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委原書記徐光春: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

今天的文明,發軔於昨天;光輝的未來,肇始於現在。輝煌的歷史文化必將激勵河南人民發奮工作,努力創造更加燦爛的明天。

——徐光春

河南省委原書記徐光春: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

開場白

河南歷史悠久,文化厚重。作為一個文化情結深厚、長期從事文化工作的老兵,來河南工作後,中原古老而神奇的歷史文化像磁石一般吸引著我。

在河南的五個春秋裡,隨著對河南歷史文化更全面、更系統、更深入的瞭解,我發現河南有本錢來談文化,河南也有地位來論歷史,並逐漸形成了“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的認識。

河南作為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五千年中華文明史中有三千年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河南歷史曾是中國歷史的主流和濃縮,不僅影響和推動著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而且在今天乃至將來仍然具有巨大的價值。

我用形象的語言“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來概括和評價河南歷史文化在中國歷史文化發展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既是河南歷史時空氣脈之使然,更是河南歷史現實張力之使然;既是回溯歷史長河思考得出的結論,也是立足現實視角透視得出的結論。

河南歷史的地位——至高至上

中原地區長期處於歷史舞臺的中心,和平時期是首善之區,戰亂時期是必爭之地,許多史實在中華文明發展進程中具有標誌性和引領性作用,司馬光所言“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就是生動的寫照。

河南地處九州之中,有“中州”之稱;河南橫跨中國中部黃淮大平原,又有“中原”之謂;河南因大部分地區位於黃河以南,故名“河南”。

數千年來,這一地區的政治安危關乎天下興亡,經濟起伏關乎國家強弱,文化盛衰關乎民族榮辱,在中國歷史進程中發揮著無可比擬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發展的根源性。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人類四大古老文明,無不有其源頭活水。

作為華夏文明的誕生地,河南所孕育的歷史如木之根本、水之淵藪,在中華民族發展史和中華文明史中具有發端和母體的地位。

從中華民族發展史之源看,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三皇五帝”,或者在河南出生和活動,或者在河南建都立業,經過夏商周三代融合,形成了華夏族,成為中華民族主體;由中華人文始祖衍生出的數以千計的姓氏,絕大部分源頭在中原。從中華文明史之源看,學術界關於人類文明形成的標誌,主要有原始農業、城邑、金屬器具、文字以至國家的雛形,最能反映社會組織進化的就是城邑。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夏商周斷代工程都不約而同把重點鎖定在中原,經考古研究後發現,“黃帝”創業活動的重點地域即今靈寶西坡遺址、“禹都陽城”即今登封王城崗城址、“夏啟之居”即今新密新砦遺址、夏代中晚期都城即今偃師二里頭遺址等規模大、等級高的中心城邑都在河南,這些考據都證明,由黃帝開始的5000年文明史,起點就在中原地區。

而中國第一個國家夏出現並發展在為“天下之中”的中原地區,所以“中國”就成為我們國家的稱謂。可以說,中華文明的歷史有多遠,河南歷史就有多遠。

(二)史實的重大性。

中原地區長期處於歷史舞臺的中心,和平時期是首善之區,戰亂時期是必爭之地,許多史實在中華文明發展進程中具有標誌性和引領性作用,司馬光所言“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就是生動的寫照。

五千年文明史中,各路英豪“你方唱罷我登場”,既有決定王朝更迭的重大戰役,也有關乎興衰的重大改革;既有促進民族團結的和親之行,也有廣結萬邦的友好出使;既有為推動經濟發展、加強政治統治開鑿的大運河,也有為促進對外交流開闢的絲綢之路;既有儒釋道法的思想巔峰,也有聞名世界的四大發明,無不濃墨重彩地載入了中華民族的史冊。

這些重大史實,對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意義,不僅左右著中原地區的發展,也事關全國的發展,在中國歷史發展中起著決定性的重大作用。如,大禹臨終時將職位傳給伯益,他的兒子啟出兵殺死伯益並建立夏朝,禪讓制由此被世襲制所替代,“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對歷史發展具有長遠意義,不僅決定著古代中國的發展軌跡,也推動著現代中國的發展歷程,始終成為中華文明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如,出生於上蔡的秦朝宰相李斯所提出並實行的郡縣制,確立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基本的地方政權建制。對歷史興衰具有轉折意義,不僅彰顯著中華文明的繁榮發展,也反映著中華文明的曲折演變。如,北宋的覆亡,使古代中國在世界文明發展競爭中開始逐漸衰落。

回顧中原發展歷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河南歷史在中國歷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原治則天下治、中原興則天下興、中原廢則天下廢。

