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歲,從高收入人群加入到了失業大軍之中,人脈盡失,該何去何從?

海盜船Jacky


44歲應該是70後,70後是既尷尬又幸運的一個年齡段。這個年齡段經歷過物質匱乏的時代,那個時候只要膽子大就能夠輕鬆的賺錢。隨後到來的互聯網時代也給我們提供了相當多的機會,股市和房市也提供了暴富機遇。



而今我們面臨著一個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時代的巨大沖擊,原來通過信息不對稱輕鬆致富的機會越來越稀有。這也是相當多的中小企業和企業中高層面臨困境的重要原因,習慣了這種輕易獲取財富的時代,忽略了全新時代的到來。

事實上,人脈、機遇、資金等都不是致命的因素,最重要的因素是思維的僵化,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所以對於這個年紀的人,應該提升自己的知識面,去接受全新的事物,比如從傳統的營銷思維轉到有溫度的社群營銷思維,去學習全新的互聯網營銷經驗和知識。在這個基礎上再來發揮我們自己的優勢,就能夠輕鬆的找到全新的路徑,無論是去尋找一份職業還是自己創業都是如此。很多年輕人光憑一個手機就可以輕鬆的獲取豐厚的回報,為什麼對於經驗更豐富、人生閱歷更精彩、財富積累更有優勢的中年人反而對這個社會迷茫了呢。原因很簡單,就是中年人喪失了學習和進取心,喪失的對全新的社會認知和探尋。



對於70後而言,經驗、人生經歷是最大的財富,但是固化的思維則是最大的障礙,如果不能突破這個障礙,無論是就業還是自己創業,都會面臨巨大的風險和危機。

全新的時代,帶給我們的是全新的機遇,但是這需要我們具備全新的思維和視野,才能夠去掌握這種全新的趨勢。有興趣的也可以關注一下家長學院的商業合夥人計劃,學習一下相關的客戶數據運營知識,你會發現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我和你一樣有過同樣的經歷。我的前半生就像過山車一樣的跌宕起伏。

零六年以前,我有一家自己的廣告公司。在市中心有兩套住房,愛人在部隊服役,團職,一個女兒,生活安逸。家庭幸福美滿。這樣的狀況在06年年初被打破了,最後化為烏有。

1,零六年年初。有人高薪聘請我去廣東,由於長期在當地的圈子文化和安逸的生活,滋生了自己的自負和自大,一向自以為是的我。萌生了去外面闖蕩的想法。



2,在這個朋友的蠱惑下,我決定先到廣東瞭解一下,他用花言巧語,把我忽悠到了廣西南寧,他們為我量身定作了適合我的洗腦流程,10天以後我被成功洗腦。


3,賣公司,安排好家事後,專職在廣西從事起了1040純資本運作的傳銷,經過了10個月,終於上了平臺。(所謂的老總)知道了真相後的我,由於下面親人太多,無法後退,只能戰戰兢兢的、如履薄冰的僥倖前行。




4,三年多以後東窗事發,我也因此受到了刑懲,幾年的付出全部煙飛灰滅,12年年底,重獲新生的我,回到家鄉,把僅剩的幾萬塊,給了二個直接的下線,自己只帶了幾百塊錢,來到了天津,那段時間裡,真的很頹廢。



一三年年初,那個時候我已經掉到了人生的最低谷,一個人最倒黴也無非這個樣子了,我又回到老家,賣掉了一套房子,作為起動資金,經過了五六年的打拼,現在的我已經完全走出了低谷,回覆了自信。幾經波折,又回到了從前的生活狀態。

人在最低谷的時候、調整心態最為重要,找到適合你的行業,不要著急。慢慢地去做。44歲還不算太大,要有耐心,知道適時的彎腰,從頭做起,腳踏實地。曾經的輝煌,已經成為了我們的過去,要把這種經歷變成經驗。勇敢地面對現有的狀況,希望你早日走出困境!走向再次的輝煌!



反傳銷思怡


我可以給你一個借鑑的經歷,我不確保,這一定就是一條成功的路,但44歲的我依然在路上。



40歲之前,我絕對屬於高收入人群,每次都看準市場的節點,從事的都是很熱門的行業,互聯網泡沫的時候加入了手機快消行業,在手機最高光的時候,已經敏銳的感覺到一旦蘋果切入,把簡單的手機通話短信功能變成智能終端,那就是一大批國產手機品牌倒閉的時候,重新加入互聯網行業。就這樣,我高不成低不就,也算是衣食無憂。

在溫水裡煮的有點久了,艱難的就業市場,突然加大了火力,我最後縱身一躍,跳出了這個圈子,在公司裁員的前夕,和老闆談好解決方案,拿了一筆錢走了出來。



我現在做智能終端穿戴設備,和幾個從科技公司互聯網公司的朋友開創了自己的公司,同時我還獨資擁有一家文化公司,負責孵化超級IP,另外我還努力做一位斜槓中年年,在攝影,培訓,職場等領域發展多棲的生存環境。

