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文 感恩養育——憶父母

陽春三月悄來臨,冬天的寒意也悄然拭去。隨著陣陣春風的吹拂,吹醒了山河大地,萬物復甦,遍地春意盎然的百蕊爭相綻放。詩情畫意中的清明時節雨紛紛,彷拂又在喚醒人們,踏青掃墓,緬懷已逝先人,追憶思念親人之情的季節即將接踵而至。想念已故多年的父母,心情也越發強烈,心中萌發想寫一篇憶父母的祭文,以此表達對父母的養育之恩和思念之情。夜幕靜思,回憶父母的養育之恩,歷歷在目,幾次泣淚成聲,執筆讚頌父母的恩德。你們德高望重與日月同輝,恩惠情義比海洋深重,我們至親至愛的父母親大人!你們在天堂還好嗎?......!。

我們在這裡虔誠祭祀,緬懷、追念遠去的雙親,羊有跪乳之恩,鴉有返哺之情,兒女未能報答父母養育大恩,心懷愧疚,一世難報,此生難安。

百善孝為先,我們要把感恩寄託在孝字上,才能救贖我們對在世雙親盡孝的缺憾,才能表達我們對故去二老不捨的情懷。沒有父母之辛苦勞累,那有兒女今天的幸福生活?

父母養育我們五兒二女,操勞一生,甘為子牛,拉扯我們長大,歷盡千辛萬苦。父親為養家餬口,不辭勞作,常年戰鬥在煤礦企業,為人誠樸寬厚,工作認真,從普通工人晉升到礦長,為了煤礦事業嘔心瀝血,鞠躬盡瘁,他那挺拔健壯的身軀被生活的擔子壓彎了脊樑,腰身見證了歲月的磨礪和滄桑。母親常年起早貪黑,縫衣補裳,勤儉持家,照顧兒女。常年操持家務,那雙靈巧溫暖的雙手被歲月的繩索縛繞了十指,僵硬的關節見證了終身的勤勞和堅強。父母繼承了先輩們的優良品質,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傳承勤勞樸素,節儉持家的美德。家父祥和厚道,一生平凡,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精神財富,教會我們如何做人做事。家母慈善,溫婉賢淑,勤勞簡樸,相夫教子,充滿對兒女美好未來的期盼。我排行老七,從小就在父母的疼愛中和姐姐、哥哥的呵護下成長,年滿十八歲的我,在父母的教導下,送子參軍,報效祖國,為國防事業奉獻十四年的青春歲月,服役期間,最疼愛我的姥姥因病去世和慈祥的母親住院動手術,都沒有告知,怕我思想波動影響部隊工作。九一年就在我上軍校的第一年,母親病重住院,家人依然沒有通知我,父親和姐姐、哥哥承擔起籌集資金為母親治病的重擔,病床前輪流值班精心護理。母親在生命彌留之際,昏迷不醒中,口中不停的唸叨著我的乳名。家人焦急萬分,通知我擔心影響學習和訓練,給部隊添麻煩,不通知我母親病危時日不多,實在兩難抉擇。好在上天有眼,護佑母親等到我軍校放寒假回家,正當我興高采烈歸心似箭地回到家中,向父母彙報想家之情時,家中卻找不到日夜想念的母親,父親叫著我的乳名說:你的母親,生病住院已半年多,去看看她吧?我當時大腦一片空白,呆立在哪!不知所措,不敢相信我的耳朵,等我回過神來,放下行囊,箭步般跑向醫院。當我看到消瘦憔悴的母親躺在病床上,我的眼淚奪眶而出,半蹲在床前,抓住母親的手,泣不成聲,大聲喊著母親,母親似乎聽到我的到來,微微睜開雙眼看著我,無力開口說話,嘴角動了一下,好像在說:“兒啊!回來了!”自此,慈祥的母親,為兒女操勞一生的母親與我們陰陽相隔。

父母生前,把七個兒女視為手心手背都是肉,兒子姑娘無二樣,盡最大努力給我們創造了生活和讀書條件,父母德高望重,正直善良,一生與人為善,與親友以誠相待,與鄰里和睦相處,子女成家立業家庭負擔逐漸減輕,經濟條件逐漸改善之時,就在你們的子孫一個一個長大成人,學業事業有所成就之時,就在你們應該享受兒孫繞膝,頤養天年之時,怎麼也沒有料到天有不測風雲,母親因病駕鶴西去,千呼萬喚,再也聽不到你的親切回答,含辛茹苦善慈母親永遠的離開了我們。別人寬慰我們說是你修的好,走得輕鬆安祥,但我們捶胸頓足,痛心疾首,肝腸寸斷,悔啊!你的離去成了我們揮之不去的濃濃憂傷,抱恨終身。母親的離去讓與之相濡以沫、相敬如賓的父親精神崩潰,但為了兒女把悲傷藏在心底,以一人之肩,承生活之重擔,為家庭操勞終生。春夏秋冬,暑來寒往,一晃幾年過去,父親追尋他相伴終身的摯愛共赴天國,陰陽永隔。

雖然天路幽險遙遠,但對父母的思眷依舊,懷念永遠,雖世途天涯無際,但願父母的恩惠永澤,護佑永蔭,在這溫暖春天的清明吉日,在墓前,共同祭奠在天國的父母親大人!山高海深的養育之恩無以回報,我們歉疚的心無處安放,教育子孫做人要忠孝明理,以此表達我們對恩德無量父母深深的祈禱和無盡的懷念,兒女子孫將傳承父母美德,永遠謹記血濃於水,相互關愛,珍惜手足之情,家庭和睦,立業興家,克勤克儉,克己恭人,於人懷感恩之心,於事不怨天尤人,唯自強不息,努力向上,做於社會有用之人,光耀門楣,告慰父母親大人在天之靈。

七子:劉新安 泣淚撰文

2019年3月28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