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內推崇漢服阻力重重?

中國著名玄學大師無橙


我覺得推廣漢服的人大部分都有一種大漢族主義情緒,這是我國憲法所反對的。我曾經接觸幾個這樣的人,思想極端到令人不可理喻的程度。這類人不是噴子就是槓精。你不穿他就說你不尊重中國傳統文化之類云云,你穿了又會說你侮辱中國傳統文化,汙染漢服之類的云云。至少,我在這群人之中是沒見過正常給你將漢服文化的人。你要問他,他反而會回你:你作為漢人,這種都不懂和那些達子南蠻有什麼區別之類的云云?說的自己穿上漢服就十分的高貴,而他人穿上漢服之後就成了不倫不類。不知道這些人是想推廣漢服還得想給漢服招黑。

其他的先不說,就憑這樣的態度去推廣漢服,自然會讓人覺得這種人有問題。久而久之,自然會讓他人覺得穿漢服的人都不正常了!

我覺得要想推廣漢服,至少先多講講漢服文化。你自己那麼懂行又想推廣的話就應該多教教大眾,總是一副王公貴族瞧不起人的嘴臉,這那裡是推廣漢文化?簡直就是辱沒漢文化。一天到晚的試圖用道德綁架的方式讓別人去穿漢服不是而且在人家穿了漢服之後還各種冷嘲熱諷的不是硌應人嗎?


慕容玄武


推崇的前提是推廣。

我並不認為漢服群眾有真正的在做“推廣”,漢服所推廣的圈子絕大多數都是以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學生為主,並沒有真正的面向大眾。我幾乎沒有見過有面向工人、農民進行漢服知識普及的活動。

當絕大多數大眾並沒有對漢服有基本的認知和認同的時候,小範圍的漢服推廣就會阻力重重。



或許有人認為漢服的推進是一個過程,應該先從年輕人開始,逐漸擴大到普羅大眾,那麼這個時候就涉及到一個購買力的問題,這一部分先被排除在在外的群眾,實際上是最具購買力的。足夠的購買力,才能讓市場做大,市場做大,才能夠真正的推廣開來。



另有一點,漢服群體內部並非鐵板一塊,存在各種歧視鏈條,對於推廣漢服或者說傳統服飾意見並不統一,尤其是對於改良漢服這一點爭議很大。但事實就是,在一個已沒有漢服土壤(無論你承不承認,宏觀來看就是沒有)的環境下 ,不進行改良,不向現代服飾靠攏,是很難普及開的。

當然你可以說這樣的衣服是漢元素不是漢服,但是至少這是一條路,通過這一條路他們可以看到你們自己定義中的、“真正的”漢服。

自己的問題都沒捋清楚,怎麼能讓人推崇呢。



再說一下漢服的定價與漢服商家的問題,漢服的定價極高的幾家就不用說了,面向的對象也不是普通群眾。我想說的是一些自稱中高端的漢服商家對於漢服定價的壟斷,這對漢服的推廣是一種阻礙。當漢服便宜到夜市上在賣的時候,漢服才真正的推廣開來,得到市場的肯定才是真正的推崇。

最後,部分漢服愛好者推廣時夾帶的私貨比如帝制、男尊女卑等等內容惡臭難聞,避之不及,何況推崇。


扶搖郡主


有困難阻力麼?

不覺得啊!

街上很多小姐姐在穿

我也有,我媽也有

不過都改良過

不然,大袖長裙不方便

想穿就穿唄

不穿也行

誰管得這麼寬

穿三點泳衣,穿黑大袍,沒人管

來管漢人穿什麼衣服

有這種人!無聊找罵

只不過

不要上崗上線

穿與不穿都是公民自由

一件服裝代表不了什麼,也改變不了什麼

想穿買來穿上就是。

文化內涵卻是買不來的

沒必要過多糾纏這事

西方人束胸,假髮等也還不是丟棄了

方便,實用,好看,才是王道

與時俱進,好了,沒必要為這事吵吵

下面是在街上拍的




蓉兒是妹紙


這種阻力是經營漢服的商人痛感吧。

對於大眾來說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阻力。因為沒有哪條法規或者條例強行要求或者不允許國人穿漢服;民眾心理也並不排斥,同樣也沒有熱衷。

中秋節吃月餅端午節吃粽子是傳統,但大把人不吃,不關宗教無關偏見,就是單純的不愛,即便如此,也毫不影響這些個傳統節日的存在和熱度。

傳統是文明社會自覺自願的沿襲,而非刻意的堅守和苛求,世間萬物逃脫不了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中國人吃月餅和粽子的習俗之所以能夠留存是因為這些應景食物也一直在隨時代演變。好比唐時明月固然在民族心理裡最美,但你拿一個唐朝配方月餅來待客,結果可能是有多遠被扔多遠。

