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会说话”的大臣,升官发财就凭“六个字”,一生荣华富贵

纵观古史,历朝历代的官员,尤为注重“说话

”二字。

一句话没说好,或说错,很可能就得罪人,更严重的甚至丢官丧命

而如果说的非常漂亮,则可能因为一句话就平步青云,升官进爵。

现代人看来或许有些不可思议,但古人在步入社会后,旁人对他的评价好坏与否,有一项极为严苛的标准,正是:

善言辞。

通俗来讲就是:

会说话。

这一项本领,更在古代官场中深刻体现出重要性,不成文的规矩是,在古代人看来,应做到三点,便能将“与人对话”处理的游刃有余:

言语宁少勿多,表态宁迟勿早,用词宁陈无新。

先说

“言语宁少勿多”,举一例:

古代“最会说话”的大臣,升官发财就凭“六个字”,一生荣华富贵

翁文灏

清朝末代秀才翁文灏(hào),后来也是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他著有一本《翁文灏日记》,所记录的内容,俱是在“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身居官场的所见所闻,其中他提到了一个非常典型的“规矩”:

袁世凯时期的总统府秘书,名为:张一麐。(lín

古代“最会说话”的大臣,升官发财就凭“六个字”,一生荣华富贵

张一麐

此人曾经做过一件大事,正是在1941年11月17日的国民参政会上,通过和蒋介石的谈话,批判当时的官场风气。

他当着众多官员的面,严肃的对蒋介石说:“不宜学前清末年风气,‘只许磕头,不许开口’,盼政府早行宪政。

这句话点出了一个明确的主题,即清朝官场说话的规则,以八个字便可总结:

只许磕头,不许开口。

这句话其实并非空穴来风,反而确有出处,正是自乾隆时期便辅政的大臣曹振镛亲口所说,他在退休前,用六个字来概括自己为官一生的精髓,正是:

多磕头,少说话。

古代“最会说话”的大臣,升官发财就凭“六个字”,一生荣华富贵

曹振镛

《瞑庵二识》:曹文正公晚年,思遇益隆,身名俱泰。门生某请其故,曹曰:“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

众所周知,清朝时的政治生态,在道光后期尤为复杂,且腐败成风,而曹振镛既然能在这种复杂的局势下功成身退,自然别有一番为官秘诀,这段对话就是他的门生请教,问如何才能做到像他一样,在朝廷内游刃有余,功成身退。

曹振镛就回答了六个字:“多磕头,少说话。

虽然现在来看,早已不必采用这种封建的方式与人交际,但大抵可以看出古人对于说话的重视,在很多方面,宁可做到“惜字如金”,也不愿因为一时出错而得罪对方。

但大家不要以为曹振镛因此怕说话,相反,他最懂得何时该说,何时不该说。

这六字秘诀,是他教给自己的门生,如何在朝中与人相处,但只有他和道光皇帝两个人的时候,但凡遇到国家大事,曹振镛从来都是直言不讳,如果道光帝的观点有错误,他必定当场指出,甚至常常与道光帝争执,而最后他却总能通过各种理由说股道光帝。

因此在曹振镛死后,道光帝赐其谥号:文正

这对于曹振镛的一生来说,是极为至高的评价。

再延伸来讲,“文正”这个谥号,可是古代所有文臣梦寐以求的荣誉。

司马光就曾在《资治通鉴》中提到:

谥之美者,极于文正。

这段话的大意为,对于一个大臣最高的美誉,就是“文正”,所以自古以来,但凡能被追授“文正”二字的文臣,几乎是全天下文人敬仰的对象,更是皇帝等统治者最为信任的谋臣。

比如范仲淹,耶律楚材,曾国藩等人,俱是历史上一等一的名臣重吏。

古代“最会说话”的大臣,升官发财就凭“六个字”,一生荣华富贵

范仲淹

由此可见,道光皇帝能授予曹振镛“文正”的谥号,自然是对他无比信任且认可,道光帝在追授谥号时,亲口说出了理由:

曹振镛实心任事,外貌讷然,而献替不避嫌怨,朕深依赖,而人不知。——《清史稿·曹振镛传》

这句话可理解为:

曹振镛任职期间,诚实而又忠心,外表虽然寡言少语,但在给朕献计献策时却从不避讳,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朕非常依赖他,但从没跟任何人说起过,所以很多人都不知这份信任。

