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在外地上大一,为什么家长每次在车站送行他都不回头看父母最后一眼?这是个什么心理?

暖手茶


因为在这个阶段,他的心里只有远方与梦想。对家乡或者亲人离别没有感觉或者概念。

在这个年龄段的人,对家乡是没有概念的,心中有的是远方与向往。

作为父母是不忍心或者说不舍得自己的孩子离开自己,害怕孩子自己无法照顾自己,当然也希望孩子像自己一样不舍得自己,但事实却是:孩子着急去往远方,去逃离家乡。

当孩子某一天突然出现了家乡这一概念的时候,他就会开始意识到,自己对家乡、对家人的思念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深刻。

这个时候家乡一般都是存在自己的思念与记忆中,现实生活中的家乡可能只有冬季。

孩子上大一,应该是刚离开家乡去外地求学,正是看向远方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这些行为是很正常的。

身在他乡,随着年龄或者社会经历的增加,故乡的概念就会慢慢的浮现,当故乡概念出现之后,再送别的时候,就会有强烈的离别情感。

以前看到过一句话:长大后,离别都是一次小小的死亡。

一个人的长大往往是从离别故乡开始的,在年少时,故乡是每个人都想逃离的地方,最后却是自己最思念的地方,故乡是一个想回却回不去,但却一直存在自己的记忆中的地方。


心理学充电时间


记得一次坐公交,遇到一位父亲,突然忍不住哭了起来。当时车上有许多家长,大家就一起安慰他,询问原因,他难为情地说:刚才我走的时候心理挺难受,担心孩子不适应,可是她一点不难受,很高兴地走开了。


也许有的人认为孩子是不想让家长看到自己难过,我倒是认为我们有点“自作多情”了。

我们现在对孩子管束太多了,没完没了的担心,没完没了的安排,没完没了的啰嗦,总以为孩子离不开自己,总以为孩子离开自己会生活不好,殊不知在孩子眼里你们是在剥夺剥夺他们成长的权利。

孩子需要长大、渴望长大、渴望独立、愿意离开父母的庇护,我认为应该是个好事情,反倒没有勇气离开家庭的孩子更让人担心。

所谓成长,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修行。


妈咪老师


其实我们年少时总向往远方,不在意流浪,心不愿意留在家里,这是个好现象。这是能长大的。如果最年轻时都不愿意离开父母,一辈子贴着父母,那什么时候能长大啊?我18岁时就想离开父母,但我爸阻止了我。本来应该长大的,因为被亲情绑架,反而退回为婴儿状态,不能自理,继续依赖父母的照顾。毕业时突然转换态度,要求我赚钱给他。我一下子发现,原来他不许我离开,也不许我继续当孩子,而是希望我一辈子当他的小奴隶?这就是不会反叛父母的悲哀。他们永远绑着你,用亲情绑着你,就算结婚生子了,也一辈子不准分开,直到他们死了。想独立?想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除非他们死了。有什么好留恋的呢?如果他们不是出于自己对你的需要,根本不会有那么多“为你好”。一切都是自私的出发点。嘴上说着:我就当没生你这个女儿!他们真做的到吗?还不是哭哭啼啼的跑去亲戚那里告状?没有女儿了,你哭什么?还不是天天惦记着?她18岁了,成人了,正是出去闯荡的时候,识趣的话就给点钱,任她自己决定生活,不要天天问她在干嘛。如果不给钱,就别管她自己去赚钱,她去打拼自己的人生,不要过早去索取,更不要横加阻拦,没事作个没完没了,生怕她这,怕她那,担心这,担心那。如果她遇到困难她会求助的,根本不需要你担心。如果她不开口,她就是想自己扛,你乖乖退出就好了。这不是什么错误,这是年龄所决定的。并不是你四十多了你的就都是对的,她十几岁就肯定是错的。不是你老所以你都对。小孩子为什么都想长大啊,因为大人经常骗人而且欺负人,不会尊重别人?等长大了又都装嫩,不愿意接受自己的真实年龄?因为大人当的太辛苦了,还是当小孩轻松啊!所以心态年轻就是指,没那么多沉重,很轻松,很开心。而衰老则是,心思重,心事多,担惊受怕,越发封闭,害怕孤独,活在回忆里。你不理解孩子不回头,说明你心态老了,害怕被孩子抛弃。


