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蔡瀾先生所說的中國茶道走火入魔?

姑蘇志


我個人也是一個極其愛茶,每日必飲茶的人。這麼多年下來,接觸了不少玩茶道的朋友,基本上贊同蔡瀾先生的觀點。

所謂茶道的根本,就在於茶葉品質、水質、投茶量、沖泡的時間,以及相關器物的使用等等。但這其中的核心其實是如何泡出茶真正的味道,讓茶水更加甘醇。其他的各種儀軌,標準動作什麼的。你可以說這是一個文化,但也可以說是表演和裝逼。


蔡瀾先生所批評的不是茶道儀軌,而是這過份的裝逼。將喝茶這件本來極其輕鬆自在隨性的事情,搞得正襟危坐,人模狗樣,不知道別人,反正我是渾身不自在。毫無天然暢快之意。

其實,我個人覺得所謂的茶道,就是日常生活裡的一種習慣和品味,一種過日子的態度。這個不是靠裝逼裝出來的,還真是要日復一日,自己去慢慢體會的。


我從不一板一眼的搞那麼些繁複的裝備和程序,但常常卻能才不同的風俗習慣和飲茶方式中體味會文化的味道,生活的氣息,比如煮大西北的罐罐茶喝,就能喝出一種風沙感,一種生活艱難和生命力旺盛的狀態。在成都喝了一年蓋碗茶,喝出來的都是悠閒安逸和自在。喝功夫茶,那是一種平和的隨性的精神。我們客家人拿大茶壺泡茶,然後一人一碗,那是熱情,夠勁,解渴,還是有好客。你說這些不是茶道麼?我說還真是。


我們《茶經》裡講出來的茶道,其實質是一種士大夫的品味,一種隱逸和超然的精神。沒這個作為內核,那麼沐猴而冠,邯鄲學步就貽笑大方了。

不過,說來也不能怪大家,我們傳統的審美精神早已經失落,現在茶道是一個產業,集合了賣茶葉和表演、培訓於一體的產業。大家畢竟要生活嘛,這也是一個行當,我們也不能斷了人的飯碗。只是別太過就行了。


李藝泓


正在回老家的路上,有朋友約茶聚,很開心,可是時間卻不湊巧,遺憾。


對茶道沒有太多研究,對喝茶,倒是有點感想。

蔡瀾先生作為一位美食家,對如今有些所謂茶藝茶道的極致講究追求有些鄙薄,覺得已經走火入魔,他的表達也許有些過火,不過,在我看來,除了解渴之外,喝茶也是可以有些講究的。


那麼,喝茶有些什麼樣的講究呢?

在我看來,喝茶就講究個隨意、隨性、隨緣。

記得朋友有個大學同學,大三的時候好像忽然悟到了人生,開始有了做學問的自覺意識,於是勤奮努力奮鬥追求,立志考研,一路考上碩博,為了潛心專注於學問,不問世事,讀書期間幾乎全泡在圖書館,晚上就睡導師的資料室,後來成了上海某一流大學的教授。對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早上起來必用一碩大紫砂杯泡一杯濃茶,杯子也不怎麼洗,反覆喝,一圈一圈的茶垢也不在乎,任誰怎麼品評建議,統統不理,這喝茶,喝的就是個隨意吧。


有一年元旦,幾位好友臨時起興去安仁古鎮喝茶,說走就走,什麼都沒帶,捲起隨身包包開著車就去了。到一個朋友開的茶苑去喝功夫茶,喝到開心,興猶未盡都不想走,於是朋友帶著去吃了劉血旺,回來又接著喝,喝到月亮高懸,夜深人靜,在安靜的古鎮信步閒走,覺得人生的幸福況味不過如此。在薄薄的霧霾中走到迷離,走回朋友幫訂的客棧,躺在床上竟然興奮得睡不著,繼續促膝夜談到天明。喝到醉茶無眠,那茶,喝的也算是個隨性了吧?