(三)內容的全面性。

優越的物候和區位條件,長期的中心地位,使中原大地成為古代中國社會萬千氣象的折射鏡,使中原文化成為展示中華文明的萬花筒,也使河南歷史成為中國歷史風雲變幻的大舞臺。

具體說,一是體現在多樣上,涵蓋了人類的起源、物種的發生、社會的演變。從早期的猿人到早期的智人,再到現代人的演進和形成,都在中原大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足印;從將野生植物培育成農作物到將野生動物馴化成家畜,與人類文明密切相關的動植物品種大多最早在中原地區選育成功;從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再到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中原地區最早跨入先進社會形態的大門。二是標示在豐富上,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科技、教育等中國社會歷史發展進程中具有標誌性、關鍵性的重要內容。無論是政權更迭、制度創新,還是新的生產工具、生產技術、產業形態的產生髮展;無論是主流意識形態的形成、藝術品種形式的豐富、科技發明的誕生,還是重要軍事戰爭的發生、軍事理論的孕育和軍事人才的成長,都可以在中原找到典型事件和代表人物。三是反映在完整上,涵蓋了歷朝歷代每個歷史發展階段,是一個完整的社會整體嬗遞體系。中國文明有多長,河南文明就有多長,河南起步、輝煌、鼎盛、衰落、復興的歷史軌跡與中國的歷史軌跡是呈兩條高度正相關的曲線。我們參觀今天的河南博物院,形成的共識就是藏品具有“多、全、土”等特點,“多”就是多種多樣,藏品豐富;“全”就是囊括各個發展階段、各個朝代;“土”就是在河南本地挖掘出土的。

綜上所述,河南歷史縱向發展不斷線,橫向剖析不缺項,是研究中國歷史無可替代的一本重要教材。

(四)影響的深刻性。

數千年來,在河南上演的史劇,上牽江山社稷,下連黎民百姓,既影響著生產方式的變遷、生活方式的沿襲,也影響著上層建築的演進、民族精神的塑造。

一是推動重大政治制度的演進。從諸侯分封制,到郡縣制、路府制度,建都中原的王朝政權,所形成的治國理念和政權架構,為中央集權的封建統治制度奠定了基礎。從夏朝開始的“公田之稅”,歷經宋朝的封建租佃制等數次變革但萬變不離其宗,直到2005年我省在全國率先取消農業稅,再到2006年全國全部取消農業稅,延續數千年的“皇糧國稅”才得以“壽終正寢”。二是推進思想觀念的傳承。在中原厚土產生的深邃思想,如禮義廉恥、仁愛忠信的核心價值觀以及天下大同的文化氣概、天人合一的高遠境界、循道立德的理性品質、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中庸辯證的思維理念等,成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核心和主幹,至今在中華傳統道德中、中華文明精神中仍有著重要地位,被人們和社會廣為接受和傳承。三是影響民間禮俗的沿襲。在中原起源的婚儀、飲食、日常起居、信仰、節令等各個方面的民風民俗,大多沿續至今,通行全國乃至世界華人圈,成為區別於其他民族的重要標籤。周公在洛陽制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等“六禮”,經過演進成為提親、定禮、迎娶等習俗,成為當今主要婚俗。我國傳承已久的九九重陽節就源於河南,被國家定為“老人節”、民間稱為“孝道節”。可見,把河南放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去考量,河南歷史左右乾坤,決定著古代中國的發展方向;跨越時空,影響著現代中國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的變化。

(五)延續的長期性。

自遠古至當今,中原地區雖然戰亂頻仍、歷經磨難、飽受風霜,但河南歷史文化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始終一脈相承、堅韌強固,並且與時俱進、歷久彌新。

一是早期文化譜系不斷。從50萬年前的南召猿人,到新石器時代的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二里崗文化、殷墟文化,形成了完整的發展鏈條,始終自成體系。二是中心地位持續較長。從夏商時期的天下之中,到周、秦、漢、唐等時期與關中地區的互為犄角,再到五代、宋遼時代的輝煌鼎盛,先後有22個王朝定都或遷都於河南,中原地區長時期作為核心區域而存在。即使北宋覆亡以後,政治中心雖經南遷北移,但中原地區作為戰略要地,歷史文化仍以強大的發展慣性、堅韌的生命力不斷向前推進。三是文化傳承綿延不絕。千百年來中原文化不因歷史塵封而失色,不因時代變遷而黯然,始終在創新中傳承、在傳承中創新,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特別是起始於殷商時期在中原形成的甲骨文的文字體系漢字,至今仍是我國傳承文化的載體和工具,但同為著名古文字的埃及聖書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卻早已消失在歷史的塵煙之中。作為支撐中國歷史文化的核心地帶,河南歷史的氣脈一以貫之、傳承不止,也使中國歷史的氣脈生生不息、代代相續。

(六)輻射的廣泛性。

文明的發端地必定是文明的輻射源。中原文明因包容而博採眾長,因開放而不斷創新,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和發展張力。從現代的地域視角來透視中原文明的輻射力,一方面,國內影響範圍大。伴隨著大量中原人南遷、北方少數民族內徙的腳步,以及歷代王朝以中原文化為範本向全國推廣和其他區域族群因仰慕主動學習,中原文明作為先進文明,其基本禮儀規範、道德標準、價值體系、思想觀念、生活習俗等,日漸被全國其他地區的群眾所接受,出現了“中國之禮、並在諸夷”“化民成俗、萬里同風”的現象和效果。嶺南、贛南、閩臺等地族群都是吸收了中原文明的先進因子,加快了當地文明演進的步伐。

