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章在推翻呂氏中立下大功,為何不能做皇帝呢,和他這個身份有關

漢初有一樁著名的事件,就是諸呂被誅,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在劉邦死後,呂后當政,呂后提拔了不少呂氏家族的人,其中不少人做了王侯,掌控朝政和軍隊,這是公然違背劉邦死前訂立的白馬誓言的。在呂后死後,劉氏和朝中大臣就一起合作,最終推翻了呂氏,這其中朱虛侯劉章可以說是立了最大的功勞。

劉章在推翻呂氏中立下大功,為何不能做皇帝呢,和他這個身份有關

朱虛侯劉章,劉邦的孫子,劉邦長子劉肥的次子,以勇力和膽量著稱,在呂后活著的時候,就公然在酒席中以軍法為名誅殺了一名呂氏子弟,呂后也拿他沒有辦法,使得當時呂氏子弟都害怕他,很多大臣也因為他的行為重新傾向劉氏。

等呂后一死,劉章又主動和自己的哥哥,齊王劉襄通信,要他從外進攻,自己做內應。當時沒有劉襄起兵,吸引了呂氏的注意力,後來長安誅滅諸呂是不可能成功的,而沒有劉章的通風報信,劉襄也是不可能起兵的。劉章可以說是首義之人。

劉章在推翻呂氏中立下大功,為何不能做皇帝呢,和他這個身份有關

之後長安發動諸呂,雖然是靠周勃進入北軍奪取兵權佔的先機,但是當時呂產還統領南軍,皇宮和皇帝太子都在呂產控制之中,又是劉章在周勃支持下進軍控制南軍,斬殺了統領南軍的呂產,最終殺了呂祿和其他呂氏成員,最終獲得全勝。

劉章在這次事件中獲得大功,然而卻沒有被擁立為皇帝,這又是什麼原因呢?要說是嫡長子因素?這肯定不可能,劉邦正宗的嫡長子只有劉盈,劉盈早死了,他的兒子兩個少帝被周勃說成是假的,都被殺了,所以根本不是嫡長子因素,而假如說長子呢,這好像是個理由,比如後來漢文帝就是用這個名義擁立的,但是仔細推敲一下也不對。

劉章在推翻呂氏中立下大功,為何不能做皇帝呢,和他這個身份有關

呂后待劉章極好

劉邦真正意義上的長子是齊王劉肥,劉肥死了,但是劉肥兩個兒子都在,長子劉襄首先舉兵,立下大功,怎麼看他才是更有資格被擁立,雖然劉襄的事被琅琊王劉澤攪合了,但是劉章作為次子,又立下大功,還和朝中大臣交好,也有機會和資格被擁立啊,最終為何沒有被擁立,反而落到了後來的漢文帝劉桓身上呢?

其實劉章有兩個弱點使得他不能被擁立為帝,一個是他是次子,當時長子劉襄還在,劉襄做不了皇帝,也不可能讓次子劉章做,否則次子做了皇帝,讓長子劉襄何地自處?(當時根本沒想到劉襄這麼快就死了。)第二個弱點其實更致命,劉章是呂氏的女婿,老婆是呂氏,雖然說當時基本是普遍現象,呂后找了一堆呂氏女和劉氏結親,加強兩家的關係。但是現在誅滅諸呂之後,問題就來了,要是劉章把老婆殺了,大家會覺得他是心狠手辣之人,連老婆都不放過,最終不敢立他,要是不殺老婆,大臣們會擔心他老婆日後又做了皇后皇太后,最終報復這些大臣,所以也不可能立劉章為帝。所以當時劉章的最佳結局只能是做一個王啊。不過劉章日後的後裔中倒是有一位做了皇帝,也算不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