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派陳平去斬呂后妹夫樊噲還要親自驗頭,陳平如何化解此難題?

SFNBN


劉邦在臨終之時確實曾經下令要陳平處死樊噲,但是並沒有說過要親自驗頭……

《史記·樊酈滕灌列傳》中記載了劉邦決定殺樊噲的原因——是時高帝病甚,人有惡噲黨於呂氏,即上一日宮車晏駕,則噲欲以兵盡誅滅戚氏﹑趙王如意之屬。高帝聞之大怒,乃使陳平載絳侯代將,而即軍中斬噲。即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劉邦的發小(同年同月同日在同一個衚衕裡出生)燕王盧綰造反,劉邦當時已經重病在身了,便讓他的連襟樊噲率兵征討。正在樊噲出征之時,便有看不慣呂黨的人給劉邦告狀,這個人應該是非常痛恨呂黨的,他告狀的時候用了一個絕招——他說樊噲等人天天盼望著陛下趕緊駕崩,然後他們就可以除掉戚夫人和趙王劉如意母子了。

戚夫人母子的安全是劉邦彌留之際唯一的牽掛,他趕緊問陳平應該怎麼辦才好,陳平此時獻計讓劉邦派周勃火速追趕正在出征途中的樊噲,收了他的兵權。所以,劉邦才下令:“陳平亟馳傳載勃代噲將,平至軍中即斬噲頭!”

而陳平在接受詔令之後,再次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他也知道當今皇帝行將就木了,將來掌權的一定是呂后一派,所以他與周勃商量說:“樊噲可是皇帝的發小,在開國過程中又立下了不世之功。更重要的是,樊噲乃是呂后的妹夫啊!現在陛下因為一時之怒而要殺他,萬一將來後悔了怎麼辦?所以咱不如先把樊噲綁了,押送回京城,讓陛下自己處置,到時候樊噲是死是活就沒咱的關係了。”

陳平押送樊噲還未到長安之時,便聽說了皇帝駕崩的消息,此時他的災難還是到來了——雖然沒有殺樊噲,但是呂嬃早就記恨上他了,於是陳平趕緊在呂雉面前裝可憐,同時又強烈請求在宮中守衛以不離開呂后左右(平畏讒之就,因固請得宿衛中)。如此一來,呂嬃才沒有機會讓姐姐除掉陳平,而樊噲到了長安之後便被恢復了爵位,陳平與樊噲的恩怨也變了解了。


國史通論


樊噲有多重身份。第一,他是西漢的開國功臣,屬於功臣集團這個派系;第二,他是劉邦的發小,而且還在鴻門宴上救過劉邦的命,是劉邦的絕對心腹;第三,他的老婆是呂后的親妹妹,他也屬於呂氏外戚一系。

一直以來,樊噲都對劉邦忠心耿耿,沒有留下任何歷史汙點。那麼,劉邦為何要殺他呢?

按照歷史記載,是因為有人誣陷他懷有不臣之心。

這當然只是個藉口。自古以來,皇帝要殺誰,給他安上一個謀反的罪名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劉邦殺樊噲的真正原因,是由於樊噲的第三重身份——呂后的妹夫。

當時,劉邦已經重病,來日無多。他知道,在他死後,呂后及其呂氏家族肯定會成為一股重要的力量。能與這股力量抗衡的,只有掌握兵權的功臣集團。

而作為呂后的妹夫,樊噲自然不會對抗呂氏家族。那麼,擁有兵權的樊噲,就會打破平衡,成為功臣集團對抗呂后的障礙。

皇帝要想坐得穩,通常都會在派系之間搞平衡。一旦失衡嚴重,皇帝就會受到威脅。為了兒子的江山坐得穩,劉邦自然要殺掉樊噲。

劉邦派了兩人去執行這個任務。一個是謀士陳平,另一個是功臣周勃。

一路上,這二位都在犯難。周勃想的是,樊噲是從小一起玩的鐵哥們,殺他,於心不忍吶;不殺他,又是抗命。陳平想的卻是,殺了他,就算把呂后徹底得罪了,呂后這個女人,得罪不起啊。