體現傳統文化具體到服飾文化的介質很多,並且依然存在,沒必要為一個被時間自然淘汰又人為復活的漢服扼腕嘆息。願意穿就可勁穿,不愛穿也不用上升到背棄傳統的高度,扣上不愛民族不愛國的帽子更加不可取,畢竟好看不能當飯吃,寬幅大袖的去上班可能被炒魷魚,出街可能把自己絆個狗吃屎,萬一被電梯夾住了還可能光榮犧牲。

日本有和服,中國有旗袍,儘管旗袍的發端不在漢族而在滿族,但滿族文化又如何割斷跟中原文化千絲萬縷的聯繫?並且和服與旗袍也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和月餅粽子一樣與時俱進。

存在就是合理,反之,所謂的漢服如果真的遭遇了阻力,那隻能說明它不招人待見或者已經喪失了普遍存在的意義。

如果一件事物真的很美好,即便不推廣也會有人主動去效仿,而強要人愛的東西一定不可愛。






Lovely可愛多外貿童裝


先說立場,我並不贊成推廣漢服,而且也覺得漢服不可能會受到普遍大眾的歡迎。

漢服推廣之所以會阻力重重,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它根本不方便。

漢服主要是寬袍大袖,有前襟後襬,其實自古以來漢服就不是日常穿著的。

春秋戰國時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要讓所穿衣服更適合作戰

我們知道,在春秋戰國時期,趙武靈王學習胡服騎射,推廣胡服就是因為我們的漢服作戰不方便,沒有辦法騎馬,跑起來也非常累贅。漢服,最早只是祭祀或者大臣上朝的時候才穿,其餘時間主要還是便服,老百姓就更不穿這些士大夫的衣服,他們因為要下地幹活,所以只穿短打。

既然歷史上,漢服就不是老百姓穿的衣服,那麼我們現代人為什麼還要把它推廣到老百姓中去呢?

漢服應該放到博物館裡,作為我們民族文化精髓的一部分<strong>

我覺得,漢服應該放到博物館裡,它是我們民族的服飾,是我們老祖宗對審美的構想。漢服很美,我們應該瞭解它。甚至在一些宣揚傳統文化的場合,我們可以有漢服秀,可以有漢服的舞蹈,這都沒有問題。可是,不能讓老百姓都穿它,因為太不方便了。比如,擠地鐵,如果我們穿著漢服擠地鐵,恐怕整個衣服都會被人踩爛。再比如,你在路上走,漢服如此長的下襟,恐怕環衛工人都要失業了,因為漢服就把地都擦乾淨了。

你推廣的漢服,在歷史上或許也受到了其它文化的影響

可能有人說,我們推廣漢服是推廣傳統文化,你反對推廣漢服,你就是漢奸。我想問一下,你確定你推廣的漢服就能代表漢文化?我們中國的歷史,幾千年來都是與北方民族再不斷融合,每個時代的衣服也都不同,也都吸收了各種文化最後綜合而成。你怎麼能證明你所推廣的漢服就沒有進行過改良?

人活在世上,衣食住行,首先要講究方便,只要便捷的東西才會流傳。

這一點我覺得應該學習日本或者韓國,在日本,很多人家裡會將其中一間房裝修成和風式樣,在家也可以穿上和服。但是,在職場中,在社會中,他們還是穿西式服裝。日本人沒有忘了自己的傳統,同時也做到了外出辦事的便捷。


兮兮說事兒


說句實在話吧,我雖然反對恢復漢服,但是內心裡卻極想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合身又合禮的“漢服”。

但是啊,我卻一直有些疑問,這些疑問猶如卡在喉嚨裡的一塊粘痰,不吐不快!

首先,我想知道,我心中的漢服和你口中所謂的漢服到底是不是一個款式。因為從祖龍定鼎以來,這兩千多年間,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出現的朝代實在太多,禮制和服飾又變化很大。每個朝代甚至同一個朝代的不同時期都會有不同的服裝款式,所以我就想知道,恢復漢服的話,那我們到底要恢復哪個朝代哪個時期的服飾。這一點不確定下來,那到時候可就是群魔亂舞亂穿衣了,想想都覺得難受!

秦朝的衣服款式可不可以?兩漢的風格行不行?魏晉風度能不能接受?隋唐時期的呢?兩宋的服飾是不是更好?深受胡風影響的元代漢服又如何?大明衣冠會不會更主流?清末民初的長袍馬褂穿是不是也很經典?不好選啊!

