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為何要叫“清明”?

用戶58797569382


今天是清明節。

首先祝願大家在追思或悼念彼世的先人時,都能夠得到內心的平靜。

當然了,清明節也要學學新知識:清明這倆字是怎麼來的呢?



清明首先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這個節氣的由來是與自然現象的變化有關。根據《曆書》的記載:

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時節的天氣,確實是與這番描述類似,開始變得清澈明朗。如同唐朝詩人韋莊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所云,“滿階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二月天”。以清明二字描述這個節氣,當真是入木三分。

不過,清明和清明節並不是一回事。

清明節是後來才興起的節日,並且吸收了許多其他節日的元素。例如,清明節的前身包括寒食節,相傳這原本是晉文公為紀念介之推設立的節日,規定當天不許開火煮飯、只能吃冷食,人們還要掃墓、踏青。

直到唐朝以後,寒食節才逐漸與清明節合併,並發展成我們今天熟悉的節日。

總而言之,清明節的形成過程是很漫長的。


HuiNanHistory


“清明節”來自二十四節氣的第五節氣“清明”,根據西漢《淮南子·天文訓》記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也就是說,“清明”是“春分”後十五天。

根據宋代陳元靚《歲時廣記》的解釋:“清明者,謂物生清淨明潔。”而不知出處的《歲時百問》也有相近說法:“萬物生長到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清明。”大意是清明時節萬物正在生長,天清似水,地明如鏡。

作為節氣,清明有三候,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鴽,三候虹始見,意思是這個時節白桐花開了,鼠類入洞而鵪鶉類小鳥多了起來,雨後的天空可以見到彩虹了。

大約在唐朝時,“清明”開始進入詩中,在杜牧《清明》之前,孟浩然已有一首《清明即事》,其中提到“帝裡重清明,人心自愁思”,但此處“清明”還不是我們今日的“清明節”,唐時人們掃墓祭祖還是從“寒食節”開始,寒食之後兩日是清明,大約清明時才能完成所有的掃祭活動。

唐代非常重視“寒食”節,唐詩中有很多關於“寒食”的詩作,沈佺期、杜甫、孟雲卿、韓翃都曾寫過以《寒食》為題的詩,因為重視,所以也有了官方假期,根據《唐會要·卷八十二·休假》記載,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開始寒食清明放四日假,唐代宗大曆十三年開始寒食清明休假增至五日,唐德宗貞元六年開始寒食清明前後各給三天,也就是說,從唐代開始,“清明”正式成為官方節日。

到宋代時,“清明節”的地位越發重要,不僅繼承了“寒食節”的掃墓等習俗,還融合了“上巳節”的部分習俗,形成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主題,兼有禁火、冷食、踏青、植樹、鞦韆、蹴鞠、賞花、詠詩等習俗活動的大型節日,從北宋風俗畫《清明上河圖》就可見當時都城東京清明節的熱鬧。

元代“清明節”基本定型,明清兩代雖“清明節”官方休假規定,不過“清明節”外出掃墓和踏青等活動已被人們完整繼承了下來,至1935年,民國政府又確定4月5日為清明節,而2008年,清明節正式成為中國法定節假日。

以上是六甲番人整理的“清明節”來龍去脈,希望能為您解惑,更多精彩,敬請大家關注。


六甲番人


給大家說一個故事,不知道有沒有聽過,故事來源於《東周列國志》。還說晉文公做了晉國的國君以後,對跟隨他的功臣進行了豐厚的獎賞。獎賞完畢以後,晉文公發現,曾經與他流亡在外,割股進肉給自己吃的介子推不在其中。於是命人前往招介子推的住處,讓他來接受封賞。但是介子推的家已經人去樓空,使者們不知道他住在何處。晉文公就親自前往詢問介子推的鄰居說:“誰知道他在什麼地方,我給他封官!”一個叫張解的鄰居,說知道介子推住在何處,於是帶著晉文公等人去當地的綿山尋找介子推。

