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國的來源

古蜀國,起源於夏、商,滅於戰國晚期,前後大概有1600年。一共經歷了五代王朝,分別是蠶叢、柏灌、魚鳧、杜宇、開明

從甲骨文中“蜀”字,可以看出來,像是一隻正在吐絲的蠶

“蜀”字最早發現於商代的甲骨文中,據記載武王伐紂時蜀人曾經相助。但關於蜀國的歷史在先秦文獻中一直沒有詳細記載,直到東晉常璩的《華陽國志·蜀志》中才記載了關於蜀國的歷史和傳說。

所以,古蜀國的歷史跟蠶有很大的關係。傳說,黃帝在四川疊溪娶了蠶陵氏之女嫘祖為妻。很快生下了兩個孩子,分別取名青陽、昌意。

老大青陽,在四川西北地區與當地的女子婚配,在今茂縣地區生下了大禹。我們從一些古籍文獻中可以看到,大禹治水的線路是先從岷江上游開始,後治長江巫峽等地區。

老二昌意,在今四川西部,與蜀山氏的女子婚配,生了顓頊。後來顓頊與共工爭奪天下共主的地位,將共工擊敗於不周山。顓頊死後,託變為北極星,他的子孫後代就封於蜀。顓頊死後,並不甘心就此死去,靈魂附體,變成一條蛇爬回了蜀地。後來顓頊化身成一位叫魚鳧的年輕人,重新當起了蜀國國王。這個故事被收錄在《山海經》、《呂氏春秋》、《史記》等典籍

《史記·五帝本記》載曰:“黃帝居軒轅之丘,娶於西陵之女,謂之嫘祖氏。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配蜀山氏女,曰昌僕,生高陽。高陽有德盛焉。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帝顓頊也。”

《山海經·大荒西經》有一段看似荒誕的文字,對揭示古蜀國開國之秘有重要幫助:有魚偏枯,名曰魚婦。顓頊死即復甦。風道北來,天乃大水泉,蛇乃化為魚,是為魚婦。顓頊死即復甦。

在系統記載蜀地傳說的作品裡,最早的是楊雄的《蜀王本紀》,也是最接近事實的,可惜,自東漢以後,此書就流散了。在後來不斷的傳抄和流傳的過程中,已經面目全非了。

楊雄是西漢末年人

現在所說的巴蜀,在古代是作為兩個區域的名稱,川東的巴山和川西的蜀山。川東泛稱巴,川西泛稱蜀。其民族形成的時期上限在考古學分期的舊石器時代。傳說中的伏羲時代。

巴蜀一帶的民族起源現在很難考證了,一說是彝人從滇池一帶出發來到昭通,沿著岷江而上,最後在岷山一帶開始聚居,而後慢慢形成了一個大的部落群,也就是蜀山氏。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蜀人是古羌人的一支,從青海南下到達岷江的。

當地流傳有羌人居住的傳說,在羌人之前這個地區居住著一種被稱為“戈基”的居民,他們的生理特徵“縱目、有尾”。這些戈基人被後來的羌人打敗,逃走,留下了大量的“石棺葬”

據羌族最早的史詩《嘎爾都》記載,羌人戰勝戈基人後,雙方首領決定共同開發岷山,從此兩族不斷融合,逐漸形成了蜀山氏部落群和後來的古蜀國。


蠶叢

從名字看來一定和蠶有關係,昨天我們說到甲骨文中的蜀字,像是一隻吐絲的蠶。所以蠶叢是一位養蠶的專家。至於蠶叢的出身在何方,我們昨天說過,黃帝娶了嫘祖為妻,嫘祖以養蠶出名所以蠶叢很有可能是來自嫘祖的部落。

史記和華陽國志記載,古蜀先王是黃帝和嫘祖的後代,被封在蜀地世代為伯侯。而蠶叢以蜀侯的身份,成為了古蜀國第一代先王。

《華陽國志-蜀志》中有著這樣的記載:有蜀侯蠶叢,其縱目。蠶叢,即蠶叢氏,是蜀人的先王。

傳說蠶叢的眼睛跟螃蟹一樣是向前突起,據專家推測,這很有可能跟古代西南的地域環境有關。古代的四川瘴氣很濃,由於蠶叢眼神極好可以看清遠處的東西,所以被神話,這也是一種器官崇拜。

