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皇帝宝座仅一步之遥,大权在握的多尔衮,为何却选择了放弃?

虽然满清皇室后来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末期更是被人轰出家门,但不得不说,清朝初期的几个关键人物,都是具有雄才伟略的掌权者。

多尔衮便是其中之一。

论权谋,连续三朝摄政,足以说明一切。

论军事,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松锦之战大败明朝九边之师,主领清军入关。

距离皇帝宝座仅一步之遥,大权在握的多尔衮,为何却选择了放弃?

爱新觉罗·多尔衮

而清朝开国以后的多尔衮,可谓得到了除皇帝宝座以外的所有荣耀:

第一,他不缺权

十七岁随皇太极南征北战,任正白旗旗主,统领大军。

二十四岁就被封为和硕睿亲王,位列六王第三。

皇太极猝死之后,多尔衮身为摄政王,又辅佐年仅六岁的福临即帝位。

顺治时期,又被接连封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

可以说从十七岁那年开始,多尔衮始终大权在握,更因其战功卓绝,成为清廷内部一言九鼎的实权人物,堪称无出其右。

距离皇帝宝座仅一步之遥,大权在握的多尔衮,为何却选择了放弃?

年轻多尔衮(影视剧照)

第二,他不缺兵。

清初时期,尤其是开国之时,看一个权臣或是当政者是否有实权,还要看他手底下有多少兵马,自古有军队拥护者,皆是权力最直接的象征。

一个从十六岁开始就率兵打仗,期间交战过的对手都是明朝鼎鼎大名的大将统帅,如袁崇焕,祖大寿,可都是败在了年轻的多尔衮手上,论军功,多尔衮可谓卓绝,麾下将士自然愿意拥护,更何况多尔衮每次打仗都亲自冲锋陷阵,身先士卒,因此在满清军队内部的话语权与影响力极高。

距离皇帝宝座仅一步之遥,大权在握的多尔衮,为何却选择了放弃?

那为何有权又有兵的多尔衮,却没能登上近在咫尺的皇帝宝座呢?

我个人认为有三点:

第一,维持权力平衡。

皇太极身死后,清军内部紧急召开五臣会议,以确定由谁来继承大统。

当时多尔衮的拥护者纷纷提出,要多尔衮趁机登基,原因如上所述,有权又有兵,但多尔衮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最终予以拒绝,并提议由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登基。

主要原因在于,当初有另一位权臣与多尔衮互相制衡,此人正是豪格

距离皇帝宝座仅一步之遥,大权在握的多尔衮,为何却选择了放弃?

爱新觉罗·豪格

如果多尔衮顺势提出由自己来继承皇权,豪格势必会加以阻挠,与此同时将会打破二人之间对立的微妙格局,形成满清内部的不平衡,难免会影响到当时的整个局势。

而处于和明军激战中的清朝内部,更不允许出现为争夺皇权而引起的混乱,因此处于这个考虑,多尔衮拒绝了拥护者的提议。

另外还有一个较为私人的原因,努尔哈赤离世时,多尔衮的母亲也被逼殉葬,而当年他只有十五岁,对于一个十五岁的孩子来说,父母接连亡故,可谓是一生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当时多尔衮可是亲眼目睹了努尔哈赤死后的皇权之争,他从内心深处对九五之尊的宝座有些抗拒,并非诱惑不够大,相反他十分清楚,要登上那个位置,所要面临的代价是什么。

所以后来他提议,由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继承大统,一定程度上顺应大势,且名正言顺,同时还不会引发因为皇权之争而出现的混乱,顺便也阻挠了豪格想要趁此登基的野心。

之后他的提议,果然得到了在场众臣的一致认可,因为福临身为皇太极的孩子,继承大统名正言顺,在一定程度上,多尔衮的提议更稳固了人心,同时还巩固了自身的地位,毕竟年仅六岁的皇子福临一旦登基,根本不可能立马执政,所以摄政王的位置,自然会由多尔衮来担当,虽无皇帝之名,但也确有皇帝之权。

