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通緝令真的能夠抓到人嗎?官差:先看最後那句,跑不了

國畫是中國的國粹,然而這種僅僅強調二維的畫面,因此在描繪客觀現實的時候往往會出現偏差,即便是工筆畫在沒有絕對的筆力前,人們對於人物的畫像往往並不能完全刻畫現實情況,也正是這種習慣催生了中國畫更注重寫意的傳統。

古代的通緝令真的能夠抓到人嗎?官差:先看最後那句,跑不了


那麼問題來了,通緝令講究是描繪的精準,不然抓錯人就不好辦了。根據現存的古代通緝令遺物來看,這些出自縣城秀才文人的“藝術作品”和犯人的實際樣貌可能相距甚遠,因此也讓人們不禁懷疑,官差是否真的能夠通過這樣“拙劣”的畫作,真正找到犯人呢?

古代的通緝令真的能夠抓到人嗎?官差:先看最後那句,跑不了


實際上對於古代的官差來說,用這樣的通緝令抓到犯人也無異於是痴人說夢。首先我們要明白,古代對於逃犯的抓捕率本身就是非常低的,犯人只要一逃跑鑽入深山野林或者到千里之外的地方謀生也是有很大可能的,特別是在明朝沒有路引(身份證)之前,逃犯殺人越貨後逃之夭夭成為了“基本操作”,如果偶爾抓到了幾個逃犯基本都會當作當地縣令的政績上報,獲得朝廷的嘉獎,所以可以知道當年的刑偵難度有多難。

到了明朝之後出現了路引這種工具,如果你想要出入縣城你必須要有這樣的物件,同時對於散居的農村地區,政府官吏也會經常走訪,查看有無可疑的外地人員,壓縮了大量逃犯的“生存空間”。

古代的通緝令真的能夠抓到人嗎?官差:先看最後那句,跑不了


而最為重要的則是懸賞制度了,官差往往會在通緝令的最後一段寫上該逃犯的懸賞金額。雖然並不是人人都知道這個數額是多少,然而只要朝廷法度在,這筆錢就會發下來。因此,人們對於陌生人的警惕心越來越重,在“父母在,不遠遊”的中國古代,陌生的外鄉人往往會被盯得死死的,萬一這是個逃犯呢,村民可能還會拿到一筆賞錢。

古代的通緝令真的能夠抓到人嗎?官差:先看最後那句,跑不了


如果說要將追逃率提升到70%甚至百分之八九十以上,還要看現代了。如今的中國遍佈大量的監控網絡,人民警察只需要調查監控系統,就能知道逃犯的行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