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山這個名字來自河南嗎?

根據《應山縣誌》記載,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永陽縣為應山縣,到1988年應山縣改廣水市,應山縣這個地名已經存在了1390年。那麼永陽縣為何就被改成了應山縣,應山這個名稱又是如何來的,迄今為止好像沒人說得清楚。我一直對這個問題很好奇,卻從來都得不到答案,直到有一天我查閱《應城縣誌》,似乎從中找到了一些線索。

來自《應城縣誌》的提示

據清雍正年間《應城縣誌》載:“因應邑地處要衝,乃安、荊二府咽喉,鄖、襄東道門戶,應置城為守,故名。或雲岡阜周環,隱隱如城,故名。未知孰是。”事實上,應城之名始見於東晉。據《宋書-蒯恩傳》雲:“(晉安帝)義熙二年(406年),張堅據應城反,恩擊破之,封都鄉侯。”結合清康熙《應城縣誌》載:“應城縣置於劉宋,晉安帝時尚未置縣也,或本為安陸鄉聚之名,劉宋因以為縣耳。”1992年出版的《應城縣誌》進一步確認了應城縣的年齡,第一頁概述中記載:“南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始析安陸南境置應城縣。”可知,當時應城為安陸縣一個鄉聚(相當於今鄉鎮)之所,後來南朝劉宋以鄉聚之名在此置應城縣。

另一說據《今縣釋名》載:“縣近應山(今廣水市),故名。”引《水經注》雲:似因古殷時應國而得名。古應國相傳起源於黃帝時期的應龍氏部落,這個部落助黃帝打敗蚩尤氏之後,定居山西,後又遷徙到河南魯山縣之應鄉。商代時與商王朝往來密切,故今本《竹書紀年》載:盤庚七年,“應侯來朝”。至周武王滅商之際,應國被滅。周武王遂封其四子應叔於應侯國故地(今河南平頂山市郊滍陽嶺,已淹沒水庫下),楚文王三年至六年(前687至前684年)之間滅於楚。

找到《水經注》之後,咱們就可以開始——

跟隨酈道元《水經注》和《魏書》一路探究

《水經注》卷三十一摘抄:

滍水又東北合牛蘭水。水發縣北牛蘭山,東南徑魯陽城東,水側有《漢陽侯焦立碑》。牛蘭水又東南,與柏樹溪水合。水出魯山北峽谷中,東南流徑魯山西,而南合牛蘭水。又東南徑魯山南。闞駰曰:魯陽縣,今其地魯山是也。水南注於滍。滍水東徑應城南,故應鄉也,應侯之國。《詩》所謂應侯順德者也。彭水注之,俗謂之小滍水。水出魯陽縣南彭山蟻塢東麓,北流徑彭山西,下有彭山廟,廟前有《彭山碑》,漢桓帝元嘉三年杜仲長立。彭山徑其西北,漢安邑長尹儉墓東。冢西有石廟,廟前有兩石闕,闕東有碑,闕南有二獅子相對,南有石碣二枚,石柱西南有兩石羊,中平四年立。彭水又東北流,直應城南而入滍。滍水又左合橋水,水出魯陽縣北恃山,東南徑應山北,又南徑應城西。《地理志》曰:故父城縣之應鄉也。周武王封其弟為侯國。應肋曰:《韓詩外傳》稱:周成王與弟戲,以桐葉為圭,曰:吾以封汝。周公曰:天子無戲言。王乃應時而封,故曰應侯,鄉亦曰應鄉。按《呂氏春秋》雲。成王以桐葉為圭,封叔虞,非應侯也。《汲郡古文》殷時已有應國,非成王矣。戰國範雄所封邑也。謂之應水。

《魏書卷一百六上》摘抄:

魯陽郡太和十一年置鎮,十八年改為荊州,二十二年罷,置。

領縣二:

戶二百四十五,口七百七十五

山北(縣)太和十一年置。有應山、應城。

河山(縣)太和二十一年置。

探究河南的應國、應水、應山、應城

應,周代姬姓諸侯國。應字本作雁,甲骨與金文像人旁有一鷹狀,說明應人本是以鷹為圖騰的氏族部落,據史所載,應在商代即已立國。考古工作者上世紀80年代在滍陽鎮考古發掘出一個古應國城址,出土了一批帶文字的文物,上面刻有鷹字和鷹形圖案。古文字中“鷹”和“應”通假,是一個意思,“鷹城”因此得名。

據專家分析,在我國早期的象形文字中,“鷹”和“應”是同一個字,後來才演化為“鷹”指飛禽,“應”作地名或他用。出土鷹形器物,不無象徵意義。考古學家郝本性考釋,鷹具有族徽的意義。應國為殷商所置,商部落以鳥為圖騰,應國以鷹為圖騰應屬商族遺風,西周時期的應國承襲了早期應國之名。這個考證說明,出土的鷹形器物證明應國就在此地(後來平頂山市的別稱“鷹城”即來源於此)。