對於蠶叢後面的記載,史籍有這樣的記載“蠶叢國破,子孫居姚、巂處。”只是並未加以說明蠶叢國究竟被何人所滅。蠶叢方國遭遇了殘酷的戰爭,所以方國內的人大規模的流亡與遷徙。有學者認為,他們從岷江南下,接著一支從樂山往西,沿著河流至今越西縣附近。還有一支順著赤水,一支到達今姚安一帶。對於“等處”,有的學者認為,當年從岷江而下的那一支,有一部分沒有西去,而是徑直往南,到達瞭如今的宜賓一帶,然後渡江至今雲南昭通一帶。古彝人就在此居住,蜀人跟當地彝人不斷融合,漸漸發展成後來杜宇為首領的方國。

公元前1613年,商朝君王祖甲執政後期,蠶叢氏部落不屈服商朝人的控制,領導部族奮起反抗,結果弱不勝強,戰死岷山,族人四處逃散,他們的一支,“從茂汶盆地的東面翻過與岷山相連的玉壘山脈進入四川盆地的西北沿”,志在伺機重新抗爭。

“縱”在古代應該是“向前”的意思,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縱目遠眺,縱深一躍。但是這也只是幾種解釋之一。

說到縱目,就說說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縱目面具吧

這個面具的說法,現在在學術界和考古界有很多的爭論。一種說法是古蜀國的始祖蠶叢的影像。還有的學者認為這是山海經中對燭龍的描述。山海經描述燭龍“直目正乘”,所以推斷這個青銅面具是山海經記載的燭龍。直目現在大多數的學家都贊成晉代學者郭璞的說法。即“目縱”之意。這也是為什麼三星堆出土的很多器物有不少龍的星象。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這是神話傳說中火神、光明之神和南方之神祝融,因為祝融和燭龍讀音相似,因而燭龍又可以視為主從。山海經中記載,祝融將生於岷江一帶。而蠶叢也居住在岷江,古蜀國很可能將他們合為一個神。

現在中華民族的起源,很難說和古羌人無關。

從甘肅出土的遺址來看,古羌人很可能是中華民族的祖先之一我們都知道青銅冶煉技術是從西亞流入中華的,那麼這個流入的過程一定是有路線的。青銅冶煉技術我們現在來說,不晚於4500年前目前中國最早的青銅是甘肅馬家窯文化出土的一把青銅刀。距今5000年

蠶叢下一位王,柏灌

由於古籍中對柏灌的事蹟沒有一句記載,所以歷史上的史家也無從分辨,只能從蠶叢氏的地理條件和社會發展的自然法則兩方面結合推測。

柏灌是蠶叢氏的一個支族的領袖,他成立了自己的一個獨立的氏族,但是又隸屬於蠶叢氏的領導。還有一種說法,是柏灌可能是進入北川盆地的一個氏族首領。蠶叢國破後,以柏灌為首的一支就整個蜀山氏部落中的最強者。他們沒有隨著族人遷徙,而是司機發動反攻。

於是柏灌帶領族人,翻過與岷山相接的玉壘山脈,進入了四川盆地的邊沿,建立了柏灌與魚鳧兩個王朝。

山海經中記載“青丘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鳩,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這是一種羽毛鮮豔,身形奇特的大鳥。於是有的學者認為生活居住在此的古蜀人以柏(白)灌作為族名的稱謂。

之後的柏灌,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柏灌氏部落被南邊的新起的魚鳧氏部落兼併了。另一種是柏灌被族內另一個年輕人魚鳧氏所取代。無論兩種說法哪種成立,都改變不了柏灌被魚鳧所取代。

西漢揚雄的《蜀王本紀》大抵也不會例外,當時的蜀人大抵還會流傳著一些先王的傳說。據此,揚雄寫道,“蜀王之先名蠶叢,後代名曰柏濩,後者名魚鳧。此三代各數百歲,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頗隨王去”,“魚鳧田於湔山,得仙。今廟祀之於湔。時蜀民稀少”

魚鳧

關於魚鳧名稱的來源,大多數學者認為,這是一種圖騰崇拜的體現。魚鳧是一種捕魚的水鳥,該鳥忠於其主人,能為其主捕食水中之魚,因此直到現如今它依然是四川各地漁民的一種重要的捕魚工具。在古代原始社會中,只有穩定而充足的食物來源才可以保障該部族的穩定和發展。而作為一個靠水生活的漁獵部族,魚成為其食物的主要來源,它因為被氏族居民食用而成為社會珍視的聖物。

魚鳧王朝是整個古蜀史從石器時代向文明時代的轉型。

這是在三星堆一號坑出土的金權杖,有學者推測,這就是魚鳧王朝的族徽。

三星堆遺址中,發掘出大量的動物形青銅器物,其中以鳥形青銅器尤為突出。其中包括有鳥頭青銅器、鳥頭人身青銅器等。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中也發現了青銅鳥7件,其看似公雞,或似老鷹,或似鳳凰,經考證該鳥實為魚鳧原型。另有鳥形飾8件。在三星堆遺址2期出現了大量的鳥頭形把勺,長嘴帶鉤,極似魚鷹,其也與魚鳧氏有關。