綿山是一座深山老林,峰巒疊嶂,樹木茂盛,尋人在綿山之中叫介子推的名字,也不見他回應。不過山中還有農夫往來,晉文公親自問農夫。農夫告知晉文公:“在前不久,曾看見一位漢子揹著一位老婦人。在此山當中休息,喝了幾口水,然後登山遠去,現在也不知道住在什麼地方。”晉文公將馬車停在山下,發動村民尋找,找了幾周,都沒有找到介子推身在何處。晉文公顯得很不高興,他在想,介子推為什麼這討厭自己,於是想了一個辦法。用大火燒山,逼迫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出來。於是,晉文公命令軍士在山前山後放火燒山,活勢很猛,燒了幾天才熄滅。但是,介子推不肯出山,母子相抱在一起,被燒死在一棵枯柳樹之下。晉文公看見這種情形,忍不住為他流出了淚,於是收集介子推的遺骨埋葬在了綿山之下。

環山一公里的田土,都作為介子推祭祀用田,並專門叫農夫每年為其祭祀。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改綿山為“介山”。由於焚燒樹林的日期是3月5日,清明之時。晉國人思慕介子推,為了祭奠他,在這一天都不忍心燒火,為他冷食一個月,後來減少到了三天。當時的太原、上黨、西河、雁門各處,每年冬至後105天,家裡準備乾糧,以冷水泡乾糧而食,稱之為“禁火”,也叫“禁菸”。因以清明前一日為寒食節,遇到節日,家家插柳於門,以招介子推之魂。或在野外祭奠,焚燒紙錢,都是為了紀念晉國人介之推。這就是,清明節的由來!


謀士說


現代人說起清明節,第一個反應,就是“這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第一,清明的得名——物候現象與傳說

1.得名於物候現象。

清明的字面意思是“水清澈,天明淨”的意思,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所以,清明,反映的是物候現象,具體來說,就是“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歲時百問》)意思就是世間萬物,都是從這一天開始生長,都是清潔明淨的,所以被稱為清明。

2.得名於歷史傳說。

但清明並不僅僅是一種自然現象,還有深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在其中,因為這其中,有春秋五霸的第二霸晉文公重耳的流亡故事與君臣之間的患難相隨。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從自己腿上割下的時候,感動得流下了眼淚。這就是著名的典故“割股奉君”。

十九年後,重耳做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點好行裝,同老母親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這就是“辭官不言祿”。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裡發現一片衣襟,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所以,這個清明的含義,得到進一步的引申,意為“政治清明”。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第二,清明的作用——指導農事

我們知道,古代中國是典型的農業社會(一直到現在,我們都將農業作為第一產業,每年出臺的文件,基本上第一號文件都是與“三農”有關的),而農業生產,主要受制於兩個因素,一是陽光,二是降水。所以,我們的古人,根據太陽運行的規律,將一年劃分成了24個節氣,用以指導農業生產。具體來說,這24個節氣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個節氣 反映四季變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齊稱“四立”,表示四季開始的意思;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5個節氣反映溫度變化;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個節氣反映天氣現象;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四個節氣反映物候現象。

後人將清明對應的農事進一步明確,還專門做了順口溜:清明春始草青青,種瓜點豆好時辰,植樹造林種甜菜,水稻育秧選好種。意思就是清明開始,種瓜種豆,種甜菜,水稻育秧,還可以植樹造林。

所以,這個時候,清明,只是一個節氣,並不是節日!

第三,清明與祭祀——地位翻轉

清明為什麼成為了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呢?這又與中國的祖先崇拜與喪葬方式有關。

上古時候,家中有人去世時,只挖墓坑安葬,不築墳丘標誌,祭祀主要在宗廟進行。後來在挖墓坑時還築起墳丘,將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質上的依託。戰國時期,墓祭之風逐漸濃厚起來。但其實,墓祭的時間,是寒食而不是清明——但因為清明就在寒食的第二天,所以,由於時間安排等原因,墓祭的時間,也就可以延遲,後來,乾脆將寒食與清明連在一起,所以,白居易也有詩句說:“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再後來,人們逐漸淡忘了寒食,而將寒食的功能歸到清明這一天,於是,清明就從一個節氣,逐漸變成了一個節日,唐朝的時候,以官方文書的形式正式規定,清明到來時,可以與寒食節一起放假,相當於是法定假日,並且,還是放假4天哦,《唐會要》中有言“寒食、清明四日為假。”

到了宋代,放假時間更長,呂原明《歲時雜記》說:“清明前二日為寒食節,前後各三日,凡假七日。”

2008年,清明節正式成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

再過幾天,就是清明節了,願逝者安息,願生者一邊追憶,一邊享受這大好春光,更願我們的時代,清明永固!


