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古國——茍國,國名跟“狗”有關,“恭敬”由此而來

商代有茍國,茍(jì),並非苟(gōu

),古分兩字。茍方是殷商北部一個較為強悍的部落,或為北夷一支,具體位置不明。卜辭中有“今秋惠告伐茍”的記錄,商王之所以決定伐茍,是因為茍方勢力已構成為殷商以北的一大禍患。根據卜辭記載,大約在商朝中期開始,茍方在北方地區逐漸活躍,並經常南下侵犯中原,威脅著商王的統治地位。為此,商王開始了對茍方長期的用兵。卜辭:“癸卯卜,賓,貞:惠甫乎令者遏茍方?十月。”遏,阻止,這是商王令甫國(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區)阻擊茍方的入侵。除了甫國,還有雀國(今河南滎陽、新密一帶),卜辭:“叀雀伐茍。”雀侯也加入了討伐茍方的行列。為了有效防禦茍方,商王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甚至調動了大量王族勢力奔赴疆場。卜辭:“王惠羨令,五族戍茍方。”戍(shù),戍守邊疆,大意是商王下令五大王族的軍隊去戍守北疆,抵禦茍方的侵擾。

殷商古國——茍國,國名跟“狗”有關,“恭敬”由此而來

茍的象形

“茍”的甲骨文是一個跪著的人頂著一對類似“動物的角”的東西,又像耳朵高高豎起的樣子,表示警惕和尊敬。所以後來產生的“警”字和“敬”字都帶“苟”,其實是“茍”,為後來的誤解。觀察甲骨文,這或許是遠古時期族人的某種風俗禮儀或部落儀式。有說法認為遠古茍地族人祟尚狗,它既可以為族人守夜看門,又是獵人狩獵的好幫手,是人類最為忠實的夥伴,故茍地族人從狗對人類親密恭敬的態度上受到啟發,逐漸形成了一套對待賓客或祭祀的類似風俗禮儀。《禮記·少儀》說:“賓客主恭,祭祀主敬。”所謂在貌為恭,在心為敬,說得就是這個意思。早期茍地或是個祟尚禮儀、重視人際關係的部落,其中不乏證明人類早期初始文明的形成。

殷商古國——茍國,國名跟“狗”有關,“恭敬”由此而來

茍的甲骨文

抵抗和削弱茍方是一個長期循環的艱難過程,途中不免經歷難以計數的包括肉體上的生離死別以及精神上的煎熬苦耐,個別卜辭還記錄了邊疆將士為國家征戰沙場有家不能回的無奈。卜辭:“戍其遲,毋歸,於止若,捷茍方。”大意是駐守邊疆的將士們為了抵禦茍方的入侵長期不得而歸,這是當時所有戎(shù)邊戰士的普遍生活和心情。一方面顯示茍方地處偏僻,環境惡劣,征服茍國不是件容易的事;另一方面說明商王征服茍方的決心,不捷茍方不許將士歸國。卜辭:“戍其歸,乎禡(mà),王弗悔。”禡,古代軍隊駐紮地舉行的一種軍旅祭祀,這是戍邊將士為了早日凱旋而歸舉行祭祀。苟方為何久攻不下?商王要攻打的僅僅是一個茍方?卜辭得知,茍方並不是孤立無援的,它有政治聯盟,而且至少有三個同盟國,它們分別是徂(cú)方、聯方、羞方。這三個方國應該與茍方相處不遠,聯合起來正好形成一條西北部抵抗商軍的防線。卜辭:“其呼戍御茍方於義阻,捷茍方,不喪眾。”這是商王安慰戍守邊疆的將士們,不要喪失鬥志,務必阻止茍方入侵,大捷茍方,取得最後勝利。商王決定採取先剪除其羽翼的戰略部署,首先征服了茍方的盟國——徂方。卜辭:“

戍及徂方,捷。”戍邊軍取得了對徂方的戰捷,大大折損了茍方的敵對勢力。

殷商古國——茍國,國名跟“狗”有關,“恭敬”由此而來

茍方直到商末才徹底被商朝征服,帝乙、帝辛時期的卜辭:“乙丑王卜,貞:今滷巫無繇,餘亡尊舟告侯田冊徂方、茍方、羞方、庚方,餘其比侯田,甾踐四封方?”這是商王對徂方、茍方、羞方、庚方考慮重新冊封的貞問,說明這些早期的聯盟敵對勢力已悉數被商朝征服。也只有降服西北部的方國勢力,帝乙、帝辛兩代才有可能將征伐的全部精力對準東夷部落。商亡後,茍國的去向不明,有說法認為商代茍國就是後來的

肅慎國,或其族人融入到了肅慎族,《史記·周本紀》記載武王克商後,肅慎國曾向周室進貢兵器“楛(hù)矢石砮”,可見它是個出產箭矢的國家。茍方消失後,有茍姓,現在的苟(gōu)姓其實有一部分是茍(jì)姓所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