由此可见,曹振镛后来的门生,将他为官的六字诀窍曲解了,曹振镛并非真的“多磕头,少说话”,即使他做到这一点,那也是在官场之中与同僚交往。

如果他跟自己的老板,即道光帝,只有他们俩面对面的时候,可是有什么说什么,从不避讳,而且大事上极为负责认真。

这就是古人话术的智慧体现,从这件事上,我们可知曹振镛与同僚,或者说同事相处时,表现的非常低调,甚至被人当成“木讷”。

古代“最会说话”的大臣,升官发财就凭“六个字”,一生荣华富贵

影视剧照

但当他与自己的上司独处一室中,却在重大问题上直言不讳,畅所欲言。

这样做的好处,自然再明显不过,正是与很多人共事时,悉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而自己很少插嘴,将所听所想记下来,之后再找老板单独表述。

在跟许多同事交流时,先听别人把话说完,既不会折损了别人的面子,也不会因为一句话说不好而得罪人,同时也为别人的发挥留足空间,而自己的意见则先保留,事后再找老板单独商讨。

如此一来,自己的利益既不会损失,别人的利益也得到了维护,同时要解决的问题,也得到了顺利解决。

古代“最会说话”的大臣,升官发财就凭“六个字”,一生荣华富贵

可以说曹振镛所采取的策略,是三方受益的话术,使他不管是生前还是身后,都享受到了极大的荣誉,这也充分体现出他的人生智慧。

然而这种智慧,却被后来人过度曲解,而形成了“只管磕头,不要说话”的潜规则。

而咱们开头所说的张一麐所批判的风气,正是这种清朝末年官场的不良习惯。

那时的人们认为,如果不会说话,或者遇到问题不知道该说什么,那就直接磕头,磕头总归是没错的。

现在来看,这么做就比较荒唐了。

以上这个故事,其实也表达出了“表态宁迟勿早”的原则,即遇到问题,先不要急着表态,等别人说完再发表自己的言论,或是寻找另外的场合,如此一来,再发表自我言论的同时,就不用顾忌侵犯到别人的利益。

咱们打个比方就很好理解了,假设曹振镛和一众大臣都在朝堂上,道光帝发问,说前几天的赈灾款项有没有落实到位?

如果曹振镛心知赈灾款项没有落实到位,且不等别人说完,他就抢着把这事儿告诉了道光帝,那么必然会得罪负责安排款项的官员。

如果他等同僚说完,因为何种原因怎么怎么没到位,而且别人说的也很客观诚实,那么他就可等别人回答完以后,再亲自找道光帝说出自己的想法,比如怎么改进能让款项落实的更快,这样做,既不会让负责款项的官员在朝堂上当场难堪,算是维护了别人的面子,又将事情完美解决,同时道光帝还会认为他很有想法,就会对他愈发信任。

这就是“表态宁迟勿早”的体现,其实也是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合理表现出自己的谦逊,很容易在场合交流中博得别人的好感,如果一味的锋芒毕露,势必将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古代“最会说话”的大臣,升官发财就凭“六个字”,一生荣华富贵

这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但要做到这一点,有时真的很难。

毕竟人都是受感情支配,在很多问题上难以做到真正的理性,可即使如此,能不断向着谦逊的层面学习进步,自然也对自身的提高大有裨益。

最后再说到“用词宁陈勿信”,其实这个最好理解,一句话概括:

你知道的新词汇,别人可能不知道。

所以如果说话交流中经常用新词,会容易让别人误解你的意思,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误会,能最大程度防止“祸从口出”。

因此在交谈中,最好使用大家常见的词汇,这样一来别人能听懂,也会防止误会的发生。

当然,能做到“言语宁少勿多,表态宁迟勿早,用词宁陈无新。”这三点,还有一个前提基础,正是:

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办事牢靠,从不虚夸。

不然退一万步说,曹振镛如果是个一无是处的庸官,无所作为,平常办事也不牢靠,那他跟道光帝单独交流时,道光帝就会认为这家伙只剩一张嘴了。

与诸君,共勉之。

————————

古代“最会说话”的大臣,升官发财就凭“六个字”,一生荣华富贵

——————

参考文献:

《古代官场说话真经》凤凰出版社——作者:王春南

——————

《瞑庵二识》:曹文正公晚年,思遇益隆,身名俱泰。门生某请其故,曹曰:“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

——————

《资治通鉴》:谥之美者,极于文正。

——————

《清史稿·曹振镛传》:曹振镛实心任事,外貌讷然,而献替不避嫌怨,朕深依赖,而人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