三水三心


清明節緣來之一就是寒食節,而寒食節在古代是清明節的前一天,為何說是寒食節呢?據說這是春秋時期紀念名士介子推的。那介子推又是何許人呢?他是晉文公重耳手下的幕僚。晉文公的父親晉獻公由於寵愛兩個小妾,接連也喜愛她們的兒子,於是對當時的太子申生和老二重耳,老三夷吾都看成眼中釘。藉機就到晉獻公那誣告他們三,這三人沒辦法,太子申生被逼誅殺,重耳和夷吾逃到其他國家去了。

後來晉獻公死了,國內發動政變把那兩個小妾生的兒子給殺了,夷吾搶先一步回國當了國君,怕重耳威脅到他的地位就派刺客追殺,於是重耳就開始了各國流亡的生活。這一去就是十幾年,途中各種跌沛流離,飢寒交迫,而介子推就一直跟隨在重耳身邊不離不棄。因為他相信重耳才是晉國名正言順的國君,只有重耳當國君才是順應天道。為了這個理想,他一直追隨在重耳的左右,出謀劃策,持鞭驅車。有一次由於路上沒有吃的,重耳餓的實在是受不了,都暈過去,介子推看看實在是沒辦法了就割下來一塊自己的肉和野菜一起熬了肉湯給重耳吃。這就是歷史上的割肉充飢的故事。

後來重耳在流亡了十幾年後,終於得到秦國的相助,同意借兵給重耳護送他回去當晉國國君,這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晉文公即位後,對於追隨他的幾個人都得到了重賞,唯獨單單忘記了介子推。然而介子推也不是追名逐利的人,覺得能夠輔助公子重耳當了國君自己的理想就已經實現了,便歸隱山林去了。然而介子推的鄰居看不下去了,便跑到晉文公那裡去替介子推說話,晉文公這才想起把介子推給忘記了,覺得非常對不起他,就請他出山來給他封賞。然而介子推卻避而不見,好像不認識晉文公一樣,晉文公請了三次都被吃了三次閉門羹。這下晉文公火了,就把介子推歸隱的山給點了,他的本意是要介子推出來見他,然而介子推並沒有出來,反而和他母親抱著樹給燒死了。這下晉文公懊悔不已。

當時的人民為了紀念介子推就把二十四節氣的清明前一天定為寒食節,家家戶戶都不燒火,只是冷食,以紀念介子推。後來,漸漸的就把清明和寒食合成為清明節,以紀念介子推。這或許也是為什麼現在清明要去給祖先上墳掃墓的原因之一吧,讓人們懷念先人。


山中茅店


清明是怎麼來的,古時把清明喻為寒食節,踏青節,嘗青節,大地回春,春暖花開,說起清明與二十四節氣有密切關係,水清則明,清明當然離不開祭祀,也是一種傳承,祭祖宗,拜祖先,悼亡靈。

清明是開年來必不可少的祭祀活動,也是一年來幾大鬼節日之一,清明是一年來首個重大祭祀節日,清明時節雨紛紛,就是對亡靈的一種哀悼。

清明也是大地回春,萬物復甦節氣,春耕春種也是播種的季節,播下的是勤勞,收穫的是喜悅,一年四季在於春,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網圖。



有緣人153832681


中國的傳統節日起源於人與自然的關係,起源於對天地崇拜、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後來又受到了儒學倫理思想和佛道宗教思想的影響,因此,節日的起源就顯得更為多元,更為複雜,同樣,節日的形成也絕非一朝一夕,形成後的發展演變也充滿了複雜性和內容的不確定性。縱觀清明節的漫長髮展歷史,我們需要一一追溯,一一把脈。

