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洪學啟、丁汝昌向清朝投降後會得到重用,而郜永寬等被害?

為什麼洪學啟、丁汝昌向清朝投降後會得到重用,而郜永寬等被害?

金田起義

我們知道,19世紀50至60年代,隨著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入侵,中國的國門逐漸打開,開始融入世界市場。與此同時,各種社會矛盾日益激化,爆發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農民階級革命戰爭――太平天國運動。

在這場運動中,有的人為推翻清朝、建立太平天國而奮鬥終身,如洪秀全、陳玉成、林鳳祥等人;也有人在後來向清朝政府投降,如程學啟、丁汝昌,以及郜永寬、汪安鈞、伍貴文等人。

為什麼洪學啟、丁汝昌向清朝投降後會得到重用,而郜永寬等被害?

電視劇《鐵甲艦上的男人們》的丁汝昌形象

這些投降的人當中,有的人得到了重用,如程學啟以及後來擔任北洋水師提督的丁汝昌等。但是,也有的人在後來仍然受到猜忌,甚至被害。如公元1863年冬天發生在蘇州的殺降事件,淮軍將領李鴻章下令將獻城投降的郜永寬、伍貴文、汪安鈞等八個人處決……

那麼,我們可能會有疑問,同樣是投降,為什麼程學啟、丁汝昌等人就會受到重用,而郜永寬等八個人就會被殺害呢?小編在這裡說一下我個人的見解:

第一,程學啟、丁汝昌和郜永寬他們投降的因素不同。小編認為,程學啟、丁汝昌他們之所以在當時參加太平軍可能只是為了討一口飯吃。因為程學啟和丁汝昌二人家裡較貧寒,後來太平軍進入他們的老家安徽後,他們為了生計,不得不報名參軍。這與別人為了榮華富貴或者是為了建立太平天國的夢想有本質上的不同。程學啟後來投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自己的養母也在湘軍手裡做人質,雖然不是他的生母,但是養育了他這麼多年即使不是生母也勝似生母了,所以,程學啟為了他的養母才向清朝投降。當程學啟投降後,他的上司葉芸來非常震怒,將他留在安慶城內的老婆和孩子殺害,然後把人頭還懸掛在安慶城上,這更加地激怒了程學啟,使他為了報仇而更加死心塌地為清朝效命……在當時,丁汝昌只是程學啟的一個部下,程學啟都已經投降清朝了,所以作為下屬的丁汝昌自然而然地就跟著自己的上司走了。

為什麼洪學啟、丁汝昌向清朝投降後會得到重用,而郜永寬等被害?

電視劇《太平天國》中蘇州八王向李鴻章投降

而郜永寬、汪安鈞、伍貴文等人向清朝投降的目的在李鴻章看來很“不純”。雖然,郜永寬他們為了投降殺了主將譚紹光,獻出了蘇州城。但是,當以李鴻章為首的清朝淮軍部隊進入城裡以後發現了很多的異常情況,如以郜永寬、汪安鈞、伍貴文等人為首的降將並未剃髮留辮;很多太平軍將士並未放下武器、解除武裝;而且城內有很多的關卡……想到當年自己的弟弟李鶴章在太倉就受到了太平軍的詐降,腿部因為中彈差點兒丟掉性命,李鴻章不得不警覺起來,認為郜永寬他們投降的目的不純,甚至極可能為迴歸太平天國找後路。所以,聯想到他們的一些“表現”,李鴻章產生了殺死他們的想法。

第二,程學啟、丁汝昌和郜永寬他們的身份不同。小編認為,程學啟、丁汝昌和郜永寬他們雖然都曾是太平天國的軍人,但是程學啟和丁汝昌只是普通的將領,而且他們手裡可能並沒有多少兵權,說白了就是太平天國所封的王下面的普通小卒,所以當時對清朝的威脅也不算是太嚴重。而郜永寬、汪安鈞、伍貴文等人就不同了,他們不僅被封了王,而且還握有兵權。所以,他們對於清朝來說是一大威脅。

為什麼洪學啟、丁汝昌向清朝投降後會得到重用,而郜永寬等被害?

電視劇《太平天國》中譚紹光形象

為什麼洪學啟、丁汝昌向清朝投降後會得到重用,而郜永寬等被害?

電視劇《太平天國》中李鴻章蘇州殺降

第三,程學啟、丁汝昌和郜永寬他們投降的時機不同。程學啟和丁汝昌是在1861年向清朝投降的。公元1861年,雖然太平天國已經走上了下坡路,但是軍事方面依舊很強大,是清王朝的主要威脅;而且此時,李鴻章有了“創業”的想法:著手建立一支淮軍部隊,更加需要大量的人才,所以儘管程丁二人是太平天國的降將,但是仍然能得到重用。而且程丁二人長期在太平軍內,對太平軍的作戰方式也瞭如指掌,重用他們在那個時候對於清朝來說利大於弊。

而郜永寬、汪安鈞、伍貴文等人向清朝投降的時間是1863年的冬天,這是個錯誤的時機,因為此時此刻,太平天國滅亡已經是必然趨勢了,而且對清朝的威脅也並不向以前那麼嚴重了。況且,李鴻章的淮軍也正式建立起來了……他們的投降可能對李鴻章來說毫無意義,相反還會在不久成為他的“累贅”……所以,後果可想而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