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國大黨為什麼從一個絕對優勢政黨變成了在野黨?

湘淚飛蝶


<strong>關注“國際一哥”,解析國際大事。印度國大黨淪為在野黨完全是自己不作為的結果。

先來了解一下相關背景。2014年5月16日,印度人民院選舉結果公佈,印度人民黨獲得壓倒性多數席位。隨後,印度前總理辛格宣佈辭職。由人民黨推舉莫迪擔任印度新一任總理。印度國大黨正式淪為在野黨。

(印度前總理辛格屬於印度國大黨)

(印度總理莫迪屬於印度人民黨)

印度自1947年獨立以來,印度國大黨一直連續雄霸執政黨位置長達40年。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出現衰落趨勢,1996年讓位於崛起的印度人民黨。2004年又開始重掌政權,但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執政十年後,又再次丟掉執政黨的地位。其實令國大黨淪為在野黨的最大原因在於腐敗問題愈演愈烈,而其卻一直不加以重視以及政府工作效率低下。

舉個例子,在印度國大黨政府為補貼窮人,降低民眾基本生活成本實施的“食品補貼項目”和“鄉村就業項目”上,每年分別50億美元的資金卻有將近一半進入貪官腰包。普通民眾的水、電等基本生活服務都會遭受官員的盤剝。另外,據路透社統計,印度30%的聯邦和地方議員面臨刑事指控,使得國大黨的形象進一步受損。(印度人民反腐敗遊行)

執政效率低下主要體現在經濟方面和對於貧困問題解決不力。雖然在其執政期間,國家經濟保持每年6%的高增長率,但是通貨膨脹率卻一直居高不下,達到了10%,物價不斷上漲。雖然其採取了多種措施遏制通貨膨脹,卻毫無成效。印度國大黨重新執政十年來,印度的貧窮,落後,醫療條件改善,民眾基本的水電需要等基本社會問題都沒有多少改變,漸漸讓民眾對其失去了信心。

(印度國大黨黨旗)

(印度人民黨黨旗)

我們需要明白只有瞭解人民訴求,不斷改善人民生活質量,消除貧困,嚴厲打擊腐敗,才能鞏固一個政黨的執政地位,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否則不論你曾經如何強大,都可能成為在野黨。

關注“國際一哥”,我們一起探討國際大事。謝謝各位捧場。


國際一哥


國大黨創建於1885年12月,曾領導了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爭取印度獨立的鬥爭。印度獨立後,國大黨長期執政。1969年該黨開始分裂,1977年在大選中失敗,1978年英迪拉·甘地組建新黨,改用現名。目前是印度最大的在野黨,據稱有初級黨員3000萬、積極黨員150萬。那麼40多年長時間執政的大黨為什麼會成為在野黨呢。


一是黨內分裂,內鬥造成。20世紀60年代末甘地試圖將國大黨從一個走群眾路線的政黨改組為寡頭政黨,直接導致了國大黨失去了北部印度、特別是北方邦的政治支持。這種觀點認為甘地夫人與黨內辛迪加派的分裂標誌著國大黨走下坡路的開始。

二是民眾覺醒,形成不同的政治勢力。隨著現代化的發展,宗教、種姓、階級等分裂結構在政治上被動員起來,各階層民眾開始組建自己的政治組織,保障自己權益。國大黨的全方位路線無法維持,其衰落無可避免。



三是多黨政治,民主競爭。世界多黨政治都有此起彼伏的現象,意大利、墨西哥、日本,一黨獨大長期執政都成為了歷史,印度也不例外,人民黨上臺後也下過臺。


四是經濟改革失敗,腐敗盛行。國大黨幾十年的統治給印度人帶來的經濟實惠也有限,經濟改革、國家治理方面的成績也不顯著。腐敗問題層出不窮。此外,即使國大黨的政治原則能涵蓋各種不同階層、不同派別,但在很多議題上國大黨內部意見不一,難以形成共識,這無疑影響黨的團結與政策執行效率。而那些有自身訴求的人就會尋求其他政治力量的支持,這就為其他黨派的崛起創造了空間。

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印度國大黨實力仍在,通過反思改造,仍有機會成為執政黨。


始寧郡主


理政失策,失信於民。是導致該黨失敗的根本原因。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