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霸氣”的朝代,直接打得外國人年年要交“保護費”

歷史上的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特點,後世人們議論之餘,也會給它們打上相應的標籤,比如:明朝的“霸氣”,大漢的“強勢”。這兩個應該算是中國歷史上最具傲骨風範的朝代了,這一點,從它們對待其它國家的態度上就能看出來。

中國歷史上最“霸氣”的朝代,直接打得外國人年年要交“保護費”

漢朝時期,天子掌控西域各國,不管是面對任何域外國家,都能擺出一副極高的姿態,絕對不會輕易容忍半分不敬。明朝就更不用說了,面對各種外寇入侵,他們一直捍衛疆域領土,絕對不會坐以待斃。大漢和大明都是歷史上極具氣節的朝代,所以要把它們放在一起分出個勝負還是很困難的,因為,兩者對待外敵的態度都是相當強硬,絕對不給敵方一絲得寸進尺的機會。

不過,真要對比一下的話,鑑於明朝當時的敵人主要都是西方列強,再加上,當朝局勢並不穩定,在內憂不除的情況下,又備受外患的困擾,所以,筆者認為:明朝應該比漢朝的實力更強一些。以下幾場戰役足以證明大明朝的實力:

中國歷史上最“霸氣”的朝代,直接打得外國人年年要交“保護費”

說到戰役前,大家都知道,打仗是需要錢的,但是,對於金錢來說,明朝是不缺的。明朝時期的中國經濟實力是當時的世界第一,自從打開海上和陸上的貿易之路以後,中國的茶、瓷器、絲綢遠銷海外,換回來大量的真金白銀,曾歷史學家弗蘭克說:“從十六世紀開始,白銀的去向都集中在一個地方,那便是擁有瓷器跟茶葉的東方。”所以,明朝打仗是不缺錢的。

中國歷史上最“霸氣”的朝代,直接打得外國人年年要交“保護費”

在明朝嘉靖年間,倭寇之亂應該算是我國沿海地區的最大困擾,當時的日本國內一片混亂,很多日本武士都開始採取一些比較極端的方式來生存,其中,就有一部分勾結海盜狼狽為奸,隔三差五就在東南沿海地區搗亂。那個時候的海盜兵力雄厚,加上日本武士,人數最多的時候可以達到將近60萬。不過,就算敵眾我寡,大明朝也絕對不會任其侵犯。

當時很多將領都申請帶兵還擊,這其中,除了胡宗憲、朱紈、譚綸等人之外,最出名的就是戚繼光了。嘉靖三十四年,戚繼光被調任浙江抵禦倭寇,在他的領導下,戚家軍所到之處倭寇皆潰不成軍。他在的每一場戰役都能獲得勝利,倭寇海盜聽其名皆不敢再犯。從此以後,東南沿海地區一片祥和之態。

中國歷史上最“霸氣”的朝代,直接打得外國人年年要交“保護費”

明朝萬曆年間,日本國內剛統一沒多久,豐臣秀吉就採取了一系列的軍事行動立威,親率10萬軍隊入侵朝鮮。短短兩月朝鮮三城盡失,即將面臨亡國危險的朝鮮,當即,派出使者向大明求援。朝鮮當時是明朝的藩屬國,而且,豐臣秀吉還故意讓海軍部隊在山東蓬萊附近出沒,意思很明顯:其真實意圖就在於中國。

在此情況下,明朝派出大將李如松出兵援助朝鮮,在李如松進入朝鮮的第二年,就全數收復朝鮮失地,日寇不得不退出據點,並且,主動求和。然而,戰後的日本仍不安分,萬曆二十五年,豐臣秀吉捲土重來,雙方戰況極其慘烈,老將鄧子龍親率士兵與日寇進行肉搏,但是,寡不敵眾最終戰死,而隨後,來援的聯軍部隊一舉擊潰了日軍水師。

此戰之後,豐臣秀吉得了重病,第二年便歸了西。

中國歷史上最“霸氣”的朝代,直接打得外國人年年要交“保護費”

15世紀,自從新航路開闢之後,很多國家都相繼走向了對外擴張的道路,在這其中,打頭陣的就是葡萄牙和西班牙。1514年,葡萄牙佔領東莞屯門,因為,明朝時期他們沒有得到貿易許可,心有不甘的他們只能通過這樣的方式發洩。

不過,明朝的將領也絕不可能坐以待斃,面對葡萄牙的這一舉動,汪鋐憑藉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順利驅趕對方,最終,葡萄牙只能落荒而逃。從最終的戰鬥結果來看,葡萄牙除了趁風勢逃跑的三艘戰船之外,其餘戰艦悉數被毀了。

嘉靖元年,葡萄牙在屯門吃了敗仗後,依然不長記性。葡萄牙人麥羅·哥丁霍率領艦隊行至西草灣後,依然厚著臉皮請求地方長官進行和平貿易。但是,經過屯門之戰後,明朝廷就已經下令:中國戰船隻要遇到掛有葡萄牙旗幟的船隻,一律擊毀。

中國歷史上最“霸氣”的朝代,直接打得外國人年年要交“保護費”

雖然,當時葡萄牙的艦隊訓練有素而且全副武裝,但是,明朝水師決定發動突襲,以速度制勝。這次戰爭的結果也可謂大快人心,葡萄牙多位統帥被捕處死,明朝軍隊還獲得了地方的弗朗機火炮,研究後,開始投入自己仿造的工作中,為以後的水軍戰鬥力提升起到了很大作用。

1635年,大明王朝開始面臨重大危機,既要密切關注滿清的動向,生怕一個不小心對方就率軍打進來,又要顧忌內部的農民起義,可以說是心力俱疲。沒想到,英國居然在此時發動進攻,想要趁明朝內外不穩無法兼顧的時候,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

當時,率軍的人是威德爾,地點是虎門。英國原以為自己這樣的舉動會逼得大明同意它們的貿易政策:開放對方貿易。沒想到,大明的3艘戰艦卻突襲成功,英國被迫落荒而逃。不僅如此,戰爭失敗之後,英國還賠償了大明朝2800兩白銀。

中國歷史上最“霸氣”的朝代,直接打得外國人年年要交“保護費”

16世紀,看到明朝內憂外患的場景,很多國家都想趁亂撈一筆,荷蘭也是其中一個,當時,與明朝展開的海上戰爭可是規模巨大,結果,還是被明朝水軍虐慘。1633年,荷蘭50多艘軍艦主動出擊,從中國廈門入手想要發動進攻,明朝將領鄭芝龍率領150多艘戰船迎戰。

最終,荷蘭全軍覆沒。

1839年,荷蘭捲土重來,再次嘗試挑戰大明,這次戰爭被稱為:料羅灣海戰。結果是:荷蘭海軍依然敗在鄭芝龍手上,從此,他們就再也沒有進犯過。海戰後,荷蘭得到了鄭芝龍方面穩定供貨保證。自此之後,東印度公司與大明朝方面維持穩定的貿易行為直到明朝滅亡為止。

中國歷史上最“霸氣”的朝代,直接打得外國人年年要交“保護費”

此後,東南海疆唯鄭芝龍是從,來往內外商人皆用鄭氏旗號,史載:“每一舶例入三千金,歲入千萬計,並且,築城於安平(今福建省晉江市安海鎮)”也就是說,在鄭芝龍看管的這個地方,每過一搜船,都需向中國繳納一定程度的“保護費”。

【《明史》、《明朝的實力到底有多麼強大?》、《大明水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