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的新疆塔城老風口,一代人的風雪記憶,老司機聞之色變

小時候在塔城地區托里縣呆過,那時候的老風口,司機們聞之色變,大風颳來車倒人飛....

新疆的一些地區常年颳大風,人們調侃說,這裡的風一年只刮一次:“從春刮到冬”!新疆人把這些大風區叫作“老風口”。有一個笑話說生活在老風口的人每天都習慣了在大風中散步。可是忽然有一天風停了,大街上漫步的人一齊摔了個大跟頭,鼻青臉腫,很是悲慘....

傳奇的新疆塔城老風口,一代人的風雪記憶,老司機聞之色變

老風口的大石頭


塔城老風口位於巴爾魯克山與烏日哈夏依山之間。這段位於塔城至托里間的狹窄谷地,長約70公里,是冷空氣從西北進入準噶爾盆地的通道。

傳奇的新疆塔城老風口,一代人的風雪記憶,老司機聞之色變

在積雪路段,車輛被困

強勁的冷空氣進入準噶爾盆地後,猛烈地衝擊著一切障礙物。經過億萬年狂風的吹蝕,形成了多處罕見的被稱作“魔鬼城”的風蝕地貌。準噶爾盆地中,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的氣候晝熱夜涼,如果把它比作呼吸的肺葉,塔城老風口正好是氣流通過的咽喉。

傳奇的新疆塔城老風口,一代人的風雪記憶,老司機聞之色變

現代化的機械提高了效率


打開地圖,就會發現老風口的地理位置很特別。北面是額敏縣,西面是裕民縣,而向南25公里則是托里縣。這些還不算是奇,老風口還在準噶爾盆地西側,塔額盆地南緣,將兩盆地相連,不僅如此,它還三面環山,東北面是烏日格夏依山,南面是加依爾山,西南面是巴爾魯克山,而三山惟一敞口的西面,正是老風口的所在地。

傳奇的新疆塔城老風口,一代人的風雪記憶,老司機聞之色變

道班上的工作人員,非常辛苦

這樣一個獨特的地理位置,讓老風口成為塔城地區與外地相通的必經之路,從古至今,老風口令過往者談之色變。人們明知這裡狂風肆虐,卻不得不鋌而走險,一再從這裡往返。

傳奇的新疆塔城老風口,一代人的風雪記憶,老司機聞之色變

過這裡要備好乾糧和水,油箱加滿

早在元代就有關於大風的記載,民間傳說成吉思汗的一個妃子和300名護送她的士兵在老風口遭遇大風,大風過後,妃子和士兵連同坐騎全都蹤影全無。

到了清朝光緒十年,這裡的風絲毫不見減弱,駐塔城參贊大臣錫倫及當地老百姓為表示對執掌老風口颳風事務的風神的敬畏,上奏光緒帝在老風口修建風神廟,在此路段設立平安驛,光緒還親賜匾額“福佑巖疆”,以求神靈保佑此地。但大風不肯就此罷手,依然年年侵害此地。

清朝某地方官員長期駐守此地,思謀在自己任期內,所有功績都被風颳得無影無蹤,很是氣惱,發誓要將這莫名的大風治理好。於是他費盡心血讓轄區內百姓準備了一萬多張牛皮,支撐於大風所過之地,哪成想這牛皮在山坡上剛剛立好,就被哈哈大笑的風信手一揮,吹得一萬張牛皮如紙片一般漫天飛舞。官員大怒,想要搞清這大風究竟從何而來,於是命令下屬騎著兩匹馬向西而行,去找風源。這兩名下屬迎風縱馬狂奔60多公里,沒找到風的來處,馬卻被累死了。

傳奇的新疆塔城老風口,一代人的風雪記憶,老司機聞之色變

以前在這裡作業的有坦克車

老風口的風從古至今從來沒有停過,據托里縣志記載,1966年1月31日,塔城額敏兩縣發生強風暴,兩縣在老風口風區的工作人員,因風雪迷失方向,凍死26人;1977年12月11日,老風口一場大風將葦湖附近萬隻牲畜刮出境外;1978年12月幾名乘客被困老風口,塔城的兩位工作人員前往救援,大風揚起雪暴,能見度只有1米左右,兩人被刮出10餘公里,壯烈犧牲。

傳奇的新疆塔城老風口,一代人的風雪記憶,老司機聞之色變

塔城史稱“準噶爾之門”,老風口是烏魯木齊至塔城地區公路幹線的必經之路。這裡每年8級以上大風有50多次,冬季大風捲著積雪向來往車輛橫衝直撞,積雪最厚時達2米以上,人稱“奪命口”,是世界級的風雪災害區。

幸而經過十多年不懈努力,當地政府組織建設了穩定的生態防護林工程,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風災,保證了交通全年暢通,昔日不可一世的“風魔”,現在已經不如從前那樣猖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