多尔衮的这个提议,使清朝完全规避掉在与明军激战时,可能会因皇权之夺引起的内部分裂与互相残杀,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实际上比自己费劲一切努力也要当皇帝,更来的稳妥,足以可见其深谋远虑的政治智慧,此后清军大败明军,再加上顺利入关,都足以证明他当时的提议有多么明智。

第二,不愿成为众矢之的。

努尔哈赤离世时,多尔衮只有十五岁,那时候他还未出征,可以说除了皇族身份外,几乎没有话语权,努尔哈赤的本意,也是不想让他过早的继承大统,尤其是在未得军功的情况下,根本无法服众。

之后皇太极离世,多尔衮经过连年征战,虽然收获了无数战功,也有大批拥趸,但他的主要实力来自于正白旗和镶白旗的支持,豪格则是拥有两黄旗的支持,但八旗除此外的另外四旗,全部都拥护皇太极的儿子福临继承大统。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多尔衮冒然争夺皇权,将会受到来自豪格以及另外四旗的联合反对,同时将引发深藏于八旗内部不可避免的连锁反应,而多尔衮必将成为众矢之的,历史上因此被孤立,乃至被弹劾的例子,简直数不胜数,多尔衮对此心知肚明,自然不敢冒然宣布登基。

距离皇帝宝座仅一步之遥,大权在握的多尔衮,为何却选择了放弃?

爱新觉罗·福临

第三,更大的野心。

对于政治眼光极其敏锐,同时具备大局观的多尔衮来说,不当皇帝对他更有利。

推举福临继位以后,众臣提议由努尔哈赤之侄济尔哈朗,与多尔衮共同辅政,由于济尔哈朗此前一直是中立态度,所以他在拥谁继承的问题上,成为了关键人物。

距离皇帝宝座仅一步之遥,大权在握的多尔衮,为何却选择了放弃?

爱新觉罗·济尔哈朗

一来济尔哈朗对皇太极足够忠诚,他并未明确表态支持多尔衮,或是支持豪格,因此他牵涉皇权之夺不深,如果让他辅政,一方面能让多尔衮满意,因为济尔哈朗的权势照比多尔衮相差很大,所以多尔衮方面,会省去许多和豪格分庭抗礼的压力。

二来手握镶蓝旗兵权的济尔哈朗,恰恰看中了多尔衮的顾虑,即多尔衮担心强行争夺皇权会导致满清分裂的顾虑,所以他坚持拥护皇太极的儿子福临登基,如此一来,多尔衮方面也就不敢再冒然行动,毕竟福临登基是名正言顺,如果他敢趁机夺权,名义上无异于篡位,即使当朝后别人不会说什么,但名声必然不好。

所以济尔哈朗的共同辅政,起到了事关重要的平衡作用,且附和多尔衮提出的拥护福临登基,也让多尔衮巩固了人心,最重要的,是将豪格排除于权力核心之外,因为福临登基之后,是由济尔哈朗与多尔衮共同把持朝政,虽然济尔哈朗当初是豪格举荐才成为的镶蓝旗旗主,但摄政和这种裙带关系有本质上的区别,此时的济尔哈朗实权在握,在某些关键问题上,甚至不必再听从豪格的意思。

然而日后济尔哈朗与多尔衮共同辅政,却被势大滔天的多尔衮大权独揽,这也导致济尔哈朗日后与多尔衮的决裂,但既然是福临登基日后之事,便不在此赘述。

总结来说,多尔衮拥护皇太极之子福临登基,是当时严峻局势下,对他最为有利的方案。

其一,得到了济尔哈朗的赞成。

其二,因为济尔哈朗辅政,将最大的对手豪格排除于权力核心之外。

其三,得到了两百旗的鼎立支持,其中还包括以皇太后为首的后宫势力。

其四,另外四旗本就支持福临登基,如此一来,更间接得到了此四旗的肯定。

其五,则是除上述势力外,同样拥护福临登基的满清众臣,可谓收买了大票人心。

虽然多尔衮名义上妥协,拥护福临登基,但实际上,多尔衮已经从皇权之争中多方获利,并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同时,更加强了自身的权力,最大的好处,则是团结了清朝内部因为继承问题而出现分歧的各方势力,完美避免了因为争权而出现的分裂局面,为后来入主中原奠定了极为重要的基础。

