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說茶人最後一站是普洱呢?

陽光e視


一直喜歡喝茶,喜歡鐵觀音,喜歡肉桂,喜歡金駿眉,還有一段時間喜歡碧潭飄雪一類的花茶,但對於普洱沒太多好感,之前喝過熟普,味道完全沒有吸引力。五年前,因為樓下開了家普洱茶館,開始真正接觸普洱。

為了招待朋友,在茶樓存了一餅熟普,只是作為應酬需要才來喝一點。直到有一天,廣西的兄弟送我兩餅茶,還有一個塑料袋,裡面裝了大約四泡散茶。

馬上約了懂茶的朋友開喝,就是這四泡散茶——明前古樹班章,讓我喜歡上普洱!

沒想到普洱生茶如此好喝,香氣霸道,回味悠長,既有綠茶的苦澀生津,又有花茶的滿屋飄香,重要的是,從第一泡到第十泡,味道不減還有悄然變化,如果是綠茶花茶,三泡之後就等同白水了。

以前一直沒喝過生普,總聽說生普要放幾年才好,這次算是重新認識普洱。一起喝茶的朋友也懂胃口,過了兩天又一起約茶,帶來了他存放兩年的純料班章生餅,這一次,讓我徹底愛上普洱!

存放兩年的普洱香氣依然濃烈,口感更加醇厚,生津,回甘,感受後背發熱,微微出汗,渾身舒泰,朋友說是茶氣足的表現。

從此先找班章,找大白菜,找八八青,找九二方磚,找老生普號字茶,每一種知名的普洱都想嘗一遍。後來花費太高了老婆有意見,又改追冰島,追薄荷塘,追昔歸,追那罕,不同的山頭又有不同的味道,每找到一款好茶,就會杯不離手,心生歡喜。

題主問為什麼說普洱是最後一站,我想,大概因為普洱茶的口味帶來的豐富體驗,以及藏茶帶來的感覺的提升和等待生茶更佳轉化的樂趣。觀湯,聞香,生津,回甘,喉潤,每一泡茶,從第一道到最後一道,感受都有不同。

每個人喜歡的口感不同,不能一概而論,但普洱茶有生普和熟普、老茶和新茶,可以滿足大多數人的喜好。也不是越貴越好,有些老茶很貴,我卻不喜歡。

可能是因為班章的香而入道,朋友都說我起點太高,現在的珍藏茶是多款班章,口糧茶是十年的景邁生普和昔歸生普新茶。景邁口感順滑回甜明顯,存放十年茶湯醇厚飽滿。昔歸的香氣濃郁不輸班章,雖沒有那麼霸道,喝起來也如沐春風。

如今,老婆也被我帶著喜歡上了普洱,尤其喜歡香味的生普新茶,每晚泡上一壺,邊聊天邊喝茶,不亦樂乎。

如果你也喜歡茶,一起聊聊吧








vista說養生


這個問題非常好。也是我自己的切身感受。

小時候,大人們經常喝茉莉花茶,聞一下,確實非常香。看著他們愜意的樣子,應該算是美味了。

長大後,同事們喜歡喝毛尖,也有領導喜歡龍井茶。看著幾片茶葉在杯中懸浮搖曳,品入口中,沁人心脾。這都算是一種工作之餘的享受。

而立之年,胃也讓酒喝壞了。綠茶基本不喝了,開始喜歡鐵觀音、烏龍,偶然也喝一點滇紅、大紅袍。這些都隨著胃口的感覺走,談不上喜歡與否。

不惑之年,奉調雲南工作。親朋好友送別時,讓我帶點好普洱茶回來。在我印象中,普洱茶都是幾百幾千的貴族茶。至於為什麼,我完全沒有概念。迷上普洱茶,是在喝過60年出口馬來西亞的迴流老茶之後,食髓知味的感覺讓人難忘。總結一下,對普洱茶的感覺如下。

1、普洱茶是後發酵全發酵茶,有暖胃驅寒的效果。

2、普洱茶不同山頭不同口感,苦澀香甜韻皆不相同,但總有一款適合你。

3、普洱茶經久耐泡,滋味濃郁,雖然價格相差較大,其實,性價比是很高的。

4、普洱茶如果保存合理,越陳越香,越陳越厚。品普洱茶能從時光流逝中找到愉悅感,其收藏價值是其他茶品不具備的。

5、品普洱茶追求茶道精神,要有恭敬心,能有獲得感,讓你找到先苦後甜的人生感悟。

正如人的一生,從刻苦學習,努力工作,到小有所成,功成名就。品普洱茶正是人生體驗的自我回味。









正源居古茶坊


因為這個問題,我在頭條號那邊專門寫了一篇文章,為了衝優質,因為問答不算髮文,汗ing

這句話我聽很多朋友說過,後來翻閱某大師的著作和文章,也都提到了類似的話,認為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所謂事無絕對,本人從來不喜歡一刀切一面倒的狀態,好的東西美的東西有很多,陰陽轉換,福禍相依。

最近勢頭很猛的白茶,在產品上做足了功課,簡單的製法,優質的原料,香高茶甜,如果在原材料的把控上精益求精,一定會出現性價比高的真正好茶。也許會成為某些人的終站。

普洱茶興盛的初期,說到底還是性價比,好喝但是不貴,可以讓愛茶的朋友當成口糧茶替代花茶綠茶等,就像鐵觀音、大紅袍,真正優質的好茶絕對經得起市場的檢驗,至今也都有各自的擁躉。

