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里有一种清流,叫做来自东北的倔强

谭卓 | 娱乐圈里有一种清流,叫做来自东北的倔强

很多人是在2018年才知道“谭卓”这个名字的。

2018年,一部《我不是药神》不仅票房30亿收入,更让人们记住了那个电影中高冷、率性、却也充满无奈、心酸的患儿母亲刘思慧;

而另一部宫斗大剧《延禧攻略》里骄横跋扈的高贵妃,更是被谭卓演出了坏人的新高度,让人对她又恨又怕又同情;

除此之外在由日本导演岩井俊二执导的爱情片《你好,之华中》中,谭卓饰演了纪宏。

头条人物对谭卓采访时说,2018年她演出的作品呈井喷式上映。

是啊,而且这一年还是谭卓的本命年。

~ 1 ~

原生家庭

谭卓,1983年出生于吉林。

谭卓从小的家庭环境优越,母亲从过政、经过商、做过老师,也自己做过生意。

~ 2 ~

成长经历

谭卓从小性格很有东北人的特色,经常打架。

因为家里没人看管她,谭卓五岁就上了小学。虽然那时候她人长的瘦瘦小小,但如果有人欺负她的朋友,她就会把欺负人的人拦住,给他们一顿打。

谭卓回忆说:自己小时候性格特别烈、火气也大,有点打架不要命的劲头,一出手就特别重。现在有时候想想,都会觉得很后怕。

学生时代的她,纪律不好,有门不走一定要跳窗户,动不动就把学校里的花揪了,学校的葡萄也经常被她摘了,就连埋在地里还没长大的土豆都没逃过她的“魔掌”,她的好奇心很强,在学校各种搞破坏,不安分守己,经常被老师罚站。

学习方面,她也不是那种乖乖女,不爱写作业。如果老师盯着她学,她能考全年级第一名,但是如果老师不盯着了,她就考的不好。

谭卓的整个童年经历都十分奔波。小学换了3个学校,初中换了3所,高中也换了2所,都分属不同的城市。用她自己的话说,真是见多识广、阅人无数,虽然辗转奔波,但人生的风景也因此变得与众不同。

谭卓的妈妈对谭卓是十分宽容的,她从不要求谭卓要有好的学习成绩,妈妈非常的宠爱她。谭卓从小也没挨过打,就算不写作业,妈妈发现了,也不会像其他家长那样教训他。

进入青春期后的谭卓,开始迷上了写作,并显示出天赋。于是妈妈就买很多书给她看,各种风格的书都有,从张爱玲、三毛到《一千零一夜》、《希腊古典神话》。

读艺校的时候,谭卓不喜欢别人碰她的东西,宿舍一共8个人,一开始7个人都不跟她玩。

在同龄女孩中,谭卓总是走在前沿的,她果敢又大胆,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和尝试的冲动。住校时,她是宿舍第一个买内衣的人,那时候宿舍其他女生还在穿背心,她买了各种颜色好看的内衣,给宿舍的女生们展示;刚开始流行女孩洗澡时用的护理液,她也是最先买的人。

~ 3 ~

高起点,开启演绎事业

1998年,谭卓考到了河北的一所艺术学校,学习播音主持。三年的在校生活,培养了她在播音、台词等方面的专业素养,也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基础。

2001年6月,谭卓艺校毕业,当时就业形势非常好,很多毕业生都被分配到各地市的电视台、电台。谭卓则只短暂的从事了播音主持工作就离开了。谭卓回忆说“我不能忍受每天坐在一样的摄像机前,说同样的开场白。”于是她开始寻找自由度更大、变化更丰富的工作。

和很多艺人一样,谭卓进入演艺圈当也是十分偶然的。当时谭卓陪一名男性朋友去试镜,结果她的男性朋友试镜没成功,反而是她被导演相中,从此开始了演绎行业。

2009年,谭卓成了娄烨电影《春风沉醉的夜晚》的女主角。另外两个男主演,是后来成为娄烨御用男主角的秦昊,和改行当导演的陈思诚。

谭卓回忆说“当时娄烨的副导演在我们公司,有一次他回公司时,我的经纪人对我说,拍个照给导演看吧,结果娄烨看到后,很喜欢我那种不化妆的感觉,就说见一下,然后我就去了。第二天见面了,娄烨跟我聊了聊,就决定用我了。”