另一方面,海外傳播異域廣。秦漢以來,中原文明通過陸路和海路交通,向東影響了朝鮮、日本等東亞國家;向南影響了越南、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向西則開闢了延續千年的絲綢之路,影響了中亞、西亞、東歐等地。據有關專家考證,北美洲的印第安人是由商末周初時期殷人經白令海峽遷徙去的,也有專家認為印第安文字是受甲骨文影響形成的。

如果把漢文化的輻射範圍稱為“漢文化圈”,那麼作為中華文化的骨幹,中原文化的輻射形成了一個輪廓清晰的文化圈層,以當今自然地理為劃分,河南是“漢文化圈”的核心極,中國成為核心層,周邊國家和華人聚集區則構成了輻射圈。

綜上所述,中國歷史因黃河沖積形成的中原沃土而發端,因中原的引領而前進,因中原的勃興而昌盛,因中原的先進而遠播,因中原的堅韌而綿延。中原文明的發展軌跡是華夏文明的完美體現,河南歷史的壯麗華章是中國歷史的精華濃縮。

河南歷史的內容——華彩厚重

河洛地區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源頭,河洛文化最重要的標誌是“河圖”、“洛書”。

伏羲受之而作八卦,大禹受之而創“五行”。周文王囚禁於今天湯陰的羑里城,在河圖洛書和八卦的基礎上,形成了《周易》。

河南歷史淵遠流長、博大精深,在中華文明很長的一段歷史長河中佔據著主流時段,構成了中國歷史的血脈筋骨,承載了中華民族的輝煌與榮耀,譜寫了中華文明最集中、最重要、最耀眼的華彩樂章。

第一,中華民族的孕育地,華夏文明在這裡起步

縱觀人類四大古老文明,無一不是沿河而萌生、而發祥。“河”,因其沖積形成的平原為人類繁衍提供了物質條件,又因其自然生命為文化生命提供了本體基礎。黃河在河南境內流經700多公里,處中下游地段,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河南成為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重要的發祥之地。

人類在此生息繁衍。中原地區是中國有人類出現和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考古發現證明,人類較早在河南出現。約50萬年前,河南境內已有人類“原始群”,其中“南召人”是較早的直立人。距今10萬年的“盧氏人”,被公認為中國較早的智人。專家研究表明,人類較早在河南繁衍。

在河南這片土地上,中國古代人類從穴居野處、構木為巢、茹毛飲血而衣皮革,到削石為器、狩獵捕漁、學會用火、化生為熟,完成了由類人猿向現代人的進化,進入母系氏族社會繁榮期。傳說故事說明,人類最早在河南生息。“盤古開天、血為淮瀆”源自河南。伏羲女媧繁衍人類,被奉為中華民族“人根之祖”。初都淮陽的炎帝與出生並建都於新鄭的黃帝開創了多元一體民族生存格局,成為華夏民族共同的祖先。

文明在此初露曙光。中華民族的先民在中原大地開農耕、建都城、造文字、冶銅鐵,拉開了中華文明的第一幕。在約9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時期,河南先民開啟了原始農業和原始畜牧業的先河。7000年前河南已成為旱地粟作農業的起源地和中心區域,冶銅、紡織、釀酒、玉器等手工業已經達到比較發達程度。舞陽賈湖遺址、鄭州西山古城、偃師二里頭遺址都是早期文明在河南起源的實證。

五帝時代以大中原為中心的邦國文明,夏商周時期問鼎中原稱霸一方的王國文明,多數源頭在中原、核心地區在河南,而且與其他地區文明在河南激盪發展、互促互動,形成了以中原文明為核心、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例如,在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傳承的過程中,中原地區博採了山東大汶口文化、湖北屈家嶺文化等區域文明的成就,融合發展並日益成為中華文明的中心。

國家在此最早形成。5000年前,黃帝在新鄭建立“有熊國”,出現了國家最早的雛形。公元前21世紀,啟建都於登封陽城,第一個完整意義上的國家夏朝在河南建立,成為中國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里程碑。最近中國社會科學院專家的新著《最早的中國》,系統闡述了夏王朝在中原的形成過程,揭秘了“中國”的誕生史。

第二,眾多王朝的建都地,政治風雲在這裡際會

河南居九州之腹,中天而立,有“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之說,自古以來就是政治博弈、政權更迭、政體演變的大舞臺,發生了難以數計的重大政治事件和政治活動。

建都立業的福地。河南自古為帝王之州。“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夏朝17個帝王15個建都河南,商朝5次遷都4次在河南,西周營建洛邑,東周遷都河南;此後,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五代各國、北宋等均在河南建都。從夏算起,先後共有20多個朝代的200多位帝王在這裡施展治國抱負,幾度形成了政治文明的巔峰與輝煌。中國八大古都,河南就有洛陽、開封、鄭州、安陽四個。此外,河南、新鄭、濮陽、禹州、許昌、湯陰、商丘、淇縣、南陽、鄧州、沁陽等11個城市在歷史上都曾作過都城,中原大地形成了最密集的古都群。