但是市場的發展慢慢還是會進入無序的狀態,在蓬勃發展的時候,倒也是可以接受的情況,相信隨著市場的覺醒,優勝劣汰,一些產品會被淘汰,市場最終還是會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不太想去追炒所謂的古樹茶,因為它並不是市場的主流,就像某款名酒一樣,早已經不是尋常百姓的消費了,最終還只是少數人的壟斷。

八十年代的臺地茶,現如今也有三四十年了,好的臺地茶,不是過度採摘的話,前五泡和一般的古樹茶的差距,不是老茶客,未必能分辨出,但是十分之一價格,反而是大家都還能接受的價位。

做好茶,不一定就得是老班章冰島彎弓拔瑪,偌大個雲南,找出最適應市場的茶不是更好?守著幾棵掛著金蛋的古樹,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土的很。

最終,不免俗的,引用一下本人的文章:

“普洱茶具備了幾個重要的屬性,讓它最終成為了很多喝茶的朋友的最終選擇:

1. 有大量原生態的茶葉原料供應,雖然口感有好有壞,但是價格品質區分也比較明顯,價格品質越高,滋味越好,可以滿足各個消費群體的要求;

2. 因為古樹茶資源比其他任何茶類都豐富,所以頂級普洱茶的種類很多,特點鮮明,可以滿足不同口感的消費群體的要求,不管是商家還是最終消費者;

3. 普洱茶樹的生長環境,整體優於其他地區,高海拔、無汙染、陽光充足、雨水豐沛,溫度適宜,病蟲害少,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保障了茶葉品質的始終如一。”


星掠殘陽AYR


如果單從普洱茶的某一個方面來說可能普洱茶的滋味不突出,比如鮮爽不如綠茶類,香比不過巖茶類等等。

我個人開始接觸茶葉是綠茶,再到烏龍,再到普洱茶。喜歡上了普洱茶就開始去茶山到最後自己做茶到和朋友合夥建初制所到自己開始研究學習,讓我真正愛上普洱茶我覺得最關鍵的是我去茶山裡看到那種長在原始森林裡的高大的茶樹和優良的生態環境帶給我的震撼!沒有汙染沒有農藥,茶樹的天敵有400多種,而這些天敵在森林裡又有600多種天敵,所以不用擔心蟲災。好的生態環境好的工藝又造就了好的茶葉!

再回到口腔的感覺上,普洱茶講究的是協調性和體感,香甜苦澀回甘生津打嗝放屁出汗臉紅等等。從毛茶開始帶著那種青草香到初步壓制成的第一年的那種有活力的滋味,再到存放幾年後減減轉化的內斂有韻味,就像看著女兒從兒時到青年再慢慢長大,內心的那種喜悅也許只有懂茶的才能體會。而且普洱茶就像人一樣也會有性格,可能一個月半個月都會有變化,天陰天晴下雨或者水質不同茶的滋味也會變化。你要想好好喝就要自己摸索自己存的茶的變化,這也是最大的樂趣。而且普洱茶每個地區每個山頭的滋味都會不同,包括拼配茶也是各有自己的性格,每個年份都有變化。不喝秋怎知春,不喝新怎知老!願普洱茶文化普及大眾,大家都喝好茶!











知止


嚴格說愛茶人的最後一站應該是古樹普洱茶。因為古樹茶在全國只有雲南有了,而古樹茶是中國最好的茶葉,沒有之一。因為現代的種植方式決定了茶葉種植必須用肥料、農藥。全世界唯一不用肥料的只有古樹茶,所以說古樹茶是最好的茶葉不為過,當然有人非要覺得肥料養大的茶好我也無話可說,就像老外就覺得飼料雞比土雞好吃。

其次,現在除了雲南,大部分的茶葉都是扦插育苗的,而云南保留了大量的實生苗種植。扦插育苗是無性繁殖,同一品種同樣味道。茶籽種植的是異花授粉,理論上每一棵滋味都不一樣。所以每個山頭、每個寨子、每塊地都會有不同的滋味,喜歡苦的有苦的,喜歡甜的有甜的。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茶。普洱茶具備了其他任何地方沒有的優勢,在天然健康的基礎上又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口感。所以普洱茶必然成為茶人的最終歸宿!就像土雞一定是愛吃雞人的最終選擇


胖法老


這個問題很好,其實喝茶無非香、甘、重、滑四個字,也是按照從初級到老茶客的梯次排列的,香是初級的外在的茶香,鼻口腔聞到的味道,甘是入口後的回甘,舌和口腔的感受,重指的是醇厚的滋味,口感,滑是在口腔以及喝進去的水路感受細膩還是粗,好的普洱茶具備這四個字的全部特點,而其他茶只具備部分,普洱茶確實是老茶客的最終選擇。


無韁之驢


茶人的最後一站當然不是普洱茶。每個江南人,最後一站茶,是炒青,苦到極致,也回甘到極致。每個浙東人,最後一站茶,是龍井,清香氣足,醇和。每個武夷山茶人,最後一站,是大紅袍母樹奇丹。每個邊疆人,最後一站,是安化黑茶,還必須是涇陽茶樹種。每個西南人,彩雲之南,才是生普洱陳年茶。閱遍青山,心底的永遠是故鄉的茶,是兒時母親的滋味。


行者檟肅霜


沒覺得,喝過三千塊錢的龍井茶芽,人生巔峰了


我愛瞎琢磨


綠茶,白茶,紅茶,普洱還是小眾茶,按這個排法,也難輪到普洱。


離遠不遠


其樂無窮,茶人合一,以合天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