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巨星弗萊迪:只要活得精彩,我不在乎活多久


搖滾巨星弗萊迪:只要活得精彩,我不在乎活多久


2019年年初,第91界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桂冠,被名不見經傳的演員拉米·馬雷克摘得。馬雷克憑什麼能獲得小金人呢?其實,他這次能獲獎,除了演技精湛外,還得益於他所扮演的角色。

在傳記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裡,馬雷克扮演英國皇后樂隊的主唱、搖滾巨星弗萊迪·摩克瑞。這個角色自帶名人效應,為馬雷克加分不少。而這部電影,也讓昔日的搖滾巨星弗萊迪時隔半個世紀後,再次走進大眾視野。

搖滾巨星弗萊迪:只要活得精彩,我不在乎活多久

01搖滾巨星的華麗一生

皇后樂隊是全球最著名的搖滾樂隊之一,20世紀80年代紅極一時,主唱弗萊迪·摩克瑞是樂隊的靈魂人物。他被稱為“英國的第一位亞裔搖滾巨星”。即便他去世多年後,他的名字仍是各種著名榜單的常客。

2002年,入選在BBC評選的“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

2006年,入選《時代週刊》“過去60年間最有影響力的亞裔英雄”;

2005年,入選美國電視臺MTV2史上最偉大的男性歌手;

2008年,入選《滾石雜誌》“100名史上最偉大的歌手”。

弗萊迪不僅是一名傑出的歌手,更是一名了不起的音樂家。他曾為皇后樂寫下許多傳世作品,比如《波希米亞狂想曲》《我們是冠軍》等,樂隊正是由於他的加入,才一步步走向輝煌。

那麼,弗萊迪是怎麼進入音樂世界的呢?1946年,弗萊迪出生在坦桑尼亞桑給巴爾,童年時代成長於印度,成年定居英國。最初,弗萊迪只是一名機場搬運工,機緣巧合之下,加入了一支酒吧駐場樂隊,併成為主唱。很快,弗萊迪就憑藉非凡的才華和獨特的個人魅力成為樂隊老大。在他的強烈要求下,樂隊從“微笑”更名為“皇后”,弗萊迪本人還親自設計了樂隊徽章。不久,皇后樂隊就走出英國,走向了世界。

皇后樂隊以華麗搖滾風格著稱。而弗萊迪的舞臺風格更是別具特色,有人將他的風格總結為:“風騷的走位,精簡的裝備(他演唱時經常赤裸上身,或者只穿短褲),自信的表情,還有那鮮豔的紅領巾(他有時會圍一個紅色的小圍巾)。”

1985年,“Live Aid”的現場,弗萊迪梳著大背頭,穿著白色背心,手持麥克風,在舞臺上演唱了經典名曲《我們是冠軍》。歌詞是:

我已付出了代價

一次又一次

我服了刑

但沒有犯罪

我犯過了一些嚴重的錯誤

我自作自受

但我都熬過來了

我要繼續

我們是冠軍,我的朋友們

我們會一直戰鬥到最後

我們是冠軍

……

我鞠躬謝幕

將落下帷幕

你們給我帶來名譽和財富

和隨之而來的一切

我感謝你們

這首歌是弗萊迪的人生獨白,歌聲中有痛苦,有抗爭,更有感恩。弗萊迪說:“只要活得精彩,我不在乎活多久。”1991年,年僅45歲的弗萊迪因艾滋病去世。

英國作家萊斯利-安·瓊斯寫過一部關於弗萊迪的傳記。在書的推薦語裡,英國權威媒體《每日電訊報》稱,“弗萊迪·摩克瑞度過了盛大、前衛、多姿多彩的一生。”

搖滾巨星弗萊迪:只要活得精彩,我不在乎活多久

02外表的狂野不羈,難掩內心的孤獨和絕望

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基本還原了弗萊迪的傳奇人生。影片中有兩個片段,讓我印象深刻。

