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出招促零售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稳定国内有效需求,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在政策定向下,国内零售业迎来新的发展窗口期。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司长郑文日前在参加第17届中国百货零售业年会暨商业创新峰会时表示,从去年到现在,零售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面对新形势,要准确把握消费升级对零售业提出的发展新要求,积极推动零售转型升级。

三步走满足品质消费需求

“零售业是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载体,要准确把握消费升级趋势,积极创新转型,优化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让老百姓吃得放心、穿得称心、用得舒心。”在新形势下,郑文指出,要准确把握消费升级对零售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郑文表示,当前居民消费已经由温饱型转变为品质型,这要求企业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商品和服务,更好满足品质消费需求。

首先,要打造高质量消费载体。随着百姓对消费环境、消费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打造一批高水平的步行街、商业综合体、智慧商圈等品质消费平台,丰富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体验成为必需。

其次,要增加优质商品供给。用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要平台,将全球优质商品引进国内,增加高品质、多样化的商品供给,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个性化商品选择。

再次,要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优化商品服务供给,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郑文进一步表示,企业要把门店开在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加快发展便利店、社区超市、社区商业中心等服务于周边居民的小型业态,构建便捷生活服务圈。同时,企业也要发展即时配送业务,并提高配送效率。此外,安全的消费环境是零售业发展的基础,企业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放心消费的需求。

“三抓手”扩容城市消费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商务部部长钟山提出2019年商务部在促消费方面要抓三件事,即提升城市消费、扩大乡村消费和发展服务消费。结合流通业发展司的职能,郑文说道,流通司将从三个方面推进零售转型升级,进一步扩大城市消费。

第一,加快推动步行街改造提升,打造高品质消费平台。郑文表示,步行街是商业资源的集聚区,是满足综合消费需求的重要载体,改造提升步行街是推动消费升级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经营面积在两万平方米以上的步行街有2100多条,这些步行街在满足消费需求、展示城市形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与此同时,这些步行街与国外知名的步行街相比还存在着环境不够好、档次不够高、功能不完善、特色不突出等问题。今年,商务部将加大王府井步行街等11条首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的推进力度,使这些步行街不断改善硬件环境,同时引进国际优质品牌,引导步行街内的企业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提高智慧化水平,提升步行街的品质和服务功能,争取把步行街打造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载体、促进消费升级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平台。

第二,大力发展品牌连锁便利店,打造便民消费载体。“近年来,我国便利店增速处于零售业态之首,但也存在布局不合理,品牌化、连锁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今年,商务部将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推动优化便利店布局,扩大品牌连锁便利店的覆盖范围,使品牌连锁便利店成为社区便民服务的平台和城市消费的重要载体。”郑文说道。

第三,着力构建城乡高效配送体系,打通消费“最后一公里”。郑文指出,随着品质零售、智慧零售加快发展,消费者对及时响应、高效配送的物流服务需求日益迫切。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推进物流的降本增效,为促进零售转型升级创造条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