綜合徵:副癌綜谷徵可先胃癌而出現,主要有:①反覆發生的血栓性靜脈炎;②黑棘皮病,皮膚色素沉著,尤在兩腋;③皮肌炎等。


胃癌如何自我發現

1、上腹部不適和疼痛:有的患者以腹痛為主要表現,有的患者以腹脹為主要表現。但中老年人,尤其高齡體弱者機體反應性降低,痛覺不敏感,而表現出明顯腹脹,約佔50%-70%。此時,極易被患者所忽視,也易被誤認為是“消化不良”。

2、逐漸發現上腹部隱痛和鈍痛:有的患者出現劇烈腹痛,約佔40%-90%,或腹痛時輕時重,進食後也不緩解。此時,易被患者認為慢性胃炎而不就醫,求診時又多被醫生誤診為“慢性胃炎”;如有心電圖改變也易被醫生誤診為冠心病,而接受冠心病治療。

3、上腹部出現規律性疼痛:服用消炎藥,制酸藥或減少飲食後,腹痛能得到一時緩解時。此時,極易被患者和醫生誤診為“消化性潰殤 ”。

4、出現食慾不振:出現食慾不振,而且進食後飽脹、曖氣,進食後加重,並節食後減輕, 且有厭肉食、厭油感時,易被醫生誤診為“病毒性肝炎”、“慢性膽囊炎” ,但若患者肝不大, 肝功能改變不明顯,B超無明顯異常,就應考慮胃癌的可能。

5、出現消瘦、貧血、乏力等:出現消瘦、貧血、乏力等也是部分早期胃癌的主要症狀。此時,易被醫生診斷為“缺鐵性貧血”。


關注“快樂的小大夫”,瞭解更多健康知識


快樂的小大夫


簡短回答:胃鏡+活檢,抽血篩查不靠譜。

全文閱讀需要3-5分鐘,可重點閱讀為何胃鏡+活檢是目前唯一靠譜的辦法。

前提:早期胃癌是指侷限於粘膜和粘膜下層的胃癌,它的治療效果是非常好的。早期胃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在九成左右(有些國家地區甚至更好),因此儘早發現早期胃癌,並儘早治療,是取得良好治療效果的關鍵。


下面開始說如何讓胃癌在早期發現。

1. 抽血不靠譜

至少目前想依靠常規的腫瘤標誌物用來篩查早期胃癌是不可取的。原因有二:

a. 本身異常者也不能用來預測癌症(前列腺特異抗原除外),這些腫瘤指標我們臨床上更多是用來監測腫瘤治療效果和監測復發的。

b. 如果真的高的離譜,進一步檢查發現了腫瘤,也很少能發現“早期”胃癌的,往往都已經是進展期甚至更晚了。

當然,我們希望科技進步之後將來能夠通過抽血發現早癌。

2. 依靠症狀不靠譜

首先,胃癌是可以有症狀的,例如很多回答中提及的“腹脹、噁心、嘔吐、上腹部隱痛、食慾減退等”都可以出現在胃癌患者中。但是,症狀作為發現早期胃癌的依據是不靠譜的,因為:

a. 早期胃癌往往病變小、侵犯淺,沒有任何特異症狀。很多早癌往往是偶然發現的,甚至體檢胃鏡發現的也很常見。

b. 有胃部不適的人太多了,潰瘍、胃炎等等,這些患者才是胃部不適的主要人群,相比較,胃癌患者總體在門診來看“肚子不舒服”的患者中,真的只有非常小的比例。

3. 胃鏡+活檢是目前唯一靠譜的辦法

胃鏡是診斷胃癌最重要的手段,內鏡下取活檢,送病理是確診的方法。

胃鏡能夠在直視下觀察胃的病變,判斷性質。對於中晚期胃癌,確實有時候我們看一眼心中大致有數了,但早期胃癌在胃鏡底下看起來有時候診斷很難判斷是否為惡性,因此病理活檢也是必要的。

而且無論肉眼如何判斷,病理檢查時必須的,因為腫瘤的治療和良性病變的治療是完全不同的。

最後,哪些人建議做胃鏡:

高危人群,包括40歲以上男性、不良飲食習慣者、幽門螺桿菌陽性者、有胃癌家族史、吸菸者。

實際上臨床工作中我們更多見到的是以下情況:有腹部症狀的來看門診,判斷之後覺得是高危的,建議胃鏡。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沒問題的(真正的幸運兒);一小部分真的是胃癌,這其中有一部分相對“幸運”的是早癌;而最“幸運”的是沒有任何症狀,常規單位體檢做了個胃鏡,發現早癌。