最終陳平想了一個辦法:先不殺樊噲,而是把他押回去。如果劉邦仍然堅持要殺他,那就殺他好了,與陳平的關係不大。呂后也不會把這筆帳算在陳平頭上。

結果,沒等押回去,劉邦就駕崩了。呂后當權,樊噲自然就不用掉腦袋了。

呂后因此欠了陳平一份人情。


趣談秘史


讓我們先來看看劉邦跟樊噲是什麼關係,而劉邦又為什麼要殺他。

呂公有兩個寶貝女兒,呂雉嫁給劉邦,呂須嫁給樊噲。就這點來看,就知道劉邦跟樊噲是個什麼關係了。

在劉邦的一生當中,但凡有事,樊噲都能挺身而出。比如劉邦進咸陽城懶著不出時,樊噲就勸他不要沉溺其中;在鴻門宴上,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也是樊噲及時出手,並保護劉邦從小道逃跑。後來,英布造反時,劉邦已身患重病,不想見人,周勃及灌嬰等人都不敢隨便入宮,唯有樊噲,直接推門而進,勸劉邦有事要跟大臣商量,不要整天躺在宮中跟宦官來往,難道趙高的教訓還不夠麼。

就衝著這些事,劉邦值得感激樊噲 。但是,兄弟也有翻臉的時候,有一件事讓劉邦翻臉不認人,派陳平要斬樊噲而後快。

到底是什麼事呢?

還是戚夫人及趙王劉如意的事。

眾所周知,劉邦晚年寵幸戚夫人,想廢呂雉所生之子劉盈,立戚夫人之子劉如意為太子。這件事受到滿朝大臣反對,但劉邦還是有些不甘。

當時,事情正鬧得不可開交時,不知是誰,也不知道從哪裡得來的謠言,說樊噲已經放出風聲來了,一旦陛下駕崩,就將戚夫人及劉如意等一幫人通通殺掉。

要知道,劉邦就是因為擔心戚夫人勢力太薄,怕他死後被呂雉勢力欺負,所以才執意要廢太子劉盈。而包括張良在內,竟然都反對廢太子已經讓他窩火了,而樊噲又觸到他的痛處,難怪他要翻臉,殺樊噲而後快。

當時,樊噲正率兵攻打背叛造反的燕王盧綰。劉邦召陳平來問,這事怎麼辦?陳平是謀略大師,當即就給他想了一個計策,讓劉邦下詔給周勃代替樊噲率兵,然後他再跟周勃拿著詔書前往燕國辦這個事。

劉邦就依了陳平的計,派陳平跟周勃前往燕國去了,並且交待,到了將軍,立斬樊噲!

然而,人還沒到燕國,陳平就跟周勃商量說道:“樊噲是帝后的親家,功勞又多,且又是呂須之夫,親且貴,陛下一時腦熱叫斬樊噲,萬一他後悔了怎麼辦?我們不如將樊噲綁住,送往京城,讓陛下自己處理得了。”

周勃認為陳平說得有理,就依了陳平之計。

陳平為什麼要出此一計呢?他當時肯定看出,一是樊噲親且貴,又是功臣,殺不得,二是他料劉邦活不了多久了,劉邦一死,他這麼一整,就成了呂雉的敵人,不能當這個冤大頭。

果然不出所料,陳平押樊噲回到半路時,就聽到了劉邦駕崩的消息。同時,呂雉還下詔,命令陳平及灌嬰等人率兵屯守滎陽。

陳平受詔以後,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衝到長安城,跑進宮裡,到呂雉面前哭訴請罪,說他怎麼用心良苦,將樊噲押回來,而不是當場就斬了。

呂雉聽得無不為之動容,就說,你辛苦了,趕快回去休息吧。

陳平當然不能就此回去。 他過了呂雉這關了,天知道呂須又要使什麼招對付他。他當即向呂雉請求留守宮中。呂雉見他靠譜,就拜他為郎中令在宮中教導新皇帝劉盈。

果然不出陳平所料,呂須對陳平出計擒拿樊噲耿耿於懷,於是整天到呂雉那裡告狀,但是呂雉沒有聽呂須的。

不久,樊噲回到長安,官復原職。而陳平也相安無事,還被拜為左丞相。

一場政治危機,就此安然化解!