片段一:深夜拉燈

弗萊迪向瑪麗坦白自己的性取向後,兩人和平分手。隨後,瑪麗搬去對面的樓上居住。他們不常見面,但仍能透過各自的窗戶隔空相望。

一天晚上,百無聊賴的弗萊迪打電話給瑪麗,請求她在窗戶邊看著他,瑪麗照做了。兩人一邊對望,一邊開臺燈關臺燈,像是在隔空發密碼。不久後,瑪麗搬走。一天深夜,弗萊迪再次來到那個房間,一邊凝望斜對角的黑窗戶,一邊獨自開燈關燈。這一次,再也沒有人回應他了,巨大的孤獨感幾乎要將他吞沒。

自從瑪麗搬走後,弗萊迪的情感生活越來越墮落,這也為他日後患上艾滋病埋下了伏筆。

片段二,雨中互訴衷腸

一天深夜,下著瓢潑大雨,瑪麗突然來到弗萊迪家中。她說自己夢到弗萊迪出了事,所以趕緊過來看看他。

當瑪麗要走時,弗萊迪追了出來。大雨中,兩人進行了一番長談。此時,弗萊迪才發現經紀人兼男友保羅一直在利用他,他憤怒又悲傷,像一個無助的孩子,任淚水緩緩落下。

這時,瑪麗盯著弗萊迪的眼睛說:“不管怎麼樣,有很多人愛著你,我、布萊恩(樂隊成員)、迪肯(樂隊成員)、羅傑(樂隊成員),我們都愛著你。”

這兩個片段深深打動了我。這時的弗萊迪,不再是舞臺上那個光彩奪目的搖滾巨星,而是一個敏感、脆弱,無助的人。瑪麗是弗萊迪一生的摯友,也是世界上最懂他的人,他們最初是情人,分開後卻建立了勝似親人的關係。所以,弗萊迪對瑪麗非常信任和依賴。當瑪麗乘坐出租車離去後,他徹底絕望了。此後,他在縱慾之路上一去不回頭,心也一點點死去。

搖滾巨星弗萊迪:只要活得精彩,我不在乎活多久

03拼盡全力演唱,只為成為“想成為的人”

弗萊迪身上存在著雙重反差。第一重反差是,舞臺上霸氣風騷,生活中卻羞澀內向。連他本人都說:“當我在表演時我很外放,但內心裡其實是一個徹底不同的人。”第二重反差是,外形健碩有力,還留著小鬍子,卻不愛美女愛帥哥。

那麼,舞臺上的他和舞臺下的他,哪一個才是真實的弗萊迪呢?也許都是,又都不是。

弗萊迪身上的強烈反差,源於他對自我身份的不認同。而這種不認同,與他早年的經歷有關。

弗萊迪的前半生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他生於坦桑尼亞桑給巴爾,成長於印度,後來,又跟父母定居英國;這種漂泊動盪的生活,讓他從小就很沒有安全感;

名字是一個人和他的家族的聯結象徵,也是一個人是對原生家庭的認同。成年後,弗萊迪將自己的名字從法魯克改為弗萊迪。改名字這個舉動,背後蘊含著他對自己家族的不認同;

弗萊迪全家都信仰襖教,這是一種流行於古代波斯及中亞的宗教。而弗萊迪卻對信襖教不屑一顧。在這個家庭裡,他猶如異類。

無論在社會上,還是在家庭裡,弗萊迪都找不到歸屬感。唯有創作和歌唱時,他才能找到歸屬感,那時的他非常自信。在音樂世界裡,他是真正的王者。

弗萊迪去世多年後,瑪麗回憶說,剛認識弗萊迪時,“他非常自信,而我從來都不自信。我們慢慢在一起了,我喜歡他,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瑪麗所說的“那個時候”,正是弗萊迪剛加入皇后樂隊時。