一、秦漢時期

清明節祭祖掃墓的習俗,起源於周秦時代人們對祖先的祭祀活動。早在西周時,中國就對墓葬十分重視,設冢人、墓大夫分別掌管王、候、卿大夫、士的公墓和庶民的邦墓。清明節真正的源頭就是祭祀祖先,掃墓祭祀是寒食到清明不變的主題,從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到被民間效仿,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要在這一節日祭拜先人亡魂,歷代沿襲,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固定風俗。只不過,在周秦乃至兩漢,這種祭祀祖先的活動並沒有明確在清明日,更談不上清明節。

“清明”這一名稱從周代開始,至今已延續了兩千五百多年。雖然這一名稱最早記載於周代,但清明作為節氣的真正形成是在漢代。到了漢代,我國從原始社會的“山中無曆日,寒暑不知年”,到形成了知年知日的完整二十四節氣和太初曆。在西漢時,我國特有的二十四節氣基本齊備,每隔十五天設一個節氣,把一年劃分為二十四個等份,公元前 139 年面世的西安劉安《淮南子天文訓》中,完整記載了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二十四節氣決定了清明節的確立,公元前 105 年,漢武帝命太史令司馬遷、星官射姓、歷官鄧平及專家唐都等二十餘人制定了《太初曆》,更精確地反應一年地球運行的週期,這就是我們今天的陰曆或農曆。從此,中國的歷法兩千多年再無大的變化,這對於清明節的具體日期確定在公曆 4 月 5 日前後,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對農業生產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二、魏晉至唐代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寒食節十分流行,清明節尚未形成,到了唐代,寒食節被唐玄宗欽定在清明日前二日,放假三天,至此,寒食與清明合為一體,寒食節的習俗也就成為了清明節的節俗。清明節作為節日開始形成,同時由於清明時節正值踏青之時,漢代以來的上巳拔禊除災的儀式在唐代更加娛樂化,曲水流觴等一系列春天歡宴形式興盛,這樣上巳節的內容也被融入到清明節之中。

清明節俗起源於寒食節,一直以來是不爭的事實。清明節和寒食節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那麼要搞清楚清明節就必須要搞清楚寒食節。寒食節是為紀念介子推而設立的。在介子推被焚的忌日,晉文公詔令百姓們禁火而吃冷食。關於此,有一個非常動人的傳說:春秋初期的晉國,內亂不已,晉國公子重耳為避禍,出國逃亡 19 年,嚐盡了人世間的艱辛。在這顛沛流離的逃亡途中,介子推一直追隨重耳,不離左右。有一次,他們斷炊絕糧,陷入困境,介子推割下了自己腿上的肉,供重耳食用充飢。後來重耳回國,做了晉國國君,史稱晉文公。接著,晉文公對一直跟隨自己逃亡的臣僚論功行賞,唯獨把介子推給忘了。介子推也不向晉文公邀功請賞,而且更不恥與那些挾功求祿的勢利之人同朝為臣,就帶著母親隱居到今山西介休縣內的綿山。晉文公知道後,追憶起介子推的忠誠,十分後悔,就親自去請介子推下山,介子推卻躲起來,堅決不肯與晉文公見面。為了逼介子推出山,晉文公就下令火焚綿山。不料介子推守志不移,寧願被火燒死,也不肯出山,結果他與母親雙雙抱樹而死。文公見燒死了救命愛臣,疼痛不已,就把介之推葬於綿山。

根據現有的資料,清明在唐代之前還沒有成為節日。清明節真正的興起是在唐代,唐代是我國節日風俗劃時代的裂變時期。唐代,中國封建社會達到了鼎盛時期,國家強盛統一,科學技術取得長足的進步,農業生產從幾百年的戰亂中恢復起來。唐代十分重視儒家治國的戰略,以孝行天下,拜掃祭祖之風更加興盛。由於李唐王朝發跡於寒食節流行的中心晉地山西,唐太宗李世民歷盡戰亂,對晉地濃厚的寒食習俗十分留戀,所以後來他把寒食習俗帶到了長安,這可以說是寒食節得以發揚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唐代對清明節的貢獻,主要是把寒食節通過國家最權威的禮法,確定在了每年的請明日之前。修祠立廟,並下令於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後相沿成俗。