月望看歷史


劉邦晚年去平叛英布的時候受了箭傷,回來後還得了重病。躺在床上快要奄奄一息的劉邦,得到了樊噲想謀殺劉邦的愛子劉如意的消息。

此刻的樊噲正在燕地平叛盧綰的戰亂呢。有小人誣告樊噲,說樊噲把盧綰給平了之後,就會率領大軍殺到都城,聯合呂后滅掉劉如意。

劉邦愛子心切,也沒調查消息是否屬實,就把重臣周勃和陳平叫了過來。

並且囑咐他們二人到了燕地,立斬樊噲。

陳平和樊噲領旨前去了。

在路上行走時,陳平就在為自己的前途開始考慮了。若是他稍有疏忽,考慮不周的話,隨時都會有被滅族的可能。

陳平把當下危機的情況告訴了周勃,這個樊噲殺或者不殺,對他們兩個都沒有好處。

先說殺了樊噲的話,劉邦萬一死了,上臺的是呂后,呂后是樊噲媳婦呂嬃的姐姐。他們殺了樊噲,呂嬃肯定會讓姐姐呂后滅他們兩人家的族的。

所以,樊噲肯定不能殺。

若是不殺樊噲,同樣讓劉邦知道了,他們還是難逃一死,因為這就叫抗旨不尊。

陳平把這件事給周勃分析了一下,周勃一聽,這確實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事呀。

周勃問陳平,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周勃告訴他,樊噲是肯定不能殺的。我們唯有放慢速度行走,說不定走的慢了到可以救我們一命。

看劉邦的情形,他應該活不了多久了,只要劉邦一死,我們又沒有殺樊噲,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得救。

老謀深算的陳平開始違抗劉邦的聖旨,慢慢的雲遊起來。

沒辦法陳平只能賭了,能不能救自己只能看劉邦活多久了。

陳平到達燕地後,先是設計把樊噲給綁了起來。

因為樊噲沒有謀反之意,所謂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他們要綁樊噲,樊噲就任由他們去綁了。

