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过来人,我想告诉硕博生这些事

01、关于编制

近年来,在博士生就业的讨论中,最激烈的问题就是编制了。

许多人很关心编制,但未来拿到编制的机会会越来越少。所以,很多人开始从“高一层次”无编制选择到“次一层次”有编制的单位工作。

事业单位也在面临改革。有编制和无编制差别:前者是“单位人”,是国家干部身份,可能有隐形福利和更好待遇(如公积金缴纳更多;公派出国;科研项目申报;无须坐班等),退休后享受干部待遇,学校还有专门的老干部管理部门,相对人性化(退休还有欢送会)。缺点是:档案不容易转出、调动相对不易、社会责任更大等;无编制的工作或单位算是“社会人”,可以自由流动,不断跳槽。缺点是所谓的不稳定,即可能遭遇“人到中年不续聘”的可能(如临沂某大学事件等);大多数民办高校要坐班。

虽然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越来越解放,但中国人习惯求安稳的心态,还是让社会对有编制的工作更加认同。尤其是编制的门槛越来越高后,更加催生了“编制热”。

新时代,各个方面都在改。我们进入一个更加美好的新时代,会向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比如职称改革,即职称评聘权力的下放等,编制的意义将会淡化。

作为过来人,我想告诉硕博生这些事

02、职业规划真的很重要

我认识两个研究生小明和小康,都是本硕毕业于211大学,他们当年的学习成绩自然是无可挑剔。小明毕业后往高校找工作,可是面试了很多所学校,最后都没录用。

后来了解到,小明本硕七年,没有发表一篇文章、做过一个项目。这对于要往高校求职的人而言,很难想象。

我在网上认识一个研究生小康。研究生毕业时签了银行的工作,HR口中该工作年薪很高。因为签约比较早,想着更深入了解银行内部工资和晋升情况,便托人问了内部的员工。

原来,这份高薪工作是有业务要求的,也就是达到那个业务,工资自然很高。比如,他的工作需要很强的营销能力,能够拉动客户存款。而事实上,过去几年的员工虽然也能达到那个水平,但那都是家境比较好的毕业生,有相关人脉形成客户资源,而小康家境一般,认识的高收入人群太少,将来业务会很难做。小康很后悔签了这份工作。

一直觉得本科的时候对职业规划没有清晰认识,还是情有可原的,

但是到了研究生阶段,如果对自己的职业取向没有思考并进行准备,那就很难说的过去了。这就类似于博士毕业拿到博士学位却没有发表一篇核心期刊一样,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03、职业与诚信、学品与人品

这几年,我们国家正在大力建设居民信用体系。那些失信的人,即所谓老赖,出现在广场屏幕上、地铁车箱里以及看不见的金融系统中。

很多招聘启事,越来越多的表达需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就拿教师这个职业为例,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规范教师工作者的相关行为,尤其注重其中的诚信和道德问题。现在很多老师招研究生、博士生都很注重诚信问题,甚至高于对学术的要求。

所以,从现在起要养成遵守信用的好习惯,未来必定会在很多方面受益。不守诚信和不道德的人,未来必定处处受阻,比如工作、升职以及借贷等。

作为过来人,我想告诉硕博生这些事

04、关于人际关系

无论什么行业,人际关系都是很重要的。人际关系让我们的工作得到“饱和式”认可:人际关系不好,工作做到100也可能得90;反之,人际关系好了,做到90,反而能得100的认可。

要做到更好的人际关系,首先要看低自己,不要以为自己是博士便什么都不放在眼里,也不要瞧不起没有博士学位的同事,自己形成一个圈子。

其次,对人友善,坚持难做的自己来做,公共事务多自己动手。比如打扫办公室卫生等。最后,多以笑脸和谦卑的姿态对待年长的同事,积极请教他们工作和学习上的事情,赢得他们的好感。

05、关于写作

有人写不出来,大致有这样的原因:一是没有选题、没有问题意识。建议在阅读、写作和调研中产生新的选题。

写论文之前必须做调研和分析数据,最基本的是要读文献,学术有学术的话语体系,如果没有阅读文献,脑中都是闭塞的,没有语料,肯定也不行。

二是很多时候,我们被电脑占去了太多时间,上网的我们关注的往往是无聊的内容和无趣的明星八卦,看看热点新闻和无营养的鸡汤,还有可能是玩一局游戏。

建议学习美国著名作家斯蒂芬·金的写作状态:“于是我奋力向前,堆叠着文字,借此,我希望灵感突现,产生顿悟,从而不经意间出现某种奇迹。”这类似于MVP意识,即“minimum viable product”,意思是最简化可实行产品。做一个最小可交付的版本,得到反馈后再持续迭代。通过写一句,到写出一段,再写出一大段,不断向前推进。

无论职称或者人才评价指标如何强调“去论文化”,论文仍然是硬通货。就像高考一样,虽然很应试,但是还有比这更加公平的渠道吗?

作为过来人,我想告诉硕博生这些事

06、关于核心期刊发表

发表核心期刊是很多人评职称最为关键的部分之一。

核心期刊发表的现实情况是僧多粥少,这使其成了稀缺资源。近四年才更新一次的北京大学图书馆核心期刊目录在2018年末更新了“2017年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这一次,期刊进行了比原先更大的调整,一些期刊不再入选,一些期刊第一次入选。很多老师发现,部分入选的期刊,版面费立刻会大幅度涨价。

对于这种现象,从核心学术期刊评选方面来说,应该实行动态评选和更新(类似于国外的Elsevier数据库;web of science等),谨防入选就涨版面费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作为写作者而言,应该要提高写作水平,多写文章,这样能够增加中稿的几率。

07、关于论文检测

临近毕业季,大多数人的论文都写完了,但是还面临着论文检测的问题。学校会进行检测,但是很多人想自己先检查,做到心里有数。而很多人检测时都会选择到淘宝上去找检测商家,这是有很大隐患的。不过,

如果非要检测,建议打乱文章段落顺序,或者采用不同文章段落组合检测的方式,另外,不明显的、重复的段落不检,以减低风险。

最后,希望所有硕博朋友和高校教师等科研工作者们:

对这个世界,少点偏见,多点理解。无论是谁,无论何时,不要让别人轻易看到你的局限。

对我们自己,多点自信、善良和坚强。无论什么事情,无论多么难以承受,不要轻易放弃。

对于学术,遵守规范,保持底线。这是对自己的尊重,而不是怕受到惩罚,更不是怕被人揭穿。

作为过来人,我想告诉硕博生这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