上巳節形成於春秋末期,開始日期在農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晉以後改為三月三日。從先秦到漢代,上巳節的習俗活動有三種:一是到水邊舉行祭祀儀式,併到水中洗浴,以祓禊。二是招魄續魂,在野外或水邊召喚親人亡魂,也召喚自己的魂魄甦醒、迴歸。三是春嬉,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嬉戲,並自由擇偶或交合。上巳節早期節俗最重要的內容是祓禊。在上古時候,這種活動就不僅是一種驅邪的巫術儀式,而且更是一種自由快活的春遊。魏晉以後,水中沐浴招魄續魂之俗逐漸消失,轉為臨水酒會,其中王羲之著名的《蘭亭集序》就是東晉永和九年三月三日會稽山而作。由於時間與清明節臨近,又都是在郊外活動,上巳節的踏青飲宴與清明掃墓後的春遊娛樂開始尚分頭而行,後來逐漸合而為一。

三、宋元明清時期

到了宋代,清明節繼承了唐代的節日風俗,寒食、上巳、清明三節合一,得到了極大發展,北宋年間的《清明上河圖》,就是對當時汴京城過清明節百態生活場景的真實寫照。到了明清時代,清明節的傳承與發展很不平衡,由於元代嚴禁寒食之俗,再加上明清時商業手工業的發展和城市生活的逐漸發達,使農耕文明背景下產生的不少傳統節日受到了嚴重衝擊,寒食節、上巳節基本上淡出,只有清明節保留了下來,北方以掃墓為主,南方更趨於踏青,清明節形成了南北方兩種不同的節日風景。

清明成為春天大節 清明節發展最鼎盛的時期是宋代。宋代,隨著理學的興起和封建倫理觀念的深化,傳播孝文化的清明節自然受到重視,得到發展。宋代朝廷明文規定:“為了追悼亡親,以表孝道,從寒食至清明三日,各階層均須祭掃陵墓。”這時,清明節和寒食節真正融為一個節日。

清明節的兩種風景 中國節日風俗在明清兩代也出現了變化:一是上層統治者及文人士大夫層的復古風,二是有些以小農經濟為基礎的節日風俗被淘汰或淡化,三是遊樂性的風俗迅猛發展。經過宋元兩代的傳承與演變,當薪火不再珍貴的時候,寒食已變的徒有虛名,寒食、上巳逐漸淡出人們的記憶。明清兩代,清明節已經是春天唯一的大節了。明清時代,清明節俗已普及到全國,但風俗有異有同。總的來看,清明節南北冷熱不一,形成了兩種色調。北方人不像以前那麼重視清明節,但節日娛樂保留古風,相比而言,南方過清明節就熱鬧許多,清明節在南方各地發展興盛開來,這也是宋代以後文化中心南移對節日風俗的巨大影響有關。這也造成了現在南方對清明節的傳統保留繼承的比較好,習俗風貌呈現的多種多樣的原因。

此後,清明節從近代沿襲到當代。清明節和許多傳統節日一樣,在這段動盪鉅變的歲月裡,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甚至是滅絕之災,幾經沉浮,最終才從幾千年的傳統血脈中綿延下來 ,得以重見天日,古老的清明節,又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歷史不能全信


“清明”,是多麼美好的字眼。神清氣明,清朗明淨。

清明節為什麼叫“清明”?主要是因為以下三點原因。

第一是因為清明時節的物候特徵

清明時節正值萬物萌動,出去走走,你就能發現自然界中那一抹抹新綠、那勃勃的生機,處處都是清潔而明淨。這個時候空氣清新,萬物澄澈,春江水暖,新苗嫩芽,楊柳依依,真是一幅清朗明淨的醉人畫面。據《歲時百問》:“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清明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 《孝經緯》:“萬物至此,皆潔齊清明。”