影片中,皇后樂隊剛出道時,弗萊迪深情地說:“給那麼多人唱歌是什麼感覺?當我看到他們在認真聽我唱歌,被我的歌感染時,我就成了我一直想成為的那個人。我無所畏懼。”弗萊迪非常渴望大眾的認可,大眾的認可是他自信的來源,也是他的自我拯救方式。

也正因為如此,皇后樂隊的最大特色之一,是與歌迷的積極互動。舞臺上,弗萊迪揮汗如雨,性感霸氣;舞臺下,成千上萬名觀眾在他的帶領下集體大合唱,歌唱聲響徹雲霄,無比震撼。那種令人血脈賁張的震撼力,並非每個樂隊都能做到。

搖滾巨星弗萊迪:只要活得精彩,我不在乎活多久

04世俗的成功,並不能帶來真正的快樂

1985年溫布利體育場舉行的 “Live Aid” 演唱會,是弗萊迪的一生中最高光時刻。當時,現場觀眾約72000名,全球15億觀眾通過電視觀看了這場演出。此後數十年中,它一直被公認為是史上最偉大的搖滾樂演出。

當時,與弗萊迪同臺演出的著名歌手大衛·鮑伊說:“在所有演出層次達到戲劇化程度的搖滾歌手中,弗萊迪遠遠超過了其他所有人,他超越了極限。他是一個能將觀眾掌握在手掌心裡的男人。”

然而,世俗的成功並沒能給弗萊迪帶來真正的快樂,他的私生活越來越混亂。影片有這樣一幕,他的前經紀人兼前男友保羅被掃地出門後,很快就向電視臺爆料,稱弗萊迪私生活極其糜爛,每晚都有不同的性伴侶。網上有位皇后樂隊的粉絲說,他看過弗萊迪的傳記,其濫交的程度讓人咋舌。其實,弗萊迪的生活越墮落,說明他內心的痛苦越劇烈。

在《心理的傷,身體知道》這本書裡,心理治療大師露易絲·海說:“一次又一次的研究表明,人們貪食、抽菸、酗酒,並以其他形式逃避現實,以掩蓋焦慮、抑鬱、憤怒或不足的感覺,並逃避他們無法處理的責任。”

此時,掌聲和光環都無法拯救弗萊迪。他如此縱慾,是因為看透了生命的虛無,不願面對命運的殘酷。他曾說:”愛是很難成功的事,也是最容易讓人失望的事。”

對弗萊迪來說,世上唯一的親人就是瑪麗。面對電視鏡頭,他曾說:“我的情人們曾問為什麼他們不能取代瑪麗,很簡單,這是不可能的。瑪麗是我唯一的朋友,我們相信彼此,對我而言這就夠了……她和我經歷了幾乎所有的事情,她一直在那兒陪著我。”

在遺囑中,弗萊迪把豪宅、一半遺產和歌曲版權,都留給了瑪麗,並囑咐瑪麗將他的骨灰安葬在無人知曉的的地方。

搖滾巨星弗萊迪:只要活得精彩,我不在乎活多久

05自我疏離,可以毀掉一個人

聽弗萊迪的歌曲時,常常會被他真摯而有力地聲音所感動。聽著聽著,你會發現,他真的是用生命在演唱,他的歌聲裡,藏著一種撕心裂肺的疼痛感。而這種真實的感覺,對聽眾具有極大的感染力。

弗萊迪的痛苦,源自於他內心的嚴重分裂。他不喜歡現實中的自己,而喜歡舞臺上自己。對,就是那個動作誇張、性感撩人、盡情演唱的自己。

阿蘭·德波頓說:“我們的‘自我’就像一隻漏氣的氣球,需要不斷充入他人的愛戴才能保持形狀,而經不起哪怕是針尖麥芒大的刺傷。”生活中的弗萊迪傷痕累累,舞臺上的他卻風騷霸氣。那才是他真正想活成的模樣。

