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攝影作品的“審美泛化”?

魂之海洋


一、文章論述

所謂攝影作品的審美“泛化”,也就是攝影的作品多少年來沒有突破和創新,“同質化”的攝影作品“氾濫成災”到處都是,給人以“審美疲勞”,不受讀者歡迎,更不會受到攝影專家評委的青睞。攝影作品的“同質化”已成為攝影的普遍現象。

中國這個攝影大軍發展迅速,目前攝影活動也多如牛毛,甚至於幾百人拍同一個題材,同一個內容,同一個現場,同一個環境,同一個主題。作品千篇一律,哪有創新可言。每一次攝影活動,就像蒼蠅一樣亂哄哄的,拍攝的圖片幾乎是一模一樣。這就是“同質化”的攝影圖片,也未必稱得上攝影作品。

二、所以說,在中國這樣的攝影現像中,談不上什麼攝影個性和風格,更談不上什麼攝影流派。這是中國攝影的怪圈,中國攝影的方向向何處去?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福建的霞浦,元陽的梯田,以及草原的壩上。每到攝影季節,應該是人山人海頗為壯觀。人云亦云,攝影作品很難突破創新,很難給人眼前一亮。要麼你就突破重重封鎖具有高超的攝影技藝和最高的審美境界,從攝影界脫穎而出,創作出讓人內心佩服的攝影作品。否則,當人們看到這三個地方,拍攝的攝影作品還是非常一般的時候,攝影作品是讓人審美疲勞的,是讓人乏味的。

三、我們希望能出現像安塞爾-亞當斯,愛德華-韋斯頓,優素福-卡什,羅伯特-卡帕,埃蒂維-佈列松,以及中國的謝海龍,他們也可能一生只拍一個題材內容,具有個人的特徵和攝影風格,反映一個時代的主題,攝影作品能夠穿越時空。






攝影家趙許生


“數繪攝影”藝術風格,是通過數碼後期調整與多重曝光攝影圖像,並融合繪畫視覺表現而形成的攝影藝術語言。它以攝影為媒介進行藝術表達,綜合了觀念藝術、波普藝術、達達主義、抽象表現主義等當代藝術思想精髓。數繪攝影在脫離攝影客觀記錄特性要求的束縛的同時,融入繪畫性元素,猶如中國傳統藝術中的大寫意,酣暢淋漓,一氣呵成。但卻不拘泥於攝影單一性,它以來自藝術家本源的主觀思考和藝術創作形成了一種新的視覺觀看經驗。

誠然“數繪攝影”的藝術學術價值依然需要研究討論和深入挖掘,但在文化多元化和拍照大眾化背景下,攝影藝術早已超越了光線使感光介質曝光這一過程本身,當代攝影創作急需也非常有必要進行各種新的創作可能性的探討與實踐。我認為,藝術作品中凝結的不僅是藝術家的藝術天賦和專業素養,還體現著藝術家對生活的時代所具有的文化與歷史責任感。



傅文俊


謝,審美疲勞,絕對多數攝影就是玩,我也是玩。這些人群不可能出現思想流派,能拍清楚,構圖合理就蠻好了。這方面需要大師獨領風騷。比如大眾模特攝影還有所謂私房照片,極少有拍的驚鴻一瞥。我寧願觀看瀏覽風光攝影尤其喜歡大型風光片。也不特別關注模特的千人一態的擺拍,那是人像愛好者的喜愛。有很多驚世佳作可能我沒有機會欣賞到,應該不少。


老自由142062569


購買攝影器材、拍攝地的選擇費用及手機的替代,對暫時沒有更多餘額的年輕人,是一個瓶頸。相反,成為了最缺乏教育一代人的寵兒。他們下過鄉、參加過運動、僵化呆板,即使是個老大學生,那個統招年代的大學教育,也與今日之高教不可同日而語。自然是創意的短板,更因文化藝術認知上的不足,對自己的攝影作品固步自封、獨芳自賞了(回答者有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的,並沒有跳出題主的質疑)。那麼,人云亦云,沒什麼見解獨到的攝影產品,就氾濫的俗不可耐了。


瑞錦贏升


大量的前期大量的後期己經使得攝影失去了它的本質----記錄真實的瞬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