政治角逐的戰場。得中原者得天下。河南歷來是帝王將相逐鹿之地,是各種新舊政治勢力交鋒之所,發生了許多政治事件,推動或遲滯著歷史發展進程。鳴條之戰催生了商王朝;商王盤庚遷都安陽,開創了奴隸社會的鼎盛繁華;八百諸侯孟津盟誓,拉開了商亡周興的序幕;春秋時期的葵丘會盟、踐土會盟、戚邑會盟,戰國時期的澠池之會,以及北宋與遼國的澶淵之盟等,都對當時的政治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趙匡胤在今河南新鄉封丘縣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開啟了中國封建社會長達168年的輝煌。

制度變革的溫床。早在遠古時代,三皇五帝就在這裡建立了影響中國政治文明進程的典章制度。夏朝置百官理政務,定刑律設監獄,制貢賦徵稅收,建軍隊立宗廟,創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套較為成熟的國家制度,特別是世襲制替代禪讓制,延續了3000多年。曹魏時期禹州人陳群設計的九品中正制,延續了300多年,是魏晉南北朝士族大家形成的制度基礎,對時局和後世的政治生態影響深遠。

第三,農耕文明的至高地,經濟發展在這裡興盛

農業先進發達。古代的中國以農開元,以農立國,以農為基。中原地區早在裴李崗文化時期就已開始種植粟、稻等穀物,到西周時期農作物得到廣泛種植,漢代已有“五穀”、“九穀”之說。農具的發明使用,提高了農業生產力,上古時期的耒耜、商代的青銅工具、春秋戰國時期的鐵製農具、秦漢時期的耬車等,在中國農業發展史中都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先進的水利工程和灌溉設施推進了農業進步,大禹“致力乎溝洫”、春秋時期西門豹治鄴、孫叔敖在固始修建“期思陂”,以及漢代興修的“鴻隙陂”、“六門陂”,都極大地改善了當時的農業生產條件。先進的農業思想成為農業發展的推動力,《齊民要術》、《四時纂要》、《農桑輯要》等為代表的古代農學著述都誕生在河南,至今仍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手工業門類齊全。一是行業多,早在8000多年前就有了原始製陶業、原始紡織業和原始釀酒業。在二里頭文化時期已出現了冶銅鑄器、制骨、木漆器、石玉器、釀酒製造的手工業作坊和專業的手工業者。到了漢唐時代手工業門類已非常齊全,除了冶金鑄造外,還有金玉銅加工、兵器製作、絲麻紡織、釀酒等。二是規模大,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南陽、舞陽、登封等地就是全國重要的冶鐵基地。鄭州發現的漢代冶鐵高爐是世界上最早的橢圓形煉爐,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鍊鐵爐,比歐美國家早了1800多年。“繅絲夜夜織,萬梭為一素。”盛唐時期河南絲織業空前發達,每年從河南地區僅絹就徵收700多萬匹。北宋時期,陶瓷業在全國佔據著重要位置,“縱有家財萬千,不如鈞瓷一片”,全國五大名窯中汝、鈞、官都在河南;軍器製造業規模龐大,東京東西官營作坊擁有工匠近8000人,僅弓弩的年產量就佔全國的70%以上。

商業繁榮鼎盛。商業鼻祖、商部落的王亥“肇牽牛車遠服賈”開中國商業先河。人們把商部落做生意、做買賣的人稱為“商人”,把做生意、做買賣的各種事情稱為“商業”。據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考證,商部落最早的商品交易市場,在今天商丘的火神臺。商業理念在全國領先,歷史上,商丘人計然講求“積貯之理”,洛陽人白圭提出“人棄我取,人取我與”,南陽人范蠡倡導“富好行其德”,洛陽人桑弘羊主張“農商交易,以利本末”等,都成為中國商業思想的重要內涵。商業都市盛極一時,洛陽在隋朝時僅豐都一個市場就有3000多個店肆,盛唐時已成為國際性商業大城市,不但有行業商會,還有管理市場的“市長”。開封在北宋時人口逾百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都市,最早出現“夜市”和“城管”,形成了近代都市商業街的雛形。美國曆史學家費正清等認為,宋朝商業方面的發展可以稱為中國的“商業革命”,對整個歐亞大陸都有重大意義。商品貿易空前活躍,縱橫上萬裡的古代絲綢之路不僅起點在河南,而且有洛陽、南陽、方城等眾多節點和驛站;始於隋唐的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開啟了河南與江淮地區及北方水系的水上商貿往來;宋時中原地區陸路貿易十分活躍,八方商旅以開封為中心向全國輻射。

