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只見了太子老三老四老八老九老十十三十四,那麼老五老六老七十一十二呢?

木魚輕舟


《雍正王朝》中講的是康熙晚年“九子奪嫡”的故事,所以很自然的會把那些沒有參與奪嫡的阿哥們忽略掉。

《雍正王朝》是部影視作品,在有限的篇幅內當然要首先展示矛盾的焦點和需要重點刻畫的內容,所以在描述康熙晚年這段“九子奪嫡”的故事時,很自然的就會把諸如五阿哥、六阿哥、十六阿哥、十七阿哥等等這些並沒有實際參與奪嫡進程的皇子阿哥們掩蓋掉,為的就是突出“九子奪嫡”中,這九位阿哥們為了爭奪皇位所展開的激烈鬥爭。

之所以稱之為“九子奪嫡”,是說參與奪嫡的這些阿哥們或者自己有爭奪皇位的意願和行動,譬如大阿哥胤禔,廢太子胤礽,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以及十四阿哥胤禵;也有自己並沒有做皇帝的打算但是全力支持其他皇子登上皇位的,像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先是支持八阿哥,在八阿哥失勢後就支持十四阿哥,十三阿哥胤祥是四阿哥胤禛的堅定支持者,三阿哥胤祉名義上是書生阿哥,實際上是支持廢太子的人。而在每個皇子的背後,還有支持他們的母家勢力和門人、外臣的協助,從而展開了對於皇位的激烈爭奪。

在這樣的情況下,“九子奪嫡”就是以皇子為首的官僚政治集團的爭鬥,本就已經是空前激烈,所以其餘沒有參與的康熙皇子們很自然的就會被忽略掉。


歷史上,康熙一生共有35個兒子,除了參與“九子奪嫡”這九位皇子外,剩餘的皇子們之所以沒有參與到九子奪嫡的進程中,大致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是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去世的。

康熙一生共有35個兒子,但是活到康熙康熙去世的時候的,只有20個,前後共有15位皇子早殤,除去那些未入齒序的皇子,進入家譜玉碟的皇子中,包括皇六子胤祚、皇十一子胤禌、皇十八子胤祄、皇十九子胤禝等,都是幼殤,因為沒有機會參與到“九子奪嫡”的進程中。

第二,就是因為年齡太小,沒有參與嫡位的爭奪。

像皇二十子胤禕、皇二十一子胤禧、皇二十二子胤祜、皇二十三子胤祁、皇二十四子胤秘等,這些康熙皇子在康熙去世時都還沒有成年,都是十多歲的小孩子,他們的首要任務並不是爭奪皇位,而是在南書房好好的讀書學習,因而也就不會參與奪嫡。

第三,在“九子奪嫡”中保持了中立,既不爭奪皇位,也不選擇站隊。

在康熙的成年皇子中,並不是所有的皇子都選擇了參與到了奪嫡進程中,包括皇五子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皇十二子胤祹、皇十五子胤禑、皇十六子胤祿、皇十七子胤禮等,就選擇了中立,不僅不去參與皇位爭奪,也不支持其他阿哥們登上皇位,進而選擇了中立。

而他們之所以選擇中立一方面是對於自己能力和實力有著清晰的認識,其中像十五阿哥、十七阿哥這樣,生母都是漢人妃子,在後宮中本就是弱勢的一方;另一方面就是來源於受到了比較好的教育和保護,比如皇十二子就是蘇麻喇姑撫養教育的,皇十六子又是過繼給了莊親王博果鐸家,也就沒有參與奪嫡。

最終,四阿哥胤禛成為“九子奪嫡”的最終勝利者,登基為雍正皇帝。對於參與了“九子奪嫡”的康熙皇子們,除了自己的支持者怡親王胤祥,雍正都予以了殘酷的迫害,大都結局非常的悲慘。

而對於那些沒有參與“九子奪嫡”的這些兄弟們,雍正則採取了截然不同的態度,不僅得到了雍正的封賞,還得到了雍正的認可與重用,反而在雍正在位期間獲得了比較好的待遇和結局。特別是其中的胤祿和胤禮,是雍正除了胤祥之外最為信任和倚重的兄弟,不僅獲封親王爵位,還在雍正去世後成為雍正親封的顧命大臣,全力輔佐新登基的乾隆皇帝。


雍親王府


有關康熙的皇五、六、七、十一和十二子,之所以沒在《雍正王朝》裡頭出現,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因為有的人早就死了,還有一個是剩下來的都比較乖。

康熙皇帝一生有三十五個兒子,但是並沒有個個都長大成人,這其中就包括了皇六子和皇十一子,這兩位小皇子還沒趕得上撈一個封號就夭折了,因此也就和九龍奪嫡沒啥太大關係。

至於老五老七和老十二,他們的故事又各有不同:

老五允祺,沒什麼特別的記錄,康熙五十八年獲封親王,一生沒有任何值得誇耀的功勞,估計也是性格恬淡,無意奪位;

老七允祐,也和五哥差不多,尤其是雍正帝繼位後給他的詔書上說他“安分守己,敬順小心”,足可以說明這位七王爺的個性,因而在以奪嫡為主線的故事裡,他也不太可能有什麼戲份。

老十二允祹,故事比較複雜,在康熙去世、新君登基的時候,他就獲封郡王,卻很快又因為各種小事被擼到了鎮國公的位置上。雍正死後,乾隆倒是很優待這位十二叔,給了他親王的頭銜。

總的來說,老五、老七和老十二,在史書中記載都不多,個人故事也沒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因此在《雍正王朝》裡頭,不出場也是可以理解的。



青言論史


康熙太能生了,有35個兒子,20個女兒。如果在《雍正王朝》中,將康熙子女全部介紹一遍的話,根本就是浪費時間。而且,被隱去的那幾人,對於劇情沒有任何影響。所以,為了劇情簡潔流暢,能不提的就不提了。

而且,二月河不是曹雪芹。

首先,從老四胤禛直接跳到老八胤禩,也是因為中間三位沒有奪嫡可能。

老五胤祺本來很有作為,在太子復立的時候就被進封和碩恆親王。而且,他和老九胤禟是一個母親,很有機會佔八爺黨一邊。可是,他從小由老太后撫養長大,“心性甚善,為人淳厚”。而且,他還在一次打仗的時候,臉上出受了重傷,破了相,實在是不適合奪嫡。

老六胤祚早夭,六歲就死了。

老七胤祐,天生坡腳,加上性子十分溫和。所以,他也不參與奪嫡。

其次,老十一死的很早。而老十二又性格溫和,不參與奪嫡。

十一阿哥在十二歲就死了。

十二阿哥由蘇麻喇姑撫養長大,也是無心奪嫡。而且,他在康熙四十八年,封為貝子。之後,一直到雍正繼位,才封為郡王。跟其他幾個阿哥比,他也沒有爵位優勢。而且,也沒有顯赫的母親撐腰,所以,不參與奪嫡。

十五阿哥之後的阿哥們,除了康熙第22子的母親是滿人,其他阿哥母親都是漢人。

滿清很講究血緣的,所以,母親是漢人的孩子就別想繼位了。

重點說下十七阿哥果郡王胤禮,他在《雍正王朝》電視劇中,也有一次鏡頭。並且,在鄔思道向雍正提出半隱時,老十七還前來拜見雍正。他不參與奪嫡,是因為,他要等著雍正登基以後,才能見到嬛嬛!所以,他全力支持雍正。

我都懷疑《甄嬛傳》的作者也是二月河粉絲。

(文|勇戰王聊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