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真是“神藥”嗎?該不該吃、怎麼吃?這篇文章都講清楚了

阿司匹林(Aspirin,乙酰水楊酸)是一種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為水楊酸的衍生物,

阿司匹林真是“神藥”嗎?該不該吃、怎麼吃?這篇文章都講清楚了

1.有哪些作用?

1)可以緩解輕度或中度疼痛,如牙痛、頭痛、神經痛、肌肉痠痛及痛經效果較好,亦用於感冒、流感等發熱疾病的退熱,治療風溼痛等。

2)對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能阻止血栓形成,臨床上用於預防短暫腦缺血發作、心肌梗死、人工心臟瓣膜和靜脈瘻或其他手術後血栓的形成。

3)去年知名醫學雜誌 JAMA Oncol. 刊登了哈佛醫學院的一項臨床研究表明:每週 1 片阿司匹 林可有效預防結直腸癌。

阿司匹林真是“神藥”嗎?該不該吃、怎麼吃?這篇文章都講清楚了

2. 普通人常規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嗎?

不建議普通人常規服用阿司匹林,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阿司匹林預防心血管疾病。只有一些心血管高危人群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及動脈斑塊疾病等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做為一級預防。

3.阿司匹林長期吃,會使血管變薄嗎?

阿司匹林就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也就是老百姓理解的“防止血液粘稠”。

血小板在促進血管粥樣硬化、管腔狹窄進行性發展的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那麼,抑制血小板聚集可預防血栓形成,減少或避免在狹窄的血管內形成血凝塊堵塞血管,而不是將血管變薄或變厚。

阿司匹林真是“神藥”嗎?該不該吃、怎麼吃?這篇文章都講清楚了

此,“長期吃阿司匹林會讓血管變薄”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4.哪些人需要長期口服阿司匹林?

明確診斷冠心病或腦梗死的患者,尤其是那些植入支架、搭橋術後的患者,需要終身服用阿司匹林。

另外,對於合併高齡、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腎功能不全等多種危險因素的患者,建議根據血栓及出血風險評估後給予阿司匹林長期口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很多患者經常擔心藥物的副作用,避免副作用固然重要,但不能因為說明書上那些罕見副作用,甚至是謠傳的副作用,而延誤當下疾病的治療。

阿司匹林真是“神藥”嗎?該不該吃、怎麼吃?這篇文章都講清楚了

冠心病放過支架的患者貿然停用阿司匹林是非常危險的,我臨床工作中遇到因為自行停用阿司匹林出現心肌梗死的患者很多。

5.長期口服阿司匹林是否安全?

阿司匹林對胃的影響是大家所熟知的。因此,也有不少患者因擔心胃刺激不敢服用阿司匹林。

事實上,阿司匹林導致的致命性消化道損傷的比例很低,尤其是服用腸溶阿司匹林,更大大降低了阿司匹林所致潰瘍病的發生率。

阿司匹林真是“神藥”嗎?該不該吃、怎麼吃?這篇文章都講清楚了

約1/5000例接受阿司匹林治療的患者中出現嘔血,而阿司匹林每治療1000例患者每年就可減少19例嚴重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顯然,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利遠遠大於弊。

6.哪些人服用阿司匹林要慎重?

對阿司匹林過敏;

有過潰瘍,或有過血液系統疾病,或有過腦出血的患者

以及長期服用鎮痛藥的患者(老年人常合併關節疾病)

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阿司匹林真是“神藥”嗎?該不該吃、怎麼吃?這篇文章都講清楚了

7.什麼時間吃最好?餐前還是餐後?

阿司匹林究竟是早上吃好還是晚上吃好?餐前吃好還是餐後吃好?這也是經常被問到的問題。

早上吃,晨起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時間,因此為達到治療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目的,通常建議阿司匹林早上吃。

目前在市面上有兩種劑型:阿司匹林腸溶片和阿司匹林普通製劑。

腸溶片-空腹吃

阿司匹林腸溶片晨起空腹服用效果最好。

阿司匹林腸溶片具有抗酸而不耐鹼的特性,餐前服用,由於空腹內酸性環境強,藥物不易溶解,且空腹服用後胃排空速度快,在胃內停留時間短,因此可減少對胃黏膜的損傷;

若餐後服用,食物緩解了胃內的酸性環境,胃液的酸鹼度提高,藥物易在此溶解,增加胃粘膜損傷風險。

阿司匹林真是“神藥”嗎?該不該吃、怎麼吃?這篇文章都講清楚了

普通製劑-餐後吃

然而對於阿司匹林的普通製劑還是餐後服用,目的是通過食物減少對胃腸道黏膜的直接損傷。無特殊情況下均建議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

8.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注意事項

服用期間需觀察大小便顏色及皮膚粘膜出血情況,定期複查血常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