第四,元典思想的誕生地,核心文化在這裡光大

河洛地區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源頭,河洛文化最重要的標誌是“河圖”、“洛書”。伏羲受之而作八卦,大禹受之而創“五行”。周文王囚禁於今天湯陰的羑里城,在河圖洛書和八卦的基礎上,形成了《周易》,亦稱《易經》。其核心是和合思想,不僅深刻地展現了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而且滲透到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倫理道德、風俗習慣、價值觀念中,構成了古代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文化載體和思想靈魂,從此開啟了道家、儒家、墨家等中國主流思想各種流派,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北京大學教授馮友蘭先生稱《易經》是一部辯證的“宇宙代數學”,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稱讚《易經》代表了中國人的智慧。河南鹿邑人老子承《易經》之風,下啟《易傳》之理,作《道德經》,以獨特的方式創立了道學,主張陰陽相濟的道之和、人與天的自然之和。《道德經》被視為中華的哲學寶典、宗教聖典、文化名典,已成為世界發行量僅次於《聖經》的文化名著,對西方哲學思想也產生了滋養作用。尼采稱讚老子思想“像一個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垂手可得”;托爾斯泰說,孔子、孟子對他的影響是大的,而老子對他的影響是巨大的。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集道家思想之大成者莊子是河南民權人,他把道家的人生學說與精神境界推到了頂峰,與老子並稱為“老莊”。孔子吸納《易經》之精髓,作《易傳》,提倡以“尊禮親仁”、“和而不同”、“中節平適”為主的人之和。孔門弟子三千,七十二得意門生中最著名的子貢、子張、子夏都是河南人,他們在形成、豐富和發展儒家思想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唐代大儒孟州人韓愈提出了一套道統譜系,不僅解決了儒學的繼承問題,而且對後來的宋明理學有直接啟發。儒學思想體系的重大創新宋明理學的奠基人程顥、程頤是河南嵩縣人,他們的學說把儒家思想推向一個新的思想高峰。佛教傳入中國後也借鑑吸收了《易經》的思想,倡導“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的“六和敬”,而且佛家中的禪宗、天台宗、淨土宗、臨濟宗等祖庭均在河南。洛陽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的第一座寺院,這裡譯出了第一部漢文佛經《四十二章經》和第一部漢文佛律《僧祗戒心》,被稱為中國“釋源”。鼎鼎大名的玄奘法師是河南偃師人,他主持譯出的佛教經典佔唐代新譯佛經總數的一半以上,創立了唐代佛教的第一個宗派。此外,法家、墨家、雜家、名家等創始人或集大成者大多是河南人。法家崇尚法不阿貴、繩不繞曲等思想,也是追求平等和諧;墨子宣揚“尚賢,尚同,兼愛,非攻,節用”等思想,核心也是上下內外和睦同心;雜家、名家等對和合也都有自己的見解和闡釋。和合思想是中華傳統中獨特的、延續不斷的重要的哲學概念、文化理念、政治理論和社會理想,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是今天和諧社會建設可貴的思想資源。

第五,兵家必爭的戰略地,逐鹿中原在這裡上演

中原歷來都是軍事角逐的主戰場,眾多軍事思想異彩紛呈,眾多軍事人才縱橫捭闔,眾多軍事戰役驚心動魄,潑灑出一幕幕撼天動地、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軍事人才成長的沃土。數千年來,中原大地軍事人才燦若星河,光耀神州。河南新鄭人黃帝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軍事家,經過“五十二戰而天下鹹服”。河南淇縣人鬼谷子創立了我國“第一所軍校”,其曠世奇書《鬼谷子》被稱為“治人兵法”,培養出了蘇秦、張儀、孫臏、龐涓等一批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宋朝河南湯陰人岳飛以“精忠報國、還我河山”的壯志,矢志抗金,屢挫強敵,令敵手發出了“憾山易、撼岳家軍難”的無奈感嘆。此外,無論是我國最早的女軍事家、葬於河南安陽的商王武丁王后婦好,編著我國最早兵書《六韜》的周代軍事家、河南衛輝人姜尚,與孫武齊名的大軍事家、屯兵今河南孟津的吳起,還是“用兵善乘虛蹈隙,出奇制勝”的戰國軍事家、河南南陽人范蠡,“一怒而天下懼,安居而天下熄”的戰國縱橫家、河南洛陽人蘇秦,“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西漢軍事家、河南禹州人張良,都是人們尊崇、歌頌的對象,他們的軍事思想至今還被世人稱道,他們的英雄事蹟至今仍被世人傳頌。

軍事戰爭角逐的重地。據《明兩京十三司戰例分佈表》記載,從先秦到元明,中原有記載的著名戰爭就有820起。三代時期,鳴條之戰、牧野大戰是王朝更迭的決定戰,夏桀、商紂的殘暴統治因此終結。春秋戰國時期,鄢陵之戰、桂陵之戰、馬陵之戰、召陵之戰、伊闕之戰等著名戰役都曾在中原大地展開,成為群雄爭霸的中心。秦漢之際,楚漢激烈相持,在河南滎陽進行了一場關鍵戰,約定以當地的鴻溝為界中分天下,今天刻於象棋棋盤的“楚河漢界”就由此而來。東漢末年,曹操與袁紹兩大政治集團在官渡展開大戰,曹操以兩萬兵力力克袁紹十萬大軍,寫下了其軍事生涯最輝煌的一頁。唐朝“安史之亂”期間,河南境內睢陽、南陽和洛陽邙山之戰,決定了叛軍的敗亡與唐朝的中興。發生在北宋時期的開封攻守戰、南宋時期的朱仙鎮大戰和蒙古與金國爭奪中原的三峰山之戰,都關係著當時政局時局的重大變化。