三星堆被大部分學者認為是魚鳧王朝的國都,也有一部分學者認為是三星堆是第四代王杜宇的國都,關於三星堆,在這裡先不進行詳細的闡述。魚鳧國破的原因,有史家說魚鳧是被從南邊來的杜宇王所滅。也有人說為了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魚鳧王率部與濮人不斷髮生戰爭,最終戰敗被對方強行驅逐出境。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魚鳧國破的根本原因,是由於參與武王伐紂而遭到了周的暗算。儘管沒有結論,對魚鳧國破這一事件還是公認的。

杜宇

上次講到古蜀國第三位魚鳧王,至於他被杜宇取代的原因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杜宇教會了當地人農耕,魚鳧禪讓。第二種說法是魚鳧晚期由於杜宇的到來並且教會當地人農耕被百姓趕下了臺

關於杜宇其人,蜀王本紀是歷代史書中對其描述最為詳細的。杜宇為“朱提男子”,今雲南昭通。我們在第一次將古蜀國來源中提到過,蜀山氏走出山中,一部分族人遷徙到了此地。

昭通,在古代擁有大量的可耕之地,其附近還有大量的上等礦石。大約在殷之前,就已經有中原的曠工逃到此地並進行開採。周、秦之前,從中原到昭通教導土著採礦的人越來越多。這裡在很早以前就已經成為了華人的聚居地。秦滅蜀之後再此設縣,漢代依然如此。

婚後的杜宇因教導當地人農耕,被蜀人器重,蜀國大權慢慢的落入杜宇之手。後來,杜宇自立為王,建都郫縣,稱望帝。蜀國本紀中記載,杜宇時期蜀國的疆域,北至“褒斜”,漢時的斜谷、褒谷。南到“南中”,三國時期孟獲的都城。現在有專家認為,這一帶的有很多氏族部落,他們在農業、礦業等方面都比蜀國落後,都樂於依附於蜀國。杜宇領導的蜀國成為了一個許多氏族的中央領導的部落聯盟。這是由氏族部落向國家過渡的一個重要標誌。

相傳如今的金沙遺址,就是當初杜宇王的國都所在。後來,有一位叫鱉靈的人,代替了杜宇王成為了蜀國新一代的國君,建立了開明王朝。並且最終完成了古國—方國—敵帝國的轉變。

開明氏

開明氏第一位王,名曰鱉靈,

鱉靈,傳說中的楚國封君,因為其野心膨脹,想要發生政變。結果不言而喻,率領其部族遷移到今樂山市站穩腳跟。恰逢,古蜀國遭遇洪水襲擾,便幫忙治水。後鱉靈治水成功,解除了蜀國的後患之憂,才去郫邑晉見杜宇。也因為鱉靈治水成功,受到了蜀國人民的愛戴,在杜宇即將退位之際,擁護鱉靈為蜀國第五位王。

東周春秋時期,古蜀國境內爆發洪水,魚鳧氏蜀王杜宇任同姓族人杜靈為相,治理洪水。

開明氏蜀王杜靈(蜀叢帝)

杜靈因出色完成了任務,被族人喚做“鱉靈”。望帝因此在年老時禪位給鱉靈。杜靈成了新的古蜀王,建都郫邑(即今天的成都郫縣),號稱開明帝,又叫叢帝。

這裡面有個很有意思的傳說,杜宇化鵑。

李商隱在《錦瑟》中有“望帝春心託杜鵑”的詩句。相傳望帝原名杜宇,立荊州一個傳說死而復生的人鱉靈為丞相。當時洪水氾濫,而蜀國四面環山,中間是盆地,水流不出去,鱉靈鑿穿巫山,引導水流出去,形成今天的長江。隔幾年,望帝因他功高,傳位於他,自己修道,死後化為杜鵑鳥。

鱉靈消除水患成功後,國人的生活都穩定下來,受到了人民的愛戴,老王杜宇自然就裡外不是人了。加之鱉靈野心不斷的膨脹,鱉靈取代杜宇已是大勢所趨。於是鱉靈再起幕僚和老婆的配合下,編織了一場杜宇趁鱉靈外出治水之際,跟鱉靈老婆有一腿的風流韻事。由於此時古蜀國人心向鱉靈,所以把杜宇堪稱老邁無能,腐敗無用,昏庸淫亂的君主。所以,在群臣的逼迫下,百姓的叫罵聲中,老年杜宇退位了,並搬到了深山老林之中。杜宇流亡到不為人知的密林之處,越來越覺得自己冤枉,不久便在悲憤憂鬱中死去。於是,杜宇便化為一隻杜鵑鳥居住在岷山之中,每逢三月就飛到蜀人中間,不停地呼喊“我沒幹”

