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種植到底用哪種鉀肥好?該如何施好鉀肥?

JJ-魅力值Ax小豪


●鉀肥對馬鈴薯生長有很重要的作用,試驗證明每生產1000公斤的馬鈴薯需要從土壤中吸收純N4.5-6公斤,P2O5 1.7-1.9公斤,K2O 8-10公斤,可以看出鉀肥對馬鈴薯生長關鍵性,充足的鉀肥才能保證馬鈴薯健康成長,豐產。


●而鉀肥的選擇上大家又有了疑惑,市場上鉀肥主要有兩種,價格相對便宜的氯化鉀(吉林省零售2800-2900元/噸)和相對貴一點的硫酸鉀(吉林省零售3300-3400元/噸)。正常理解,農業生產一定要接本增效,選擇投入更低一些的,但對馬鈴薯選擇鉀肥上不能遵循這個規律,馬鈴薯還是要選擇硫酸鉀。


●一、選擇硫酸鉀的原因:

1、馬鈴薯是忌氯植物。它對氯離子非常敏感,吸收量超過一定值的時候會明顯的降低產量和商品性,馬鈴薯大家都知道,塊莖是產出物,其中最多的幹物質就是澱粉,平均佔薯塊的12-14%,而氯離子多會影響澱粉的轉化,馬鈴薯澱粉含量會降低,產量上會減產,口感上偏硬還容易煮不爛。馬鈴薯屬於耐氯弱的作物,智能適應土壤中氯離子濃度小魚300mg/kg的土壤中,同類的除了馬鈴薯外,還包括甘薯、甘蔗、西瓜、茶葉等。

2、馬鈴薯喜鉀也喜硫:每生產1000kg馬鈴薯吸收上述的氮磷鉀量,更是吸收1kg的硫,硫對碳水化合物、幹物質的積累有著重要作用,可促進馬鈴薯豐產。

●選擇正確的肥料還要有好的施肥技巧

1、基肥為主,後期噴施葉面肥:馬鈴薯後期不建議大量追肥,尤其是有追氮肥的極度不推薦,氮肥促進生長,但後期過多的生殖生長會影響塊莖的發育,秧子嫩綠茂密不通風還容易得病。馬鈴薯膨大期(現蕾開花則為膨大期開始)適當噴施磷酸二氫鉀葉面肥,補充膨大期對鉀肥的大量需要。

2、切塊草木灰拌種:草木灰中含有大量的鉀肥,種薯播之前切塊藥劑拌種中可以用草木灰替代滑石粉,在薯塊萌發和幼苗期提供充足的鉀肥,促進根系發育為後期匍匐莖薯塊膨大打下良好的基礎。


●農業是門很大學問,我們都在學習的路上,歡迎大家踴躍交流。


農業早班車


眾所周知,馬鈴薯是典型的“喜鉀”作物,據測算,每生產1000公斤薯塊,需要從土壤中吸收2.25公斤的氮,1.1公斤的磷,5.1公斤的鉀。由此可見,在氮磷鉀三大元素中,鉀是馬鈴薯生長無可置疑的主角。

農諺雲,鉀肥是個寶,作物離不了。現在,市場上有硫酸鉀、氯化鉀、磷酸二氫鉀、碳酸鉀等“四大鉀族”鉀肥,馬鈴薯種植到底用哪種鉀肥好?在什麼時期施鉀肥才科學呢?

一、視土壤情況,來施硫酸鉀或氯化鉀兩種鉀肥

在馬鈴薯種植中,很多種植大戶甚至農業技術人員可謂“談氯色變”,他們認為馬鈴薯屬於“忌氯”作物,氯元素會抑制薯塊膨大,所以,馬鈴薯種植萬萬不可施用氯化鉀,而應施硫酸鉀。


(圖為位於新疆羅布泊的硫酸鉀基地)

馬鈴薯種植到底能不能施氯化鉀?研究表明,“氯”是植物需要量較大的微量元素之一,需要量平均為植物乾重的0.1%。在馬鈴薯植株上,氯濃度高低順序依次排列是:莖>根>上五葉>老葉>塊莖。如果缺少氯元素會導致葉片褪色、葉尖凋萎,直至乾枯。另外,氯元素還能促進馬鈴薯生長髮育,促進莖枝生長。

