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扶贫 他把所有的家当都搭进去了

新京报讯(记者 周怀宗)“初到四十亩滩,好像穿越了一样,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我的老家。我问自己,如果当年我没有走出农村,我是谁,我又在干什么?不就和这里的村民一样吗?我默默发誓:既然来了,就得让这里变个样!”在3月29日举行的事迹报告会上,河北张家口四十亩滩村第一书记孙国亮说。

孙国亮是河北张家口公安警察学院驻阳原县辛堡乡四十亩滩村第一书记,此前报道过他深入农村扶贫攻坚、3年改变贫困村面貌的事迹。今年3月,他被评为“张家口楷模·时代新人”,并举行了“先进事迹报告会”。

驻村扶贫 他把所有的家当都搭进去了

孙国亮在报告会上。毕瑞祥 摄

报告会播放了孙国亮同志先进事迹短片,孙国亮、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副院长吴贵玉、四十亩滩村原党支部书记杨兆秀、四十亩滩村村民刘仲平、阳原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兼交警大队队长安海斌、张家口广播电视台记者张奕飞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介绍了孙国亮同志的先进事迹。

刘仲平说,“在村里,谁家有困难,只要找到他,就没有推脱过!孙书记对大伙好,给村里干活更是不要命。每年4月左右,大棚就该上肥铺膜、开始播种,一忙就忙到11月。他每天四五点就去大棚,晚上给大伙开完工票算完账才回去;又带班、又当工人,一个人顶两个劳力的用。我跟他说多雇俩人,他说雇个带班的三四万,雇个男劳力两三万,自己干了,就等于省下六七万!”

张奕飞是最早跟访孙国亮的记者,他在报告中说,孙国亮刚到四十亩滩村时,最愁的事就是大棚的资金没着落。然而,两个月以后大棚已经建起,村里没有一分现钱,钱从哪来?孙书记轻描淡写地回答说借的。后来从他爱人口中才得知,孙国亮为了凑足钱,把自己的积蓄全都掏出来,把给孩子上大学的生活费垫了进来,还以个人名义借了几十万。“村民富了,孙国亮却欠了一屁股债。”

校对 柳宝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