這時候陳平還沒有等到劉邦死去的消息。他選擇了繼續想拖延時間,把樊噲放到車上,押到都城等待劉邦發落。

劉邦給他的命令是到了軍中立斬樊噲,但是,以陳平多年的江湖經驗來看,樊噲是殺不得的,樊噲是劉邦的連襟,樊噲還會劉邦的救命恩人。

至少在鴻門宴上樊噲是救過劉邦的,這就是樊噲不能殺的原因。

陳平和周勃帶著被關押在囚車裡的樊噲向都城進發了。

就在他們返回的路上,陳平得到了漢惠帝的詔書,注意是漢惠帝的詔書。說劉邦駕崩了,讓陳平趕緊趕到函谷關上任,做好防守工作。

因為新舊政權交替的時候,最容易發生政變。

陳平一聽這個消息,他就安排周勃押送樊噲到都城,自己騎了快馬到長安見呂后去了,他知道自己若是不去見呂后,肯定會被滅族的。

陳平來到都城,先是祭奠了劉邦,把死去的劉邦哭了一頓。陳平哭的很悽慘,連呂后都被感動了。

要知道劉邦一死,最高興的是呂后。因為他終於可以掌權了。劉邦活著的時候,也不待見她,對於她還說,劉邦還是死了的好。

陳平祭拜好劉邦,然後他又把劉邦如何讓他殺樊噲,他沒殺的經過說了一遍。

呂后一聽,原來樊噲沒被你們殺呀,沒殺就好。這樣我也能像妹妹交差了。

果然如陳平所料,呂嬃向呂后告他們的黑狀了。

直到陳平來解釋,才知道是虛驚一場

呂后還是想把陳平打發走。但是,陳平深知自己肯定是不能離開都城,離開權利中心的,因為一旦離開這裡,只要有人向呂后進讒言,他陳平必死無疑。

說白了陳平還是對呂嬃不放心,雖然他沒殺樊噲,但是樊噲還是被他們給抓了起來。

萬一劉邦多活一些時日,陳平把樊噲給押回來了。樊噲不可能不被殺。

為了保命反正是無論呂后怎麼說,陳平都是鐵了心的不離開。最後陳平感動了呂后,呂后就答應讓他留了下來。

陳平的命就是這樣把命保下來的。

因為陳平的命保下來了,所以劉邦想殺樊噲的想法也沒實現。

這就是劉邦在臨死前為何要殺樊噲的原因。


史學達人


陳平的政治智慧相當高,不在漢初三傑之下。漢初三傑中韓信死於非命,張良避禍遁世,蕭何小心翼翼也受到牢獄之災。而陳平卻玩轉官場,在各大勢力之間安然無恙。可以說是漢初最能混的人了。但最終不能與漢初三傑齊名,因為他自己也曾經說過,自己經常用道家禁忌的陰謀詭計,最終損害了自己的陰德。

關於劉邦讓陳平殺樊噲一事,起因是漢高祖是徵英布歸來,盧綰又反叛。高祖命樊噲帶兵討伐,但有人說樊噲看高祖病了正盼望高祖死掉。這時候陳平就對劉邦出計策,讓周勃先替代樊噲領兵,陳平本人再以使者身份拿下樊噲。但劉邦讓陳平直接殺死樊噲。出征路上陳平就和周勃商量,樊噲是什麼人?高祖起兵前的老朋友,還是呂后的妹夫。如果高祖後悔怎麼辦?所以還是抓回去再說,於是兩人就將樊噲抓了起來。

結果在回長安的時候,漢高祖就去世了。陳平一下子就方了。因為現在掌權地方正是呂后,如果樊噲妻子呂嬃說自己壞話怎麼辦?於是趕緊驅車想回長安儘快解釋,結果在路上果然碰到使者讓自己駐守在滎陽。但陳平沒有理會,還是繼續回到長安。在高祖靈前放聲大哭,並且向呂后解釋事情經過,還要求留在宮中守衛。這樣一來讒言才沒起作用。


林屋公子


劉邦有個毛病:耳根子軟。因為這個毛病害死了戚夫人,還有一次差點害死陳平。

戚夫人的事情盡人皆知,戚夫人在劉邦面前吹枕頭風,劉邦耳根子軟,想要改立戚夫人生的趙王如意為太子。後來惹得呂后殘酷的殺害了戚夫人和趙王如意。那麼劉邦差點害死陳平是怎麼回事呢?

跟上面提到的事情差不多,也是有人進讒言,說樊噲結黨於呂氏(呂后),而且樊噲口出狂言:等到劉邦駕崩後,要率領軍隊殺了趙王如意和戚夫人他們全族。

人有惡樊噲,雲:“黨於呂氏,即一日上晏駕,欲以兵誅趙王如意之屬。”

劉邦耳根子軟,根本不調查就相信了這個說法。於是大怒,召來陳平商量對策。陳平給劉邦支招:我帶著絳侯周勃,驅車到樊噲營中,直接讓周勃取代樊噲掌軍,奪了他的軍權。

劉邦同意了,但是加了一條,見到樊噲後立馬砍掉樊噲的頭拿來見我。

帝大怒,用陳平謀,召絳侯周勃受詔床下,曰:“陳平亟馳傳載勃代噲將;平至軍中,即斬噲頭!”

這就使陳平很為難了,為什麼呢?樊噲是呂雉的妹夫,因此呂雉處處袒護樊噲,也視樊噲為自己的靠山。樊噲也是劉邦的發小,關係很好。這次劉邦發怒完全是事發突然,如果自己貿然讓人砍下樊噲的頭,劉邦反悔了該怎麼辦?到時候可是既得罪了呂后又得罪了劉邦。陳平思慮再三,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什麼辦法呢?

