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巡抚丁宝桢杀了慈禧心腹太监安德海,结局如何?

文|疯癫史鉴,安德海祖籍直隶南皮,10岁就进宫当了太监。他擅长察言观色阿谀奉承,说起话来像是抹了蜜一样,办起事儿来也干净利落,很容易就得到了主子的欢心。

咸丰皇帝死后,把皇位传给了独子同治,还安排了八位顾命大臣总管朝政。于是慈禧让安德海充当使者,暗中联系恭亲王,试图发起政变夺取权力。事成之后,慈禧如愿以偿的垂帘听政。

山东巡抚丁宝桢杀了慈禧心腹太监安德海,结局如何?

安德海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成了后宫的总管大太监。上梁不正下梁歪,安德海跟随慈禧多年,对权力非常热衷。他仗着自己是太后身边的红人,以功名利禄为诱饵,在朝廷不断走动。

孔子曾说过,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谷就是俸禄,也是就是出仕为官的意思。人的一生很多种追求,其中功名利禄最是动人心弦。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山东巡抚丁宝桢杀了慈禧心腹太监安德海,结局如何?

可以说是古代人的主流思想,朝廷许多官员心甘情愿的吃下了安德海的诱饵,成了听他使唤的爪牙。有人甚至把安德海比成了明朝的大宦官魏忠贤。安德海越来越膨胀,他品级虽然只有六品,可他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

安德海总是在慈禧面前搬弄是非,害得小皇帝同治经常受罚。同治八年,安德海一反常态,主动跟慈禧请命出宫,到江南为同治皇帝的大婚置办龙袍等婚礼用品。

山东巡抚丁宝桢杀了慈禧心腹太监安德海,结局如何?

从制度上来说,清朝的太监是不允许出宫的。顺治皇帝在位的时候就颁布过圣旨,凡是违反规定的太监,基本都遭到了非常严厉的惩罚。安德海得到慈禧的同意后,觉得可以高枕无忧。

连公文都没带就直接带着一帮随从,前呼后拥非常威风的出去了。在清朝慈禧太后的口谕,的确很有威力。可这种口头上的承诺,严格来说并不具备什么效力,最可信的还是黑字白字公文。

山东巡抚丁宝桢杀了慈禧心腹太监安德海,结局如何?

山东巡抚丁宝桢早就对安德海这样侍宠妄为的太监非常不满,发现安德海违背清朝祖训擅自出宫,到处招摇后,一边写密报上奏安德海在地方上种种恶行,一边派人捉拿。安德海被抓那会儿,还很嚣张的说,汝辈自速辜耳!

丁宝桢根本就没在乎,直接就杀了他。这种太岁头上动土的事儿,朝廷上下一片哗然。不过丁宝桢办事这事儿有理有据,慈禧也没有理由去追究他的责任。

山东巡抚丁宝桢杀了慈禧心腹太监安德海,结局如何?

朝野上下纷纷称赞丁宝桢不畏强权的义举,光绪皇帝上位后,丁宝桢升任太子少保,兼任兵部尚书。只是他的结局并不美好,丁宝桢当官的时候,总是把朝廷发放的俸禄拿去救济百姓。

担任四川总督创办四川机器局后,丁宝桢在繁忙的公务中积劳成疾。病危之后,只能靠借钱治病,丁宝桢死的时候已经是负债累累。只能愧疚跟朝廷上奏说,今生所借之银难以奉还,唯愿来生结草衔环。

山东巡抚丁宝桢杀了慈禧心腹太监安德海,结局如何?

堂堂朝廷大员,落魄到这种地步,实在罕见,连他的丧事都是手下的官员,一块凑钱才办下来的。百姓听说丁宝桢死后非常伤心,在他曾任职过的地方修建了祠堂,用旺盛的香火纪念他的在天之灵。

对一个清官来说,赢得生前身后名,也是一种幸事。感谢你的耐心阅读,感觉还不错的话还请花费几秒钟时间点赞或评论支持奖励一下,如果愿意关注那就更好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