心情好或不好的時候,喜歡到文殊院去喝茶。一次,約了一個朋友去文殊院喝壩壩茶,竹林掩映下,冬日暖陽照著,朋友又帶了兩位朋友來,很自然地就說說笑笑,天南海北,八卦西東到一起,那種卸下防備的相互接納,是不是叫隨緣?


記得大學剛畢業不久,沒怎麼見過世面,有一次,一個混得比較體面的同學招待外地朋友去茶藝館喝茶,特地請了一幫同學作陪,當時只覺得死貴死貴的地方,自己不過是去湊數,同學不過是在講派頭擺闊氣,簡直是極不舒服的一次喝茶經歷。現在想來,怕是自己不夠隨意隨性又隨緣之故吧。


隨意、隨性、隨緣,簡單,真誠,舒服,就有一種中和之美,就可以不隨流俗,觀市井百態,品人生沉浮,參禪悟道,得大自在。


喝茶,儘可隨各人造化性情,確實不必擺姿弄態,作古正經。你說呢?

跟你私享一個哦,四月紫藤花開的時候,去人民公園的鶴鳴茶社喝個壩壩茶,掏個耳朵,吃點小吃,真的安逸😊




Golden陽光生活


關於茶道,愛茶的我有以下5個觀點:

1.很多事情過了就錯了,但把他作為做生意,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是對的;

2.喝茶比喝酒好,喝茶健康,我是喝茶愛好者,我一直帶動身邊朋友喝茶;

3,喝茶談生意,溝通事情非常好,需要有儀式感的茶臺,喝茶過程中相互瞭解,喝茶聊天比較隨意所以聊的比較深入,我很多合同都是通過喝茶談成的;

4.通過有儀式感的泡茶和家人溝通交流非常好,能夠讓家人一起溝通交流,生活需要儀式感;

5.有儀式感是讓更多的人愛上喝茶,喝什麼茶已經不重要。








霖森洗碗機王雲輝


人和動植物一樣是地理環境的產物,人的活動、發展和抱負受到地理環境的嚴格限制。

__拉採爾《人類地理學》

我想用一張圖來解釋為什麼要引用這段話,這幅圖出自英國學者希爾維布希的《味覺樂園》,畫面記錄的是一個16世紀英國普通家庭的生活場景,女主人公正在把杯子裡的咖啡倒進咖啡杯的碟托里。

這比起用攪拌勺喝咖啡更有“笑”果,但在彼時彼地這就是常態。

有兩個原因讓英國人民喜歡用托盤喝咖啡:

一 當時歐洲的陶瓷燒造技藝不過關,經常出現把手硬度不足的情況,托盤的功能就是給杯子加個保險,類似的做法還有給杯子套上金屬的外套。

二 用托盤可以讓滾燙的咖啡涼的更快,也就是現在很多人所謂的方便自在。


喝茶並不等於茶道 人錯茶無錯 蔡先生怕是罵錯人了

不論你相信蔡瀾是美食家、作家、主持人、還是商人,關於蔡瀾的一切我們都是從媒體上得來的,而現代媒體的通病就是博人眼球。

博人眼球最好的辦法就是“貼標籤”,有時候給自己貼,有時候給別人貼,不論如何這都是在以偏概全。

心理學家有一個概念叫“光環效應”,大概是說某人在某一方面非常突出,盲目的人就會給他獻上一個光環,有了這個光環後某人不論做什麼都是好的對的,而且不加思考也不接受質疑。

蔡瀾先生號稱“香港四大才子”,早慧過人14歲就在出生地新加坡的《南洋商報》上發表了影評《瘋人院》,後又轉戰影視娛樂綜藝節目,發跡後於1992年進軍商業開創了蔡瀾海鮮醬料系列產品,由此奠定了自己的美食家身份。

現在在某寶也有專賣店,看了一下發現蔡先生店裡賣的大多數是養生花草茶,雖然也帶一個茶字,但和陸羽《茶經》裡說的茶並不是同一種植物。(順便說一句陸羽從小被父母拋棄,是一個和尚收留了他並撫養長大。)