寧囚而致上,上自誅之。

簡而言之就是一個字“推”,推責任。陳平決定執行劉邦的命令,先逮捕樊噲,然後送回長安,讓劉邦自己決定是否處斬。

後來,在陳平壓著樊噲回去的路上,劉邦駕崩。陳平一聽就害怕了,劉邦一死,沒有人再繼續處理這件事情了,而自己還擔著逮捕樊噲的惡名呢?鐵定是得罪呂后了。於是陳平趕緊扔下樊噲,快馬加鞭趕往長安,去幹什麼呢?面見太后。

劉邦死後,能暫時壓制住呂雉的只有太后,因此能救陳平的只有太后。在陳平快要走到長安時接到詔書,讓陳平和灌嬰領兵屯滎陽。陳平接詔,但沒有去滎陽,而是繼續趕往長安去找太后。

陳平見到太后,哭的鼻子一把淚一把的,向太后哭訴了自己的委屈。說事情都是劉邦定下的,跟自己沒有什麼關係,自己只是一個執行者,況且樊噲好好的,也沒有被砍頭。請求太后救他一命。

於是太后封陳平為郎中令,讓他去教漢惠帝劉盈(呂后的兒子)讀書。後來,呂后果然拿樊噲的事情在太后面前詆譭陳平,太后袒護陳平,呂雉沒有再為難陳平,陳平算是撿了一條命。

陳平總是在關鍵時候思路清晰,既保全自己,又有所建樹。因此陳平歷經數次宮廷政變而不倒。在張良歸隱後,陳平充當了朝中最重要的謀士角色,為漢朝的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劉邦耳根子軟,在自己病重時聽信讒言說樊噲黨附呂氏,等自己死了以後要誅殺戚夫人和趙王如意全族,因此大怒,派陳平和周勃前去斬殺樊噲。陳平在關鍵時刻思路清晰,沒有徹底執行劉邦的旨意,既保全了樊噲的性命,又不得罪劉邦和呂雉。在劉邦突然駕崩後,又聰明的找到太后來保護自己,可謂是聰明絕頂的舉動,連呂后都奈何不了他。


每日趣評


陳平對得起那個“平”字,什麼事情都擺得平。

年輕的時候,他什麼都不是。鄉里分肉,請他出面主持,每一塊都分得均勻,沒有人不滿意。這件事看似簡單,實則不易。能夠把幾十碗水端得平,叫做水平。

楚漢戰爭時期,陳平離開項羽去投奔劉邦。他孤身一人,渡過黃河的時候,覺察到划船的兩個艄公有可能是匪徒。這種情況下,就算你有經天緯地之才,也無法施展,還不如會點三腳貓功夫好使。偏偏陳平手無縛雞之力,眼看船搖到黃河中央,他心生一計,將上衣脫下來,光著膀子幫助艄公划船。兩個艄公一看,知道他身上沒有錢,也就打消了謀財害命的念頭。這叫危機管理。最好的危機管理,是正確預判形勢,發現苗頭,妥善處理,將危機消化於無形。

投奔劉邦之初,有很多人說陳平的壞話,說他品行不端(和嫂嫂有不正常關係),三心二意(先是魏王門下,後來依附項羽,現在又投靠劉邦),貪婪受賄(誰給他送錢,他就為誰說話)。劉邦聽了,難免有想法,於是召陳平過來質問。當然,劉邦沒有問男女關係的問題,因為他一點也不在意,只是問道:“你原來是魏王的人,後來給項羽做事,現在又來我這裡,怎麼能夠不讓人懷疑你的信義呢?”陳平很乾脆地回答:“同樣一件東西,在不同的人手裡有不同的作用。魏王和項羽不能重用我,您能重用我,我為什麼不投奔您呢?至於受人錢財嘛,您也知道,我可是光著身子到這裡來的,一文錢都沒有帶。不收點錢,怎麼過日子嘛?這些錢也還沒有動用,您如果不信任我,我馬上退出來,請讓我回家種田就是了。”寥寥數語,說得劉邦立馬改變了態度,不但沒有開除陳平,反而升他做了護軍中尉,也就是軍中的紀委書記。在這件事上,陳平充分拿準了劉邦的性格特點:不拘小節,只要你不對他撒謊,不推諉責任,一切都好說。