當然也有人嗆了,元清不是漢人朝代,那服裝不算漢服!你要這麼說,那我回敬你的只有一口老痰,呸,什麼玩意啊!故元雖然統治中原時間短,但是卻實打實的影響了漢人的服飾,這裡面沒什麼強制措施,基本就人們的一種下意識的改變。

但正是這種下意識的改變,卻在明朝綻開了一朵服飾上的魅力之花,影響明朝二百多年,直到現在,某些服飾風格仍有微弱的體現。

清朝就更別說了,雖然表面上是滿人掌權,但是任何一個哪怕有一點心智的人都看得出來,儒家禮教才是這塊土地的真正統治者。正因為儒教是實際的統治者,清朝初期強行推廣的服飾文化沒過多久就要變成了漢人維護禮教的工具,這個時期發展出漢服到了近代甚至成了文人士大夫階層最後的體面。

其次,恢復漢服要不要恢復儒家禮儀?按照現在的常識來看,服飾和禮儀有著極其緊密的關係,不同時期的社會禮儀和這個時期的服飾往往是共生共存的。你能想象在當今社會穿著一套“漢服”出席國際會議、慶典、參加重要社交活動的場面嗎?或許穿著會很搶眼,但是在現在這種國際禮儀大環境下,未必就合適。

穿著漢服是不是需要和古代一樣束髮?需不需要纏足?見了尊貴的人用不用跪拜行禮?遇到官員們出訪下鄉,用不用迴避?

第三,漢服的材料工藝是要嚴格遵從古法制作還是用現代的技術打造?古人的衣服材質不外乎棉麻絲絨,再加上一些或簡易或繁難的縫製工藝,如果推廣漢服那是不是需要復古這些工藝材料呢?經常看到一些女孩穿著劣質化纖材料縫製的花花綠綠的所謂“漢服”,真的沒有一點美感,說是視覺汙染也不為過。

暫時就這些,希望有好的解決辦法。得了,我先去試試我的漢棉褲~



冬眠要趁早


推崇?為什麼要推崇?

別扯什麼發揚傳統文化之類的,越是扯這些越容易讓人覺得是在綁架。

日本的和服也不是天天都穿。

現在走在大城市的街上,經常能看到漢服妹子漢子的,民眾的包容度也越來越開放了。

至於喜歡不喜那是個人的事。

如果你要以弘揚傳統文化的口號去宣傳的話,那其實只是你的自我滿足。

有些事情必須需要當局的力量,從各方面去慢慢滲透。

正如,十年前,憤青一抓一大把。

現在,十年後,反而到處都是愛國青年。

普通民眾賺到的錢購買力真的比十年前強很多嗎?人民幸福感真的比十年前強很多嘛?



夕陽武士的救贖


推崇漢服有阻力嗎?我還沒聽說過。如果推崇漢服的過程中遇到很正常,寬袍大袖在生活中不方便啊。如果僅僅是節日或者重要場合穿漢服,每年兩會代表穿不穿? 接見外賓穿不穿?

那穿完之後怎麼洗,洗衣店怎麼收費。

中國歷史王朝更替,夏商周秦漢,唐宋元明清。如果推崇漢服,夏服怎麼辦?商服也不要了?周服呢?孔子尊周禮,我們不推崇周禮推崇漢服,孔子知道了會開心嗎?

一個人穿不穿漢服,不代表內心是否崇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否具備民族自豪感。真的大家穿著漢服出國血拼,搶自助餐大蝦。那可真是丟大人了。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無論漢服多好,還是用市場的力量文化的魅力慢慢走入人們的生活吧。


Jerry大林


現在有很多人提倡和推廣漢服。但我們到底是恢復漢服還是恢復民族服裝?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特色的服裝。而對於漢族人來講,民族的特色服裝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年代都有所不同。因此漢服的標準就出現了多樣化。所以我覺得推廣漢服可以把歷代的服裝進行改良,按照自己喜愛的方式表現出漢族的特點就行。沒有必要建立什麼統一標準。這也表現出漢族文化的多元性。及文化的包容性,沒有這樣的思想基礎,一味的推廣自己確認的單一的漢服,那一定是困難重重。當其它民族在歡慶節日時穿上自己民族的服裝是一種自信的表現。漢族在服飾上需要自信,這種自信不是某一種服飾,而是有漢族特色的各色服飾,不是以漢服的名義,行其它目的行為。漢服不是要必須復古,有古典,有現代才是漢服真正要走的路,至少我們在重大日子裡只有西裝可穿!


城市中的白鷺


我就奇怪了,我們不是有唐裝嗎?幹嘛一定去推廣並不實用的漢服呢?推廣民族文化元素按說應該擁護。但我並不認為鼓譟推廣漢服的那些人的目的(有這可能)~我怕他們在背後加枕頭,在細節上作些文章,那樣一來就成了不倫不類的怪物,成了貽笑大方的笑料。別不信,按今天某些人的尿性,沒它們想不出來做不出來的丟人現眼的事!

別誤會,我不反對推廣漢服。一方面我們有很多人穿唐裝,也挺好看。另一方面,沒多少必要了,更重要的是考慮很多人的居心並不一定是想推廣漢服!別到頭來畫虎不成反類犬讓人鑽空子留下笑話!別忘了

島國的枕頭服可是漢服演變而來!媚日風日盛,實在不容樂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