絕對不是盲目多元化,絕對不是不懂得聚焦的道理,從事的方向都不是十拿九穩,我只想加大成功的概率。



我具備了極強的生存能力,我的精力不亞於20多歲的小夥子,而年輕的校招生卻沒有我經歷的底蘊和思考的格局,我的前老闆,前些日子又給我發來了offer,工資還是以前的兩倍。

上帝關上了門,一定會給你打開另外一扇窗,能看到更美更遠的風景。


杜拉拉職場


偶然翻到這個題目,我覺得我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巧合,我在44歲以前活得很好!算是個小老闆吧。那時候我開書店。而且開了好幾家。小日子過得挺滋潤的。可是在2012年以後。由於電腦互聯網的興起。書店的生意一落千丈。幾個書店都陸續關門。後來轉做其他生意。都沒有成功。我算了一下。從2013年到2016年。那幾年倒黴透了,幹啥賠啥!多年的積蓄不僅賠光了,而且還欠了10多萬的外債。最倒黴的時候。我老婆去幫別人家裡帶孩子做保姆。我孩子還在大學裡讀書。連學費都沒有錢交!

轉折點是在2016年,那年我48了。口袋裡帶著僅有的5000塊錢。流浪到了廈門同安。五千塊錢做本錢。從租攤位賣羊肉起步,一步步走了過來。目前不但早已還清了外債。現在也算進入了高收入行列吧!

44歲正是人生的黃金時期。有著豐富的人生經驗。如果你以前是上班,那麼你豐富的工作經驗就是你的敲門磚。它能讓你找到一個好的工作。如果跟我一樣是個做生意的人。那麼幾經努力以後。你就一定能夠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路。

三窮三富過到老,坎坎坷坷是人生!這世上沒有誰是一帆風順的,都是起起伏伏!

最後祝願暫時還處在困境中的朋友早日走出逆境!再造輝煌!!!


守拙15960809328


1,不用氣餒,我今年45歲,和你差不多,至少目前醫學上說人的壽命可以長達百年,還是青年。

2,人沒有天生的成功,只有後天的努力證明自己。我小時候沒錢讀書,就去參軍,回來當保安,做過很多小生意,比如炸洋芋,賣電話卡,開電話亭,開影視吧,開便利店,都失敗了。開了三個公司也沒有生意,我都曾經懷疑人生。

3,總會找到出路。我面試過至少二十家單位,有的兩分鐘,有的兩小時,最後謀得現在一個企業的職位,薪酬剛好可以每月養家和還債。

4,人生不用比較,女性裡面,只有一個撒切爾,一個董明珠。男性裡面,只有一個馬雲,一個任正非。只要自己覺得今生已經努力過,奮鬥過,辛苦過,剩下的,就交給上帝吧。

5,你至少還有親戚、朋友,總有人會幫助你,沒人幫助你,那就靠自己孤獨地戰鬥,一定會有成功的一天!


張長國666


雖然44歲以前不算是高收入,但是在國企工作很穩定,但是在改制的大浪潮中加入到了失業大軍。

作為技術人員本來是不會有工作困難的,但是因為家裡老人身體不好不能離人,所以只好放棄外地的高薪聘請加入了失業大軍。剛開始時依靠原來的客戶關係做了幾單生意,收入比上班時還好,但是隨著時間延長加上自己不能全力以赴,生意也變得越來越少了。

後來我有利用自己在單位時應用的網絡知識接了一個平臺的石家莊代理,邊學邊幹邊照顧老人,這個主要是在家裡做,居然也做的有模有樣,三年掙了原來五年的錢,這幾年基本上是和平臺一起成長起來的,但是平臺後來代理費越來越高,要求團隊成員數也越來越大,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做到,最後被別人撬行了。

現在退休了,老人也送走了,但是你們男同志還可以奮鬥很多年,現在新行業新技術新市場層出不窮,只要肯努力學習總會有出路的,加油^0^~加油!


我的房子我做主


我也想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並且還想請人幫助我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畢業後靠著勤奮和努力,28歲當上本地一家上市公司的中層領導,拿著幾十萬的年薪,31歲辭職出來合夥做項目,兩年收入幾百萬,趁著行業不景氣,總想到更好的地方看看更大的風景,四年前一頭扎進了當時剛剛興起的所謂互聯網,做新媒體,做智能硬件,直到去年回到家鄉了。

離開家鄉城市久了,人脈都沒了,年紀上去了,出去的這幾年只有了經驗和閱歷,開公司賠了個精光,所有之前的積蓄都沒有了,今年38,恐慌,無奈,為了生活為了家人還得繼續前進,但是一片迷茫,不知道能做什麼,打工都沒有太多人願意要,加上現在的宏觀經濟環境這麼差,我也不知道路在哪裡,雖然有看起來好像還行的信心,其實只有自己知道那東西的分量,壓根成不了希望。和樓主比,我也好不到哪裡去,甚至還要糟糕,我也不知道未來在哪,就別說夢想了,真的沒有了,夢想的代價太大了,我現在只想好好生活,活著而已,前途?不敢想太多!


