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院團社會效益有標準 旅遊演藝發展有措施

3月28日,文化和旅遊部2019年第一季度例行新聞發佈會在京舉辦,介紹《國有文藝院團社會效益評價考核試行辦法》(簡稱《試行辦法》)及《關於促進旅遊演藝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相關情況。據悉,《指導意見》是文化和旅遊部首個促進旅遊演藝發展的文件,著眼於推進旅遊演藝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立足於旅遊演藝作為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對旅遊演藝這一業態的科學發展做出了全面系統的引導和規劃。


當前,社會各界對文藝創作越發關注。1月22日,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了《國有文藝院團社會效益評價考核試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共5章28條,並附有《評價考核標準》,內容全面、規定明確,覆蓋了不同層級的國有院團社會效益評價考核的全過程,對於指導國有院團開展社會效益評價考核工作、明確評價考核內容與方式、規範評價考核流程、推廣評價考核結果應用等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和指導意義。《辦法》明確,國有院團績效考核為綜合性考核,需統籌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並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評價考核的佔比權重須高於50%。

文化和旅遊部政策法規司巡視員李紅瓊表示,完善國有文藝院團社會效益考核評價體系,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生產導向,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遵循藝術創作生產傳播規律,推動國有文藝院團出精品、出效益、出人才。文化和旅遊部將從全面準確把握主要內容、持續深化成果運用、大力推動貫徹實施等方面抓好《辦法》的貫徹落實工作,並將之作為當前國有文藝院團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務。


國有院團社會效益有標準 旅遊演藝發展有措施


《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旅遊演藝市場繁榮有序,發展佈局更為優化,湧現一批有示範價值的旅遊演藝品牌,形成一批運營規範、信譽度高、競爭力強的經營主體。旅遊演藝產業鏈更加完善,管理服務體系基本健全,在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彰顯,對相關產業行業的綜合帶動作用持續發揮。

《指導意見》著重從四方面對旅遊演藝加以引導和規範。一是將推進旅遊演藝的轉型升級作為首要任務。提出要提升創作生產水平、推進業態模式創新、壯大演藝經營主體,並明確了政策方向。二是緊緊圍繞國家戰略明確發展重點。積極開展惠民服務,深化跨國跨境合作。三是把規範有序作為發展旅遊演藝的重要基礎。要求加強節目內容審核、加大市場監管力度、牢牢守住安全底線,並有針對性地明確了政策界限。四是提出一批支持旅遊演藝發展的政策措施。如積極引導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及各類投資機構投資旅遊演藝項目;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的旅遊演藝企業經認定後可依法享受稅收優惠,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創意和設計費用依法適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鼓勵通過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和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為旅遊演藝項目提供用地保障。


國有院團社會效益有標準 旅遊演藝發展有措施


旅遊演藝在過去5年中快速發展,是近年來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典型業態之一。3月14日,文化和旅遊部印發了《關於促進旅遊演藝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著眼於推進旅遊演藝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立足於旅遊演藝作為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對旅遊演藝這一業態的科學發展做出了全面系統的引導和規劃。《意見》要求,將推進旅遊演藝的轉型升級作為首要任務、緊緊圍繞國家戰略明確發展重點、把規範有序作為發展旅遊演藝的重要基礎、提出一批支持旅遊演藝發展的政策措施,從而對旅遊演藝加以引導和規範。《意見》中不僅提到和相關部委共同落實好財稅、土地、科技、金融、人才等政策,還提出了支持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等新措施。

文化和旅遊部政策法規司副巡視員周久財介紹,文化和旅遊部將對《意見》的貫徹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分析和評估監督;各省區市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要把發展旅遊演藝作為推進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重要工作內容,落實用好相關政策,協調解決發展中的各種困難問題,可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訂相應政策措施;文化和旅遊部鼓勵和支持各類市場經營主體積極參與到旅遊演藝發展的大潮中來。



▍來源:文旅之聲、中國文化報、中國旅遊報

國有院團社會效益有標準 旅遊演藝發展有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