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半年报:3升6平19降28地苦追“高质量”

区域半年报:3升6平19降28地苦追“高质量”

区域半年报:3升6平19降28地苦追“高质量”

编者按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经济“半年报”,初步核算,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189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随后,贵州、北京、天津、重庆、四川、江苏、山东等地也密集发布了“半年报”。截至7月26日,已有28个省区市对外公布了2018年上半年本地区的GDP数据。其中,15个省区市GDP增速跑赢“国家线”,2个省市GDP增速与“国家线”持平。

本报记者 王彩娜

7月底,各省区市相继晒出本地区上半年经济“成绩单”,如约进入“半年报”时间,几家欢喜几家愁。

据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梳理统计,截至7月26日发稿,31个省区市中,除吉林、西藏、新疆外,其余28个省区市均已对外公布了上半年本地区GDP数据。

其中,贵州、云南、江西、陕西、安徽、四川、福建、湖北、湖南、河南、宁夏、浙江、广东、江苏、上海等15个省区市上半年GDP增速跑赢“国家线”(6.8%);北京、山西两地上半年GDP增速与“国家线”持平;山东、河北、重庆、广西、青海、海南、辽宁、黑龙江、甘肃、内蒙古、天津等11个省区市上半年GDP增速跑输“国家线”。

从四大板块来看,中西部地区GDP增速虽不再一路狂飙,但仍继续领跑全国;东部地区GDP增速下滑者居多,但新动能加速集聚;东北地区GDP增速缓步回升,企稳向好态势持续巩固。

与去年同期相比,已公布“半年报”的28地GDP增速整体呈“3升6平19降”态势,半数以上省区市位次发生大挪移,于“大调整”中探寻“高质量”发展密钥,成为各地当前共同的课题。

西部:

领跑到几时

GDP增速第一的桂冠,再次花落西部。贵州以10.0%的增速领跑全国,连续30个季度保持全国前三位。贵州省统计局副局长肖云慧表示,农业、工业、投资、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较快增长,在全国的位次靠前,全省经济发展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跟跑的云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08.86亿元,同比增长9.2%。上半年云南省政府副秘书长陈明认为,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平稳向好,主要指标高于全国平均、好于年初预期,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

跻身全国GDP增速前五的陕西,GDP首次突破一万亿元关口。不出意外,8.6%的经济增速也将在西北5个省份中位居首位。今年上半年,陕西全省规上工业实现总产值同比增长14.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较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加快1.8个百分点。

宁夏以7.7%的增速位居全国第12,西北第2。其中,第三产业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6%,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盛夏中深感“凉意”的重庆,因“骤降”成为焦点。作为曾经动辄以两位数增长领跑全国的速度王者,今年上半年GDP增速较去年同期(10.5%)下滑了4个百分点,较今年一季度(7%)下滑了0.5个百分点,仅为6.5%,低于全国0.3个百分点,暂居全国倒数第9位。

虽然上半年重庆大数据智能化发展加速,其中战略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3%,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7.5%、7.1%、83.4%和531.8%,电子制造、材料、能源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9%、9.2%和6.8%,但重庆市上半年工业增长值仅增长1.8%,较一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

对于工业占据半壁江山的重庆来说,如果要实现全年GDP增速8.5%的目标,压力很大,因此,重庆提出,聚焦存量、增量、质量,千方百计抓产业;聚焦项目、结构、资本,多措并举抓投资;聚焦重点、难点、卡点,凝心聚力抓改革;聚焦内引、外联、互通,积极作为抓开放等。

同样下滑态势明显的还有青海,以5.9%的上半年GDP增速,暂居全国倒数第7位。青海自身经济结构较脆弱,单一性经济增长依赖较强,很容易出现较大幅度波动。

虽现有领跑者之姿,但历经大调整,在“高质量”发展中,底子薄弱的西部地区能够领跑到几时,尚难定论。

中部:

奋起猛追赶

在全国GDP增速排名中,中部6省奋起直追,位次不断前移。

今年以来,安徽省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经济运行平稳向好、好于预期,迈向高质量发展起步较好。初步核算,上半年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142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8.3%,跻身第一方阵。

上半年,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4.1%,比全部工业增加值增幅高5.2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8.8%,比全部工业产值增幅高5.5个百分点。新产品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增长1.3倍,锂电池增长60.3%,微型计算机设备增长33.8%。市场主体持续增加,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增长10.5%,其中新登记注册企业增长19%。

