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勿忘我,清对联?

腾龙诗词


桃花勿忘我。首先平仄还算可以,但三仄尾还是尽量避免,毕竟一共才五个字。

可以对:柳叶自关情。

桃花爱情常用,柳树送别时常用。柳叶对桃花都有另外的代指深意。勿忘我三仄,用自关情对,仄平平对仄仄仄,可以起到破三平尾的作用。我对情,我是代词,情是名词,以虚对实也是可以的。忘和关都是动词。

综合起来,上联说的情,下联也是情,下联有离别之感,爱情的滋味各有体会。


漫真堂


桃花勿忘我,作为上联还只能免为其难了。既然是出题者,窃以应该是对联领域的皎皎者了。可为何犯了对联中的大忌,五字联中出现了"三仄尾″。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不以规矩,难成方圆。我认为应对者由于对对联文化的理论学习的深浅不一,千差万别,对出的句各有风格,有上品,中品,下品之分。


话说白一点,对的好了,有行家里手欣赏评论。自己也有成就感。若是对的一般的话也会爱到普通玩家的点赞关注的。至于对的牛唇不对马嘴的一部分人,我认为是对对联文化的掌握不够,而且不愿意与时俱进,不虚心向他人学习请教的,也是不乐意接受他人指点迷津的,在他何看来对联就是茶余饭后的游戏娱乐对象。不必讲宄那些古代文人什么平仄,什么对仗,什么格律。那些条条框框太繁锁复杂化了,那是迂腐文人的教条主义,应该彻底抛弃,进行自以为是的改革,也就是说,只要上下联字数一样就行了。这就是一知半解之人对对联文化的概念定位。应对者这样讲都还可以理解。必定他们的行为举动对其他人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而对于出对者来说,那就截然不同了。试想你出的对联如果符合对联各项标准规格,那当然是好事一桩,可圈可点,大家皆大欢喜,应对如流,是多么惬意之事啊!反之如果你所出的对联不够规格,意境自不必说,那是水平问题。可是最起码你得知道你出的是上联还是下联吧!而且应该明白你出句中的平仄格律是否基本正确。象三仄尾,三平尾,孤平,孤仄都是应当尽量避免的。都是对联禁忌。

我还发现许多人出的对联,把上下联倒置,明明自己出的是下联,却非要让他坐在上联的位置上。让别人给本来是下联的上联对下联,弄得应答者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还有一些对联,整联一仄或一平到㡳。这样的人可以说只是凭着兴趣图个乐,其实对联一窍不通,这种人自己乐还自罢了。可却苦了众人。因为还有一部分想要学习研究对联知识的朋友们,如果在这些错误出联者的"教导"下,恐怕要走上歧途了。所以希望有些一知半解者尽量不要出题了,因为你这样做虽然有可能名利双收,可是却误导了大多数人,对国学文化也是一种不尊重和践踏。这是有良知有品味的中国文人所不愿看到,更难以理解的。



由于题主出的对联明显犯忌。所以必须改一字方可。也只能改"勿"字或"我"字。可按对联上联平起仄收的规律,未尾"我″字还不能更改。因为如果将仄声改为平声,联句就成了平起平收,明显成了下联格式了。所以只能将"勿″字仄声改为"别"字或"岂"平声了。而且对联大意未变,还是原汁原味。


【上联】桃花别忘我,

【下联】红豆最思伊。

亦可题诗一首,请师友们斧正。

——《相思》

桃花岂忘我?

红豆蔻年华。

夜枕相思梦,

魂牵绕谢家。

【秀才注】谢家:古人常指自己心上人的家。


秀才品诗词


桃花勿忘我,清对联?