第二是因為春秋時期關於介子推的民間傳說

根據民間傳說,春秋時期的晉國公子重耳流亡時被介子推用自己大腿肉做的肉湯救了一命。後來介子隱居綿山。晉文公為了逼出介子推,下令燒山。介子推被大火燒死。留下的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晉文公為紀念介子推,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後又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第三是因為人們對政教清明的美好向往。

清明有著天下太平,政治清明的美好寓意。據《漢書.卷二十二.禮樂志》:“即位三十年,四夷賓服,百姓家給,政教清明。”

清明,寄託著人們對天下太平,政治清明的美好向往,所以才這麼喜歡清明節。

我們有幸生活在這清明盛世,更應該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更多精彩請關注(路尋寫作創富)


路尋寫作創富


這是一個緬懷先輩、慎終追遠的時刻。它有節日的儀式感,莊重而肅穆,引發我們的無盡思念和深深寄託。

相傳,晉公子重耳流亡到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餓得無力站起。他的隨臣介子推從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了湯讓公子喝了。公子得知,涕淚長流。十幾年後,重耳做了國君,當了晉文公,重賞當年伴隨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勸介子推去討賞,而他卻打了行裝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不已,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山路險峻,林木茂密,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獨留一面,逼出介子推。可大火燒遍,也不曾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才發現介子推揹著老母,死於一棵柳樹下。

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發現一血書:“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公主常清明。”

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又將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這是一個悲慟感人的故事,清明由此演化而來。

歲月更迭,滄桑變幻,多少節日湮滅於時光深處,但清明祭掃的習俗卻一直得以延續,並寄託了中華民族的美好寓意。二十四節氣中,其它二十三個節氣之名,皆為氣候物像而置,唯有“清明”一詞,獨具人文特色。

一堆青冢一部書,一塊墓碑一絕唱。萋萋芳草,掩蓋了多少悽楚的往事;堆堆黃土,埋藏著多少感人的故事?走近清明,已故親人的音容笑貌變得清晰起來。那些歷歷在目的過往和故事,飽含著人間的親情之愛,充滿著難捨的思親之淚,外化為斷魂的清明之雨。


夜間列車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介子椎

說到清明節,我們就不得不提起春秋時期的介子椎,因為這個節日和他有很大關係。

事情還要從春秋時期的晉獻公說起。這位晉獻公是當時晉國的國王,其實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山西省省長。因為晉國就是我們現在版圖上的山西。

這位晉獻公年輕的時候,是為驍勇善戰,而且有能力的人,所以齊桓公就把自己的女兒齊姜嫁給了他,並且生了好幾個孩子。

可是誰知道這位晉獻公年老的時候從戰敗的部落弄回來兩個美女,從此笙歌燕舞,開始昏庸起來,偏偏哪兩個美女還都給他生了兒子。正當寵的那個美女叫驪姬,為了能讓自己的兒子坐上王位,就設計逼死了當時的國君候選人申生,這可是長子而且還是齊姜的兒子,剩下晉獻公的兒子們一看不妙就跑了。

這下我們的主人公要出場了。重耳和自己的謀臣介子椎也跑路了,可是遇到災荒沒有飯吃,介子椎就割下子大腿上的肉給重耳做了一碗湯,重耳感動的大哭。

後來重耳回到晉國當上了國君,封賞了很多當年跟自己一起逃難的人,就是把介子椎給忘記了。

別熱都勸介子椎去討封賞,介子椎不聽,還帶著自己的老母親去隱居了。重耳後來想起介子椎就想讓他回來當官。

但是介子椎是個大孝子,不想離開自己的母親。就帶著母親躲到了山裡。重耳命人三面燒山,希望介子椎出來。結果等火熄滅後,發現介子椎和他的母親死在了一棵老柳樹下。重耳後悔不已!

他們在裝殮介子椎的時候就從樹洞裡發現了一片衣襟。上面就寫著“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為了紀念介子椎,重耳下令這一天不能開火,所以叫“寒食節”,第二年他們去山上祭拜的時候,發展那棵老柳樹死而復活,因為給老柳樹賜名“清明柳”,並且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了清明節。

因此我們後世才有了清明祭祖,給過世的人上墳這一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