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戰鬥力更強的YF-23在競選中輸給了F-22?

吔比dark雄


YF-23隱身戰機比F-22更先進,理念更超前,為什麼就在競選中敗了呢?甚至很多軍迷都將他敗得原因歸結在這個太先進、太超前的概念上,讓評委們都理解不了,所以失敗了等等。其實歸根結底一句話:“沒有得到的,往往就是最好的!”這是人類的天性,對未知領域的一種莫名其妙的嚮往!我記得一個思想家說過一句話:“人類永恆的愚蠢,就是把莫民奇妙的想法等同與智力超群!”

對於美國四代機ATF(先進戰術戰鬥機)計劃競爭中,沒有明顯證據說明YF-23比F-22更強,他們的對比試飛很多數據到現在還是保密的。如果經過了這麼嚴謹、複雜和長時間的對比評選還選擇了F-22,只能得出F-22比YF-23更強的結論,我們不能認為美國佬都是傻瓜。

網絡上搜索出一大堆的文字,講述了YF-23性能如何如何好,理念如何如何先進等等,其實在ATF項目兩者比較的主要性能要求上:YF-23顯然是能達到ATF項目的主要要求,如隱身性、超音速巡航、超機動等,至於超感知能力由於只在驗證階段,這方面很多設備不完善,無法對比!

隱身性方面,YF-23是處理得相當好的,進氣道不僅向上彎曲,還向內彎曲,對於入射雷達波完全屏蔽了發動機壓氣機正面。機翼前後各40°處理,呈現一個菱形,從外形判斷YF-23更多借鑑了B2的隱身技術,既利用了隱身塗料的吸波,也借鑑了外形的折射原理。YF-3沒有采用矢量噴管,其尾噴口也是借鑑B2的設計,減輕了重量,還很好的阻擋了紅外輻射,自己也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但是直覺告訴我YF-23對隱身戰機的尾部隱身處理應該是最好的,其他的如F22、殲20、F35只能說勉強過得去!YF-23的所有操控都通過氣動控制面進行,V尾同時提供俯仰、滾轉和偏航控制,機翼後緣的襟翼和副翼提供滾轉和增升控制,也可作為減速板和方向舵使用。但沒有矢量噴管和V尾的副作用機動性顯然不如F22。

超巡方面,YF-23的超音速巡航能力也很突出,YF-23的長度達到了20.6米,而F-22的長度只有18.92米。過長的YF-23的翼展僅僅13.3米,這樣的佈局是典型的高空高速性能會非常好,但影響了機動能力和敏捷性(殲20和這個類似,為了增加機動性而不得不加設鴨翼來彌補)。YF-23的超巡能力在試飛中體現非常好,第一架原型機第5架次試飛中就在不開加力情況下突破音障,實現過1.43馬赫的最大超音速巡航速度。第二架YF-23A安裝的YF120發動機的體積和推力都大於YF119,雖然該機的超巡數據仍然保密,但通用電氣參考安裝了YF120的YF-22A幾乎實現了1.6馬赫的超巡速度,推測安裝了YF120的YF-23A應該能達到1.8馬赫,與F-22差不多。但問題來了,F22目前能達到1.87馬赫的超巡速度,而YF-23A和他差不多,但是致命的是“先進戰術戰鬥機”作為戰鬥機的敏捷性喪失是致命傷,這方面輸給F22不是一星半點,這樣飛機在萬一投入近距格鬥時可能吃虧怎麼辦?

YF-23的超機動性還是不錯了,得益於有兩臺強大的YF120發動機,在試飛中,YF-23A達到了7g最大過載、25度最大攻角。而在風洞的試驗表明這架飛機可以做尾衝機動,不存在攻角限制,除彈倉門開啟狀態下,能在任何尾旋中自行改出,但問題時這一切都依靠的是V尾來實現,擁有二維推力矢量的F22顯然在機動性和敏捷性表現上強大很多,這在前面一段已經講到了!


圖:YF-23的內置彈倉

還有就是載彈量上,在競選階段,F22的彈倉設計就已經能達到4中+2近組合了,而且美國顯然是有信心和能力將他打到6中+2近的地步。而YF-23在競爭階段只有機腹一個彈倉,大約能掛4枚AIM-120導彈,這顯然是不夠的,量產型還得增加彈倉,這設計變更就大了去了,不定因素太多,另外短距起降性能也會差些。

紅線是生產型預計的外形,雖然F-22也有變動,但至少彈倉不用再動,而YF-23從內到外都要經過大手術,風險有點大啊

確實,YF-23的設計理念更加前衛,氣動佈局也更有突破性。然而,當時美國空軍在追求前衛設計理念和新技術的同時,也要考慮交付時間和技術成熟度,F-22的設計還算中規中矩,技術比較成熟。而YF-23在試飛時表現的一些特徵就是針對作戰方面的考量稍微有所欠缺,或是不夠周全。對超機動能力的展示不足,加上一些先天因素,落敗與進度稍慢且外觀更保守的F-22也不奇怪。所以,猛禽最終勝出。

過分最求先進不一定出來的就是優秀的武器,比如美國海軍的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就是最好的教訓,美國空軍的選擇現在看來是正確的!