從心理學上講,弗萊迪在臺上和臺下的巨大反差,是自我疏離的表現。什麼是自我疏離?自我疏離也叫自我失和,指的是一個人從內心深處不接納自己的心理狀態。

自我心理學認為,自我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是在本能獲得滿足,或者沒有獲得滿足的矛盾中,逐步發展起來的。社會、文化、人際關係等,都會對人格形成產生重要影響。在自我形成的過程中,人的內心會有許多衝突。如果這些衝突一直無法化解,人就不可能獲得真正的解脫。

所以,弗萊迪成名後,無論事業多麼輝煌,都不能掩蓋他內心巨大的虛無感。而這種虛無感,正是源自他對真實自我的不認同。於是,自我疏離像看不見的枷鎖一樣,牢牢地捆住弗萊迪,並讓他漸漸窒息。

搖滾巨星弗萊迪:只要活得精彩,我不在乎活多久

06每個人都有兩個“我”,一個是真實自我,一個是虛假自我

李雪說:“看見,是真正的慈悲。”看見,不僅指看見別人,也指看見自己。遺憾的是,生活中,有些人始終看不見真實的自己。

在心理學上,自我分“真實自我”和“虛假自我”兩種。虛假自我是從人格陰影中衍生出來的概念。榮格認為,人人都有人格陰影,比如自私、嫉妒、貪婪等。當一個人刻意迴避人格陰影時,他的真實自我和虛假自我將發生矛盾。當兩者的矛盾發展到極端時,這個人將崩潰。

溫尼科特說,當一個人內心極度不安全時,就會分裂出一個虛假自我。當一個人努力取悅他人時,就隱藏並否認了真實自我,從而導致自我疏離。這樣一來,虛假自我就會對真實自我構成威脅。

弗萊迪成名後,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他狂野的演唱和妖媚的颱風令粉絲為之傾倒。然而,粉絲們可能不知道,他們的偶像正在一步步被虛假自我吞噬。先是失去瑪麗,再遭到前男友背叛,讓弗萊迪內心滿是孤獨和絕望。為了逃避真實的自我,他不惜夜夜笙歌。最終,這種生活也將他推向萬劫不復的境地。

搖滾巨星弗萊迪:只要活得精彩,我不在乎活多久

07想活出自我,就必須看見自己,並接納自己

影片以《波西米亞狂想曲》命名,這首歌曲由弗萊迪親自創作,也是皇后樂隊的代表作之一。樂隊吉他手布賴恩·梅認為,它反映了弗萊迪對於人生的態度。從歌詞中,我們能明顯感受到,在弗萊迪痛苦和掙扎背後,是他對這個世界深深的愛與絕望。

這是真實的人生

還是夢幻一場

身陷困境

無法迴避現實

睜開眼睛

凝視蒼穹

我是個貧苦男孩,我不需任何同情

因為我總是說來就來,說走就走

如果我明天這個時候還沒回來

讓生活繼續吧,就當什麼都沒有發生

太遲了,我的大限到了

再見各位,我得走了

得離開你們去面對真相

我不想死

甚至有時我希望自己從未來到這世上

電閃雷鳴,讓我戰慄

我只想離開,只想馬上離開這裡

一切對我來說,都變得無關緊要了

弗萊迪用一生時間與自己和解,最終都未能如願。這是他的人生悲劇。作為普通人,我們應該怎樣才能與自我和解,並做回真實的自己呢?

心理學認為,一個人想要和自我和解,並最終接納自我,必須要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看到並接受自己的陰暗面。人們往往是由於不願意面對自己的陰暗面,所以才不願意接納自我。

第二,允許自己不完美。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只有看清這一點,才能坦然地面對自己。

第三,勇敢地接納真實的自己,並努力變成更好的自己。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其實問題本身不是問題,怎樣看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對於人來說,認識自己和改變自己,是一輩子的事。我們只有真正認識自己,才能真正解放自己。

有一天,當真實自我和虛假自我相視一笑,握手言和的那一刻,我們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