凭借在这部电影里的出色表演,谭卓入围了第62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

第一次站在戛纳的红毯上,面对闪花双眼的聚光灯和镜头,她只会一个劲儿地傻笑。入行第三年,25岁,她就站到了世界顶级的电影盛会上,和世界级的顶尖女演员参加角逐。在同辈的中国女演员里,她是唯一。在为数不多入围过戛纳最佳女演员的华人演员里,她也是最年轻的。

这样的起点不能说不高。

~ 4 ~

一个不愿意承认自己是艺人的演员

入围戛纳归来,如果乘胜追击,谭卓恐怕和同时期出道的“两冰一汤”可以一较高下。当所有人都以为她会成为下一个大制作的主角,即将迎来事业巅峰的时候,她却一个华丽的转身去拍了文艺片了。

谭卓曾:“我没把自己当艺人,只是一个个体演员。我演电影也没有原则,也考虑过一些商业戏,可以保证自己的收入,但我觉得还是不能委屈自己。我觉得我做这些事起码要做到这样一点:做完之后,明天再看是否会觉得后悔?如果你今天知道你明天会后悔,你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选择?”

谭卓的经纪人这样评价谭卓:“她不善于经营自己。那两年,她觉得自己不想成为大明星,做一名跟别人都不一样的女演员就够了,她觉得那样很酷。”

谭卓坦言:“也许是因为我没有大红大紫的欲望。我从小到大都这么顺,想做的事情都很容易就实现了,我对那些东西没概念。相反,我对自己没有尝试过的作品风格更有强烈的企图心。”

于是在开了一个这样高起点的头之后,接下来近10年时间,谭卓一直默默无闻。她所接拍的剧本,几乎都是小成本制作,而且每一个形象都很有特点,相互之间却又相去甚远。从《hello!树先生》、到《山上有棵圣诞树》、再到《小荷》,每一部戏的导演都个性鲜明、风格迥异。

2012年,赖声川舞台剧《如梦之梦》来大陆首演选角。这部华语地区最重要的舞台剧,可以说是众星云集。首演的名单包括许晴、李宇春、胡歌、金士杰等大牌明星。谭卓经纪人将谭卓的资料发给了赖声川。几天后,谭卓收到了《如梦之梦》剧组的邮件邀请。

“邮件里说,我将出演年轻时代的顾香兰。那时没看过这部剧,也没看剧本,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角色。看到了剧本之后,压力骤然加大了。原来她是一个如此重要的人物。”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谭卓一度陷入抑郁,她每天不断的背台词、酝酿情绪,整个人都变成了戏剧中的人物。

如今这场话剧已经开始了第六年的世界巡演。在接受“头条人物”采访的时候,谭卓说,演戏的时候,自己不知不觉就变成了戏中的人物,而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即使戏演完了,她还不能走出那个人物的设定,可见入戏之深、用心之切。

多年来,谭卓出演的电影电视乃至话剧,数量都不多,但每一部都踏踏实实。在谭卓的眼中,当演员的任务,不是赚钱。

谭卓说:“钱?我不缺钱,也没有什么需要花大钱的地方。我自己的工作收入足够了,平时又有各种朋友送这送那的,生活也挺富裕。”

~ 5 ~

美国1年

2015年,谭卓做出了一个决定,带着对生命的重新认知,她去了美国。

从谭卓出道当演员,母亲就一直跟在身边照顾,吃穿用度什么都不用她操心,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谭卓,每到一处都出手大方,在剧组里她就是一个移动粮仓、各种外卖吃的,她按照人头的给大家置办,哪怕场地不允许带食物,保安检查,经纪人都要提前准备好环保袋,替她掩饰过关。

谭卓说:“在《如梦之梦》里演王先生的闫楠,跟我是很好的朋友,有天他突然对我说,谭卓其实你有公主病。我当时很诧异。因为我不喜欢这种女孩儿。我从来没有想到这样的词会用在我身上。我就回家问我妈,我说妈我有公主病吗?我妈说,你有。我就想看看,把自己扔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每天花特别少的钱,到底能不能生活下去。”于是,她去了美国,每天只允许自己花10美元。