葱咸妹妹


我没孩子,体会不到父母的心情,但是我记得我大一的时候,我爸爸和姑父送我去重庆,他们走的时候我也忘记看他们一眼。


大一?每次送?多次送他去上学,可能只是习惯性的往前走。我父母和亲朋几乎没送过我,偶尔送的时候确实是忘记回头说谢谢,有时候是觉得心里面有就行,嘴上没,也不用太奇怪。


看你儿子的性格吧,应该属于内向性格,就是做多说少,这样的话,可能会少很多交流,送行也好,平时也吧,其实他的表现应该是差不多的。也有孩子是觉得自己长大了,不需要送行。女孩子的话,不管应不应该,忙不忙,父母都要主动接送,见面方知平安。男孩子的话,第一次送他,就是带他认路一般,后面就不用送,他自己会学着长大,也必须长大,独自去别的地方生活。


也不用太担心,没什么问题,很正常。也有可能是他在回头看你的时候,发现你已不再人群中。一个大一的孩子去远方,有自己的担忧,也有自己的期待,默默关注着就好。


有骨有度



健康是天大


每次父亲母亲送我,我都不哭反而是笑着,不是不哭,是不敢,因为他她们已经是很伤心,在流泪了,我若哭了怕他她们更受不了,当坐上车她们看不到,被东西遮挡住有的时候,迅速擦干眼泪,再把头探出窗户尽量笑的灿烂,所以每次不准父母去车站亲送我,可是阻拦不住,他她们会偷偷来,偷偷躲着偷看你,被你发现了还不好意思,但是马上就是眼泪。有几次不准父母亲送我去车站,借口是天太冷,可是,他她们会有各种理由,不是提前把手机充电器藏起来,就是把你什么你不要的丢弃的东西,而且是没打招呼就飞一般赶来车站给你送来……😔


飞絮153482398


从学生时代过来的,从孩子角度看问题可能是不同感觉。

大学时代是个脱离父母管教,可以学习可以恋爱可以兼职,一切都是自己做主。

这是的心态不在是寒窗苦读一心只有考试那一种任务,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生活,有很多的选择。

当孩子能形成自主选择和抉择的时候,作为家长应该很开心。不应该再是管家式或决策者角色来对待孩子,更多应该把天平对中间靠拢,让孩子和你平起平坐遵循他/她的意见。

家长应该从决策者的地位逐步向谏言者角色转变,尊重孩子和孩子形成定期的沟通。

回到正题:家长去车站送孩子,孩子不回头情况。

可能1是孩子还在成长阶段,还不是很懂父母的爱和深切的关心。有些孩子可能是一种被溺爱,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就是不好表现。爱是一种付出,爱是一种牺牲应该被尊重需要对孩子表达出来。

可能2是孩子比较腼腆或内向,不希望被同学或朋友认出自己的父母。这样的心理情况其实不必太在意,当大学生活逐步的适应,开始接触多彩的大学生活,必回消失。大学还是能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的。

在读大学的孩子教育和引导需要家长改变方法,调整以前那种管教方法,应该尝试平等的去对话和沟通。大学成长的良师益友很多,很多家长在这个里面占比很小,因为不知道怎么去关爱和影响孩子。

建议可以看看一些关于教育书籍,或形成定期沟通平台,比如书信或邮箱。龙应台三部曲其中一部《亲爱的安德烈》可以看看。



大嘴笔记



不吃窝边草小刘


当年送孩子上大学,到了学校自己往回返孩子送我上车时,心里特难受,我也看出他也不好受,但我们两人都没表现出来。在回家的火车上遇到一个大姐,跟我说她是内蒙的送女儿来大连上大学,从小未离开过,说着放声大哭起来,周围人们都劝,我也劝她,其实我心里比她还难受。不过现在好了,孩子学有所成,,大人心里得到安慰。


天道酬勤19868


我不知道你们是什么感受,我的确每次从家里走,是不会回头看我妈最后一眼的,是因为我不敢看,因为我回头的那一瞬间眼泪马上就要出来了,真的控制不住,我怕我妈也控制不住......所以都是变过安检边流眼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