第六,四大發明的發端地,科學技術在這裡繁榮

歷史上的河南,是中華民族科技文明發達之域,為人類的文明進步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代表中國古代傑出科學成就的“四大發明”均發軔於中原。東漢蔡倫在洛陽發明了造紙術。北宋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火藥在北宋初年廣泛運用於軍事等領域。指南針在宋代已大量用於航海。研究中國科技史的英國學者李約瑟曾經評價:“11至12世紀(宋代)中國的科學水平已經達到了世界的頂峰”。

歷史上的河南,創造了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地。在中醫藥技術方面,相傳伏羲“制九針”,炎帝、黃帝嘗百草。中醫學的四大經典《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均出自中原。河南南陽人“醫聖”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確立了辨證施治原則,奠定了臨床診斷理論的基礎,被譽為“中國醫方之祖”。唐代河南汝州人孟詵所著的《食療本草》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飲食療法專著。元代河南襄城人滑壽發現麻疹症狀比西方早500多年。在天文曆法方面,夏朝出現的《夏小正》,是我國見於文獻記載最早的歷法。被譽為“科聖”的東漢河南南陽人張衡,發明的世界上第一臺測定地震時間和方向的地動儀比西方早1700年,創立的“渾天說”比同時代的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宇宙理論”先進得多。唐代河南南樂人僧一行提出的“恆星自行”的觀點,比英國天文學家哈雷早1000年,還第一次測出了地球子午線的長度。位於河南登封的觀星臺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觀測建築,其測定的一個迴歸年的長度與現今僅差26秒,與300年後西方創立並延用至今的“格里高利曆”分秒不差。在冶金鑄造方面,河南安陽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和河南新鄭出土的蓮鶴方壺都是世界青銅器中罕見的珍品。河南淅川出土的春秋時期雲紋銅禁是迄今所知我國最早的失蠟鑄件,其鑄造方法為失蠟法,也稱“熔模法”,是冶鑄史上的一項重大發明,時至今日仍在運用。河南洛陽出土的鐵錛和鐵鎛,證明在戰國時期人們就已經掌握了韌性鑄鐵技術,比歐美早2000多年。東漢河南南陽太守杜詩的“水排”鼓風技術,比歐洲早1100年。在陶瓷製造方面,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原始瓷器“商代瓷尊”、最早的彩釉瓷器“黃釉綠彩四系罐”、最早的白瓷器、第一個唐三彩遺址都出土於河南。此外,漢代河南原陽人張蒼校正的《九章算術》,宋代鄭州人李誡編修的《營造法式》,宋代開封的蘇頌最早發明的計時器,都是站在當時世界科技巔峰之上的輝煌。

第七,炎黃子孫的祖根地,華夏民族在這裡融合

中華姓氏由此發源。河南是中華姓氏的搖籃。相傳伏羲統一九大部落,“制嫁娶,正姓氏”,中華姓氏由此產生。《中華姓氏大典》記載的4820個漢族姓氏中,起源於河南的有1834個;當今300個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個;在依人口數量多少排列的100大姓中,有78個姓氏的源頭或部分源頭在河南。這些姓氏歷經數千年,薪火相傳,血緣相續,成為中華民族團結的血脈和紐帶,近年來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十萬海外華人來河南認祖歸宗。

眾多民族在中原融合。中原是我國古代各民族交會融合的重要地區。魏晉南北朝是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時期,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推行民族融合政策,出現了空前的民族大團結局面。隋唐時期,東都洛陽有許多西北少數民族,加速了多種民族的融合步伐。宋元時期,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數民族絡繹而至,中原地區再次出現民族大融合。

中原後裔遍佈各地。在中國古代,河南先民多次外遷。西晉後期一部分中原漢族南遷,為江南地區帶去了先進的文化思想、生產技術和生活方式。他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與江南原住民一道,為南方的開發做出了貢獻。此外,秦漢、隋唐時期也發生了幾次中原士民的遷徙,逐漸形成了今天具有獨特風貌的“根在中原,客居他鄉”的客家民系。如今遍佈世界各地的一億多客家人稱自己為“河洛郎”。飛鳥戀舊林,遊子思故鄉。中原作為傳承中華民族的源頭聖地,是今天所有中華兒女的精神寄託。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到河南拜祖時,曾深有感觸地說,“中原是所有中華兒女心靈的故鄉”。