在美国1年的独自生活,她住在纽约、每天坐地铁去学语言、学表演。这些经历让她褪去了浮躁、焦虑的外壳,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谭卓说:“每天基本上就是上学,没有其他事情。还有作业,每天下课坐地铁到家已经特别晚,就要马上睡觉,第二天一早起来,冲上地铁找个座位,在腿上摊开作业就开始写。争取到学校之前写完。所以周六一定要睡足觉,起来了就拿衣服床单出去洗。”

美国归来之后,2017年,谭卓出演了《暴裂无声》中的主人公张保民的妻子翠霞,这个角色虽然戏份不多,但却被谭卓演活了。她把一个常年卧病在床的农村妇女,唯一的儿子失踪,丈夫找儿子却被打的心痛和无奈,用她炸裂的演技全部精准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 6 ~

外冷内热的性格

有很多人说谭卓很高冷,看上去难以接近。

然而在《我不是药神》里,那个被保安拽着头发,还要用椅子直接抡起来打人的女人,她不是刘思慧,那才是真实的谭卓,她的性格不是高冷,是倔强、猛烈和酷。

2010年去金马奖,李冰冰的经纪人纪翔见了谭卓的印象是“感觉很难接近,很骄傲”。五年后《如梦》剧场两人再见面,细聊之后他才发现,原来谭卓性格还挺讨喜。

谭卓对这种误解,从不刻意掩饰,她甚至表示理解:

“我从小时性格就很古怪,谁也不喜欢,也不跟人说话,天天撅着嘴仰着脸,这看不惯那看不惯。如今回想起来,有点不好意思。我特别拉得下脸,不管你是谁,只要说话让我不高兴了,咔嚓脸就掉下来,怎么伤害你就怎么说,一定带着刀子挖你。”

“也许是因为我看起来有些冷,公众面前很少说话,喜欢拍文艺片,也不为自己做任何解释,所以容易给人这种错觉。上学时老师也老跟我妈说我太骄傲了。这是历史遗留问题。”

但对待朋友,谭卓却总是不遗余力的给予帮助。

电影圈里的很多人都接受过她的帮助。很多年轻人想拍电影,缺钱缺人缺资源,她都会热心帮忙,最后,圈内流传一句话:“想拍文艺片,去找谭卓老师。”

~ 7 ~

素一说

谭卓在接受“头条人物”的采访时,谈到了徐峥,她对徐峥的评价是一个“宝藏男孩”。谭卓说:“徐峥虽然人到中年,但是像个大男孩,依然有追求,不放松自己,也不放过自己。作为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人,他对这个行业的责任感、使命感,是一种荣光,他的荣光也是我们的幸运。”

谭卓还谈到电影《我不是药神》,她说:“《我不是药神》是我向往的那种作品,我觉得我是那种热血青年,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贡献一些力量,世界可以变得更好。”

从这段采访中,我们看得出谭卓对演员职业和演电影这件事的态度。

和同样来自东北的歌手李健( )一样,谭卓是务实的,低调的。这样的娱乐圈中的清流之所以会看上去如此的特立独行,是因为他们骨子里都有一份东北人特有的倔强。

和谭卓一起演话剧的许晴对谭卓的评价是“挺较真、挺轴的,非常纯粹。”

谭卓早早就认识到,名利是把双刃剑,顺其自然是正能量,但若想强求,会伤害自己。她爱惜自己的羽毛,不过渡曝光自己。她珍惜每一片羽翼,不做无谓的消耗。

拍戏之余,谭卓享受作为一个普通人所有的生活乐趣,逛超市、看展览、全家出游。她不喜欢化妆,觉得素颜的样子最美,看展览时被认出来也特别坦然,“我不认为有任何一个妆可以把人变得更美,都会把人原本的生动和灵性掩盖住。”

别的演员恨不得一年拍十个月的戏。谭卓不能,“那样我就死了!我的灵魂会失去水分,所以必须得空出一段时间。”生活对谭卓非常重要,演戏只是她人生中的一部分,“我还有家人、朋友,自己的生活、旅行、吃喝拉撒,这些共同充斥着我的人生,每个都很重要。”

也难怪谭卓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个艺人,她是踏踏实实的把演戏这件事当成了一个爱好和工作,让自己活的更真实、更自然。而没有了做艺人的光环、人设、包袱,谭卓的人生也过的坦然、舒适。

在娱乐圈、在名利场,能拥有这样的疏离感和专注,只做自己喜欢的事,保有初心,这样的人恐怕已不多,而我们希望这样的谭卓能继续任性下去。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