以22244.51亿元,河南稳居中部GDP第一,连续16年位居全国前五。其后排位是,湖北(17958.17亿元)、湖南(16405亿元)、安徽(14264亿元)、江西(10124.5亿元)、山西(7482.75亿元)。

其中,江西上半年GDP首次突破万亿元,已赶超天津,而在2017年上半年,江西还比天津少425.7亿元。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湖南、湖北经济差距不大,但河南省上半年经济总量是山西省的近三倍。

河南省统计局局长王世炎指出,今年上半年,河南第三产业增长较快,继续领跑全省经济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

数据显示,上半年,河南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生产总值1.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9.3%,高于第二产业1.5个百分点;工业产业结构和农业种植结构都在调整优化。

曾一度徘徊在“谷底”的山西,今年上半年表现尚佳,GDP增速达6.8%,快于一季度0.6个百分点,高于预期0.3个百分点。总体来看,2017年以来全省GDP增速一直保持在6%以上,经济增长的韧性和稳定性不断增强。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山西非煤税收占比过半,新产业税收成倍增长。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948.8亿元,增长27.6%;其中,非煤产业税收完成521.8亿元,占税收收入比重为55%;同比增长27.4%,成为今年税收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科技含量高的制造业税收快速增长。制造业税收增长44.2%;其中,汽车整车制造业税收增长4.2倍。

东部:

初解“高质量”

初解“高质量”发展的东部地区,今年上半年,亮点颇多。

在“六区叠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福州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红利共同作用下,福建经济发展活力不断被激发,今年上半年,以8.2%的增速领跑东部地区。

新产业新动能加快培育是福建上半年经济运行的突出亮点。福建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新产品、智能产品产量高增长。

上半年,上海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更加协调”态势,主要得益于以互联网为主的新经济和以交通运输业为主的行业快速增长。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上海吸引工业投资增速显著提高,创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准。

对此,上海市统计局解释称,上半年工业投资增速创纪录,主要得益于当前上海注重实体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以高端集成电路和大型客机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

北京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5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比预期高0.3%,增速与国家一致。

北京、上海近两年来的GDP增速表现,其实充分说明了两地已经全面进入调升结构,稳步增长阶段。增量,已经并非北京、上海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目标。

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庞江倩介绍称,对于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企业,北京以创新发展为引领,正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2018年上半年,北京做好“加减法”,首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起步良好。其中,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法人单位减少259家,这259家中将近八成是一般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

与此同时,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市场主体则增长较快,上半年全市新设服务业企业8.4万家,其中科技服务业和租赁商务服务业合计占比超过五成。

此外,北京创新创业蓬勃发展。从中关村的数据来看,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收入的利润率是7.5%,同比提高了0.6个百分点。

庞江倩说,下一阶段,要继续紧紧围绕新发展理念和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

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于伟国日前强调加快新兴产业发展,要抓龙头培育,促进龙头企业快速成长,提升产业基地聚集能力,做优做强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双高龙头”、瞪羚等企业;要抓创新驱动,推进重点领域产业技术创新,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下大力气吸引创新人才,在科技创新上补短板增实力。

东北:

缓升复苏中

虽然吉林尚未公布“半年报”,但从黑龙江和辽宁省的数据中也能感受到东北板块复苏的“暖意”。

在深受“挤水分”困扰的同时,追寻“高质量”发展,对于辽宁来说,确实很苦,但有希望的火苗渐渐燃起。

相较于去年同期,辽宁今年上半年GDP增速从2.1%回升至5.6%,增长达3.5个百分点。其中,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

黑龙江以5.5%的GDP增速紧随其后。上半年,黑龙江省高技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制造业比重为9.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7%,高于全省规上工业增速6.8个百分点。同时,民间投资较快增长,上半年,黑龙江省民间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9.1%,增幅同比提高7.3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速高10.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省投资比重为56.4%。第二产业民间投资增长37.4%,第三产业民间投资增长12.6%。

“上半年,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企稳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严鹏程认为,东北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基本符合预期,稳的格局在巩固,好的态势在延伸,特别是工业生产形势持续好转,企业效益不断改善。

严鹏程预计,三季度东北地区经济有望延续回暖向好态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