劉邦對陳平委以重任,陳平則給了劉邦最大的回報。楚漢戰爭最艱苦的時候,是陳平巧施反間計,讓項羽的智囊范增離開項羽。滎陽之圍的時候,是陳平獻計,讓劉邦逃出楚軍的重圍。韓信要求劉邦封自己為假齊王,劉邦大怒,也是陳平及時拉袖子暗示,劉邦大悟之下,乾脆封韓信做了一個真齊王,保持了隊伍的穩定。後來劉邦誅殺韓信,又是陳平獻計,不費一兵一卒,便將韓信制服。劉邦討伐匈奴,在白登被圍,還是陳平想辦法解圍,救了劉邦一命。從某種意義上講,陳平就是劉邦身邊的“點子大王”,專門為劉邦解決各種各樣的難題。這樣一個人,在劉邦要他斬殺樊噲的時候,肯定不會簡單地遵照執行,而是進行了一通分析:

第一,劉邦病得不輕,已經快死了。這是處理這個難題必須搞清楚的大前提。

第二,劉邦殺樊噲,是因為樊噲是呂后的妹夫。有人告發,說樊噲和呂后勾結,只等劉邦一死,便要殺死劉邦最寵愛的戚夫人和她的兒子如意。

第三,劉邦死後,即位的是太子劉盈,他是呂后所生。到時候,呂后就太后。以呂后的性格,只要權力在手,便敢無所不為。順者昌逆者亡,絕不含糊。

第四,呂后最恨的人,便是戚夫人母子。樊噲和她勾結,將對戚夫人母子不利,十有八九是真的。

基於以上分析,陳平認為,樊噲是不能殺的。如果殺了樊噲,勢必得罪呂后。以後的日子,就沒法過了。

但是,如果不執行劉邦的命令,那也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很有可能,馬上就會人頭不保。

怎麼辦?

會者不難,難者不會。陳平的解決辦法,是以時間換空間。他和周勃來到樊噲的軍營,將樊噲騙出來逮捕,裝入囚車,秘密送住長安。

果然,還在半路,就聽到了劉邦駕崩的消息。陳平馬上下令將囚車停下,自己輕裝前進,連夜返回長安。他也沒有直接向呂后請功,而是跑到劉邦的靈前大哭,說:“您讓我殺樊噲,我不敢,只好將他帶回來了,我對不起您啊!”這樣一表演,呂后便心知肚明瞭。她正擔心樊噲的安危,得到這個信息,心裡一塊大石頭落地,不禁對陳平心生好感,馬上出來安慰陳平,而且封他做了郎中令。

這已經是題外話了。呂后死後,又是陳平出來,想辦法解除了呂家的兵權,為劉氏重掌江山,拿下了關鍵的一分。他這一輩子,或許談不上有多忠心,但是他解決的難題,足夠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平靜。所以說,他對得起這個“平”字。


龍鎮


劉邦快要死的時候,突然接到一個報告。

報告稱,將軍樊噲已和呂后達成一致意見,等劉邦一嚥氣,就舉兵滅了趙王劉如意。

劉如意是誰啊?劉如意是劉邦當上漢王后生的第一個兒子,劉如意的生母是劉邦最為寵幸的戚夫人。

為什麼我要特別強調劉如意是劉邦當上漢王后生的第一個兒子呢?這裡邊涉及到人性中的一個陰暗面。

劉邦當上漢王后,有了自己的後宮,全面拷貝秦制的劉邦,終於可以在沒有基因檢測的年代保證自己不會喜當爹了——我說這意思,並不是懷疑曹氏生的劉肥和呂雉生的劉盈不是劉邦的親兒子,而是說,劉肥和劉盈有可能不是劉邦的親兒子。

為什麼我要強調劉如意的生母是劉邦最寵幸的姬妾呢?英國有一句諺語是這麼說的:Love me, love my dog。

這句英語什麼意思呢,從字面上來看,應該是,如果你愛我,就要愛我家的狗。其實這麼翻譯,也是沒錯的,中文互聯網上某個高知社區上,就有類似的問題,「我的男朋友不喜歡我的狗,我要不要跟他分手?」所以你看,愛我,就要愛我的狗,也是有道理吧?