蜀國的百姓慢慢的從迷茫中清醒,瞭解了老年杜宇與鱉靈的老婆根本就沒事。大家不禁想起了這位帶領大家致富的杜宇王

現在的郫縣境內仍有蜀國人為了紀念杜宇和鱉靈脩建的祠堂“望叢祠”

鱉靈取代杜宇成為新的蜀王之後,仍然定都郫縣,號開明,稱望帝。

其後世子孫八代度郫

鱉靈建立開明王朝約在公元前666年左右,相當於春秋的中期

伺候的三百多年,是古蜀國發展的重要階段,也是最為輝煌的時代。在鱉靈的引導下,開明王朝終於完成了由古國到方國再到帝國的轉變

鱉靈是一位更有遠見也是更有作為的政治家。他親率兒子和部族將士打拼出一塊遼闊的疆域,將周邊各部族更緊密地聯合到以自己為中心的蜀國陣營中來。

將周邊各部族更緊密地聯合到以自己為中心的蜀國陣營中來。到了春秋和戰國交會的時期,蜀國已經是雄霸西南的一個幅員遼闊的泱泱大國了。其疆域形成了“東接於巴,南接于越,北於秦分,西奄峨嶓(今四川雅安蘆山一帶)”的遼闊局面。上述各地仍有鱉靈率軍作戰的遺址。

在他的栽培和感召下,他的兒子、孫子直至後世的幾世子孫,使蜀國的事業如奔騰的江河,不斷向前推進,直至創造了可與北方崛起的強大的秦國相匹敵的情況,開明二世盧帝在後來創造了司馬遷所記載的“攻秦至雍”的輝煌戰果。正是憑著這樣的氣勢與實力,開明王朝最終奠定了“據有巴蜀之地”的大國地位,並在戰國初年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內,與秦國保持了國與國的平等又相互制衡的關係。


而此時,秦國正式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在位,綜合國力極具上升,就在這樣一個處於強勢的秦國之下,古蜀國竟然被古蜀國開明王朝義氣攻到了都城,蜀國的強勢也就不容小窺

開明十二世,整個蜀國江河日下、風雨飄搖。相反北方的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國富兵強,實力迅速增長。在嚴峻的形勢下,末代蜀王已經完全進入了昏庸、癲狂、迷離的境地,四方百姓怨聲載道,甚至揭竿而起,開始公然與朝廷分庭抗禮。


公元前316年,開明十二世蜀王之弟被封在葭萌之地,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號苴侯,對當王的哥哥深感不滿,滋生反叛之心,欲與巴國聯合共同擊蜀。交戰之後巴苴聯軍被蜀國軍隊打得節節敗退,為扭轉被動局面,巴方軍隊最高決策者像北方的秦國求援。秦惠王決定,在公元前316年,遣秦大夫張儀、司馬錯、都尉墨等統領大軍沿石牛道一路往南,殺向蜀國。


張儀是秦惠文王的時代,也就是說,蜀國即將滅亡了。

蜀王得到消息後倉促應戰,並親率大軍在葭萌迎擊。想不到的是,兩軍一交手蜀軍大敗,丟盔棄甲退至武陽,蜀王在潰敗中被秦軍所殺。蜀國的丞相、太傅和太子都敗死於白鹿山。按照司馬遷的記載,“冬十月,蜀平。貶蜀王更號為侯”。

滅蜀之後,“儀貪巴、苴之富,因取巴,執王以歸”,關於滅巴的的時日,不知何故,太史公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根據當時戰局的分析,應該距離滅蜀的時間不會太遠。

秦王朝在滅蜀之後,三封蜀侯,又三次殺掉,都因為謀叛,而前往平叛的官員又都是著名的軍事家甘茂、張若之、司馬錯等人,這足以說明蜀人和秦王朝進行了頑強的鬥爭,前後持續了三十年之久。開明王朝的殘餘勢力,逐步向西南退卻,於戰國末年,經雲南、廣西進入今越南北部建立安陽王國,其國為漢出的趙佗所滅。


秦在統一巴蜀之後,初立巴、蜀二郡,後分巴、蜀二郡再置漢中郡,共三郡三十一縣。此後,秦國的制度政令逐步推行到巴蜀地區,並促使青銅時代的古蜀文明逐步融入到鐵器時代的中國文明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