狼煙火燎


M愛生活愛飛機M

F-22當選為第四代戰鬥機是由美國空軍經過長時間評估後認真作出的決定,據有關資料表明,YF-22(Y代表原型機)在機動性上佔優,而YF-23在隱身性和速度性能上更好,整體性能在伯仲之間,並不能證明YF-23更強。

YF-22(下)和YF-23(上)試飛合影

1981年,美國空軍對先進戰術戰鬥機方案(ATF)項目正式招標,隨後波音、洛克希德、通用動力抱團參與競標,另一邊諾斯洛普、麥道也一起合作競標。1984年末,美國空軍明確了ATF指標,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四代機4S性能及有效載荷、最大起飛重量之類的。

1986年,洛克希德和諾斯羅普的方案中標,被分別賦予編號YF-22和YF-23,而普惠和通用分別配套研製YF-119和YF-120發動機作為兩種原型機的動力。後來的結果現在也都知道了,YF-119隨著YF-22一道被定型生產,F-119的改進型F-135還用在另一種四代機F-35身上。

YF-23獨特的尾噴口處理是為了向下遮蔽紅外特徵

細長的YF-23實現了機翼、機身、尾翼的一體化

YF-23“黑寡婦”機尾特寫

1990年,YF-23首先下線並完成試飛,YF-22緊跟其後。第一架YF-23使用普惠發動機不開加力時巡航速度達到了1.43馬赫,另一架使用通用發動機的YF-23不開加力巡航速度達到了1.6馬赫;首架使用通用發動機的YF-22不開加力巡航速度達到了1.58馬赫。速度性能上基本差不多,細長的YF-23略微有一點點優勢。

隨後的一系列測試,兩種原型機表現都很優異。但是經過90天的評估,美國空軍最終選擇了安裝有普惠發動機的YF-22。YF-22進行了多處修改,優化了性能和外觀,變得更好看了。(局座說了好看的飛機戰鬥力一般都很高...)

量產型F-22A和原型機YF-22

YF-23落選原因引起了外界的猜測,很可能與洛克希德和諾斯羅普兩家公司的項目管理能力有關:

YF-23使用了太多新技術,這點比YF-22更先進,研製、使用風險肯定要大一點。在有限的時間、預算和性能指標的考慮下,美國空軍希望取得完美平衡。同時,諾斯羅普當時還在幾乎同一時間的B-2轟炸機項目上超支、拖進度,這不能不讓美國空軍慎重考慮這家公司的技術和資金能力。

最後,美國軍方應該是有意為之,畢竟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在軍用發動機上軍方就吃過壟斷的虧),作為未來美國空軍的兩種拳頭產品的隱身戰略轟炸機和隱身戰鬥機怎麼能都交到一家公司的手裡呢?

作為四代機標杆的F-22A“猛禽”

事情已經過去這麼多年,在殲-20和蘇-57出現後,F-22A依舊是第四代戰鬥機(新版分法第五代)中執牛兒者,所以選擇了YF-22並沒有什麼遺憾。就算有,也可以在下一代戰鬥機身上彌補回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M愛生活愛飛機M


M愛生活愛飛機M


YF-23戰鬥機是20世紀90年代美國諾斯羅普公司和麥道公司共同設計,競標先進戰術戰鬥機(ATF)的型號。該機機翼為截尖型三角翼,尾翼為蝶狀佈局,兩個垂直尾翼向外傾斜45°,外形略具B-2轟炸機的風采。

YF-22戰鬥機採用了梯形翼,前緣後掠角為48°,後緣後掠角約17°,雙立尾向外傾斜27°,採用氣泡式座艙。機上平尾、尾撐、二元噴口和尾錐的後緣都有不很規則的鋸齒狀外形,可散射從後面射來的敵雷達波。

兩款競標先進戰鬥機的驗證機到底孰優孰劣呢?美軍以紅黃綠藍四色將兩款原型機各項指標的測試情況記錄下來:紅色是未能滿足需要,黃色是可以改進的項目,綠色是達到需求,藍色則是表現優異。結果顯示,YF2-3驗證機的總體表現比YF-22驗證機更優異,FY-23驗證機在隱身等多指標方面要優於YF-22驗證機。既然YF-23更優異,為何YF-22能夠獲選?

YF-23競標失敗的原因並沒有公開過,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1、雖然諾斯洛普有研製B-2隱身轟炸機的經驗,但該項目的預算超支與時程落後的情況,軍方需要考量新戰鬥機的交付時間以及成本問題,畢竟原計劃是要替代大量現役戰鬥機的;

2、美國空軍對於洛克西德公司的F-117相當滿意,相比YF-23,YF-22雖然稍微遜色但是總體表現依然不俗,能夠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保證足夠的空中優勢;

3、YF-23驗證機部分指標過於超前,技術難度較大,難以保證可靠性。

當年的YF-23有點生不逢時,前段時間有關於重啟計劃YF-23的報道,如果真的能夠重啟該項目,以現今的技術水平如能夠實現當年的技術指標,屆時或將奪得先進戰鬥機的榜首。


科學曉說


真的更加完美麼?從飛機氣動佈局上看,YF23更加隱身,但是外形過於簡單,性能有點偏科,巡航速度更快,但是機動性更差,也不用奢望起降性能突出了,沒有格鬥彈倉,沒有矢量噴口,設計不成熟。

再翻過頭來看YF22,設計完整,功能齊全,雖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也都照顧到了。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你會允許一個不成熟的方案中標麼?那可是美國空軍未來幾十年之內的主力啊。

現在認為F22有弱點,其實是在和殲20對比,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


次班天行鬼


不知道從哪裡能看出來YF-23戰鬥力更強?

戰鬥力要靠機載武器去實現。YF-23裝備的武器會比YF-22更先進嗎?

當然不是。

隱身戰鬥機只是一個空戰武器平臺,在隱身性和超音速巡航上,YF-23可能佔有優勢。但是在機動性上,也許不如F-22。因此如果YF-23真的比F-22強,也是很有限的。達不到更強的程度。


二虎相爭必有一傷。如果選擇了F-23,現在是不是很多人會覺得YF-22比F-23戰鬥力更強呢?肯定會的。


多說無益


天明遙遙山海關


F22國家立項 YF23自籌自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