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號首次“脫中”成功?網友:不存在的……

4月1日,日本發佈了新年號,名為“令和”。一時間,關於日本年號的消息開始刷屏,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一點便是“

首次脫中”。

日本年號首次“脫中”成功?網友:不存在的……

“首次脫中”,即“令和”是日本有史以來第一個非出自於中國典籍的年號。“令和”(れいわ,Reiwa),出自日本古代典籍《萬葉集》第5卷的序文:

初春の令月にして、清く風和らぎ、梅は鏡前の粉を被き、蘭は珮後の香を薫らす

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薰珮後之香。

日本年號首次“脫中”成功?網友:不存在的……

《萬葉集》是日本最早的詩歌總集,相當於中國的《詩經》,所收詩歌自4世紀至8世紀中葉長短和歌。日本人如此費勁地從自己的《萬葉集》中找到這句話,究竟是何意呢?

安倍的解釋是「人々が美しく心を寄せ合う中で文化が生まれ育つという意味が込められている」((新年號)有著文化產生並壯大於人們美麗心靈的相互靠近之中的意思。

初春令月,氣淑風和”。“令月”意為吉月,氣淑風和自不必說。但這句話被機智的中國網友發現了更早的類似版本:“仲春令月,時和氣清。”(東漢張衡《歸田賦》)

日本年號首次“脫中”成功?網友:不存在的……

想來日本年號要“脫中”,用他們常說的一句話來說,那就是「100年早いんだよ!」(還早一百年呢!)

日本年號首次“脫中”成功?網友:不存在的……

之所以有底氣這樣說,是因為自公元645年大中兄皇子仿照唐朝制度設立日本第一個年號“大化”以來,一千三百多年裡的247個年號

,全都出自中國典籍——《詩經》《易經》《漢書》《後漢書》《史記》……

日本年號首次“脫中”成功?網友:不存在的……

舉幾個明治維新以來的例子:

日本年號首次“脫中”成功?網友:不存在的……

而在日本歷史上,還有三個年號和中國年號重名

一是“貞觀”,取自《易經·繫辭下》“天地之道,貞觀者也”。貞觀(627-649)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貞觀之治”聞名於世。日本清和天皇在859-877年使用了貞觀年號。清和天皇在位時的“貞觀時代”還算清明,史稱“貞觀之治”。

日本年號首次“脫中”成功?網友:不存在的……

二是“建武”。中國歷史上很多皇帝都用過“建武”作為年號,最早的則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第一個年號(25-56),也是東漢的第一個年號。光武帝以“柔道”治天下,史稱“光武中興”或“建武盛世”,這也是“建武”被很多皇帝使用的緣故吧。

“建武”在日本1334-1338年被使用,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醍醐天皇光明天皇。日本鎌倉幕府滅亡後,1333年後醍醐天皇重新即位,1334年改元“建武”,在行政上採取了一列措施,史稱“建武新政”。

日本年號首次“脫中”成功?網友:不存在的……

三是“弘治”。這是明朝第九個皇帝明孝宗朱祐樘的年號,使用年代為1488-1505年。孝宗是明代中葉最為勵精圖治的賢君,開創“弘治中興”。日本後奈良天皇、正親町天皇時期也使用過這個年號(1555-1557),不過並沒有出現他們的“弘治中興”,相反,那段時期皇室財政極度困難,連天皇的即位儀式都無力舉辦,天皇甚至靠賣字補貼家用。

日本年號首次“脫中”成功?網友:不存在的……

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對於年號變更並沒有特別嚴格的規範,儘管一般都是新天皇即位才更換年號,但也有任性的天皇頻繁換號,比如孝明天皇(1831-1867,也就是明治老爹)在位17年換了6個年號:嘉永、安政、萬延、文久、元治、慶応。當然,比起更換了17次年號的武則天來說,還是小巫見大巫了。

直到明治維新時期,在“明治”這個年號公佈的同時,日本政府頒佈了“一世一元制”,規定只有新天皇登基才能變更年號。

1979年,日本政府出臺了《元號法》。按照年號選定程序,日本首相需要欽點數名精通中國史、中國古典文學和日本古典文學等領域的學者,讓他們提出兩到五個新年號作為候選方案。此次選出來的字要遵循6個條件:

①使用常用漢字

②每個字最多12-15個筆畫

③第一個字的羅馬音不能使“MTSH”

④儘量避開民間預想的年號名稱

⑤不要用經常作為人名的漢字

⑥不要使用與大企業相同的名字

關於第三條第一個字的拼音不能使“MTSH”,是為了避免和之前四個年號的首字羅馬音重複。

日本年號首次“脫中”成功?網友:不存在的……

而第四條儘量避開民間預想的年號名稱,看來也實現了,下圖是曾經關於新年號的人氣預測TOP10:

日本年號首次“脫中”成功?網友:不存在的……

新年號“令和”將於5月1日德仁皇太子即位為新天皇后正式使用。

日本年號首次“脫中”成功?網友:不存在的……

德仁太子和太子妃

民間曾流傳過一個段子:“明治養士,大正養國,昭和養鬼,平成養豚”。

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崛起,出現了一大批人才,如木戶孝允、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等。明治天皇尊重人才、銳意改革,故有“明治養士”之說。也是這個時期,日本走向了軍國主義。

大正時代,日本較為和平,國家得以休養生息,故稱之“大正養國”。而大正時期最大的貢獻則是開創了民主自由的風氣,後來稱之為“大正民主”。

昭和時期,日本軍國主義盛行,發動對周邊國家的侵略戰爭,並最終自食惡果,昭和變成了“招核”。

平成

時代,是戰後日本新生代的時代。“豚”即“豬”,說是養豬,其實是形容這一代年輕的日本人的整體狀態——他們既沒有武士道的獻身精神,也沒有事業的進取心和奮鬥精神,甚至“只關心以自己為圓心半徑三米內的事情”。簡言之,又“宅”又“廢”,與養豬無異。雖然有些誇張,但也反映了日本年輕人的某種生活狀態。

日本年號首次“脫中”成功?網友:不存在的……

不知道即將步入“令和”時代的日本,將會有怎樣的變化。

日本年號首次“脫中”成功?網友:不存在的……

日本年號首次“脫中”成功?網友:不存在的……

圖文資料整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繫

日本年號首次“脫中”成功?網友:不存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