竊以為如果以這種茶配上這種話倒也合理恰當並無大錯,但如果說的是普遍意義裡的茶,一個美食家的身份可能更多的只能代表自己的看法了,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應該在學習的基礎上有更多自己思考,擺脫媒體對自己生活的統治。



首先,茶道不是巫術,並不能從本質上改變茶葉,茶道改變的是喝茶的人。

經常喝茶的人應該都看過“禪茶一味”這幅字。

中國茶道跟出家人有什麼關係呢?

這要從茶葉的馴化開始,人類歷史上最早人工種植茶樹的人叫吳理真,他在西漢末年(公園前52年)把七棵茶樹種在四川蒙頂山,因為他這一舉動讓茶葉和絲綢一樣成為中國主要的輸出商品所以被茶農奉為“茶祖”。

到了南宋,孝宗感其功業欽封吳理真為“靈應甘露普惠妙濟菩薩”。

吳理真本人並不是農民,而是一個道人,喜歡雲遊各地尋仙訪道,後在他56歲時被佛法感召於蒙頂山帶髮修行。

禪宗作為中國化的佛教在修行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時間打坐沉思,這被稱為“坐禪”。而初學者在不得要領時經常會打瞌睡,所以需要喝茶提神,自此禪和茶被聯繫在了一起。

而茶道就在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而來,它通過沖泡茶葉的觀察和程式化的步驟幫助喝茶之人平靜紛繁的心緒,專注眼前集中心念與眼前,這樣就能便於更快的進入禪定狀態。

不過是因為佛法廣大,漸漸被世俗發現並效仿。雖然在凡塵中漸漸脫去了宗教的光環,但能幫人在無事時不做非分之想也是起到了“群處守口,獨處守心”的作用。


至於走火入魔,茶道會走火入魔、媒體也會走火入魔,最終都是人在走火入魔,走火入魔自然不是好事但也不是無可挽救。重要的是能夠了解所走的是什麼火,入的是什麼魔,做出自己選擇不去人云亦云才能修個無上清涼。


古人有故事


就和新聞抓熱點一樣

大家都覺得應該的事,就沒人評論和播報

解放已來,文化缺失嚴重,

追求經濟效益,人口紅利

導致道德淪喪、不講規則

不尊重客戶,不尊重科學,不尊重自然

不認真做產品,不堅實建設團隊,不做文化梳理和建設……

前面這幾十年,太容易哦

我們在今天,應該認識問題之所在,

努力解決

持之以恆


亞軼


我是做茶葉生意的,深深認同蔡先生的看法。喝茶是修身養性的事,是很個人的事。怎麼舒服怎麼來。不要被所謂的茶文化,繞出了喝茶的本質。




木途製茶


喝茶不就是放茶葉倒水泡,再倒杯子裡面就好了,哪有那麼複雜,怎麼舒服怎麼來,大熱天一個大斗笠盞最爽





皖南泥匠菜sir


喝茶就是為了自己舒服,不要太複雜。





老卡25


國人以為喝功夫茶就是有品味,高雅,是所謂上流社會之標配,迎合了那些喜歡附庸風雅之徒。其實過於頻繁喝茶功夫,對身體不好,以中醫而言,茶就是藥,凡藥毒三分,每個人的體質都不同,只能喝適合自己體質的茶水,喝多了肯定不適當。



壯士床上半生死


茶道?不存在的。一把自己愛不釋手的茶壺,一個剛好盛滿整壺茶湯的主人杯,這兩樣最主要,然後是茶葉的好壞。什麼山泉水,什麼控制水溫,什麼幾秒出湯,什麼蓋碗,什麼工具,老百姓的嘴沒那麼刁。普洱茶餅我用手指甲掰出來和你用茶刀撬出來的,誰能分出來味道不一樣?舉個手我看看。扯那些臭氧層子有啥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