為了不誤導大家,我還是說一下正確的翻譯吧,正確的翻譯是中國的一句成語,叫「愛屋及烏」。

大家想一想,劉邦寵幸戚夫人,本著愛屋及烏的原則,劉邦寵幸戚夫人,自然也會愛戚夫人生的兒子。你們說說,劉邦聽說樊噲要砍了自己最寵幸的戚夫人生的兒子,劉邦能不來氣嗎?

那麼,為什麼樊噲要去帶兵滅了劉邦的三子劉如意呢?

從現在流傳下來的歷史文本來看,說樊噲要殺劉如意的事,並沒有明確的記載,我們只能說,這件事從邏輯上講,是存在的。

因為樊噲的正妻姓呂名嬃,聽我說到他媳婦姓什麼,大家心裡多少也有點想法了,他媳婦和劉邦的媳婦一個姓,可不止是一個姓,她倆還是親姐妹,劉邦的媳婦呂雉是樊噲媳婦呂嬃的親姐姐。

咱們剛剛提到的劉如意,差點取代呂雉兒子劉盈的太子地位,呂雉對劉如意的恐懼,可想而知。就衝這份恐懼,呂雉也不能讓劉如意消停了。

而樊噲,作為呂雉的妹夫,當時正帶兵剿叛變的燕王盧綰。

所以你看,樊噲有動機,有能力。這就是我剛剛說的邏輯上說得通。

這種情況下,劉邦自己的時間又不多了,當然想在自己死前解決掉樊噲,所以,劉邦就派陳平去解決樊噲,派周勃去搞定劉邦的軍隊。

陳平接到命令,心理就謀劃開了,劉邦和樊噲,既是鐵哥們,又是連襟,萬一他陳平真按照劉邦的旨意砍了樊噲,把樊噲的腦袋拿到劉邦面前,劉邦看到樊噲的腦袋,想起往日的情義,後悔了,怎麼辦啊?

陳平想一想,還是不要砍了樊噲,而是把樊噲押回來跟劉邦見面,看看劉邦最後會怎麼決定吧。

參考資料:《史記·高祖本紀》、《史記·呂太后本紀》、《史記·陳丞相世家》、《史記·樊酈滕灌列傳》


遙望燕園


劉邦命陳平去斬殺樊噲的經過是這樣的:當時樊噲奉劉邦之命,正在前線和叛亂的燕王盧綰交戰。這時有人向劉邦進讒言,說樊噲是呂后的妹夫,陛下一旦不在了,他們就要合謀奪取天下,殺掉戚夫人和趙王如意。



劉邦那時已經病重,自覺不久於人世,他最不放心的就是兩件事,一是劉氏江山改姓,二是戚夫人母子受到傷害。所以他聞言大怒,召來陳平商量對策,隨即令陳平、周勃趕去軍中,陳平斬樊噲之頭回報,周勃就留在軍中代樊噲為將。

雖然明知是個難題,但皇命難違,陳平和周勃只好出發了。路上陳平就跟周勃說,樊噲是皇上的舊交,功勞很大,又是呂后的親妹夫,現在皇上盛怒之下要殺他,沒準很快就後悔了。所以樊噲絕不能殺!兩人商定:把樊噲抓起來押解回京,讓皇上自己處置!

這就是陳平的第一招:拖!陳平的聰明之處就在這裡,雖然有違抗君命之嫌,但也是情有可原,反正樊噲人已抓到,頭就在脖子上,要砍也來得及。而如果奉旨辦事的話,萬一劉邦真後悔了,這砍下的頭可沒法再安上了,那時他倆可就把皇帝皇后都得罪了,豈不是死路一條?