第八,文學藝術的昌盛地,文化瑰寶在這裡閃耀

詩文力作千年不朽。古代中原文學在先秦詩歌散文、漢賦、唐詩、宋詞等領域都引領時代,產生了燦若星河的詩人與作家,留下了千古流傳的佳作。“漢魏文章半洛陽”。在中國社科院主編的《中國文學史》中,河南籍國內一流詩人和文學家佔全國總量的50%以上。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散文總集《尚書》出自河南。中國第一部寓言大書《莊子》也誕生在中原。在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國風》160篇有95篇出自於中原作者之手。西晉洛陽人左思的《三都賦》名動天下,士人競相傳寫,留下了“洛陽紙貴”的佳話。鞏義人“詩聖”杜甫,是我國詩歌史上的現實主義大師,其詩反映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有“詩王”之稱的白居易,出生於河南新鄭、晚年居住在洛陽,是傳世作品最多的詩人。韓愈、元稹、劉禹錫、李賀、李商隱等,也都是唐代文壇的巨擘。中原文學所表現的愛國精神、人道主義、憂患意識影響深遠,構成了中國文學的基本精神。

書畫成就仰如高山。書畫是中國文化的標誌性符號。有歷史記載的河南籍書法家多達4000人。秦朝第一個有記載的書法家李斯、北朝書聖鄭道昭、書“熹平石經”的蔡邕、與“書聖”王羲之齊名的鐘繇、唐初四大家的褚遂良、瘦金體的創立者宋徽宗、清初的“神筆”王鐸,都是出生於河南、開宗立派的書法大家。從隋代人物畫家董伯仁、唐代“畫聖”吳道子、開創“全景山水”的荊浩,到宋代《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張擇端以及武宗元等,都是極有影響、極有地位的一代宗師。仰韶文化中的彩陶、南陽漢畫像磚石、龍門石窟雕像、朱仙鎮年畫,以及大量佛寺墓穴壁畫,都從不同方面昭示著中原美術發展成就。

民俗奇葩歷久彌新。河南樂律源遠流長,舞陽賈湖遺址出土的8000年前的“骨笛”,被稱為“中華第一笛”,被專家認定為世界上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吹奏樂器;被稱為律聖的明代河南沁陽人朱載堉,創建了十二平均律,是音樂學和音樂物理學的一大革命。河南是“戲曲之鄉”,戲劇文化起源早、品種多、受眾廣、影響大。夏啟時中原已有優伶,商周時儺儀規模巨大,春秋時期鄭衛之音獨具特色,明清時期豫劇、曲劇已經成為重要的地方劇種,至今豫劇仍是擁有觀眾最多的劇種之一。中原雜技魔術源於春秋、興於唐宋、繁衍於明清、昌盛於當今。北宋時期的開封民間音樂、說唱藝術十分興盛,大眾化演藝場所——勾欄瓦肆豐富多彩,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描述了瓦肆“風雨寒暑、日日如市”的盛況。

中原武術名揚四海。河南武術不僅有厚重的文化積澱,還形成了富含中原文化特色的武術體系。有上千年曆史的少林功夫禪武合一、威震八方,有“天下功夫出少林”之說。太極武術意動勁到、剛柔並濟,全球有1億多人練習,被稱為“21世紀健身工程”。形意拳、通背拳、萇家拳等也都對中國武術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金庸先生中原“論劍”,留下“八方武學,源自中州”的感慨。普京在任俄羅斯總統期間曾慕名專程造訪少林寺,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少林寺留下足跡,都深為少林功夫的魅力所折服。

河南歷史的價值——勵志壯行

歷史為現實服務,歷史為未來壯行。厚重的歷史文化對今天的河南來說,是一本深刻的教材、一面明亮的鏡子、一筆巨大的財富,為我們積累了寶貴經驗,帶來了深刻啟迪,留下了資源富礦,提供了精神支撐。

歷史為現實服務,歷史為未來壯行。厚重的歷史文化對今天的河南來說,是一本深刻的教材、一面明亮的鏡子、一筆巨大的財富,為我們積累了寶貴經驗,帶來了深刻啟迪,留下了資源富礦,提供了精神支撐。我們要以史為鑑、古為今用,把歷史文化的深厚積澱轉化為加快中原崛起的強大力量,讓中原兒女復興圓夢的強烈期盼早日變成美好現實。河南歷史文化的重要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激勵中原兒女的精神源泉。一個地區歷史形成的過程,就是文化積澱的過程、精神塑造的過程。河南悠久燦爛的歷史、底蘊深厚的文化,為今天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一方面,歷史的輝煌凝結著中原兒女的偉大創造,是提升自信心的重要來源。河南歷史上每一項非凡成就,無不是中原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創造活力的見證。宣傳河南歷史,就是宣傳中原人民;打開塵封記憶,就是點燃發展激情。另一方面,歷史的滄桑鑄就了中原兒女的奮鬥精神,是增強進取心的強大動力。無論是廣為流傳的神話傳說還是撼人心魄的重大史實,無論是聖人大師的深邃思想還是英雄豪傑的鏗鏘行動,都昭示著河南人民自強不息、剛健有為、開拓創新、和衷共濟的奮鬥精神。這些不僅是河南歷史數度浮沉而屢創輝煌的根本原因,更是今天河南人民加快中原崛起的制勝法寶。

