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前为什么要洗茶?“醒茶”是什么意思?

、花月葬╮


在茶叶理化检测时候 有一个关键指标 叫做灰分

这个指标指的是将茶叶放入焚烧炉中焚烧后 所剩下的物质重量

这些物质 除了茶叶自身所含的无机物 还有就是在生长制作过程所沾染的不可燃灰尘类

如果是正式渠道购入的茶叶 这个项目一定是要合格的

也正是这样 洗茶 洗去尘土这件事 也就成了一个无关紧要的笑话

还有就是茶叶制作经过揉捻 表面积缩小许多 如果真有土 也在茶叶的褶皱中主要存留 得洗个一两个小时的 才能喝剩茶根儿了

所以 现在主流学界并不提倡洗茶 在2017年中国茶叶学会承办的茶艺师大赛中 所以提到洗茶程序的 一律先扣40分再评


至于醒茶 有两个定义 一个是冲泡时候 第一泡轻轻地温润泡一下茶叶 因为有些茶叶紧结度高 年代久远 第一泡茶汤没什么味道 故而直接倒掉了

第二是一些年份茶类 在打算饮用之前 撬开放在透气容器内进行储存一段时间 让茶叶进行一个更高程度的氧化 变成一个相对适口的味道 与红酒醒酒的功能类似 只不过需要的时间周期更长


喝茶的猩猩


所谓的洗茶只是坊间的一种误传!

“洗茶”的操作一般都是用较低的水温,很少的水量,浸泡短短几秒钟的时间。如果茶叶上有灰尘和杂质的话,靠这个操作就想洗干净是不可能的。因为茶叶经过揉捻做形之后条索比较紧,折皱比较多,洗过茶之后条索处于刚刚才开展的状态 ,里面就算有灰尘也洗不掉,顶多就像去饭店吃饭用热水洗一下塑封的那种杯碗一样,图个心理安慰而已。


如果非要说这个过程叫“洗茶”,那能洗掉什么“杂质”呢?我觉得洗去的只不过是茶叶的碎末,还有一点点茶皂素而已。

在泡拆解开的紧压茶以及真空小泡的铁观音时,往往会带入一些茶碎末,这些碎末可能会影响茶汤的滋味和汤色清澈度。有些茶在冲泡的时候会在茶汤表面出现很多泡沫,这泡沫主要是由茶皂素形成的,洗茶的过程当中会洗掉一丢丢茶皂素,乌龙茶茶艺表演中“春风拂面”的动作是一样的效果。所以坊间传说的洗掉茶叶表面的灰尘、细菌甚至农残,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所以这根本算不上“洗”。

这个过程应该叫“温润泡”

这个过程正确的叫法应该叫做“润茶”,或者叫“温润泡”。其真正的目的是通过少量的水先浸润茶叶表面,使茶叶条索吸水、膨胀、松开,以便于后面快速均匀的冲泡出茶汁和散发茶香。因为温润泡激发出的香气是从无到有的,所以会给人以浓郁而深刻的印象,让人可以通过香气预判这个茶的品质特征,给人以期待和遐想。



其中温润泡又分“弃水温润泡”和“不弃水温润泡”两种,例如冲泡紧压茶和乌龙茶的时候需要把第一泡水弃掉不喝;而冲泡较为细嫩的红茶和绿茶的时候则不需要弃水,只需要加入少量的温水将茶叶浸润一下然后再冲泡,不仅起到润茶作用,还可以降低注水的温度,防止热水直接冲在茶叶上,出现熟汤味。


温润泡的闻香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不仅是泡茶过程当中一个快乐而享受的环节,而且也非常适合给客人闻一下以增加互动和交流。



更重要的是给茶叶一点吸水和苏醒的时间,如果润茶之后立即冲泡,其效果就会打折扣。

醒茶则是为了散发老茶的不良气味!

就是压制存放多年的茶饼或茶砖,撬开后多有不愉快的陈味、仓味、甚至霉味,需要将大块的饼或砖分解成小块,置于干燥、通风处放置几天,或置于透气性较好的紫砂罐、牛皮纸袋等容器中放置数周或更长时间,以散发不良气味的过程,这个过程跟红酒的醒酒有异曲同工之处。

这个可以参考我之前回答过的问题。


云起茶文化


洗茶、醒茶、温润泡,如何更好地唤醒茶?