於是兩人依計而行,抓了樊噲,陣平押解著樊噲回京,在路上,他得到了劉邦去世的消息。我猜陳平的心情應該是喜憂參半,喜的是當初沒殺樊噲,尚留有餘地。憂的是自己畢竟綁了樊噲,得罪了當權的呂后。怎麼辦?



陳平當然有辦法,他讓押解樊噲的隊伍不緊不慢地走,自己則快馬加鞭往長安趕。

這就是第二招:搶!陳平必須搶在呂后發怒並降罪之前,當面向呂后解釋清楚。解釋什麼呢?無非幾個重點:這事是怎麼回事,皇上當時多麼惱怒,他陳平怎麼想的、怎麼做的,有多麼的不得已,好在樊將軍安然無恙云云……陳平邊說邊哭,把呂后都感動了:原來這麼回事,陳大人辛苦了,快請回去休息吧!

換作旁人,多半會以為這事妥了,回家歇歇也好,可是陳平不!他的第三招是“賴”,賴在宮裡不走了。他對呂后說,宮中大喪,多有不測,自己請求宿衛宮中!這要求合情合理,但其實陳平的用意,是要防止有人在呂后面前進讒言害他。呂后沒多想,就讓陳平留在宮裡,擔任負責安保工作的郎中令。不久,樊噲被押解到京,官復原職,但樊噲老婆呂嬃(即呂后妹妹)卻不依不饒,但無論她說陳平多少壞話,呂后都不聽,仍然認為陳平是忠於她的。



這一拖、二搶、三賴,足可見陳平的足智多謀,非常人可比,諸位以為呢?

更多好玩、好懂、好用的國學歷史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三好國學堂”!

一起讀國學


陳平的一生,充分證明了《春秋左傳》裡面的一句話:天下事毀於君子者十之八九,毀於小人者十之一二。

陳平的確是一個小人,但是一個有能力的小人。他做了很多君子做不到的事,這也是劉邦重用他的原因。

在劉邦死後,陳平還做過丞相,並且整體表現還非常好。

陳平的表現可以說明一點,一個有能力的小人遠遠勝過一個沒有能力的君子。

公元前195年,劉邦在鎮壓英布的叛亂中中箭,舊病復發,已經活不了多久了。

回到長安後,有人報告說,燕王盧綰叛亂。這時候的劉邦已經老眼昏花,利令智昏了。如果連燕王盧綰這樣老實人都會叛變,那天下還有人可信嗎?

不錯,在這個時候,劉邦手下確實沒有多少人可以相信了。在漢朝建國後,呂后就串聯他們在沛縣的老兄弟,逐漸掌控了當時的形勢,就連劉邦對他們也無可奈何。

劉邦曾想廢掉太子劉盈,立劉如意為太子。這個提議遭到了朝中重臣的強烈反對,實際上最大的後臺就是太子劉盈的母親呂后,最終也只能作罷。

劉邦派出樊噲去討伐燕王盧綰。這時,劉如意的母親指使人對劉邦說:呂后和他的妹夫樊噲本來就是一夥的,他們遲早會犯上作亂。於是劉邦就派陳平和周勃去斬殺樊噲。

陳平明白劉邦活不了多久了,更明白呂后必然掌權。如果現在把樊噲處死了,呂后肯定會秋後算賬。

在路上,陳平交代周勃:把樊噲押回京城,交由劉邦處理,周勃只負責接替樊噲的兵權。

周勃在軍中,傳劉邦的命令,將樊噲打入囚車,交由陳平帶回長安。

陳平走到半路上就聽說劉邦歇菜掛逼了,心想,一定要把這件事情給解釋清楚了,把自己撇乾淨。

他快馬加鞭,跑到宮中,當著呂后的面向劉邦哭訴:樊噲是你的親妹夫,殺掉他,於皇帝來說是私事,也是公事。我們不敢擅做決斷,所以只能將他押回來。

這些話講得非常漂亮,直接向呂后表了忠心。對於這樣的朝廷重臣,向自己宣誓投靠,證明自己的勢力更強大了,呂后還是比較開心的。

為了進一步拉攏陳平,呂后親自出面安撫他,頂封他做郎中令,輔佐新皇帝劉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