82年的雪碧11


人生路、漫漫長,三窮三富才到老。一路順風未必是好事,走走停停才是人生。

這位兄弟,44歲了,想必道理都懂,勵志的故事也聽了不少,大器晚成的名人也知道一些。就不累述雞湯了。分享一下個人經歷,與君共勉。

本人工科男,22歲畢業,一腔熱血投入工作,全心全意做了一個新項目,本來滿懷期望的準備拿獎金的時候,公司來了一幫關係戶,搶走了全部功勞,我,光屁股走人了。突然間,覺得技術在資本面前就是個屁。依然出走,做市場。25歲,出任上市公司總工,分管市場佈局。年薪翻了10倍。全心全意將分公司做到了市場壟斷地位,正以為一切巔峰的時候,一個吹老闆枕邊風的女人搶佔了全部的業績。憤然離職。開始創業,然後失敗。再創業,再失敗。最窮的時候,吃飯也得算著賬,出門得計算公交換乘次數。這種心境正是死的心都有了。多麼羨慕那些平平淡淡、小富即安的日子。可惜,我們回不了頭了。

孔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在彷徨,壓力之下,悟出這句話的真諦。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能改變樂觀積極的態度。瞬間,看到了很多事情,以前爭奪的很多事情,現在看來多麼幼稚。這就叫成長,要修行。

兄弟,我們成熟的時候,學會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現在,我們已經成為了屋簷,我們要遮風擋雨,我們已經不能低頭了。

44歲,失業沒多大問題,至少你還沒虧得抵掉。人脈盡失也不至於。重頭再來也不可怕。建議你休息一下,調整一下。整理一下思路,重新踏上征程。

好運!


唐鵬鵬1


雖然我還沒到44歲,但是我之前也經歷過這種從高峰到低谷的過程,我從一個高收入工作者,被人帶入了“直銷”組織,沒料到的是,剛好碰到國家政策出臺,這個組織7天就關門了,這是我做過最短的一份工作,艾瑪,我為了這份工作,我還準備了1個月呢,尷尬了,666。

出來後,去找了不少工作,可是都以碰壁告終,也許我那時候的能力不適合做我當時想做的事情吧,於是,我就這樣不得已加入了失業大軍當中,人脈也沒有什麼積累,也不知道該何去何從,過年也非常的鬱悶,沒錢沒工作,在哪都被嫌棄。

年過完後,我就下定決定,一定要找到一份工作,無論做什麼都好,哪怕是去做快遞,都比待在家強。後面,我就出來找工作啦,先是去深圳,因為那邊的房租高昂,聽說一個月需要1500,一押一租就得3000,而我身上只有1500左右,我只好回廣州。

先是去同學店鋪住了幾天,但是同學一身負債,我也不好多住,否則,他要拉我一起去做那個沒有什麼結果的“創業”。在同學店裡的時候,還好我找到了現在這份工作,在很遠的地方,雖然工資不高,但是包住,那時候因為著急,所以沒多想,就過來了,先做著唄,不管那麼多了。

現在做著做著,居然有點喜歡這個工作。雖然每天需要對著電腦,可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文案,還是有點感覺的,雖然自己不是很在行,但我相信,只要我在這個行業堅持做下去,終究會掌握其中的訣竅的。

所以,總的來說,失業,一定不要在家待著,要走出來,不管做什麼都好,讓自己動起來,不要閒著,否則,就真的廢了。


李煒愛學習


現在很多人都這樣,沒辦法,技能型人才可能會逐漸失去使用價值,科技型人才,還有市場,管理型人才需要運氣,不是每個人都能遇上劉備劉皇叔的,什麼都沒有的繼續出賣體力。記得一九九幾年,我在公司人事部,去陶然亭北京職業介紹服務中心為公司招聘維修工,當年正是下崗潮,大量工人失業,大量求職者進入會場,因人太多一下就把我的桌子和展板擠到靠牆了,我被擠在桌子與展板之間,站不起來,那場面就像搶購一樣,求職者大部分是四十多歲,我腦海裡頓時看到了20多年後我就是他們這個樣子,這不就是我未來的樣子嗎?

回到公司後,經過一段時間思考,做了一個決定,辭職!我不能把自己的未來依附到一家企業上,而應掌握在自己手裡,這個決定無論對錯,絕不後悔。於是開始求職,學習自我求生(以前的工作是包分配的),開始磨練自己,使自己變得強大,為之後能抵禦狂風暴雨,在狂風暴雨沒來之前,最好自己變得強大,無論吃多少虧,遇到多大困難都不後悔當初的決定。現在還好吧,不用去人才市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