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汲取歷史教訓:拒絕一切野味



汲取歷史教訓:拒絕一切野味


紀曉嵐在歷史上,是一個著名的吃貨。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裡說道:“八珍惟熊掌鹿尾為常見,駝峰出塞外,已罕矰矣。此野駝之單峰,非常駝之雙峰也。猩唇則僅聞其名。”

不僅僅是清朝,整個古代的時候,中國人都把“猩猩之唇”列為山珍之首。呂不韋牽頭所著的《呂氏春秋》,就說道“肉之美者,猩猩之唇”。今天想來甚為恐怖。


許多古代的中國文人,被呂不韋這句話帶偏了,都想嚐嚐猩猩之唇的味道,結果把猩唇吃得快絕種了。很多文人只聽說過猩唇,卻沒有見過,就把猩唇寫進了文學作品裡面。

家喻戶曉的《西遊記》,就有關於吃猩唇的描述,原文是:“上排著九鳳丹霞扆,八寶紫霓墩。五彩描金桌,千花碧玉盆。桌上有龍肝和鳳髓,熊掌與猩唇。珍饈百味般般美,異果嘉餚色色新。”

吳承恩一介書生,沒有機會吃到猩唇和熊掌,只能把他寫在作品裡面。紀曉嵐身為朝廷大員,他經常吃熊掌,但是沒有見過猩唇。像紀曉嵐這種地位的人,他放出風聲想吃猩唇,就有人會為他尋尋覓覓。

乾隆四十年,巡撫閔少儀送給紀曉嵐兩枚猩唇。紀曉嵐收下猩唇之後,揮動如花妙筆,寫了這樣一段文字:“乃自額至頦,全剝而臘之,口鼻眉目,一一宛然,如戲場面具。”

汲取歷史教訓:拒絕一切野味


紀曉嵐的廚師,沒有做過猩唇,不知道烹飪方法。紀曉嵐最後也沒有吃猩唇,而是把猩唇轉送同僚了。

古代的達官貴人,吃東西有獵奇心理,什麼東西難得,就想吃什麼。一頭熊,他們只吃熊掌。一頭鹿,他們只吃鹿尾和鹿筋。一頭大象,他們只吃象拔,通俗易懂的說法就是象鼻。

人工養殖的雙峰駝,不是稀罕的家畜,達官貴人得之易如反掌。達官貴人不吃到處都是的雙峰駝,而是要吃極其難得的野生單峰駝,而且只吃駝峰。

豹子作為猛獸,也被中國的古人納入食譜。古代的達官貴人吃豹子,不吃成年的豹子,而是獵殺懷孕的母豹,然後只吃豹胎。

猩唇、獾炙、豹胎、熊掌、駝峰、猴腦、象拔、鯉尾,被古人奉為“八珍”。這裡的鯉,不是鯉魚,而是“鯪鯉”,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穿山甲。所謂的鯉尾,通俗易懂的說法,就是穿山甲的尾巴。

汲取歷史教訓:拒絕一切野味

古代的達官貴人,在吃的方面,可謂是極盡獵奇之能事。古代的達官貴人,非常喜歡打獵。《資治通鑑》和《新舊兩唐書》記載,李淵、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李承乾、李恪等人,都痴迷於打獵。

《資治通鑑》記載,李世民在貞觀五年正月十四圍獵昆明池,打到了一隻非常珍貴的飛禽。李世民為了表達孝心,在正月十六拜見太上皇李淵,把獵獲的飛禽進獻給父親享用。

《資治通鑑》還記載,長孫皇后彌留之際,交代了李世民幾件事情,其中就特別交代夫君儘量不要去打獵。

古代的達官貴人,特別喜歡打獵。古代的老百姓,也喜歡打獵。達官貴人吃八珍,老百姓則是吃野雞和野兔、野豬之類的尋常野味。野味文化在中國,可謂是源遠流長。

汲取歷史教訓:拒絕一切野味


中國人吃野味,經常會吃出花樣來。比如有一道非常殘忍的菜,名叫“三吱兒”,所謂的“三吱兒”,就是生吃剛出生的田鼠。

筷子夾起田鼠,田鼠吱一聲。把田鼠蘸醬,田鼠吱一聲。放田鼠入嘴咬一口,田鼠又吱一聲。三吱兒這麼殘忍的菜,我聽了就毛骨悚然,居然有人吃得下。吃貨的世界,真的不是我等能揣度的。

野味文化,滿足了古人的口舌之慾,自然也免不了禍從口入。野味身上帶來的寄生蟲,病毒和細菌,給古人帶來了一場又一場的瘟疫。古代的醫學水平低,人們不知道寄生蟲和細菌、病毒的存在,就把這些東西統稱為“疫氣”。

曹植寫了一篇《說疫氣》,描述了古代瘟疫的慘狀:“建安二十二年,癘氣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

汲取歷史教訓:拒絕一切野味


古人不知道傳染病的原理,也不知道寄生蟲和病毒、細菌的存在,就把傳染病的黑鍋,甩給鬼神來背。用《說疫氣》的話來說,就是:“或以為疫者鬼神所作,而愚民懸符厭之。”

古代的中夏大地,瘟疫時常發生,可謂是多災多疫。我舉兩個例子,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就發生了大瘟疫。青龍二年,公元234年,司馬懿的家鄉河內溫縣,也發生了瘟疫。

大家去讀《資治通鑑》和《二十四史》就會發現,有明確史料記載的大瘟疫,在古代經常發生。僅僅在三國時期,就發生了十幾次大瘟疫。根據我讀史得出的數據,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平均5到10年的時間,就有一場被載入史冊的大瘟疫。

根據百科詞條“瘟疫”顯示,從漢桓帝到漢獻帝的七十多年時間裡,漢朝發生了17次有史料記載的瘟疫。這樣的數據,也驗證了我“古代平均5到10年的時間就有一場瘟疫”的說法。

汲取歷史教訓:拒絕一切野味

古代的人食物匱乏,打獵吃野味情有可原。古人不知道寄生蟲和細菌、病毒的存在,吃野味導致瘟疫多發,可以說是不知者無畏。

現如今,養殖的畜禽類肉製品供應充足。豬肉、牛肉、羊肉、雞鴨魚肉足以滿足人們對蛋白質的需求。今天的我們,有足夠的知識,知道野味身上的寄生蟲和病毒、細菌會帶來疾病。我們應該敬畏大自然,不要去獵奇吃野味。

我們應該吸取古代野味文化造成多災多疫的教訓,我們應該吸取非典和武漢疫情的教訓。為了避免病從口入,為了自己和大家的健康,從今天開始,從我做起,拒絕一切野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