但無論如何,發現早癌之後積極規範治療,是能夠取得非常良好的結果的。


林竹蕭蕭


體檢。

因為我所處的地方是比較落後的農村,這裡的農民的看病習慣是“等我病了我就看”沒有任何的體檢。這和很多大城市居民的理念是想違背的。

記得我們主任說過“他二十年前去北京的301醫院進修,那裡的患者每年都會做一次健康體檢。如果查出胃癌,會直接對主治醫生說切就切了吧,態度樂觀的讓我們這些基層醫生不敢相信。”

而在農村,農民非但不注意健康體檢,只是在有症狀的時候,才去醫院看病,這樣導致很多疾病一發現就已經是晚期了,基本沒有太好的方法治療。而且醫生還不敢和患者說:你得了癌症。生怕告訴患者後,患者承受不了病情而崩潰。


有一個印象特別深的患者,年齡在40左右,長期的抽煙喝酒,再加上不規律飲食,有反酸的症狀出現。來醫院檢查,胃鏡及病理診斷為胃癌中晚期,患者要求手術治療,在手術時候打開腹腔,滿肚子的轉移灶,又叫做爆炸式轉移,手術後患者精神狀態飽滿了四個月左右,病情急劇惡化,後來我和我老師進入病房後都不知道要說些什麼。只能看著患者一天天萎靡下去。

所以要想早期發現癌症,體檢是必不可少的。

抽血化驗來篩查胃癌,只能說不靠譜。


小克大夫


抽血篩查胃癌肯定不靠譜,晚癌的多,早期發現早期胃癌的五年生存率可以達到85-90%,但是一旦發現的是晚期胃癌,那麼其五年生存率可能就不到20%,甚至更低,因此,對於胃癌的早期發現是非常重要的,真可謂性命攸關!

大家都知道胃癌屬於惡性腫瘤的一種,但是可能對胃癌有一定誤解,認為胃的惡性腫瘤就只有一種胃癌,其實不然,胃的惡性腫瘤還包括有胃淋巴瘤、胃神經纖維肉瘤等,但我們通常講的胃癌指的是發生在大家胃上皮組織的一種惡性腫瘤,而所謂的早期胃癌特指癌侷限於粘膜層和黏膜下層,無論有無淋巴結轉移!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早期發現早期胃癌呢?

建議做三步篩查!

第一步,先查自己是否為罹患胃癌的高危人群,因為這些人的胃癌發病率高出我們正常人的4-5倍,甚至不止!

①45歲以上,男女不限,從未做過胃鏡;

②40歲以上,有慢性胃病史;

③一級家屬中有罹患胃癌或者其他消化道癌症的家族史;

④有嚴重胃病史,如數十年慢性胃炎病史、胃潰瘍、萎縮性胃炎、做過胃切除術等;

⑤有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病史;

⑥得過其他腫瘤,做過放化療;

⑦有一些不好生活習慣及愛好,比如喜歡吃醃製食品、長期吸菸喝酒,愛吃鹹的等;

⑧有不明原因的嘔血、體重不明原因下降等;

⑨長期處於一種高度緊張、壓力大,熬夜,生活不規律,暴飲暴食等狀態;

⑩來至胃癌的高發地區

第二步,一定要注意:早期胃癌出現的病灶特別淺表,因此對我們消化功能影響不大,往往不會表現出哪一些特異性的症狀,很難跟我們平時遇到的消化不良區別開來!所以,對於胃癌的早期篩查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做胃鏡,尤其是第一步我提到的符合①和②-⑩等高危人群,都應該做篩查,尤其是加強常規白光內鏡觀察!

第三步,除了胃鏡,再結合腫瘤標誌物篩查,這種簡單易行的篩查方法,可以提高早期胃癌診斷率,也是胃癌早期篩查、發現的優選方法。

常用的腫瘤標誌物有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CA724、CA199)、胃癌相關抗原MG7-Ag、蛋白質類(E-鈣黏蛋白)以及胃蛋白酶等酶類血清標誌物。注意:單一個可以作為胃癌的篩查標誌物,但是敏感性以及特異性較差,最好採用多種聯合檢查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