洗茶已成为很多人泡茶时的习惯,无论泡什么茶都把第一遍的茶水倒掉。很多茶友为此也产生了一个疑问,需不需要洗茶?

除了洗茶,而今有了醒茶和温润泡的不同说法,不少在茶香记购入醒茶的朋友,经常在微信后台询问“XXX茶需不需要洗茶”,看来今天有必要来说说这个话题。

首先,咱们还是先分别解读一下洗茶、醒茶和温润泡的区别。

洗茶,在日常泡茶中一是清洗去尘,二是醒茶、润茶。

清洗去尘是从清洁卫生的角度而进行的礼仪,跟给客人喝茶前要先烫杯是同一个道理。

醒茶、润茶是为更好地发挥茶叶的香气和滋味,醒之,润之,来唤醒茶质,便于茶叶的舒展和茶汁的浸出。

温润泡更适用于一些外形比较紧结的茶叶,如砖茶、饼茶、沱茶等,洗茶的时候稍微让茶块泡一会,这样可以让茶稍微解块,在下一次冲泡的时候快速出味。

木兰老师认为,洗茶其实是润茶,是一个唤醒茶的过程,通过温润泡让茶充分的苏醒,唤醒茶叶的活性,方能得一泡好茶汤。

在日常生活中,新白茶是免洗的,因为它是不落地的。紧压的老茶第一道需温润泡,焕发茶性。

丽珠姐若尘说,一年以上的普洱需醒两道,第一道为吸,茶叶在制作储存后变干,它需要一个和外界接触的过程,让茶叶吸收水分,才能焕发活性。

第二道为吐,普洱的制作工序复杂,让茶叶吐出陈污。一吸一吐,苏醒之后方能呈现优质的茶汤。

陈钢老师认为,洗茶与否是根据茶类决定的,在冲泡一些新茶时,如白茶、岩茶、乌龙茶、铁观音,陈钢老师的习惯是不洗,而在泡老茶时一般会洗两遍,散发掉仓储的味道。

另外非遗传承人范俊雯老师的线上茶学课现已正式开课,喜欢茶的朋友可以加18626892656领取免费名额


茶香记生活家


本人之前应该回答过类似问题。从洗茶角度说,洗为形式,在于以热水冲刷,除去茶叶表面及内部的灰尘杂质;醒为实质,实则是通过让茶叶与热水接触,以温度激发茶中物质苏醒(内外接触空气及氧化)。通过冲水浸泡,让茶叶本身有适应的过程。时间可长可短,主要则因茶而异。在醒茶之后,茶中本味还原(尤其是老茶),冲出的茶汤才更具滋味。

说洗茶,大多茶友都会认为只是除垢。但实际如前文所述,或许洗茶只是习惯,然懂茶之人通过辩识茶叶特性,可以通过洗茶形式达到醒茶目的。(如本人有茶人朋友习惯性冲泡普洱会洗茶两次,在他们看来分部醒茶,则喝到的第一开不至于滋味不足)

醒茶如醒红酒,尤其是年份略久,时间沉淀较长的茶叶。通过热水高温的刺激(此类茶一般会用紫砂壶冲泡,以提升温度),加之出水之后在壶中几分几秒的坐杯,当茶叶内外都与空气亲密接触之后,茶叶是何样才能真正展现出来。

洗茶醒茶经过喝茶之人口口相传,或许是经验之谈、或许已潜移默化成为饮茶的习惯。不过,若熟悉一款茶,了解茶的特性,知道用哪种形式去表达,这样的醒茶(洗茶)也许才能还茶人一个原滋原味。

没有那么多的道道和规范,对泡茶人而言,茶汤自己喜欢就够了。


爱喝茶的菜鸟


洗茶:在正式冲泡前,注入一定量的沸水,借用水的力量,把茶叶表面的粉尘、杂质等洗干净,让茶叶变得整洁、干净。

醒茶:将茶叶暴露在空气中一定时间即可。在空气中水分和温度的刺激下,茶叶自然会彻底清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