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挽救明朝的皇帝不是崇祯,而是天启

对于明朝的败亡,很多人都把责任归结到万万历身上。其实这样说也对,也不对。对的就是万历这个宅男即使不出宫门钱也还是没少花,连年的战争把明朝这个公司的财政都全给掏空了,但话又说回来,战争也不是万历自己去出门去找的。说不对那是因为明朝复兴的办法恰恰就出现万历年间。因为那时候万历要打仗,但打仗要花钱啊,于是缺钱的万历帝就开展了一个具有建设性的新业务,那就是开始对矿业和工商业收重税。而且这个税是强收的,去收的官员都是带着大刀片子去的。

能挽救明朝的皇帝不是崇祯,而是天启

而且去收这项税务的不是当地官员,而是万历安排宫里的太监下去收的。之所以这样安排,那是万历皇帝很聪明,他知道收这个税当地官员一定是反对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当地官员压根就是矿主店主,就算不是矿主店主那也是大地主商家老板的代表人。皇帝缺钱了然后收钱收到自己头上,地方官员什么能答应和支持。万历是宅男不假,但他不傻,所以就把任务交给和大臣不对付的太监去办了。反正不待见你们官员,下去收税都是往死里下狠手。这也难怪,玩过像一品官老爷这样历史类游戏的人都知道,为了保持经济系统,征税是必然的。

能挽救明朝的皇帝不是崇祯,而是天启

整个明朝里,除了开国朱元璋和他儿子朱老四能把文官集团压得死死的外,剩下的皇帝基本都是被文臣们欺负的对象,也正是因为如此,皇帝们就很喜欢扶持太监出来干政,毕竟自己下手的话太丢人,用打手就不一样了。所以明朝太监干政就从来没有断过,因为这是皇帝刻意为之,借用太监的手来打压文臣们。所以当万历公元1620年去世的时候,虽然经历了三大征,但因为有强征的矿税商业税支撑着,国库的损失并不是很大。不过很可惜的是明光宗上台就废除了矿税和商业税。所以历史上文官集团对这个哥们评价那是相当高,虽然就当了一个月不到的皇帝。如果从国家层面来说,这家伙就是个拆自己家墙角的人,不是什么好人。

能挽救明朝的皇帝不是崇祯,而是天启

接下来,就是被史书评为明朝最奇葩木匠师傅天启帝登场。刚开始他还是很重用东林党的,政治还算清明。但文官好过了天启的日子就不好过了,那会辽东的后金天天闹事,长年打仗又没大的收入,而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代表的东林党大佬们的意见就是要给农民加税。天启帝不傻,给农民加税不是抹自己脖子吗?于是他想到了祖上的绝招,那就是重用太监,就此魏忠贤九千岁开始粉末登场。而后世的《明史》里面的记载就是天启皇帝压根就是不管国事,这点上我觉得那就是扯谈,种种迹象表明,魏忠贤所做之事,他心里都是有数的,说难听点,魏忠贤不过是天启的提线木偶。因为魏忠贤掌权没过多久,天启就完美的绕开了所有大臣,开始强征矿税商业税,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身上拿钱。一直到天启死去,崇祯还能靠他遗留下来的国库白银撑了几年。

能挽救明朝的皇帝不是崇祯,而是天启

可惜啊天启帝命苦很早就死了,而魏忠贤也失去了自己的靠山,没多久就跟自己的后台天启而去。崇祯上台后重用东林党,矿税商业税又被取消了。但没钱总不是个事,于是崇祯没有办法只能听从东林党的建议开始剥削农民,增加农业税。农民没法过日子了,也只能起义了。明末浩大的农民起义就这样开始了,而且一下子淹没了没钱的明帝国。如果天启没多活那么几年的话也没清军什么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