所謂的應水就是如今的平頂山市應河,平頂山市應河發源於伏牛山東麓的應源(今魯山縣梁窪鎮,梁窪鎮又名應源鎮),注入古應國的滍水。應河又名鷹河,古稱應水、橋水,俗稱馬渡河。繞應山而南入沙河(滍水),全長27公里,河床寬15到20米,最大流量120立方米/秒,流域面積100.9平方公里。據《水經注》載:橋水(應河)出魯陽縣北恃山東南。流經古應國地標滍陽嶺,滍陽嶺是一條土嶺,人稱滍陽土龍。遠遠望去滍陽嶺猶如一條巨龍依偎在茫茫天地間,低首垂尾飲水於沙河之中。滍陽嶺的南端瀕臨白龜山水庫,舉目遠眺波光粼粼,一片汪洋。1990年代初,應河源頭的泉水還很旺,一溪清流曲折蜿蜒,到寶豐張八橋鎮的外良莊自然村,水幅三四米,擺一行石頭才能過。而今溝水日漸枯弱,外良村50畝水面的小水庫也已名存實亡,應河古源從此斷絕。

《魯山縣誌》:應山在縣東四十里,舒山之東。

《括地誌》故應城[注:這個應城同“鷹城”,今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2018年8月6日,平頂山市將北環路改為鷹城大道],因應山為名,在汝州葉縣。武王代商,封其後於應,或謂弟。周公平武庚管叔之亂,封武王子叔韓於應。應(鷹)山是伏牛山的餘脈,南瀕白龜山水庫。沙河(即古滍水)自西向東經由水庫流向汝河,爾後匯入淮河。

永嘉之亂之後的大遷徙

永嘉五年(311年),匈奴攻陷洛陽,擄走晉懷帝,縱兵燒掠,殺王公士民三萬餘人,晉室南渡,西晉滅亡,史稱“永嘉之亂”。中原人民在外族的壓迫下,紛紛越淮渡江,相率南下,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隨著東晉政權在南方的建立,北方人口向南方遷移的規模更大。截至南朝劉宋初年,南渡人口已近30萬戶,達到90多萬,佔當時南方總人口的六分之一。大量流民湧入巴蜀地區,巴蜀的土著居民又大批流亡到荊、湘地區,“時流人在荊州十萬餘戶”,給南方注入了新的活力。

南渡居民大都聚族而居,東晉及後來的宋齊梁陳歷屆南朝政府在長江南北收集流民,東晉及後來的南朝統治者為拉攏南渡士民,在長江南北和梁益通路設置僑州郡縣安置僑人,設置了許多和江北一樣名稱的“僑縣”,均保持其原來籍貫,另立戶籍,給以優待特權,不受當地政府管轄。由於十六國時期北方曾發生幾次大動亂﹐因而有幾次大規模的北人南遷﹐又形成新的僑州郡縣。過一段時期又分割原州﹑郡﹑縣土地以為領土﹐於是州郡分割得愈多﹑愈小﹐而且還出現兩郡同治一縣和兩州同治一郡的雙頭郡縣。因此﹐南朝後期地方行政區劃十分混亂﹐以至於當時人也弄不清楚,大體南朝僑置的州郡以在今

鄂北及蘇南﹑蘇北﹑皖南者為多。

湖北的應山和印臺山

印臺山位於廣水市應山街道域內,據明嘉靖《應山縣誌》記載:“應台山在治東南里許,原名應山,因其方平如臺,又名應台山,後人復以其似印,更名印臺山”。清同治《應山縣誌》卷四“山篇”謂:印臺山,城東門外迤南長數十丈,高城十數丈,視城如釜底,纖悉畢見。原名“應山”,以其方平如臺,又名“應台山”,後人以其形似印,更名“印臺山”。而河南平頂山以前就叫“應山”,古籍稱其“山頂平坦如削”,是不是更像一個大印臺山?

應山這個名字來自河南嗎?

河南平頂山——大號印臺山

應山這個名字來自河南嗎?

湖北印臺山——小號平頂山

原應山縣和魯山縣還有一些地名比較重合,不知是不是巧合。魯山縣有石人山,屬伏牛山脈,應山寶林鄉有石龍山,在應山縣北部。魯山縣南部有東牛心山,應山東部有牛心山,更為巧合的是魯山的牛心山原來叫牛背山,而應山的牛心山原來叫牛脊山,兩者又是一樣。

綜上所述,個人大膽推測,應山和應城兩地的名字,很有可能來自於永嘉之亂以後陸續南渡的魯陽郡及周邊居民,應城於劉宋時期置為僑鄉。應山的流民人數開始並不多,直到隋朝初期,移民及移民後裔在人數上已經佔了絕對多數,應城這個名字已被使用不可再用,而此處的山形似原河南應山,則早已被當地人命名為應山。在當地居民的強烈要求下,隋朝當政者將其由永陽縣改為應山縣。(浪客)

大膽假設之後,還需小心求證,歡迎各位網友轉發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