而能否顺林入主中原,让满清皇朝成为天下共主,这才是多尔衮真正的野心,也是他个人从努尔哈赤身上继承而来的最大抱负,面对再大的诱惑,都无法阻碍多尔衮实现这个心愿,可以说,比起满清皇室的江山,即使牺牲一个皇帝宝座,多尔衮也会心甘情愿。

距离皇帝宝座仅一步之遥,大权在握的多尔衮,为何却选择了放弃?

综上所述,权力之争自古以来就是皇家禁忌,如果没有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而冒然夺权,甚至是主动使用武力篡位,势必将惹祸上身,对于目光敏锐的当政者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轻者自己身败名裂,赔上一家老小,成为众矢之的。

重者权力架构内部分裂,危及整个国家根基,说是亡国之祸也不为过。

从多尔衮的选择上来看,就足以说明他拥有非比常人的zz眼光,同时对于大局的把控和远见,由此可见一斑。

距离皇帝宝座仅一步之遥,大权在握的多尔衮,为何却选择了放弃?

多尔衮影视剧照

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多尔衮实际上始终心怀皇帝梦,不然他也不会在日后自封“周公”,暗示自己“假天子之位”,以此来满足对于皇帝宝座的遗憾。

然而直到多尔衮意外坠马,最后重伤而亡,皇帝宝座也只是他的一场梦,都是历史中的匆匆一页,仅此而已。

——————

参考文献:

·《清世祖实录·卷九》顺治帝:

各处征伐,皆叔父倡谋出奇。攻城必克,野战必胜。叔父幼而正直,义无隐情,体国忠贞,助成大业。又辅朕登极,佐理朕躬,历思功德,高于周公。

——————

·《清史稿·卷二百十八·列传五》:天聪二年,太宗伐察哈尔多罗特部,破敌於敖穆楞,多尔衮有功,赐号墨尔根代青。

——————

·《清史稿·卷二百十八·列传五》:三年,从上自龙井关入明边,与贝勒莽古尔泰等攻下汉儿庄,趋通州,薄明都,败袁崇焕、祖大寿援兵於广渠门外,又歼山海关援兵於蓟州。

——————

·《清史稿·卷二百十八·列传五》:昔太宗文皇帝龙驭上宾,诸王大臣共矢忠诚,翊戴皇上。方在冲年,令臣济尔哈朗与睿亲王多尔衮同辅政。逮后多尔衮独擅威权,不令济尔哈朗预政,遂以母弟多铎为辅政叔王。背誓肆行,妄自尊大,自称皇父摄政王。凡批票本章,一以皇父摄政王行之。

——————

《清史稿·卷四·本纪四》:八年秋八月庚午,太宗崩,储嗣未定。和硕礼亲王代善会诸王、贝勒、贝子、文武群臣定议,奉上嗣大位,誓告天地,以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硕睿亲王多尔衮辅政。丙子,阿济格尼堪等率师防锦州。丁丑,多罗郡王阿达礼、固山贝子硕讬谋立和硕睿亲王多尔衮。礼亲王代善与多尔衮发其谋。阿达礼、硕讬伏诛。乙酉,诸王、贝勒、贝子、群臣以上嗣位期祭告太宗。丙戌,以即位期祭告郊庙。丁亥,上即皇帝位於笃恭殿。诏以明年为顺治元年。

——————

距离皇帝宝座仅一步之遥,大权在握的多尔衮,为何却选择了放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