看到这个题目,我的心里是蒙蒙的。“清对联?”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后来才想起来,可能是“请对联?”酝酿一个上联,应该是用了一定的心思的,怎么会把字打错了?其实,也不能奇怪哈。人人都会有马虎的时候,但也不能太马虎过头了。

有个朋友的对句,是把四种花名连在一起,说就是对联了。什么勿忘我花、水塔花、观音什么的花,与桃花合在一起,就可以了。这联读起来,感觉不到什么对联的味道,真的是很难体会的。

做文章,首先要知道我们是要做文章;作诗填词,首先要想到我们是要作诗填词。对对联,我们首先要想到的是对对联。把几个花名连在一起,如果在每个花名后面加个顿号,其实就是把几个花名进行排列,不见得是对联吧!

对联,就像诗一样,要求有意韵,还要合格律,才算是真正的好的对联。如果把两句话拉扯到一起,凑成两句,那也不是对联啊。如果两句的意思很好,那就算是两句诗,也不是对联。因为它没有遵守对联的规矩。

把几种花名、几个人名、几个地名、几本书名等等连在一起组成对联,并不是不可以。相反,完全可以。但是,要想既把它们连接,又能合律,又有情志意韵,那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没有这个能力,只能专门考虑合律和意韵这两点了。

“桃花勿忘我”。到底怎么对呢?俗话说:桃花有意,流水无情。但是,“桃花勿忘我”这一句话,好像说的是:桃花啊!你可不要忘记我呀!与“桃花有意,流水无情”意思相反。桃花是有意的,也就是说桃花是有情的,无情的是流水。

我能不能说这些都错呢?,我看可以说。我看是桃花也有意,流水也有情。桃花飘飘地掉落下来,到了水里,不是和流水一起飘然而去的吗?并有诗为证。李白“山中问答”一诗是如此说的:“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由此证明,桃花与流水乃是一对有情有意的人儿,可以共赴艰难,一起追求理想的生活。于是,我的对联如下:

桃花勿忘我,(平平仄仄仄)

流水更多情。(平仄仄平平)











杨顺达93182540063ysd


上联:桃花勿忘我

下联:流水惠山泉

桃花,勿忘我,都是花。流水,惠山泉,均为水。“勿忘我”是好花,“惠山泉”是天下第二泉。

“桃花”对“流水”,是自古的“好对”。有花就有情,桃花有情,才能“不会”忘我;有水才有泉,流水有意,方可“惠及”山泉。无花不含情,没水哪来泉?其中“勿”、“惠”二字均一语双关。上下联都是以名词相对。

惠山泉位于江苏无锡惠山寺附近,原名漪澜泉,相传为唐朝无锡县令敬澄派人开凿的,共两池,上池圆,下池方,故又称二泉。由于惠山泉水源于若冰洞,细流透过岩层裂缝,呈伏流汇集,遂成为泉。因此,泉水质轻而味甘,深受茶人赞许。