另外,有研究機構專門對硫酸鉀和氯化鉀兩大鉀肥在馬鈴薯種植中做過實驗對比,結果表明,土壤中氯元素濃度在100毫克/公斤以下時,馬鈴薯生長茁壯,表現不同程度的增產,對塊莖品質無不良影響。如果大於100毫克,甚至更多時,則施用硫酸鉀肥對馬鈴薯生長更有利。還有荷蘭的研究表明,在春季種植的馬鈴薯,施用氯化鉀肥,秋季收穫後能有效降低黑斑症的發生。因此,對馬鈴薯的“忌氯”要重新認識,到底用不用氯化鉀肥,還得視土壤情況而定。


(圖為氯化鉀肥)

馬鈴薯種植為什麼主要用硫酸鉀和氯化鉀,而不用其它兩種鉀肥呢?這是因為一是市場上供應的鉀肥主要為硫酸鉀和氯化鉀兩種鉀肥;二是碳酸鉀和磷酸二氫鉀是葉面肥,不屬於大量施用的基礎肥。

二、施好三次鉀肥馬鈴薯產量更好,品質更優

在馬鈴薯生長中,充足的鉀肥不僅對高產十分重要,同時,鉀肥還會影響薯塊的質量,譬如質地、顏色、味道以及耐儲性等。所以,用好鉀肥對馬鈴薯種植非常關鍵。

鉀肥對馬鈴薯生長主要有三大作用:一是促進植株纖維素的發育,提高莖稈的支撐力,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同時加速薯塊的膨大,從而增加產量,提高品質;二是增加植株細胞的膨壓,有利於作物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製造碳水化合物,形成澱粉和糖類;三是促進根系發育,吸收更多的水分,增強作物的抗旱能力。

馬鈴薯一生中至少需要施三次鉀肥,一是基肥。每畝施30-50公斤;二是在其幼苗期每畝追施3公斤以上的鉀肥,有助於植株的健壯和根系的發達;三是膨大期還需要追施一次鉀肥,可用1%的硫酸鉀或0.3%磷酸二氫鉀或者5%草木灰水(浸泡24小時後取其澄清液或過濾液),根外噴施1~2次(間隔時間為7~10天),可以降低葉溫、有利抗旱,且效果十分顯著。


中國古人講,過猶不及。馬鈴薯雖然喜鉀,並不是鉀肥施的越多越好,一定要按照馬鈴薯的需求進行科學施肥,如果施鉀肥過度,一是會燒苗,二是容易造成土壤酸化,從而汙染土壤。




薯界風雲


鉀肥有促進作物地下球莖膨大結果和地上作物莖杆粗壯,增強光合作用來達到作物增產。一般的鉀肥有氯化鉀、硫酸鉀、磷酸二氫鉀和草木灰等,鉀肥有與氮肥相互轉化,易溶於水,且易保存於土壤並被作物吸收的特點,是農作物,特別是以地下莖為產量的植物的肥料。鉀肥一般作基肥施用,也有作葉面噴施的,如磷酸二氫鉀,作基肥時應點穴施用,將鉀肥施於穴底,上面覆土層後再放薯種後蓋土,也可在薯種穴旁施用,如用草木灰作基肥就可將薯种放在一起就可以覆土生長了。在葉面進行鉀肥噴施的,可結合澆水或除蟲進行,一般選擇在花期前進行施用,施用要嚴格按濃度配比進行,以免因施肥而損傷葉片。土豆是跨年生或一年生植物,土豆播種後,只要溫溼度適宜一具生產條件,地上部份雖然未生長出來,地下子薯便開始生長,因此追肥培土工作就很重要,同時在開花中後期也要注意抹花儲存養分工作,及時抹去花系,以利養分向地下球莖轉移,促進土豆生長增產。








進士河神


硫酸鉀是馬鈴薯最好的鉀肥。它不含氯。馬鈴薯對氯粒子敏感,會對馬鈴薯產生危害。所以氯化鉀含氯,不適合種馬鈴薯。

農家肥中象草木灰和燒炕的炕土也含鉀高,適合種馬鈴薯。

施用方法,開春播種馬鈴薯前,將糞土和硫酸鉀撒於地面,然後深翻到土壤裡。也可用鏇耕機深鏇。耙磨整平。地膜種植的起壟鋪膜。不輔膜的可用溝播或穴播種植。出苗根據墒情追施氮肥。





黎晨61


馬鈴薯是喜鉀作物,在平衡施肥中要特別重視鉀肥的施用。同時,不宜施用過多的含氯肥料,如氯化鉀,應選用硫酸鉀,否則會影響馬鈴薯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