(二)提升河南形象的金字招牌。歷史文化底蘊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形象的靈魂和標誌,對於提升區域知名度和美譽度作用十分突出。河南歷史具有廣泛的凝聚力,讓人親近。河南是中華民族根之所在、脈之所維,讓國人乃至全球華人瞭解河南,就能以“同根同祖、一脈相承”為紐帶把河南與其他地區、中原人民與其他人民緊密地聯繫起來,激起心靈共鳴,拉近情感距離。河南歷史具有強烈的震撼力,讓人仰慕。大力宣傳河南歷史,把最具代表性、最有說服力的精華展示出來,讓世人瞭解河南、認識河南,必將引起越來越多的人對河南歷史的景仰與讚歎、對河南現在的尊重與嚮往。河南歷史具有強大的穿透力,讓人共鳴。以歷史為媒宣傳河南,能以其獨特力量跨越區域、民族和文化界限,直抵心靈深處,在更大範圍、更深層次引起共振和認同。

(三)促進文化繁榮的戰略資源。中原大地歷史遺存眾多,“兩手一摸春秋文化,雙腳一踩秦磚漢瓦”,處處都是寶、拂塵能見金,是一座內容豐富、門類齊全的文化資源大寶藏。從儲量看,數不勝數的名勝古蹟,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世代傳頌的歷史典故,爭奇鬥豔的文藝瑰寶,斑斕多姿的民俗節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開發利用這些寶貴資源,不僅有利於豐富群眾文化生活,而且能夠創造巨大經濟社會價值。從特色看,許多歷史文化資源具有深深的河南印記、濃郁的中原風情,一旦與時代元素有機結合起來,就能煥發出旺盛生命力和強大競爭力。拿少林功夫來說,近年來我省打造的大型實景演出《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前來欣賞的觀眾絡繹不絕;舞劇《風中少林》各國巡演,引起轟動,榮獲國家舞蹈大獎,充分展現了巨大影響力和發展潛力。從品位看,許多文化資源或者歷史傳統悠久而無形價值巨大,只要善於慧眼識珠,稍加開發就能迅速見到成效,闖出一片新天地。可以說老祖宗為河南今天的文化發展留下了十分充足的原料,只要有技藝高超的“大廚師”、“大裁縫”,就能烹製出“饕餮盛宴”、裁剪出“華麗時裝”,就能讓“死”的“活”起來、“舊”的“新”起來、“靜”的“動”起來,實現由資源沃土向產業高地的轉變。

(四)推動經濟發展的強大力量。當今時代,文化經濟正成為重要的經濟形態,光輝燦爛的河南歷史文化必然成為今天經濟發展的加速器和催化劑。文化產業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發達國家看,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大多數國家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從河南看,近年來我們加大開發力度,激活了千年歷史文化資源寶藏,文化產業增加值四年間翻了兩番多,已成為生機勃勃的新經濟增長點。歷史經驗、文化力量能影響左右經濟發展。幾千年歷史文化蘊含的豐富思想、深刻哲理、精闢論斷、曲折故事,對經濟發展的價值更加彰顯,有利於增才益智、激發創新精神、開啟創造源泉;有利於注入文化靈魂、豐富經濟內涵、提升品牌價值;有利於促進溝通交流、推進合作共贏。文化經濟相互滲透相互影響促進社會進步。經濟文化化、文化經濟化、經濟文化一體化的趨勢,必然推動兩者共生髮展、相互促進,推動“軟實力”與“硬實力”同步提升。河南實施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跨越、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的“兩大跨越”,就是對這一趨勢的積極順應和能動把握。

(五)實施旅遊立省的有力支撐。中原歷史文化資源得天獨厚、首屈一指,是實施旅遊立省戰略的先導力量和基礎條件。首先是旅遊產業發展的大寶庫。河南地下文物全國第一、地上文物全國第二,如此龐大的文化遺產資源,是發展旅遊業的最大優勢。其次是旅遊產業升級的點金石。把歷史文化與旅遊產業結合起來,具有點石成金、畫龍點睛的功效,可以使大山名起來、秀水靈起來、古蹟活起來,提升旅遊品位,凸顯競爭優勢。其三是旅遊業態創新的催化劑。把文化因素注入旅遊產業,讓遊客觸摸歷史、感知過去,使旅遊業的形式更加豐富、載體更加多樣,催生出更多的旅遊衍生品,不斷增加旅遊產業的吸引力。

(六)構建社會和諧的重要動力。中原歷史文化蘊含著以和為貴、和而不同、和以處眾、內和外順等豐富的和諧思想,是我們今天構建和諧中原的精神源泉。一方面,和諧文化能夠增進共識,指引中原人民以溝通求理解、以共識求團結,以包容求共生、以合作求共贏,從而有效消除經濟社會發展的摩擦和衝突,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另一方面,千百年來形成的中原傳統思想和傳統道德能夠強化約束,以潤物無聲的形式沁潤人們的心靈,轉化為人們禮讓、守信、敬業、團結等道德品質和行為規範,避免社會失序現象的發生,使和諧成為人們的自覺追求。

今天的文明,發軔於昨天;光輝的未來,肇始於現在。輝煌的歷史文化必將激勵河南人民發奮工作,努力創造更加燦爛的明天。

文字來源:《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河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