唐代刑部侍郎刘伯刍和“茶神”陆羽,都将惠山泉列为“天下第二泉”。自此以后,历代名人学士都以惠山泉沏茗为快。

故曰:桃花勿忘我,流水惠山泉


刘易宁的一片大海


上联:桃花勿忘我

下联:流水不醉人

上联:桃花勿忘我

下联:燕子不开怀

上联:桃花勿忘我

下联:杨柳且开怀

上联:桃花勿忘我

下联:流水自成仙

上联:桃花勿忘我

下联:燕子且开怀

上联:桃花勿忘我

下联:柳絮莫回头

上联:桃花勿忘我

下联:流水自无私

上联:桃花勿忘我

下联:碧海莫回头

上联:桃花勿忘我

下联:杨柳自开怀

上联:桃花勿忘我

下联:燕子不伤情

上联:桃花勿忘我

下联:春水不醉人

上联:桃花勿忘我

下联:杨柳不开怀

上联:桃花勿忘我

下联:春雨不醉人

上联:桃花勿忘我

下联:柳絮不醉人

上联:桃花勿忘我

下联:燕子可开怀

上联:桃花勿忘我

下联:红柳不开心

上联:桃花勿忘我

下联:春雨不开怀

上联:桃花勿忘我

下联:燕子未来谁

上联:桃花勿忘我

下联:明月不知侬

上联:桃花勿忘我

下联:燕子难知他

上联:桃花勿忘我

下联:燕子不归他

上联:桃花勿忘我

下联:明月但知谁

上联:桃花勿忘我

下联:燕子犹思侬

上联:桃花勿忘我

下联:杨柳不记谁

上联:桃花勿忘我

下联:流水不知你

上联:桃花勿忘我

下联:明月常如何

上联:桃花勿忘我

下联:流水不思侬

上联:桃花勿忘我

下联:燕子不为谁

上联:桃花勿忘我

下联:月色难如此

上联:桃花勿忘我

下联:红柳不知谁


Mr邓瑞


桃花勿忘我,

作为上联一语双关,一句言情语外加两种情中花。所以,联中含有双关语意。此上联用两花组合来表达情爱,极妙。要作对应严谨的下联有难度,宽对稍易。现作一下联,望赐教。

桃花勿忘我,

茉莉夜来香。

(紫茉莉傍晚时分才开放,清香四溢。对中含茉莉、夜来香两种花儿)


夕阳如彗1


上联:桃花勿忘我🍃🌺🍃

下联:女贞海浮石🌵💖🌵

春天里来百花开,又到“品桃花诗,交桃花运”的时节。💐

上联极妙,一语双关,双花(桃花,勿忘我)拨动一段风流意,桃花性妖娆多情,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路过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那千古的风情,始终如一支桃花摇曳在每个多情人的心怀。

带着这份旖旎情,浪漫意,上下联犹如一对倾心恋慕的情侣话白,男子诉上联:“桃花”二字一出,仿若眉目含情的小女子,激荡一江春水。衣袂翩翩的俊书生,侬侬软语央求如桃花般的美娇娘此一别,山高水长勿相忘。

承其意,下联女子表态:小女子自当坚贞不渝,沧海变桑田,“海水没落,山石浮出”(海浮石),即使海可枯石可烂,这份情不可变。“女贞”、“海浮石”乃两味中药名,女贞对勿忘,一问一答,花名对药名,诉衷肠,表不渝,也算相得益彰!




百里灵犀


上联:桃花勿忘我

下联:萱草肯解忧

上联的意思是看着美丽的桃花,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了那一切美好的、值得记取的东西,心上的人不要忘记我。下联是手持萱草,希望能够忘记一切不愉快的和伤痛的经历。上下联意思相对,情感相关。

上联的桃花对下联的萱草,中心词是花与草相对,同时也讲出了是怎么样的花和什么样的草相对。

上联的勿对下联的肯,意思相对,上联的意思是不要,下联的意思是会的、愿意。

上联的忘我对解忧。忘是忘记,解是解除。两个词都是动宾结构。

从平仄看,上联结字为仄,下联结字为平。符合对联要求。

我是冰珊醉红楼,喜欢红楼和诗词的财经人,欢迎关注品评。



冰珊醉红楼


呵呵,好家伙,854人对过的联题!以花名组合成联题,既原创,又妙趣,很欣赏!只是花名就没有韵律调整的余地了。为了美好的创意,算是牺牲一回吧!意对如下:

上联:桃花勿忘我,

下联:水塔观音莲。

呵呵,假想一下哦:题主曾多次与桃花姑娘邂逅于水塔下那口长有“音莲”的池塘边上,虽然彼此分居两地,但桃花每天都会去那里看望“音莲”,以此寄托其对题主的相思之情……,好浪漫!

附释:整副对联共四个花名,其中桃花众所周知,就不配图了。剩下的三个花名:勿忘我花(图一)、水塔花(图二)、观音莲(图三)。





弥勒佛241769465


上联:桃花勿忘我

下联:红颜相思人



上联:春花秋月夜

下联:桃花勿忘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